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农机化50年的发展成就

 汾河图书馆 2013-09-11
中国农机化50年的发展成就

1. 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农机工业体系

旧中国的农机工业几乎是一张白纸。1949年,全国农机制造企业只有36家,工业总产值300万元,职工4000人,机床500台,只能生产一些简单的农业机械,主要农业机械依靠进口。新中国建立50年间,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包括动力机械、耕作机械、运输机械、收获机械、水力机械、林业机械、饲料机械、场上作业机械、农副产品加工机械和农机零配件制造等行业的农机工业体系,能够生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农用运输车、水泵等各种农机产品,不但能够基本满足国内需要,而且可以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出口国外。

 1998年,全国农机制造企业达到1641多家,职工109.1万人,拥有固定资产原值588.22亿元,净值381.07亿元,工业总产值(1990年不变价)741.22亿元,生产大中型拖拉机63532 台,小型拖拉机168.78万台,农用运输车244.31万部,联合收割机 2.97万台,水泵168.58万台,出口创汇23139万美元。

2. 农业机械装备大量增加,成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基础

1949年,全国农机总动力只有8.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117台,农用拖拉机动力不到1万千瓦,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为零。1998年,全国拥有农机总动力4.49亿千瓦,大中型拖拉机72.11万台,小型拖拉机1136.24万台,农用载重汽车88.89万辆,农用运输车79.3万辆,机动三轮车462.77万辆,联合收割机18.18万台,农田水力排灌机械1256.47万台,各类农业机械原值2370.17亿元,占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耕地除外)的1/4。

3. 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

1952年,全国机耕面积只有13.6万公顷,机电排灌面积31.7公顷。1998年,全国机耕、机播、机收、机电排灌面积、农村农业机械运输量分别达到6005.3万公顷、3835.8万公顷、2342.5万公顷、3471.6万公顷和1317.6亿吨公里,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63%、24.7%和15.1%,机电排灌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66.4%,机械运输量占农村总运输量的60%以上。农业传统的耕作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

目前,全国部分省市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耕、播、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已达到40%以上,有的已超过60%。与建国初期相比,农事大忙季节,北方缩短约10天,南方缩短一周。农业机械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份额约为13%,按影响力排序,排在水利、化肥、良种之后,为第4位。

4. 形成了健全的农业机械化服务支持体系

为了在落后的农村普及先进的农业机械,保障农业机械正常运转,中国政府集中物力和财力,重点解决农民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引导社会力量,向农机化领域投资,建成了包括农机化科研、技术鉴定、推广、培训、修理、安全监理、销售等在内的农机化服务支持体系。农机科研单位根据农业生产需要,负责农机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农机鉴定单位以第三方的角度,对农机新产品的技术性能进行鉴定;农机推广部门面向广大农村,向农民普及农机新技术;农机培训机构重点培训拖拉机驾驶员和农机操作人员;农机安全监理机构负责农业机械的安全生产工作;众多的农机修理、销售网点和乡村农机服务组织遍布广大农村,直接为农民提供各种服务。这些单位形成一个整体,互相配合,为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1998年,全国拥有农机化研究机构221个,农机试验鉴定机构45个,县以上农机化技术推广机构2191个,县以上农机化技术学校2232所在农村维修网点23.3万个,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3.9万个,村农机管理服务队14.3万个,县以下农机化生产服务组织27.2万个。

5. 促进了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社会进步

    中国是从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列强的残酷压榨与掠夺,使我国经济发展停滞,广大农村现代科技文明水平很低。农业机械进入农村,给封闭、沉闷、落后的农村吹进了新鲜空气,使传统保守的农民第一次看到了他们从来没有见过的新事物,起到了启蒙教育的作用。在农机化发展初期,曾经出现过十里八村、男女老少看稀罕的场面。在农业机械化发展过程中,经过各级农机培训学校培训的大量农机操作手和驾驶员,成为农村中科技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民群体,也是收入较高的一个群体。他们相对见识多,接受新事物快,在改变农村落后面貌、促进农业科技进步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不仅使很多农民靠经营农业机械走上了致富的道路,过上了富裕的生活,而且极大改善了农村的生产条件,降低了农民的劳动强度,改变了农业的生产方式和农民的生活方式,促进了农村社会进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