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八大菜系之母——豫菜》

 公司总裁 2013-09-09
几年前,河南召开一次餐饮业座谈会,会议话题涉及所谓的“八大菜系”,不少人对豫菜没有进入“八大菜系”耿耿于怀,开封饮食文化博物馆馆长孙润田突然高声说道:“要我说,八大菜系本来就不该有豫菜。”

  会场顿时一片安静,与会的一位省领导不解地盯着孙润田,眉头皱着:“说什么?!”孙润田不慌不忙地说:“跟它们不一辈儿啊。哪有老里跟孩儿排辈儿的?”会场顿时笑倒一片。

  孙润田说,正如中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一样,豫菜是各大菜系的母系,发源于远古,在宋代形成规模,特色延续至今,对各大菜系的形成,有着极大的影响。忽视豫菜是不应该的,上世纪上半叶,豫菜还盛行于全国,只是最近二三十年,豫菜没有跟上步伐,但因此把豫菜排挤出著名菜系之列,显然说不过去。

  孙润田说,现在有广泛影响的“八大菜系”,历史上查不到史料,现在也没有权威评定,属于查无史据的无知妄说。中国烹饪大师、侯瑞轩的高足李志顺先生也持此观点,他告诉记者,他在湖北曾与餐饮业一位名人谈起此事,那人对“八大菜系”之说也很不屑,认为其中没有湖北菜也还罢了,怎么能没有豫菜?他告诉李志顺,“八大菜系”之说的形成,其实很不权威。当时有人起草文件,将中国地方特色菜系总结为八个,有位副总理签署了,作为文件下发到各地。名列其中的地方当然高兴,大炒特炒,这个名堂遂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一般民众广泛接受。

  虽然河南厨师对“八大菜系”之说愤愤不平,但不可否认的是,最近二三十年,豫菜的确衰落了。至于其中原因,吕长海、孙润田等人认为,餐饮业是奢侈行业,经济不发展,就难以长足地发展。改革开放前,餐饮业层次不高,很多豫菜品种无人再做,长期处于停滞状态;改革开放后,河南经济发展滞后,餐饮业也落后于沿海发达地区,当外邦菜纷纷兴起、进军中原时,豫菜总体上还处于沉睡期,一下子就落了下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豫菜精英们在全国烹饪大赛中争金夺银,但那只是过去辉煌的延续。在市场层面,豫菜的竞争力远远比不上外邦菜,豫菜厨师的工资也比别人低,于是很多人纷纷转投其他菜系。10多年前,豫菜陷入低谷,经营豫菜的餐馆几乎绝迹。

  前些年,香港特区立法会主席范徐丽泰来郑州,提出既然到了中原,希望品尝中原的豫菜。接待部门找遍郑州,二星级以上的酒店,竟然没有一家还经营豫菜。这时省里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采取各种措施促进豫菜的复兴。

  豫菜的复兴,自有专家和“肉食者”谋之,我们没有资格,也不想指指点点。这里只想介绍一下豫菜的传统特点,并对今昔豫菜豫厨进行一些比较,对有价值的东西进行一番描述。不想厚古薄今,只是回顾一下我们曾经拥有的东西。

  “五味调和,质味适中”

  “东鲜西辣,南甜北咸,中和百味,变化万千。”这种关于饮食地方特色的说法,其影响力,堪与金庸的“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一比。河南大学教授周宝珠先生认为,豫菜在口感方面缺乏麻、辣、酸、甜等鲜明特点,似乎无甚特色。其实不然。河南地处中州,历史上四方人口杂居,“人禀天地中和之性”,烹饪方面相应形成“菜具饮食中和之味”的特点。“中和之味”适合中州人生理、习惯等方面的需求,与“淳朴敦厚,方正仁和”的地域性格有关,也与人体的五脏六腑调和适中,确属美味中之上乘。

  “鲜香清淡,质味适中”显然是豫菜最大的特点。豫菜厨师讲究“烹必匀和,平畸味、除殊味、提香味、藏盐味、定滋味、五味调和百味香”。也正因此,豫菜适应性强,男女老少适口,四面八方咸宜。为了照顾特异口味,豫菜有“另备小料请君自便”的传统。用小巧玲珑的杯、瓶、壶盛放辣椒油、花椒盐、姜末、蒜泥、葱段、芥末、麻酱、腐乳、酱油、香醋等,供食客选配。

  豫菜以开封菜为代表,开封菜在北宋曾达到极盛,如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所说:“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北宋之后,中国的政治、文化、烹饪中心离开了中原地区,但开封仍是地域性中心,明代的汴京“满城街市,不可计数,势若两京”。这个时期,中原烹饪与中原文化一样,虽然经受了外来文化的冲击与影响,有交流与融合,却仍然顽强地坚守着基本传统与特色。在深厚饮食文化积淀的基础上,厨师代代相传,精心磨练,开封菜仍是全国一流。

  有人认为,除历史原因之外,豫菜的发展,还与河南盛产珍贵烹饪原料有关。河南西部山区盛产猴头、鹿茸、拳菜、羊素肚和蘑菇;豫北则出产有全国著名的怀庆山药、宽背淇鲫、百泉白鳝和清化笋;豫南的鱼、虾,平原的禽、蛋,资源都相当丰富。“洛鲤、伊鲂,贵似牛羊”,“黄河鲤鱼甚佳,以开封为最多”,这都是历史上对河南烹饪原料的确评。从某种意义上说,餐饮业任何时候都有奢侈特性,特别是中餐。孔子讲,“食不厌精、脍不厌细”,这句话让后世所有美食家吃起来理直气壮,所以各菜系都追求精品菜,没有精品菜,成不了大气候,没有大影响,也成不了大菜系。但要出精品菜,必然要有高端消费者。明清时期,豫菜能成大气候,据说也跟一类特殊的消费者有关。
 著名作家李准先生在谈《大河奔流》的创作过程时,曾涉及这一话题,他说:“开封菜天下一流,是因为清代的河工。河工任上,任何官员们都是醉生梦死,如果上天保佑,一年无事,也不能保证以后,因为后任出事,你也同样跑不了的。就这样,让他们搅出来一个无与伦比的‘中原开封菜系’!”

  因为精品菜的制作,豫菜呈现出一系列的特点。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

  除“五味调和,质味适中”外,豫菜还有这样一些特点:取料广泛,选料严谨;配菜恰当,刀工精细;讲究制汤,火候得当;甜咸适度,酸而不酷;鲜嫩适口,酥烂不浓;色形典雅,淳朴大方。

  专家们普遍认为,豫菜取料广泛,选料考究,强调原料的季节性,要求依时令选取鲜活原料。长期的烹饪实践中,河南厨师总结出许多宝贵经验,“鲤吃一尺,鲫吃八寸”,“鸡吃谷熟,鱼吃十”,“鞭杆鳝鱼、马蹄鳖,每年吃在三四月”等。豫菜的配菜也十分讲究,力争使菜肴色形典雅、配料恰当,令人常食常新、百尝不厌。

  豫菜的刀工之精也广受称道。河南厨界对于刀工要求甚严:“切必整齐,片必均匀,解必过半,斩而不乱”;所用厨刀具有多种功能,“前切后剁中间片,刀背砸泥把捣蒜”,在业界独树一帜。豫菜名师切出的丝,细可穿针;片出的片儿,薄能映字。如名师苏永秀,其刀法之妙,达到出神入化之境。豫菜中以肚头和鸡胗肝为原料的“爆三脆”,务求切解匀整,用刀适度,没有高深的刀工功底,是难以完成的。

  “唱戏的腔,厨师的汤”,“满席山珍味,全在一碗汤”,曾流行于河南烹饪界的这两句口头禅,清楚地说明了豫菜讲究制汤的程度。豫菜的汤,通常有头汤、白汤、毛汤、清汤之分。制汤的原料,须经“两洗、两下锅、两次撇沫”。若需高级清汤,还要另施原料,或“套”或“追”。名厨如刘国正做出来的汤,或清如白水,或浓如奶汁,清香挂齿,爽而不腻。汤之所以重要,是因为所有的菜都要用它调味道,如现在的味精、鸡精之类。“现在的味精、鸡精,也没有厨师调出来的汤炒菜好。”孙润田先生如是说。过去像样的豫菜馆,制的汤用完了,就会挂出一块牌子:“汤毕谢客”,关门不再卖菜。

  传统豫菜的火工也颇为讲究,烹调细致,烹调技法有50余种之多,扒、烧、炸、熘、爆、炒、炝等各有用场,但无论用哪种技法,都务求做到“烹必适度”,使菜肴质地适中。在调味上,“调必匀和”,淡而不薄、咸而不重,使菜肴五味调和,质味适中。若对单一味有特殊要求,也要适当调理,决不过头。

  在严格性和规范性上,在经营之道上,如今的豫菜还保留多少传统?这个不好笼统而言,我们采访的大多是年长者,或许念旧是人之常情,他们对如今餐饮业的某些风气有所不满,“那时没汤不卖菜,现在?上一碗水就齐了!”很多问题并不是餐饮业独有的,但今昔的对比,可以让我们感觉到,随着生活巨变,许许多多的传统失落了。

  今昔比较豫菜少点什么味儿?

  过去学徒不容易。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听到不少学徒的故事。

  “三年学不到手艺,只能烧锅、洗菜、打杂,敢抬头看师傅炒菜,大马勺照头打。”

  很多师傅十分保守,“有个徒弟,很想知道师傅怎么择掉燕窝里面的毛,可每次做燕窝,师傅都让他去买烟。有一次他不愿意了,‘怎么每次这时候让我买烟?’拗着就不去。他不去,师傅也得做燕窝,算是看了一回。因此与师傅发生矛盾,被撵到前面跑堂。但与大师傅有矛盾,跑堂也干得不爽,很快就不干这行了。”

  徒弟一天到晚做不完的活儿,晚上师傅不睡不能睡,要给师傅铺床、掂尿壶,恭恭敬敬地,三年才教你,挣了钱还要孝敬师傅。

  尽管如此,记者采访到的一些老厨师,却很少抱怨自己的师傅。那个年代讨生活都不容易,师傅也是天天忙,在灶上火烤火燎,豫菜的锅都是铸铁锅,这种锅很重,加热也慢,但炒出来的菜好吃。锅本身五六斤重,里面放三四条1斤多的鱼,来回翻着、颠着,容易吗?

  用现在的观点看,打人总是不好,当时的师徒如今怎么也无法接受,不过传统也有温情的一面,正所谓“师徒如父子”。一些老厨师认为,当年的情形,老师要求严格,一般学徒都能打下扎实的基本功。“出了错,师傅一般都是说你,不咋打,大师兄就不一样了,一个脖儿拐,看你敢弄错?”切菜切不对,配菜配错了,“啪”的一巴掌,下次你就记住了。那时候压着三年才能学,五六年才能出师,基本功当然扎实,“哪像现在,学几个月就想上灶,‘马别腿’都不知道,就去比赛了,功夫差远了!”

  那时候,厨师学艺精益求精。曾经采访过300名厨师的姜延顺先生说,他见过一个老厨师,五秒钟炒肉丝,出来又香又脆又利亮。“这都是功夫!现在这样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很少见了。”

  生活环境、文化环境变化巨大,那时的人跟现在差别大了。回忆在长垣县供销社厨师培训班的生活,名厨李志顺特别怀念一位启蒙恩师——那是老一代厨师的典型代表:“陶师性子暴,但现在光想陶师,跟着他学活了。”陶师的教学工作极其负责,因为他拿了培训班的工资:“拿了钱,不能对不起人家。”他对技术、对自己手艺看得重,“说我人不好中,不能说我菜不好”。偶尔菜炒糊了一点,陶师急得拍巴掌,脸都涨红了:“今儿咋弄成这了?!”懊悔得不得了,觉得自己糟蹋了东西。

  厨师职业过去称为“勤行”,是说这行辛苦,也是说这行的人勤快。很多老厨师勤勉一辈子,即便到了名震天下的地步,也决不偷懒耍滑。“又一新”名厨苏永秀整天手不闲,干活兢兢业业,中午在灶上忙活完,旋即到案上切肉丝,准备晚上菜;名厨李景聚80多岁仍站灶掌勺,“我一天不掂刀、不抓勺,心神不宁,手足无措。”侯瑞轩同样勤勉一辈子,他的“关门弟子”李志顺在钓鱼台跟随他学艺三年,基本没见他在办公室待过,每天都是一身工作服,总是在厨房待着。如今侯瑞轩每年到郑州,在李志顺的酒店时,也都是整天在厨房待着,他觉得厨房是最舒服的地方。

  侯瑞轩曾私下对一位老朋友说,现在很多年轻厨师,手艺上去了,获得一定荣誉,就很快转为管理干部,不进厨房了。他觉得很可惜,也很无奈,“这样豫菜咋能够人才辈出?” (全文完)

  早在明清时期,豫菜就成大气候。最近二三十年,豫菜逐渐衰落,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人才应该是其中一个问题,用名厨侯瑞轩的话说,现在很多年轻厨师,手艺上去了,获得一定荣誉,就很快转为管理干部,不进厨房了。这样豫菜咋能人才辈出?曾经,有关部门很注重人才的培养。图为名厨苏永秀当年讲授烹饪技术的场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