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练是学习英语的金钥匙已有 5 次阅读 2013-06-30 08:32 三、注重培养自学能力的综合训练 课堂教学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学生要学好英语必须具备自学能力。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强调的:教学不仅是使学生“学会”,还要使学生“会学”、“爱学”,把独立的学习能力交给学生。因此,学生在以下几个方面还要进行综合训练:①学会怎样使用词典,训练查词典时的迅速、准确。②教会学生抓住预习、上课、练习、复习和总结这五个学习环节,进行良好学习习惯的训练;③指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是英语读物,多方面了解英语特有的表达法、习惯用语、思维习惯和社会文化背景知识,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情趣。 总之,学习英语要从学生发展出发,着眼技能,提高素质,做到有目标地训练,有步骤地训练,形式多样地训练,提倡讲究方法的训练和综合能力的训练。 以训练推动英语教学的进程,以训练促进学生知能的转化,为学生真正把英语作为学习交流科学知识的工具来使用奠定基矗(北京马维娜)""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小学英语教学中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同学其它课程一样,有从感觉,思维到创造的认知活动过程以及从兴趣,情感到意志的意向活动过程两个方面。且两者是密切联系的。一方面认识活动决定着认知活动的强弱。随着认知过程的深入,意向活动会相应加强。 另一方面,意向活动决定着认知的深度。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因此,学生内在的兴趣,情感和意志,是其乐学、好学、勤学、创造性地学的动力。近年来,我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作了一些探索。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求知欲。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兴趣作为非智力因素的重要方面,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起着调节作用,对完成学习任务起着推动作用,对能力的培养和智力的开发起着制约作用。 1、创设英语情景,激发兴趣。 刚学英语的小学生,出于好奇心和新鲜感,对英语往往抱有较大的兴趣,在教学中,我抓住这一心理特点,因势利导。以演示法为主。尽可能地创造学习英语的环境,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教第二册第三课对话时,教师可以有意把铅笔放在地上。然后装出找东西的样子问学生:“Where is my pen-cil? ”在教Im sorry时,可以有意把学生的东西碰落在地上。又如教初中第一册第十 课时,让学生们戴上画有猪、母牛、山羊、马等动物的头饰,问学生:“假如你们来到动物园,看到这些动物,你们想问哪些问题?”学生们会兴奋地很快地说出:What are these?Are these pigs or goats?Are they fat?等句子。这种情景教学能在课堂上创造真实生活的片段,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因而学起来特别顺利。他们既学到了课本中的语言,又知道如何将学到的语言再用于生活。 从而大大缩短了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距离,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2、培养竞争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小学生有“好胜”的特点,任何带有竞赛性质的语言游戏都能使他们精神振奋。因此,我鼓励学生增强竞争意识,发扬进取精神,把学生从考试分数上的竞赛引向追求知识,提高智能的竞赛。如引导学生对新的语言各抒已见展开争论,还常常利用课堂上的最后五分钟或十分钟,让学生做二分钟快速笔头造句比赛或默单词比赛,看谁在二分钟内造的句子多,造的句子正确,或默的单词多,默的正确。然后让同座学生互相检查,互相批改,报出最高成绩,让同学们鼓掌表示祝贺。 3、寓教于乐,巩固兴趣。 小学英语应“寓教于乐,寓教于活动之中。” 美国教育学家朱莉亚?多布森说:“游戏是在课堂常规操练中间稍稍休息而又使这放松活动保持在语言学习的框子里面的极好方式”,我经常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巩固所学的外语知识。如教师让学生猜自己喜欢的数字或颜色;开展记忆和游戏:“找同类单词。”教师说一个表示学习用品的英语单词,要求学生说出学过的其他学习用品类的单词。如做“找物”游戏。教师在讲台上放置若干物品,待学生观察片刻后取走一件,然后由学生用英语讲出少了什么东西。此外,还有猜介词方位游戏等。课堂游戏既有趣,又紧张,既能控制全班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在玩玩、猜猜中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然而,小学生生性好动,他们很容易对某种单一形式的游戏感到厌倦。因此,教师要注意随时调整课堂教学的游戏形式。把握好适当时机。这样不断激发学生对语言学习的好奇心与新鲜感从而巩学习英语的兴趣。 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就会逐渐对这门学科的学习丧失兴趣而抱否定态度。教师可请班上英语学得好的学生和英语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学生,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在英语学习中曾遇到过哪些困难,又是怎样通过自身的意志努力克服这些困难的。这些学生的现身说法不仅为其他同学树立了学习的榜样,而且也增添了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