分享

巧练是学习英语的金钥匙

 昵称413468 2013-09-08

巧练是学习英语的金钥匙

已有 5 次阅读  2013-06-30 08:32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的综合训练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自学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爱学”,把独立的学习能力交给学生。因此,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进行综合训练:①学会怎样使用词典,训练查词典时的迅速、准确。②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③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英语读物,多方面了解英语特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
   
   总之,学习英语要从学生发展出发,着眼技能,提高素质,做到有目标地训练,有步骤地训练,形式多样地训练,提倡讲究方法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以训练推动英语教学的进程,以训练促进学生知能的转化,为学生真正把英语作为学习交流科学知识的工具来使用奠定基矗(北京马维娜)""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同学其它课程一样,有从感觉,思维到创造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从兴趣,情感到意志的意向活动过程两个方面。且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认识活动决定着认知活动的强弱。随着认知过程的深入,意向活动会相应加强。
   
   另一方面,意向活动决定着认知的深度。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学生内在的兴趣,情感和意志,是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的动力。近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作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
   
   1、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兴趣。
   
   刚学英语的小学生,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对英语往往抱有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演示法为主。尽可能地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第二册第三课对话时,教师可以有意把铅笔放在地上。然后装出找东西的样子问学生:“Where is my pen-cil?
   
   ”在教Im sorry时,可以有意把学生的东西碰落在地上。又如教初中第一册第十 课时,让学生们戴上画有猪、母牛、山羊、马等动物的头饰,问学生:“假如你们来到动物园,看到这些动物,你们想问哪些问题?”学生们会兴奋地很快地说出:What are these?Are these pigs or goats?Are they fat?等句子。这种情景教学能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生活的片段,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因而学起来特别顺利。他们既学到了课本中的语言,又知道如何将学到的语言再用于生活。
   
   从而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好胜”的特点,任何带有竞赛性质的语言游戏都能使他们精神振奋。因此,我鼓励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发扬进取精神,把学生从考试分数上的竞赛引向追求知识,提高智能的竞赛。如引导学生对新的语言各抒已见展开争论,还常常利用课堂上的最后五分钟或十分钟,让学生做二分钟快速笔头造句比赛或默单词比赛,看谁在二分钟内造的句子多,造的句子正确,或默的单词多,默的正确。然后让同座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批改,报出最高成绩,让同学们鼓掌表示祝贺。
   
   3、寓教于乐,巩固兴趣。
   
   小学英语应“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

美国教育学家朱莉亚?多布森说:“游戏是在课堂常规操练中间稍稍休息而又使这放松活动保持在语言学习的框子里面的极好方式”,我经常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的外语知识。如教师让学生猜自己喜欢的数字或颜色;开展记忆和游戏:“找同类单词。”教师说一个表示学习用品的英语单词,要求学生说出学过的其他学习用品类的单词。如做“找物”游戏。教师在讲台上放置若干物品,待学生观察片刻后取走一件,然后由学生用英语讲出少了什么东西。此外,还有猜介词方位游戏等。课堂游戏既有趣,又紧张,既能控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玩玩、猜猜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然而,小学生生性好动,他们很容易对某种单一形式的游戏感到厌倦。因此,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游戏形式。把握好适当时机。这样不断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从而巩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重视情感交流,培养自信心。
   1、注意情感的迁移,以情动人。
   
   学生对知识的不倦追求,不仅取决于对学习的兴趣及明确的目的性,还必须有情感作为动力。
   
   “爱屋及乌”这一成语告诉人们情感具有迁移功能,而“亲其师,信其道”更明确指出,学生对教师的情感能改善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倾向性。小学生的情感迁移尤为强烈。
   
   感情是双方的。你爱学生,学生也爱你。爱学生才能深入了解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和需求,教师不应以权威者,监督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面前,而应通过自己的言语、动作、表情,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
   
      2、注意情感的激发,以情感人。
   
   每个学生初学英语时都有要学好英语的愿望,但学习中的挫折容易损伤学生的自信心,使他们对英语学习产生厌恶心理。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在教学中我注意与学生交流感情,对学习较差的学生不嫌弃,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特别注意他们的点滴进步。
   
   有的学生不爱学习,语文、数学成绩都很差,对英语就更不感兴趣。上课时不愿开口,针对这种情况。我有意识地多接近这些学生,常常利用课间带他们读生词,耐心帮他们纠正发音。慢慢地他们愿读了,上课也肯开口了。在课堂上,对于差生我尽量提一些估计他们能够答出的问题,答对了及时给予肯定和表扬。
   
   答错了不批评而加以引导;对他们在作业中的错误,我加强当面辅导,反复讲清道理,直到他们弄懂为止。就这样,教师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情感,注意维护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把这种情感逐渐转变为学习的动力。
   
   三、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习意志。

   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必须有克服学习困难的坚强意志才能持久地进行学习。
   
   随着课程的加深和生词量的增加,学生必然会觉得英语越来越难学,这时意志的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1、进行学习目的性的教育,端正学习动机。
   
   为了培养学生的学习意志,教师应注意经常对他们进行学习英语的目的性教育。使他们在思想上认识到学英语的必要性。认识英语在南京成为国际化大都市中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动机。同时,根据教材的每个课题讲清其学习目的,使学生正确认识学习课本知识的社会意义。教师一方面注意培养学生把“兴趣”和远大的目标结合起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与积极性;另一方面又注意培养学生对知识进行不懈地追求。
   
   2、教给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就会逐渐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丧失兴趣而抱否定态度。教师可请班上英语学得好的学生和英语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样通过自身的意志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现身说法不仅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增添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造成学生学习困难的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学习方法不当。教师只有及时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学生才能树立信心。
   
   在教学语音中,教师要讲清单词发音与拼写的关系,词汇教学中教些发音规则,并可采用归纳法(有共同的元音音素)帮助学生记忆单词,这样无疑能提高学生识记单词的能力。
   
   以语音教学为例,对学生讲清辅音字母在单词中的发音较为固定。变化较多的元音字母在单词中也有其相对固定的发音。有些字母常连在一起以字母组合的形式出现,它们的发音也较为固定。由于学生掌握了语言规律和学习语言的方法,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会更主动、更有效了。
   
   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给予必要的指点,帮助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完成学习任务。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
   
   此外,还可以在学生中设立“互帮互学”小组,开展学习竞赛。这些活动都能为锻炼学生学习英语的意志创造出良好的外部条件。当学生看到经过自己的努力取得了成绩时,会感到愉快,进而产生了要继续战胜困难学好英语的内部动力。
   
   通过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与学习成绩都有了一定的提高。
   
   如在区两届“小星星”英语知识竞赛中我校学生均获团体第一名。参赛的同学均获得了个人一、二等奖。区英语听力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总之,英语教学应注意非智力心理因素的培养,努力创设有利于学生英语学习的环境。教师必须自觉地组织和发挥学生非智力因素的种种功能,以保证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达到既定的教学目的。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重要意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