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亦思巴奚战乱

 拥抱寂寞与狐独 2017-09-09

“亦思巴奚战乱”分为两大阶段。

 

赛甫丁、阿迷里丁叛据泉州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到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泉州“义兵万户”赛甫丁和阿迷里丁兵乱。

  

《元史·卷46·本纪第46·顺帝》载:“至正十七年(1357年) 三月,义兵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叛据泉州。”

  

清·同治《福建通志·卷266·元外纪》也同样记载:至正十七年(1357年) 三月,“泉州万户赛甫丁、阿迷里丁合兵逐泉州官吏,据城以叛。”

  

至正十八年(1358年),福建行省的蒙古贵族内部发生矛盾,又与兴化、惠安的汉族地主官僚陈从仁、柳伯顺、林德隆、林珙发生矛盾。福建行省平章政事普化帖木儿要打倒政敌廉访司匳事般若帖木儿,构兵相攻,还贿前江浙行省平章、因平“寇”无功降为行宣政院使、寓居兴化的三旦八,弃官为道士的前兴化路总管安童,泉州的赛甫丁、阿迷里丁四人为主,进福州援之,发动内战。(同治《福建通志·卷266·元外纪》)

  

至正十九年(1359年)正月,三旦八自设“兴化分省”,自命“平章”,安童自称参政。

  

二月,三旦八率领数千兴化官兵和“亦思巴奚兵”赴福州,援助普化帖木儿打内战,安童留守兴化。赛甫丁和阿迷里丁以援普化帖木儿为名,乘机带兵北上。当赛甫丁部途经兴化时,留一支监视安童,阿迷里丁部继至,则要袭取兴化。

  

三月,阿迷里丁率兵突袭兴化城,三旦八闻讯从福州赶回兴化,不顾安童反对,出城慰劳阿迷里丁,劝阿迷里丁退兵,反被阿迷里丁拘留,安童逃跑。阿迷里丁入城后,“纵兵杀掠”近一个月,四月俘带三旦八、安童的妻子和所掳男丁退回泉州。

  

兴化汉族官僚的矛盾,也给赛甫丁和阿迷里丁兵乱以可乘之机。

  

至正二十年(1360年),兴化路推官、莆田人林德隆纠集地霸武装,赶走判官、惠安人柳伯顺,行省迁就林德隆,提升他为兴化路总管。

  

这时,兴化路同知、惠安人陈从仁和林德隆都是一方豪霸,旗鼓相当。但陈从仁的实力较雄厚,有分省长官苫思丁作靠山,又是柳伯顺的亲戚,便以替柳伯顺出气为名,密调儿子(一说兄弟)陈同带兵到兴化,乘机杀死林德隆。从此。林、陈成为世仇,给阿迷里丁以反攻兴化之机。林德隆之子林珙贿求赛甫丁与阿迷里丁帮助,二人多次要挟苫思丁严惩陈从仁。

  

至正二十一年(1361年),林珙大集兴化“民兵”,阿迷里丁派兵到惠安,牵制陈同。苫思丁与赛甫丁、阿迷里丁先有默契,诱杀了陈从仁。不久,苫思丁调回福州,行省派忽都沙和元帅忽先主持兴化分省政务。

  

陈从仁死后,陈同跑到漳州,向总管罗良乞援,回军占领惠安,并得姐夫柳伯顺支持,在枫亭打败林珙军,态意报复,杀掠莆人。

  

柳伯顺利用兴化分省头目忽都沙与忽先的矛盾,便先买好忽先,然后兵围忽都沙之家,迫其委任他为兴化路判官,下令讨伐林珙。林珙再次通过许瑛联合阿迷里丁,阿迷里丁派部将扶信进攻兴化城。柳伯顺逃跑,扶信人城,自称元帅,林珙自称总管。为了搜索柳伯顺,大肆茶毒莆、仙人民。至此,赛甫丁、阿迷里丁势力扩展到兴化。

那兀纳兵乱

第二阶段,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到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市舶使那兀纳勾结蒲氏在泉州的后代叛乱,及其与阿迷里丁的内讧。

  

那兀纳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波斯人,也是“亦思巴奚”舶商,继蒲寿庚之后,“以总诸番互市而至泉”,任市舶使(《古今图书集成》、《福建通志》、《晋江县志》)。

  

有史书说那兀纳是蒲寿庚的女婿,合谋叛乱,其实不确。因为蒲寿庚在南宋任过市舶使,至元十四年(1277年)降元,那兀纳是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叛乱,前后相差85年,不可能成为岳婿,蒲寿庚也不能这么长寿,与之合谋。

  

蒲寿庚降元后,对发展元代福建和泉州的海外贸易有过贡献,元朝给予高官厚禄,却毫不放松市舶的权益,不答应蒲氏进一步发展与海外各国通商的要求,这就引起他们的不满。当元朝统治巩固时,他们野心不敢暴露。但当赛甫丁、阿迷里丁在福、兴、泉作乱后,蒲氏家族看到元政府无力消灭叛军的弱点,又眼红于赛甫丁、阿迷里丁二人的权益,就推那兀纳为首,伙同作乱。

  

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 二月,那兀纳袭杀阿迷里丁,吞并其部,占据泉州。

  

“那兀纳兵乱”中,“虐邦民以取财物,不得者多置于死”(《八闽通志·卷67·武功列传》)。“大肆淫虐,选民间女充其室。为金豆撒楼下,命女子攫取以为戏笑。以乔平章宅建番佛寺(作为叛乱的大本营,遗址在今泉州南门旧运输总站附近),极其壮丽,掠金帛贮积其间。数年间,民无可逃之地,而僧居半城”(《清源金氏族谱·丽史》)。

  

那兀纳还要穷究阿迷里丁的党羽。扶信是阿迷里丁的心腹干将,内心自危。林珙虽与扶信敌对,但系朋友,念及旧情,就护送他到福州。自己却听赛甫丁的话,仍回兴化挂了总管头衔。

  

三月,柳伯顺以为“亦思巴奚兵”已去,林珙不足畏,便溜出来,夺取兴化城,并派人联络陈同,约期合取莆田城。陈同爽约,柳伯顺孤军作战。柳伯顺军刚出山区,长途行军,疲惫饥饿,被林珙军一举击败回山。

  

四月,燕只不花接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命令诸军围攻盘踞福州三年多的赛甫丁。

  

五月,尚书李士瞻诱执赛甫丁和扶信,余部馈奔泉州。参政观音奴蹙杀数百名“亦思巴奚兵”,燕只不花克复省会。参政郑畋分省兴化,为陈、林二家解冤释仇,罢战息戈。

  

《元史·卷46·本纪第46·顺帝》载:“泉州赛甫丁据福州路,(新任)福建行省平章政事燕只不花击败之,余众航海还据泉州。”

  

至正二十三年(1363年)十一月,那兀纳继承赛甫丁、阿迷里丁衣钵,妄想囊括兴化,陈同、柳伯顺与他无仇,他竟派死党白牌(一作博拜)、大阔攻打惠安,搜索陈同,追至仙游,攻陷县城。又追到兴化县,搜捕柳伯顺未着,便一路杀掠,占枫亭为驻军之地。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正月,那兀纳兵逼兴化郡城,自左丞郑畋以下的分省官员都携眷逃跑。

  

经过六年内战,林珙和柳伯顺有所觉醒,开始和解,一致对付那兀纳。

  

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正月,那兀纳派白牌、马合谋和金阿里主力攻陷仙游、兴化,仅留哈散、黄从善单薄的兵力守兴化郡城。

  

二月,林珙、柳伯顺乘机攻进兴化,杀死哈散和数十名“亦思巴奚兵”,黄从善潜逃。驻扎仙游的那兀纳闻讯,暂时撤回泉州。

  

三月,白牌、马合谋、金阿里全力攻打林珙,那兀纳又利用占有的海上优势,先行歼灭了由许瑛率领的林珙水师。接着莆田陷落,林珙逃遁,莆田被洗劫。

  

当月,福建行省左丞陈友定奉命讨伐那兀纳。

  

当白牌、马合谋、金阿里蹂躏海疆时,柳伯顺乘虚人据兴化城。这时,柳伯顺听到陈友定奉省令讨伐那兀纳的消息,便决心坚守兴化城。

  

白牌、马合谋、金阿里闻知柳伯顺入据兴化,赶忙回师包围莆田。但不知先锋陈宗海(陈友定之子)早已乘夜进据莆田了。翌日,白牌等军被装备精良、行动迅速的陈部全歼,白牌、马合谋、金阿里三人都在阵前正法。

  

陈友定进莆田城当天,兴化路即完全收复,柳伯顺、陈同、林珙均受其约束。陈友定命其子陈宗海督率陈同、柳伯顺部,会同林珙水师,从水陆两路进攻泉州的那兀纳,自己也自率步骑兵,到前方督战。

  

陈友定出兵以前,已派晋江宿儒浔美场司丞陈马玄(“马玄”合一字)、氵丙州场司丞龚名安(参见泉《泉州人名录·龚名安》),暗中联络泉州的豪强和实力派,合兵讨伐那兀纳。

  

五月,省军兵临泉州。

  

这时,被那兀纳兵乱杀害的名士伊楚玉的遗腹子伊樠为父报仇,主动替陈马玄(“马玄”合一字)劝说驻守泉州西门的西域人、左翼副万户府千户官金吉(金阿里之父)反正。金吉见金阿里已死,“亦思巴奚”大势已去,便听从伊樠劝说,约同陈马玄(“马玄”合一字),夜开西门,引陈友定部人城。那兀纳就擒,被槛送大都。至此,泉州长达10年的“亦思巴奚兵乱”平息,兴、泉二郡底定。

  

八月,陈友定擢升福建行省平章政事,胜兵数万,不可一世,再次荼毒泉州人民。直至明·洪武八年(1375年),朱元璋的大将汤和率领明兵南下,消灭陈友定,泉州社会才安定下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