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手指,大作用。爱荷华大学健康和人类生理学系的副教授加里·皮埃尔首先发现一项新的技术,通过测量手指脉搏,可以测量出主动脉的硬度,而这个则是心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一位生理学家发现了一种新的检测心脏疾病的方法——测量手指脉搏。该生理学家已将次研究发现发表在《美国心脏生理学和循环生理学杂志》上。 该项新技术由爱荷华大学健康和人类生理学系的副教授加里·皮埃尔首先发现,它可以测量出主动脉的硬度(心脏疾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主动脉是人体最大的动脉,负责向全身各组织疏松血液。由于年纪变大或者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影响,当动脉开始硬化的时候,心脏不得不做出更多的功以维持血液流量。而这将导致高血压、中风、心脏疾病等。 就目前而言,临床医师主要是通过记录颈部颈动脉或者腹股沟股动脉的脉搏来测量病人主动脉的硬度。 皮埃尔教授说,测量手指脉搏更简单点儿,但是和目前的测量方法几乎一样准确。他补充到,考虑到过度肥胖病人的股动脉更难测得,潜在的影响的结果的准确性,因此这项技术对于肥胖病人来说或许更为适用。 手指脉搏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在手指或者肘部下方的肱动脉部位放置一个叫做传感器的装置。 这个仪器测量的是两点之间的脉搏传播的速度,即是主动脉脉速。这个脉搏测试结果结合病人BMI(身体质量指数)和年龄,可以预测主动脉是否已经硬化。 在中项研究中,爱荷华大学的研究团队已经就这款仪器的性能进行了比对试验,对象即是被认为决定主动脉硬度的“金标准”——颈-股动脉脉速测试。 皮埃尔教授说:“这项技术,因为比较容易从手指或者肱动脉获得脉形,所以更有效;因为不需要肱动脉的脉形,所以更加可信。而且,在临床中,这项技术可以像测量血压这些常规项目一样,比较容易实行。 研究者声称,人们在病发前好些年不知道自己已经患有心血换方面的疾病。因此,这项技术尤为重要,而且在实际中,在诊断病人是否是心脏疾病高风险方面确实有效。 皮埃尔教授说:”在临床上,找到一个简单的、非侵入性的方法来测量主动脉波速,可以很好的帮助临床医师判断中老年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等级。“ 2010年,一项心血管疾病防治中心的研究表明,一个简单的颈动脉超声波在预示心脏疾病方面也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