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山药炮制工艺与药理作用综述

 玉面书生湘逸 2013-09-11

                        张金路   2006.12.31  

  
摘要:本文通过查阅历来关于山药(薯蓣)的炮制及药理学文献,综合近几年的研究新进展,初步归纳介绍了山药的加工炮制常用方法,不同炮制法的比较评价,药理作用和最近研究新动向。作为一篇综述,希望能让大家对山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为确定进一步的研究方向提供参考。
关键词:山药;炮制;药理作用;进展;综述
山药学名薯蓣,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来源于薯蓣科植物薯蓣DioscoreaoppositaThunb.的干燥根茎,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效, 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痨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等症。据临床药理研究,山药根茎含薯蓣皂甙,淀粉,胆碱多糖等。山药多糖有调节或增强免疫功能,降血糖,抗肿瘤等功效。山药为一种常用中药,其炮制方法较多,据文献记载有生品,蜜麸炒,炒黄,米炒,土炒,炒焦,炒炭,麸炒等,为常用中药材。产地以河南的怀山药为常见道地药材。
1 加工炮制常用方法
1.1 加工
1.1.1 净制:将原药材除去灰屑、杂质及非药用部分等使之清洁纯净。
1.1.2 切制:将净制后的药材大小分开,用水浸透到3~4成,捞出,闷透,切厚片,及时干燥。由于山药根茎较粗,所含淀粉较多,润透要几天时间,易发酸、发红、起涎,影响片形和饮片质量,天热时更明显,故采用“熏润法”较好。即将药材大小分开,分别浸制6-12h至水分浸入内部13左右,捞出,放置片刻,置于熏柜内密封,点燃硫黄熏润24h后药材干湿适度、润透至心即可切片、干燥,阴雨时可继续放于柜中,每24h熏1次,即可避免发酸、发红、起涎等。应用此法加工的饮片色白,无酸臭味,易成形,美观,不易生虫霉变。山药中含大量粘液物质,用切药机切制易造成连刀,影响外观质量和成品率,在切片机的刀片处加一水龙头,将水均匀地喷洒在刀片上,即可取得较好的效果。山药饮片的薄厚影响炮制和煎煮的效果,由于山药含有丰富的淀粉,故切制过薄则炒制时易碎,煎煮时易糊化,煎液难过滤,药汁浓度高,影响其它药材有效成分的煎出,从而影响临床疗效;过厚则影响山药有效成分的煎出。经实验,1mm厚的山药饮片在80℃时开始糊化,100℃时焦化、粘器;3mm厚的饮片在100℃煎煮10min透心无糊化现象,药浓度正常。因此切片厚度以3mm为宜。
1.2 炮制
1.2.1 清炒制
1.2.1.1 炒黄:取净山药片置于锅内,文火炒至微黄略具焦斑,透出固有气味为度,取出晾凉。
1.2.1.2 炒焦:取净山药片置热锅内,中文炒至表面呈焦黄色,取出晾凉。
1.2.1.3 炒炭:取净山药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断面焦黄色即可。
1.2.2 麸制:将锅中烧热,撒入麦麸,待冒烟时投入净山药片拌炒至山药片呈黄色略具香气取出,筛去麸皮,晾凉。每100kg山药用麦麸10kg。
1.2.3 土制
1.2.3.1 取过筛的灶心土30kg置热锅中炒至灵活状态,加入筛选一致的生山药片100kg均匀翻炒,待山药片由软向硬转化时取出过筛去土,摊开放凉。
1.2.3.2 将净山药片在水中稍浸后置于竹筛中摊平,用灶心土或黄土细粉分5次均匀覆盖其上,拌匀,使山药片两面均匀挂上土粉,晒干后文火炒至药材表面微黄色发出固有香气为度,取出,摊开晾凉。每100kg饮片用土粉30kg。
1.2.4 米制:将米置于热锅内炒至冒烟时投入药材共同拌炒至米呈焦黄色、饮片挂火色为度,取出过筛,放凉。每100kg山药片用米30kg。
1.2.5 蜜麸制
1.2.5.1 由于蜂蜜能增加光泽度,酒可去麦麸霉气,故可将麦麸2kg,生蜂蜜100g,白酒50ml拌匀,置锅内中火炒至冒烟时倒入山药片10kg,不断翻动,炒至发黄为度。此法炮制的山药片色泽鲜艳均匀,气清香。
1.2.5.2 将麸皮用蜂蜜水(3∶1)湿润拌匀,武火炒至红色,山药饮片分档过筛,大小分开后倒入锅内,迅速翻炒至鲜黄色取出放凉,过筛。炮制品色泽美观,无焦斑。每10kg山药片用麸皮2-3kg。
2 山药不同炮制品的质量评价
由于炮制方法不同,山药炮制品内有效成分的含量有差异,因此临床疗效也稍有差异。本文现对不同炮制品的化学成分比较如下:
2.1 薯蓣皂甙元: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土炒、清炒、麸炒、生品。
2.2 水溶性浸出物:各炮制品含量相差不大,生品略高,麸炒品略低。
2.3 微量元素:各类炮制品微量元素变化有高有低。由于土粉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土炒品除Co以外,各微量元素含量均大大升高,麸皮具有吸附作用,导致炮制品中某些微量元素的含量降低。
2.4 水溶性游离氨基酸:含量由高至低依次为米炒、清炒、生品、米制、土制、炒黄、炒焦、炒炭。由于蜂蜜能助山药补脾胃、润肺止咳、缓中,且对补益成分磷脂有保护作用,故用于补脾益气时宜用蜜麸制品、麸制品,米制、土制品此作用较弱,但微量元素、游离氨基酸等营养成分较高,宜用于食疗、食补,炒焦、炒炭质量最次。
3 山药的药理作用
怀山药具有健脾、补肺、固肾、益精的功效,主治脾虚泄泻、久痢、虚劳咳嗽、消渴、遗精带下、小便频数。有关山药研究的报道很多,本文就其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3.1 调节或增强免疫功能
山药富含多糖,可刺激或调节免疫系统的功能国外文献报道山药水煎液给小鼠灌胃可增加前列腺、精囊腺的重量,增强雄性激素样作用"山药多糖可明显提高环磷酰胺所致免疫功能低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促进其溶血素和溶血空斑的形成以及淋巴细胞转化,并明显提高外周血T淋巴细胞比率"王苏玲等研究表明,山药的磷脂成分主要为磷脂酰胆碱,含量60%以上,其次为溶血磷脂酰胆碱,含量约为11%,磷脂类成分具有提高免疫功能的作用,但其作用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3.2 调整胃肠功能
山药为补中益气药,临床用于治疗脾胃虚弱证,据报道脾虚患者全消化道排空运动比非脾虚患者和正常人都快"李树英等研究表明,山药能抑制正常大鼠胃排空运动和肠推进作用,也能明显对抗苦寒泻下药引起的大鼠胃肠运动亢进"胃肌电显示:山药可降低大鼠胃电慢波幅,同时能明显对抗大黄所引起的慢波波幅升高"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山药能明显拮抗氯化乙酰胆碱及氯化钡引起的大鼠离体回肠强直性收缩,却不能对抗盐酸肾上腺素引起的离体十二指肠或回肠的抑制作用"提示山药有缓解肠管平滑肌痉挛及对抗神经介质的作用,还能增强小肠吸收功能,抑制血清淀粉酶的分泌,但对胆汁分泌及胃液分泌均无明显影响"此外,山药中所含尿囊素能修复上皮组织,促进皮肤溃疡面和伤口愈合,具有生肌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3.3 降血糖作用
山药历来是医家和民间治疗消渴病的要药。据MauricaM报道,薯蓣属植物粗提取物对禁食大鼠和兔有降血糖作用,能控制四氧嘧啶引起的高血糖,其乙醇提取物的水溶液部分与降血糖活性有关,氯仿提取物能使饥饿的Wistar大鼠血糖升高"山药块茎多糖在甲醇:水(1∶1)中,提取物能显著降低小鼠血糖浓度"山原条二等曾用山药粉末2g/kg给链脲霉素糖尿病大鼠灌服4天,没有发现其降血糖作用"而郝志等用山药水煎剂30g/kg、60g/kg灌胃7天或10天,可降低正常小鼠血糖,对四氧嘧啶引起的小鼠糖尿病有预防及治疗作用,并可对抗肾上腺素或葡萄糖引起的小鼠血糖升高。
3.4 抗衰老作用
早在本经中记载山药可以“轻身不饥延年”。现代研究也表明山药具有抗衰老作用。山药多糖具有明显的体外和体内抗氧化活性,它能降低维生素C、NADPH及Fe2+、半胱氨酸诱发的微粒体过氧化脂质的含量,并对黄嘌呤、黄嘌呤氧化酶体系产生的超氧自由基及Fenton反应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有清除作用,还能明显提高衰老模型小鼠体内红细胞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及血过氧化氢酶(CAT)活力,降低衰老模型小鼠血、脑匀浆和肝匀浆过氧化脂质(LPO)水平"李献平等研究表明,四大怀药煎剂能显著延长家蚕寿命,而单味怀山药也能延长家蚕龄期,但作用不显著。曹凯等研究表明,四大怀药能明显抑制单胺氧化酶(MAO)活性,尤以合剂组效果显著。此外,四大怀药可增加体内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活性,降低过氧化脂质(LPO)含量,具有一定的抗自由基作用。
3.5 降脂作用
国外报道以山药提纯淀粉喂食对有动脉粥样硬化的小鼠,能降低类脂浓度,同时降低主动脉和心脏的糖浓度。对已饲喂过游离胆固醇和含有胆固醇食物的小鼠,山药能降低其胆固醇的浓度。
3.6 抗肿瘤作用
体外实验证明,山药可作为抗癌作用的扶正药。这可能与其具有很强的免疫调节功能有关。
3.7 其它作用
山药中的尿囊素具有抗刺激物、麻醉镇痛、促进上皮生长、消炎和抑菌作用,常用于治疗手足皲裂、鱼鳞病、多种角化皮肤病。山药碱皮内注射,对豚鼠有局部麻醉作用。魏德煜报道山药有诱生A2干扰素作用。
4 近期新进展
4.1 山药为临床常用的补益药,多用于补虚及治疗消渴症(糖尿病)。其炮制方法主要有清炒、土炒、米炒、鼓炒等,这些方法操作较难统一,环境污染严重。陕西中医学院药学系吴建华采用膨化法炮制山药,并与1995年版药典炮制品进行对比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膨化山药主要有效成分薯茨皂苷元含量增加,与文献报道相符,膨化山药质变疏松,用手轻拈即碎,从水溶性浸出物含量结果可看出,膨化使浸出物含量增加2-8倍,浸出速率加快,冷浸1h即可达到热浸效果。在增加体能及降血糖两方面与麸炒山药作用无差异(P>0.05)。麸炒法和膨化法都可达到使药性转温且气香悦脾的目的,据此,把膨化山药制成某种膨化食品(可加其它中药或食物),可达药食同疗的目的,特别适合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用膨化法炮制中药,可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统一质量标准,提高中药炮制的现代化。
4.2 杨武德对山药及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分析发现:其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生品>蜜麸炒>炒黄>米炒>土炒>炒焦>炒炭>麸炒。山药经炮制后,多糖含量降低,添加辅料不同,直接影响着饮片多糖的含量。山药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的功能。现代临床大多以生用为主,广泛用于脾胃虚弱,肺虚咳及肝肾阴虚等症的方剂配伍中。从山药多糖药理作用的角度出发,建议采用生品入药为主,与其作用相吻合。
4.3 吴利等通过正交法优选山药硫磺熏蒸工艺,认为:山药含有薯蓣皂苷元和尿囊素等成分,尿囊素能修复上皮组织,促进皮肤溃疡和伤口愈合,具有生肌作用,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山药的有效成份之一。山药在加工处理过程中,经硫磺熏蒸有利于贮存保质。为保证临床用药的质量,还对其硫磺熏蒸工艺进行了研究,开发出既可保持山药的有效成份含量又能明显降低二氧化硫残留量,保证了临用药的安全有效。硫磺熏蒸是中药的传统养护方法之一。山药硫磺熏蒸后,色白光亮,无酸臭味,易成形、美观、不生虫霉变,大大延长其储存保质时间。值得研究和推广使用。
4.4薯蓣皂苷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新发现有人报道薯蓣皂苷有抗艾滋病作用、抗炎作用、抗白血病等恶性血液病作用。(王晓鹏综述)薯蓣皂苷(dioscin)属于甾体皂苷,水解可以得到薯蓣皂苷元(diosgenin,Dio),主要存在于薯蓣科、蔷薇科、石竹科等植物的根茎中,其中尤以薯蓣科含量最多。大多是 Dio 衍生的皂苷。Dio 是合成甾体激素和口服避孕药的原料。近年来随着分离提取技术的不断发展,多种薯蓣皂苷被分离出来,并不断发现其生物活性,特别是在抗肿瘤、免疫调节、抗炎、降血脂、抗艾滋病等方面的作用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山药的药理研究进展》,赵彦青,河南中医学院,《中医研究》,文章编号:1001-6910(2000)05-0049-03
2.《山药加工炮制方法及炮制品质量评价》,高学琴,《时珍国医国药》,2000年第11卷第3期
3.《山药及不同炮制品多糖含量分析》,杨武德,《贵阳中医学院学报》,No13 Vo12
4.《山药炮制方法初探》,吴建华,《陕西中医学院学报》,Vol. 23. No. 4. 2000. 7
5.《山药延缓衰老研究进展》,朱红艳,《时珍国医国药》,1999年第10卷第6期
6.《薯蓣皂苷生物活性研究新进展》,王晓鹏,《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2004年第26卷第 3 期
7.《正交法优选山药硫磺熏蒸工艺》,吴利,《中国中医药》,2005年3月第3期第3卷
8.《山药麸炒前后尿囊素含量的比较》,王海波,《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4年5月第20卷第3期
9.《山药及其麸炒品的多糖部位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程林,《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2006年3月第17卷第2期
10.《试论山药的药理及临床应用》,李改霞,《实用医技杂志》2002年10月第9卷第10期
11.《薯蓣皂甙元的研究进展》,黄亚辉,《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第24卷第5期
12.《薯蓣皂苷的药理作用》,侯娟,《河北医药》,2004年1月第26卷第1期
13.《薯蓣皂苷元体外抗肿瘤作用的研究》,宋宇,《中国肿瘤》,2004年第13卷第10期
14.《怀山药炮制前后TLC, UV及HPLC图谱的变化》,徐自升,《中国中药杂志》,第29卷第2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