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提高群众满意度

 革命老区 2013-09-10

下足苦功夫  采取硬措施  打好翻身仗

----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提高群众满意度

 

全省综治民调结果公布以后,针对群众对司法行政干部满意度不高的现状,市司法局迅速召开了班子成员会议、股室负责人会议和司法所长会议,认真分析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查找群众满意度不高的原因。719,该局召开了班子成员“解放思想、转变作风、提升队伍形象、提高群众满意度”主题民主生活会,会议决定要开展三项活动,强化四项制度,突出三个重点,下足苦功夫,采取硬措施,利用三个月的时间打好翻身仗,实现民调前移40位的工作目标。

一、开展三项活动,切实改进作风

一是开展增强“服务、公仆、责任和忧患意识”活动。立足实际,本着为一切为群众服务的宗旨,要求全体干警加强理论修养、加强知识储备,认真学习业务知识、法律知识、心理知识,提高表达能力、调解能力、协调能力和群众工作能力,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把握工作主动权,推进工作创新,提升工作水平。规定由司法所直接受理的调解、法援案件,必须在8小时内接触当事人,对于重大紧急事件,必须在第一时间内赶赴现场。

二是开展“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活动。要求全体干警喊响“我是司法行政人,有困难我帮忙解决”,增强主人翁意识,深入认识到自己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司法行政系统的形象,从事人民调解、社区矫正、法律援助、法律宣传、法律服务等工作时,亮明自己的司法行政干警身份。局班子成员每两周到联点司法所进行一次以上指导、督促、检查,帮助司法所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全体司法行政干警始终以提高群众满意度为主线,深入一线,帮扶群众,解决问题。

三是开展“四零、六服务”公开承诺活动。在司法所、公证处和法律援助中心等窗口单位全面开展“受理零延误、工作零差错、对象零投诉、接待零距离;上门服务、预约服务、爱心服务、诚信服务、规范服务、廉洁服务”的“四零、六服务”公开承诺活动,强化窗口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增强各窗口单位的便民性,提高行政效能。各窗口单位在“四零、六服务”的基础上,实行矛盾纠纷调解、法律援助12348电话24小时备勤制度,保证群众能随时获得帮助。全面开通公证绿色通道,把公证服务送到确有困难的老百姓家里。

二、强化四项制度,从严管理队伍

一是强化工作纪律制度。进一步健全机关上班签到制度,设立机关工作人员去向牌,凡机关干部开会下乡或至其他单位联系工作,均需注明具体去向,办公室每周对机关干部职工签到上班情况进行统计并通报,局长、书记对工作人员在岗情况进行不定期明查暗访,严查上班时间打牌、出入休闲娱乐场所、串岗聊天、上网玩游戏、看电影(电视)、炒股、聊天及其他与工作无关的行为。各司法所全部悬挂人员去向牌,公开司法所干警联系电话号码及监督电话,工作时间必须有1人在所里值班备勤。

二是强化首问负责制度。机关最初接待群众的工作人员为首问责任人,首问责任人必须做到有问必答、有疑必释、礼貌热情、办事高效,对群众提出的问题或要求,都要给一个满意的答复。对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若手续完备,首问责任人要在规定的时限内予以办结;若手续不完备,一次性告之其全部办理要求和所需的文书材料,不要让群众多跑或白跑;对非自己职责(权)范围内的事,负责带领该人到相应股室,让群众方便、快捷地找到经办人员及时办事。首问负责制实施以来,多位群众反馈:“司法干警的态度热情,办事公正,让我少走了好多弯路”。

三是强化责任追究制度。对全局干部职工在其工作范围内,由于故意或者过失,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以致影响行政秩序和行政效率,贻误行政工作,造成工作被动,或者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行为,严格进行责任追究。严禁刁难、粗暴对待当事人,严查对群众反映的问题拖拉或敷衍塞责的行为,严惩公证员、律师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违规收费行为。设立举报电话和意见箱,欢迎广大人民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进行监督并提出建议和意见。

四是强化案件回访制度。为进一步改进干部工作作风、服务态度,优化服务质量,从722开始全面推行服务、办案回访制度。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和社区矫正股每天下午将当天办理业务的当事人及联系方式报局办公室,司法所、医患纠纷调委会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每周五下午将本周调结案件的当事人及联系方式报局基层股,由办公室和基层股以电话的方式对所有当事人进行回访,真实了解司法行政干警的工作水平、服务态度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了解群众对司法行政干警的评价。对工作不到位、群众不满意的单位和个人发放交办函,限期整改,并将整改落实情况及时告知服务对象或案件当事人。通过回访,已发现有2件案件存在服务不到位、乱收费等问题,目前正在严肃查处之中。

三、突出三项重点,彰显工作职能

一是抓热点纠纷化解,维护社会稳定。组织抗旱期间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活动,确保排查率、调解率100%中沙镇沧泉村与紫峰村等因抗旱用水引发的29件矛盾纠纷已成功调处。做大做强医患纠纷调委会和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调委会,加强阵地建设、健全工作制度、落实工作措施、强化工作保障,不发生因上述两类纠纷调处不当或不及时造成非正常上访或“医闹”、“路闹”事件,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二是抓法制宣传教育,提升法律素质。打造品牌亮点,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抓好电视普法栏目《法治视点》建设,提高收视率,扩大影响力;在城区人口集中地段设立法制宣传长廊,在醒目位置制作公益法制宣传广告牌;在干部职工中设置手机普法彩铃;制作宣传片,到城区的电子显示屏进行播放;每周上街头进行1次集中宣传。编印发放普法宣传手册30万册,进村(社区)开展法律宣讲200场以上。加强司法行政职责职能、工作举措、工作成效的宣传,提高群众对司法行政工作和司法行政干警的知晓度和认同感。

三是抓法律服务,促进经济发展。做好市法律顾问工作,为政府经济决策提供法律咨询;组织专门法律服务团,拓展公证服务范围,围绕重大项目、重点工程建设,开展专项法律服务,预防法律风险,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围绕保障民生开展法律援助便民活动,推进市法律援助中心和站、点规范化建设,形成规范化法律援助网络,让更多的弱势群体获得法律援助服务,做到应援尽援,应援优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