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相约归渡头 2013-09-09
其实逊尼派和什叶派这对冤家在中国也战过,结局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海港泉州被毁了  由 David_Silva 发表在虎扑篮球·开放区 http://bbs.hupu.com/kfq
从维基上看的,当年泉州这个国际化大港口的没落,居然是因为穆斯林的教派斗争,当然最惨的还是汉人

亦思巴奚兵乱

首先介绍一下亦思巴奚:关于“亦思巴奚”的意义,史学界说法不一。有人认为亦思巴奚来源于波斯语的“?????”(sepah),即民兵、骑兵的意思,或是其派生词,也可能是波斯语“义兵”之意,有别于正规部队;也有人认为亦思巴奚得名于波斯亦思法罕(伊斯法罕)古城,其参加者大多来自伊斯法罕城。还有人认为“亦思巴奚”仅仅是部队的番号,而非名字。一言以蔽之就是什叶派在泉州的武装

然后介绍一下故事背景

元代时的泉州外国侨民中以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人和波斯人势力最大,人口最多。元朝歧视性的民族政策将民众分为四等,包括阿拉伯和波斯穆斯林在内的泉州番人作为色目人,等级要高于被列为最低等级(第四等)南人的当地汉族闽南人,因而番人得到了元朝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势力庞大。这些穆斯林商人中有不少是泉州的巨富,比如蒲寿庚家族在南宋末年到元朝初年期间主持泉州市舶司,家产不计其数,其仆人就有数千。到了元朝末年,由于局势动荡,各地民众起兵反元的事件非常频繁,福建同样也是叛乱频发。当时福建各地的豪强家族纷纷成立了乡族武装——“义兵”,并逐步控制了许多地方政权,还协助元朝政府对叛变的农民武装进行*河蟹*。而泉州的波斯籍色目人也组织了亦思巴奚军作为他们的义兵组织,其将领为赛甫丁和阿迷里丁。由于波斯人是泉州城内人口较多、势力较强的一个族群,拥有大量的富商,因而亦思巴奚军在其支持下成为泉州最强大的武装,而波斯人借亦思巴奚军的力量逐渐掌控了泉州,使得元朝失去对泉州的实际控制权。

双方

亦思巴奚:什叶派,首领赛甫丁,阿迷里丁,波斯人
蒲寿庚家族:逊尼派,首领蒲寿庚的孙婿、那兀纳,阿拉伯人

中间的过程很复杂

怎么说呢,就是汉人反抗元朝统治——福建豪族和元朝*河蟹*——亦思巴奚兵乘乱控制泉州——波斯人*河蟹*——蒙古人,色目人,汉人相互攻伐——蒲寿庚家族兵变——阿拉伯人VS波斯人——。。。。。。。——陈有定平乱

最后呢汉人陈有定平定叛乱

后果

持续10年的“亦思巴奚战乱”,严重地破坏了福、兴、泉沿海一带的社会秩序、经济生产和人民生活,泉州地区受害尤为严重。

贫困饥谨

泉州是兵乱的爆发点,“郡城之外,莽为战区”(《岛夷志略·吴鉴序》),农业生产遭受严重破坏,造成民众贫困饥谨,出现前所未有的“食人”悲剧。

当时泉州开元寺高僧大圭《梦观集·吾郡》(参见《泉州人名录·大圭》、《泉南著述·梦观集》)生动真实地描述:“吾郡从来称佛国,未闻有此食人风。凶年竞遣心术变,末俗何由古昔同?市近袛今真有虎,物灵犹自避生虫。诸公食肉无充半,急为饥民散腐红!”

文化浩劫

泉州自古号称“文章之薮”,是文明之邦,典章载籍浩瀚,在这次兵乱中遭受空前浩劫。宗教文化也惨遭摧残。因教派对立,许多清净寺宇毁于战火,仅存通淮街艾苏哈卜大寺一座。何乔远(参见《泉州人名录·何乔远》)慨叹:“蒲氏之变,泉郡慨遭兵火,无复遗者”(陈懋仁《泉南杂志·下卷》)。

民族仇杀

泉州广大人民备受蒲寿庚家族的压榨和“亦思巴奚战乱”的蹂躏,亦思巴奚军在兵乱期间对福建沿海莆仙、泉州两郡的百姓多有杀戮,对泉州、兴化一带的社会经济产生了极大的破坏,百姓饱受战乱,死伤无数,尤其在那兀纳统治泉州期间大肆搜刮财产和*河蟹*民女,屠戮泉州汉人,对泉州社会造成重创。在平叛战争中和乱定之后,激起民族复仇情绪,致使许多在泉州的阿拉伯、波斯的商人、不法传教士和暴徒,遭到报应。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称:“是役也,凡西域人尽歼之,胡发高鼻有误杀者,闭门行诛三日。”“凡蒲尸皆裸体,面西方……悉令具五刑而诛之,弃其哉于猪槽中。”

《清源金氏族谱·丽史》又载,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海交没落

宋、元时代,泉州港的海外交通贸易非常繁荣,是当时全国最大的海港。“亦思巴奚战乱”的直接后果,就是外商死的死,跑的跑,纷纷回国,不敢再来泉州贸易。中国政府也“严加取缔”,从此番舶不敢进港,商贾不敢抵泉,外商绝迹,盛极一时的泉州港元气大损,一跃不振,降为私商活动和华侨出国的地方性港口。

关于穆斯林在泉州的暴行呢,元朝初年就开始了,最有名的是蒲寿庚屠杀了南宋的皇室成员,当然他们家族最后很惨,被汉人刨了坟,后人的尸体全扔在猪圈里,洪武七年,明·太祖鉴于“亦思巴奚”祸乱,在大赦天下的诏旨中特别规定 :“独蒲氏余孽悉配戎伍禁锢,世世无得登仕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