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绞锋之我见

 雨巷纸伞 2013-09-09
绞锋之我见4 t6 k, ^+ F% ^0 K4 W! m2 I, |
* }7 _$ I9 a- o: A$ F  [' k
  以文字下为一管之见,当祈方家校正。
3 m9 r2 j6 y  K+ S! {
  论及书法技法时,有“绞锋”一说,诸家说法不一,莫衷一是。概而言之,可分为两种:一是在行笔的过程中,有意扭转手腕和肘臂,致使笔锋绞动,谓之绞锋;二是在行笔的过程中捻着笔杆转动,而谓之绞锋。
   
     这两种说法都模糊了一个概念——即“锋”。绞锋之锋,当指毛笔的笔锋,而不是整个笔头,更不能包括笔杆。上述的两种绞锋之说,并不是在绞锋,而是在转笔,使整个笔杆都在转动。. c( I' G; r8 K4 b0 {) ^
          
        要弄清绞锋之说,我认为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笔)“锋”。毛笔由笔头和笔杆两部分组成,而笔头又可细分为笔锋,笔肚,笔根三个部分。如果把一支毛笔的笔头(指露出笔斗之外的部分)分作三个等级,则笔尖部分称之为笔锋,中间部分称之为笔肚,余下的(包括藏在笔斗里面的)则称之为笔根。
: g5 V( [7 E+ i8 H) S; n
   现在,何为笔锋弄清楚了,那么绞锋也就比较容易理解了——绞锋,就是指在行笔的过程中要使笔锋的毫料做顺时针或者反时针的绞转律动,而笔肚至笔根则相对不动。2 `; M4 v: k7 H4 y: o

   那么如何使笔根,包括笔杆不转动,单使笔锋绞转呢?其实很简单,只要使管(笔杆)定而锋自转(绞)。有心者,不妨做个实验,握定笔杆(垂直纸面),既不要捻转笔管,也不要转动腕和肘,笔锋着纸,随意顺时针或反时针画圈圈(如推磨状),细心去观察,你会发现笔锋部分的毫料,会自然地不停地绞转,并是有规律的绞转(所以叫“律动”),我以为这种自然的律动才是古人所说的绞锋技法。4 O5 y; \9 G6 E7 P

   清包世臣《艺舟双辑。述书》中:“唯管定而锋转,则逆入平出,而画之八面无非毫力所达,乃后积画成字,聚字成篇”

   如此绞锋,我以为,有三个条件却是要讲究的:一是管定,如上所说。二是要毫健,即要用硬毫笔;三是用力要绵密,所谓用里绵密,我的理解是如打太极拳,有绵绵不断之势。

    总之,我以为任何笔法,当以古朴大方为体,自然快便为用,去掉那些繁琐的细节动作,才符合自然之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