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57—1978年新洲农业机械化概况

 谦谷 2023-07-30 发布于湖北

文章来源《武汉党史网》

发布日期:2008-06-13 10:15:00

新洲位于大别山余脉南端,长江中游北岸,原属湖北省黄冈专区,据1978年统计,全县总面积1479平方公里,耕地82万亩,其中,水田46万亩,旱地36万亩。地形比较复杂,约60%为丘陵,40%为平原、湖区。人多地少,农业生产以粮棉为主。


解放前,农业生产主要依靠人畜力和传统农具,劳动强度大,生产水平低。解放后,在国家的支持和帮助下,新洲县委、县人委领导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大力发展农业机械事业,农业机械从无到有,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走出了一条“农民买得起、用得会、修得好、管得了”的农业机械化道路,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大发展。新洲自力更生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曾誉满全国,斐声中外。

1970年代新洲县农机局技术精英


一、新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历程


新洲农业机械化事业发端于1956年,1957年正式开始。从1957年到1978年,农业机械化经过了三个历史阶段。


第一个阶段(1957—1963年)为起步阶段。


1953年,国家在涨渡湖农场和部分农村,开展机械耕作和抽水示范,当时仅有2台拖拉机、3台动力机及配套的旱地犁和水泵,农用总动力55千瓦。这年春天,在一次农村干部会议期间,省农业机械耕作表演队来新洲现场表演,干部群众看后十分兴奋和激动,希望能用“铁牛”代替黄牛。1954年2月,省农垦厅拨给国营涨渡湖农场斯大林—80号履带拖拉机和轮式拖拉机各2台,耕整、播种、收割均采用机械操作,开阔了人们的眼界。


需要指出的是,刘集在新洲农业机械化方面起了积极带头作用,而刘集大办农业机械又源于抗旱。1955年冬,刘集办起了全县第一个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前进一社(刘集公社就是以它为基础扩大起来的),实行土地统一经营,生产发展较快,但是也带来了新的矛盾。这里人均9分地,实行棉麦两熟耕作制度,全年有近半数农活集中在夏、秋两季棉麦交替时期。如“三夏”期间,小麦、棉花、水稻三种作物的收、种、管挤在一起,十几种农活要在半月内完成;加上这里是个“天晴三日沙烫脚,一场大雨满畈白”的地方,抗旱、排涝任务繁重,常因劳力不足影响生产。


1956年秋播,因天旱小麦不能播种,前进一社除组织360个强壮劳力和48部水车抗旱外,还动员了所有的妇女和老少等辅助劳动力,桶、盆、瓢一起用上,全社干群从早到晚奋战一天,才灌溉20多亩地。时间不等人,县委立即从外地借来2台小型抽水机,一天灌溉40亩。由于发挥了机械的作用,极大地提高了劳动效率,保证了小麦播种按期完成。这件事给干部和社员以启迪:农业要发展,必须实现农业机械化,向机械要水、要劳力、要时间。于是,党组织召开社员代表会议,讨论发展农业机械问题。在讨论中,有的人认为,“刘集土地少,劳力多,办机械是花冤枉钱”,“社里底子薄,又没经验,就是要办机械,也得过些年”。针对这一思想,社主任程金阶引导大家学习中央和毛主席的有关指示,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没有社会主义的集体化,就没有实现农业机械化的条件;但是实现集体化以后,如果没有机械化,也会影响集体经济的巩固和发展。许多社员态度十分坚决,提出“全社几千人,一人凑一个鸡蛋也要办起来”,“就是不吃饭,当裤子也要办”。会议最后决定采取“农业保分配,副业保建设”的办法,既不影响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又要发展农业机械。当年年底,该社用一部分积累资金和发展副业的收入计2万余元,购置小型动力机2台。从1956年到1958年,全社共提公积金129000元,其中用于购买机械的82200元,占63.6%。3年中,共购买动力机6台,脱粒机8台,水泵5台套,轧花机28台,拖斗2辆。刘集公社的农业机械化就是这样逐步发展起来的。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集体经济力量增强了,农民也要求购买农业机械。中共新洲县委召开会议,认真研究讨论了农业机械化的问题,要求各地把发展农业机械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全面规划,加强领导,并总结推广前进一社自力更生办农业机械的典型经验。1957年,新洲县委制订了实现农业机械化的初步规划,在前进一社、勤劳一社、工农一社进行农业机械化试点工作,举办了有150多名农村青年骨干参加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队伍训练班。


新洲农业机械化是从发展排灌机械开始的。新洲主产粮棉,全县80多万亩耕地,六分丘陵,四分平原。丘陵易旱,平原易涝,是比较典型的“三天烈日丘陵旱,一场大雨平畈淹”的自然环境,百分之六七十的耕地不保收,历史上粮棉产量低而不稳。县内有三河(举水河、倒水河、沙河)、两湖(涨渡湖、武湖)、四岗(少潭河岗、潘塘岗、凤凰岗、仓阳岗),又靠近长江,水流条件较好。但是,田地高,水位低,大部分耕地需要提水灌溉。大旱之年,江湖里走船,田地里“冒烟”,提水抗旱靠水车,全部劳力上阵也解决不了抗旱需要的用水。根据这种自然条件和特点,县委认识到新洲发展农业机械,必须从发展排灌机械入手。从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在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的同时,县委集中有限的资金重点发展排灌机械。1960年,提出“举水以东以自流灌溉为主,倒水以西以提水灌溉为主,两水之间,提水与自流灌溉相结合”的方针。在省水利厅、省农机厂的帮助下,到1963年全县共兴建了94座固定抽水机站和1600多个抽水埠头,每个生产队都有自己的排灌机械,配套动力计1.62万千瓦。利用机械提起江、湖、河之水,做到旱有水,涝能排,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全县上下继续抓了水利工程的成龙配套和机电结合的排灌设施,经过多年努力,共修了中小型水库56座,建立了机械排灌站197个,装机398台(套),22682马力;建立了电力排灌站54个,装机容18000千瓦,修了4600多个抽水埠头,60%的耕地可以引江水灌溉`,80%以上的耕地旱涝保收。旱涝问题基本解决以后,农业生产面貌大变。60年代,粮食总产由4亿多斤增加到5亿多斤,70年代,粮食总产又增加到6亿多斤。棉花总产由20多万担增加到30多万担,40多万担。


第二阶段(1964—1972年)为全面发展阶段,其特点是与农业学大寨运动密切结合,在发展排灌机械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脱粒与加工机械、耕作机械和运输机械,重点是发展拖拉机,实行一机多能,一机多用。


排灌动力机械发展起来以后,除了抗旱排涝,每年最多只使用3个月,出现了“有灾机械忙着转,无灾机械闲放着”的现象。1963年,县委驻刘集工作组与公社干部群众一道提出了“向机械要劳力”的口号,以排灌动力配置脱粒、碾米、磨面、碎饼等机械,开展一机多能综合利用。当年,全县脱粒机和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猛增到1548台套,1964年基本实现了脱粒、加工机械化。


1964年后,全县拖拉机及其配套机具开始大发展。拖拉机在农业机械化运动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62年,县委在余家楼建成全县第一个国营拖拉机站,当年拥有拖拉机30台。1964年后,农业生产已经渡过了三年困难时期,从恢复转入大发展时期,解决田间机械作业问题,特别是发展拖拉机,已成为机械化的主要任务。这时集体经济情况好转,也具备了购买大型机械的能力。1965年10月,刘集公社党委书记程金阶到北京参加八机部召开的全国农业机械经营管理会议时,按照县委指示精神,向八机部销售局要拖拉机,得到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的支持,分配给新洲东方红—54型拖拉机50台,一个县一次用社队所筹的集体资金购买这么多农业机械,在当时实属罕见,一时传为美谈。程金阶作为集体经济办农业机械的唯一代表,在会上介绍了自力更生办机械的经验。会议期间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当年全县拖拉机发展到159混合台,折303.4标准台,7297马力;动力机1817台计32077马力;各种水泵、脱粒机、碾米机、磨面机、轧花机、碎饼机等配套机具近万台,67个公社、622个大队的排灌、脱粒和粮棉加工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许多公社还建立了农业机械站。1966年,全县拖拉机增加到372台,新增加的全部是人民公社购置的,且以大、中型为主。耕作机械的发展,标志着农业机械化跨了一大步,也促进了农业生产大幅度上升。最明显的是双季稻发展快。全县农业合作化后,就开始推广双季稻,每年只有10多万亩,占水田总面积1/3弱。耕作机械发展起来以后,双季稻很快发展到40万亩左右,占水田面积90%。粮食大上,棉花也大上,粮棉产量创造了历史新水平。


1966年7月17日,第一次全国农业机械化的代表在谭震林副总理的率领下,分乘72辆小车来到新洲县。代表中有国家部、办、委的领导,各中央局分管农业的副书记和农委主任,各省、市、自治区主管农业机械的副书记或副省长、计委主任、工业厅厅长和农业厅厅长。他们参观了刘集公社、新洲县农机修造厂、新洲县轻工机械厂、新洲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三店农业科学研究所、周铺五大队等地,了解这些地方农业机械的发展、研制和使用情况,听取了中共新洲县委关于发展农业机械工作的汇报。余秋里告诉与会代表:新洲这个现场,不是一两个点,而是大面积的。大家有兴趣,都可以去看看,不必限于我们指定的参观点。这次会议的召开,对加快新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新洲农业机械化事业也受到了影响,但影响不大,总的趋势仍是不断上升。农业机械投资逐年增加,1967年为2121万元,1968年为2272万元,1969年为2331万元。1969年,拖拉机发展到583个混合台,折合734.4个标准台。到1972年,全县农用总动力5.81万千瓦,是1963年的3.26倍;机耕59.8万亩,占总面积的72.1%,是1963年的5.29倍;机电灌溉面积65.5万亩,占总面积的79%。


第三阶段(1973—1978年)为深入发展阶段,其特点是工作重点转向农业生产的机械化,并开展群众性的机具革新运动。


随着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新洲双季稻面积增至90%,“双抢”期间,既要割谷,又要插秧,还要抢棉花中耕,劳动力十分紧张。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新洲县委决定全县一千多台手扶拖拉机配上宰田和中耕装置。经过几年的努力,全县共生产出手拖中耕机380多台,手拖宰田船体、水田轮和平地耖1800多台(套),使手扶拖拉机的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缓解了“双抢”期间粮棉生产争劳力的矛盾。新洲县委总结经验与教训,于1973年提出“主攻五大项”(机械插秧、收割、植保、中耕、播种)、“解决三弯腰”(插秧、收割、开沟)的群众性机具改革活动,农业机械的发展重点由排灌、脱粒加工和运输转向农业生产,目的在于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


为解决农业生产“三弯腰”问题,新洲县委决定大力发展机械插秧,并成立机插指挥部,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和县革委正副主任担任指挥长、副指挥长,全县共划分12大机插片,县委领导分别深入到社队,到田间,边实践,边研究。许多公社党委正副书记亲自开机子,亲自喂秧,全县共有一千多名干部参加机插。通过实践,有的干部对机插作了总结:“开车没有巧,方向要掌好,三点成一线,保证能插好。喂秧学问深,秧苗摆齐整,心灵手要巧,才能插得匀”。这个经验得到推广,对于提高机插的质量和速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据刘集、联合两公社和一些重点队的调查,机插漏秧率为0.8%,伤秧率不到2%。虽然部分秧苗返青慢一点,但返青后发棵快,成熟早,增产效果好。经过几年努力,机插面积逐年扩大。


与此同时,排灌机械稳步发展,耕整机械、播种机械全面发展。1973年前后,刘集、双柳试用四行通用机架播麦,配东方红—28型、丰收—35型拖拉机,试行小麦播种复式作业,开沟、播种、分厢、覆盖一次完成,台时工作量8—10亩。1978年,刘集机械站改制成悬挂式三组折迭滚筒宽幅条播机,有东方红—28型拖拉机挂带,每小时播12—15亩,撒播均匀。当年,全县机整42.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1.8%;机播机插47.4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7.9%;机电灌溉77.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4.30%。植保机械、收割机械等也有一定的发展,机中耕10.8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3.20%;机植保18.1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22.10%;机收割8.9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10.90%。


到1978年,新洲县农业机械总投资5170.2万元,农用总动力13.01万千瓦,是1966年的355.46%;农机人员12219人,是1966年的252.62%。农用动力机械的情况:拖拉机2420台,是1966年的650.54%;机械化农机具22124台(辆),是1966年的247.72%;半机械化农具82273台(架),是1966年的141.11%。全县在排灌、耕整、脱粒、加工、农业运输和农田基本建设上平地、改土、牵引、碾压等方面基本实现机械化,播种、插秧、中耕、植保、收割等方面也在积极推行机械化操作。


二、新洲农业机械化的作用


实现机械操作,对于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巩固集体经济起了很大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大批劳动力。与人力、畜力相比较,机械操作能够极大地提高劳动效率。以刘集公社1965年为例,过去人力车水抗旱,每灌1亩田需要工18分,灌1亩旱地需要工50分,用机械提水抗旱则分别需要1.4分和0.66分,提高效率27倍;耕地提高效率22.5倍,小麦脱粒提高效率7倍,磨面提高效率25倍,轧花提高效率3.1倍,耕地提高效率22.5倍,磨麦提高效率25倍,碎饼提高效率50倍。据统计,1965年,全县机械作业共节约劳动日4700多万个,等于给农业生产增加了十余万个标准劳动力。


第二,促进了农田水利建设,改善了生产条件。新洲自然条件比较差,有3条河流、2个大湖、4条大岗,六分丘陵,四分平原,既怕旱,又怕涝,年年灾害频繁,农业很不稳定。从土地改革到人民公社化,经过多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基本上制服了洪涝灾害,20余万亩田地可以自流灌溉,但还有3/4的农田地势高,水位低,提水抗旱是个大问题。1959年大旱,全县粮食减产1/3,棉花减产2/3。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58年,县委制定了“根治三河,开发两湖,改造四岗”的规划,但由于工程量太大,缺乏资金和机械,这个规划没有实施。随着农业机械事业的发展,1969年,县委决定采取大协作、大会战的办法,集中6万劳力和大批机械,苦战一个冬春,将50多华里长的沙河改道。1970年,遵照周恩来总理关于“苦战两年,解决倒水问题”的指示,全县组织15万劳力,500多台大、中型拖拉机,2万多辆胶轮板车,奋战两年,把76华里长,500多米宽的倒水河改道入长江,共完成3200多万土石方,5400多万个标工,相当于全县前13年水利建设的总和。其后3年,县委在每年冬春集中10多万劳力、几百台拖拉机、推土机、铲土机,20000多辆板车,开展平整土地,削平了大小山包几百个,动用土石方6000多万方,造“岗上平原”70000多亩,改良土壤50000多亩。此外,县委还集中一定的机械,修筑水库,修建渡槽,深挖塘堰,加高河堤,如修建道观河水库、涨渡湖和武湖排涝工程、辛冲万米长堤、叶家里渡槽等。这些水利建设的开展,对于抗旱排涝,确保农业丰收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66年冬,全县集中100台拖拉机、200多名机务员开赴钟祥县大柴湖,帮助丹江水利枢纽工程移民垦荒。


第三,增强了抗灾能力,保证了稳定增产。新洲水害和旱灾严重,历史上粮、棉产量不稳。1959年大旱,粮食减产1/3,棉花减产2/3。随着水利事业和排灌机械的发展,新洲逐步确立了抗旱排涝相结合的方针。1965年5月中旬至9月28日,整整140天,全县出动28000多马力的抽水机和拖拉机,在102个地点,其中,三、四级提水的65处,五、六级提水的28处,七级提水的9处,水程一般是5公里到10公里,方式是大机取水下机接,小机取水水车车。全县大搬湖水、江水、河水、库水,其抗旱规模之大,是历年不可相比的。全县86万亩田地,除水库等自流灌溉保收10万余亩外,其余都是机械提水灌溉。群众深有体会地说:“机器日夜响,河水翻山岗,棉花大增产,粮食堆满仓。吃的机械饭,享的公社福,感谢毛主席,多亏共产党。”1972年新洲又遭遇到108年未有的大旱,全县人民坚持抗灾斗争,共出动700多台拖拉机,2400多台动力机计6万多马力,大搬江水、湖水、河水,叫“南水北上”,翻山越岗,灌溉粮棉,最高的地方13级取水,最远的水程二、三十里,持续抗旱一百多天,仅柴油就用了近万吨,终于战胜了旱魔,夺得了农业好收成。由于农业机械事业的发展,粮棉油产量稳定增长。50年代,新洲每年吃国家供应粮一二千万斤。1960年后,新洲由缺粮变成余粮。1963年,粮食产量突破4亿斤,1965年,突破5亿斤,1975年,达到5.9184亿斤,是1949年的430.96%,每年交售余粮4000多万斤。棉花也大幅度增产,1965年,亩产153斤,成为当时全国的高产县。1966年国务院召开棉花生产会议,新洲受到表彰。1974年,亩产159斤,总产4756万斤,分别是1949年的387.81%和422%,实现单产总产双超历史,取得大丰收。


第四,抢抓农忙季节,保证了农作物适时播种和适时收获。棉麦两熟是新洲农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耕作制度,水稻早晚连作是60年代推广的取得粮食增产的一项重要措施。棉花和小麦都是季节性很强、生产周期较长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需要420多天,而一年只有365天,相差60多天,这是棉麦两熟的主要矛盾;收早稻、插晚稻也只有10天左右的间隔期,提早或推迟都违反了农作物生长的自然规律。这些矛盾主要表现在夏收“四快”(快插秧、快割麦、快脱粒、快锄草),收早稻、插晚稻的“双抢”和“三秋”等关键时刻。小麦“芒种不割草里眠,夏至不打飞上天”,“黄秧分昼夜,棉花分时刻”。往往由于劳动力紧张,出现顾此失彼的现象。1957年,全县夏粮总产量5100万斤,脱粒一个半月,占用了大量劳动力,棉花管理就十分被动,最后`影响到复晚。有了机械以后,劳动力不足的矛盾逐渐得到解决。1965年,全县夏粮总产量1.4亿斤,脱粒10天就全部完成,而且还是白天抽水抗旱,晚上脱粒,棉花管理工作也跟上来了,“四快”的内容也发生了变化:割麦、锄草、提苗、防虫。由于有了机械脱粒和机械抗旱,彻底改变了过去“双抢”的被动局面,“三秋”也能按季节办事,拔棉杆、播小麦、割晚稻几件事,一般5天左右基本完成,最多也只要10天时间。基本上做到了保插保播保收。


第五,促进了耕作技术的不断改革,提高精耕细作程度。由于有了机械操作,代替了大批劳动力,因而能够开展一系列农业技术革新。其中与机械关系最大的有几个主要项目。一是油沙地棉花适时细流沟灌,这是棉花生产上的一项重大改革,每亩可以增产皮棉15—25斤。沙土地吸水量大,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遇旱灾,稻谷也保不住,更没有水浇灌棉花。有了机械灌溉后,能够抽水,而且节约劳动力,则适时灌溉、细流沟灌也就成为可能。二是棉花营养钵移栽,这也是棉花生产的一次革新,是确保苗全、苗壮的重要措施,但十分费工费时,全县20多万亩棉田,需要多用工100多万个,因而不能大面积的推广。随着机械的发展,营养钵移栽面积不断扩大,1965年是几万亩,1966年发展到10万亩,占棉田面积的30%。三是平整土地,改良土壤。70年代,许多社队用拖拉机拖运河沙潮泥改良山岗上的死黄土和平原上的亮沙地,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是扩大绿肥种植面积和收获量,这也是改良土壤,提高肥力的重要途径。但很长时间里,绿肥种植面积不能扩大,产量不高,主要原因是每年遇到秋旱,晚稻田总是干的,绿肥种子无法播下去,即使播了也不能正常生长。有了机械提水抗旱,晚稻田到绿肥播种季节一般都有水,而且可以用拖拉机翻耕,提高效率。1965年,全县绿肥播种面积达到30万亩,对于提高土地肥力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六,促进了社队企业和多种经营的发展,增加了集体收入。机械发展了,农业生产力水平提高了,可以抽出劳动力来抓农林牧副渔的全面发展。同时,每年农用机械在抗旱脱粒之后,闲着没事情,要求综合利用,也带来了粮、棉、油加工业的发展。到1966年,全县有林场56个,畜牧场2043个,养殖场20个,粮棉油加工业大多数社队都有,全县社队企业劳动力19000余人,副业收入是1957年的723.34%。


三、新洲农业机械化的地位与经验


新洲农业机械化在中国农业发展史上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新洲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重视。早在1964年4月,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黄冈地委第一书记姜一等向毛泽东汇报黄冈地区保留公社核算制的情况时,毛泽东突然问道:“哪个拖拉机站办得好些?”姜一回答“新洲刘集公社的拖拉机站办得好。”王任重补充说:“他们除了搞农田耕作外,还搞运输,作用很大。”毛泽东说;“拖拉机站还是以公社建站为好。我们中国的农业机械化,就要以公社建站,走刘集公社的道路。湖北要好好地总结一下经验,建立健全各种制度,逐步发展农业机械化。”这是毛泽东第一次对新洲和刘集农业机械化的肯定。


新洲农业机械化逐渐出名了,并作为先进典型向全国推广,全国许多重要的农业会议、展览会,新洲作为当然代表出席,报纸、电台、广播进行了广泛的宣传报道。1965年7月,全国农业机械修配单机管理现场会在新洲召开。同年,北京举办全国农业学大寨展览,刘集公社作为自力更生办机械的典型,新洲作为农业机械化科学种田实现农业全面发展的典型,分别列入大寨馆和农机馆展出,其图片同时送广交会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对外展出。


1966年2月,省委制定《关于逐步实现农业机械化的设想》,并呈送毛泽东审阅。《设想》认为“实现农业机械化,农业生产就会出现革命性的飞跃,农业落后于工业的矛盾,才能获得解决。而农业的大发展,又为社会主义工业奠定稳固的基础,它对于巩固工农联盟、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阵地,对于备战、建设、防修,都关系极大,因而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提出“采取以集体办机械为主,国家扶持为辅,以机养机,分期购进,国家扶助,无息贷款等办法,实现机械化”的建议,还提出了湖北省发展农业机械化的具体计划。毛泽东看后十分高兴,并批转刘少奇研究。同年4月,中央决定在湖北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现场会。4月10日,受周恩来总理的委派,国家计划委员会第一副主任余秋里、国家农业部部长林枫来到新洲考察,为召开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现场会作准备。7月17、18日,参加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的代表由国务院副总理谭震林率领,在新洲召开现场会,这是对新洲农业机械化的充分肯定。


1971年3月,中国出口商品交易会“农业学大寨”馆展出刘集公社自力更生、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的事迹,向95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宾介绍了经验。同年9月,第二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在北京召开,新洲县和刘集公社作为先进典型出席了会议,县委和公社党委负责人项能文、程金阶分别在会上介绍了经验,受到中央领导和与会代表的充分肯定。新华社、《人民日报》以整版和大块篇幅,刊发《沿着毛主席的革命践,加速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新洲县多快好省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调查报告》和《沿着毛主席指引的方向前进——刘集公社自力更生发展农业机械化事业的经验》,舆论界广为宣传。1975年6月29—7月10日,国家农林部在新洲召开全国棉花田间管理现场会。同年,北京举办全国农业展览,其中介绍了新洲县的经验。1977年3月,农业出版社出版《迎着朝阳永向前》一书,介绍新洲县“农业学大寨,自力更生办机械”的事迹。1977年12月19日,第三次全国农业机械化会议召开前夕,邓小平、华国锋、李先念、汪东兴、纪登奎、陈锡联、王震、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到全国农展馆视察农业机械化展览。新洲县是农展馆展出12个先进单位之一。当邓小平等中央首长来到新洲展出场地时,国务院副总理余秋里介绍说:“这个县农业机械化程度高,棉花生产水平高”。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在展览馆内参观了了一个小时,其中在新洲展区参观的时间最长,讲的最多,对新洲农业机械化给予了高度评价。1978年,新洲县发展农业机械化的事迹,再次送广交会展出。1979年2月新洲县被国家农业机械部列为全国12个全盘机械化试点县之一。同年5月15日,中共中央副主席李先念来县视察,察看了倒水新河道和刘集公社,接见了全县县社两级主要干部并合影。


新洲县在实行机械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经验对于今天发展现代农业,仍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坚持自力更生办机械的原则。县委总结推广刘集等地自力更生办机械的经验,提出了依靠集体力量自买、自用、自管农业机械的“三自”办法,克服“等”、“靠”、“要”的思想,采取一系列切实可行的举措。一是坚持贯彻“以粮为纲,粮棉并举,多种经济全面发展”的方针,用发展农业生产的办法,发展副业的办法,积累资金,购买机械。在分配中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既防止分光、吃光、用光,没钱购买机械;又避免积累过多,脱离实际,影响群众的积极性。各社队在保证社员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逐年积累资金,购买农业机械。二是积极兴办社队企业,为购买农业机械积累资金。十几年来,全县办起了各种企业1000多个,不仅增加了集体收入,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而且为发展农业机械化积累了资金。三是坚持勤俭办社的原则,压缩一切非生产性开支,一点一滴地积攒资金。四是对少数困难队,采取“三点”的办法,即自己积累一点,节约一点,国家扶助一点。


(二)坚持土洋并举、机械化和半机械化并举的方针,开展群众性的技术革新运动。新洲县委尊重群众首创精神,注意发挥农村的能工巧匠的作用,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开展改良农具活动,按群众通俗的说法,就是实行“机、改、牛”相结合。一是充分发挥县办工业的作用,工业为农业服务。70年代,县委指示工业部门下乡调查研究,农业出题目,工业做文章,并组织34个工厂协作会战,做到“一厂一角,百厂协作;一厂一件,百厂成线,集体攻关项目,配套配件”。在协作中,生产出大批的农机产品。二是充分发挥手工业工人和农村中“土匠人”的作用。县委组织11个区的农具厂、67个铁木业社为骨干,动员3000多手工业工人和能工巧匠,开展联合攻关,制造并推广改良农具、半机械化农具20多种,共20多万件,包括中耕器、喷雾器、喷粉器及各种运输车辆。三是抓住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生产上的突出问题,大胆试制改革农具。1970年根治倒水时,为解决开河槽挖土难、运土难的问题,县委决定将县社两级农机修造厂搬到工地,群策群力,大搞机具革新,生产出推土机、铲运机180台,还利用拖拉机和动力机安装了400多台牵引机,每台牵引机可以带上四、五十辆板车,从几十米深的河槽把土石运到坡上,比人工挖土推车工效提高百余倍。后来这套改良机具在改造“两湖”、“四岗”,平整土地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四是把农机和农艺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农机具改革要适应农业技术发展的要求,有利精耕细作,提高单产,两者必须统一起来。如小麦播幅,历来播种方式复杂,共有十几种,经改革,全县统一为三种播种方式,即:窄厢满幅播种,搞沟边棉;十幅等行条播,麦后栽营养钵;五幅宽窄行条播,预留棉行。按这三种播种方式,现有机具改变不大,结果机播面达到10多万亩,比历年面积大。五是抓好典型,把改造、试验、示范、推广结合起来,不断向机械化的深度广度进军。刘集公社采取科研、试制、田间鉴定相结合的办法,改制、试制的机具,效果好的有20多种,共600多台,提高了机械化水平。县委总结推广各种农机具30余种,计7000多台,使用手扶拖拉机配套比例达到1:5.6。拖拉机配套多了,农用作业项目也就增多了。


(三)加强农机管理,建立和健全规章制度。首先是解决体制问题,尊重人民公社三级经济所有权、自主权。具体讲,在农业机械的管理上,实行公社经营大型机械,大队经营中小型机械,生产队经营半机械化农具的体制。这适合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状况。因为当时集体经济不雄厚,大队、生产队购买能力不强;而且机械不多,技术水平、管理水平也比较低,把机械集中在公社、大队两级,便于统一使用,更好地发挥它的作用。其次,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为了保证机械生产“三高一低”(高出勤、高工效、高寿命,低成本),从60年代开始,全县普遍实行了领导干部、技术员和群众三结合的管理办法,制定了“三包”(包任务、包成本、包质量)、“四定”(定工分、定零件磨损、定大修间距、定劳保福利)、“五奖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超额完成任务的奖、节约开支的奖、超过基本劳动日的奖、延长大修时间的奖、不出事故安全生产的奖,反之则赔)的责任制度(粉碎“四人帮”后改为包任务、包成本、包质;定人员、定机具、定出勤日、定劳保福利;实行任务奖、质量奖、节约奖、安全奖、革新奖,以奖为主,酌情赔偿)。由于加强了经济核算和岗位责任制,机械出勤率提高,费用下降,收入增加。1978年,全县拖拉机平均每标台完成了8632标亩的作业任务(其中农业作业占90%),比上年提高9%;每标亩成本只有0.51元,比上年下降22%,绝大多数站队有盈余。第三是建立操作技术规程和技术档案,加强对机械的保养工作。做到“四净”(油净、水净、空气净、机具净),提高了机械的完好率,延长了使用寿命。以三店公社宋渡大队为例,拖拉机和动力机的油泵芯使用寿命平均分别达到7772小时和4405小时,喷油嘴使用寿命平均达到5867小时。一台1105型机车,使用17年,只用了3个油泵芯,3个喷油嘴,平均使用寿命为12231小时,费用也大大下降。一台1105型的10马力柴油机,19年工作36783小时,共花修理费1005.75元,平均每台时为0.0275元,机务队年年盈利,1972年到1978年,7年提取折旧费17000多元,纯盈利22000多元。潘塘公社张岗大队,在管理上做到一切从严,坚持不懈。十几年没有发生过一次大的事故,没有损坏一台机车,没有丢失一个部件,甚至掉一个螺丝也要找到它。县委在各社队推广了这些典型经验,提高了农业机械的管理水平。全县有1/3的农机站、队达到了刘集、宋渡的管理标准。第四是加强农机队伍建设,开展以“五好机车”、“五好机务员”为中心的比学赶帮超活动,并采取各种形式提高机务人员的技术水平。县设立了农业机械学校,坚持常年训练,每期3个月,十几年来共培训了7200多人次,其中拖拉机手3000人,动力机手1500人,修理工200人,还有其他技术人员。公社设立短期训练班。各站、队还采取师傅带徒弟、熟手带新手等办法,组织机务员在实践中学,边干边学。每年对机务人员进行一次技术鉴定,拖拉机驾驶员集中在县里进行一次年审,这也促进了他们钻技术。大多数机务员会开机、会保养、会修理,基本做到了小修不出队,大修不出社。1978年全县拖拉机、柴油机大修1750台,90%是社队自己修理的。机械的完好率大大提高。


(四)典型示范,全面推进农业机械化。新洲县委在领导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十分注意抓典型,广泛开展学先进的竞赛活动。事实证明,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先进典型最有说服力、吸引力。树立一个典型,能够影响一大片,带动一大片。刘集公社是自力更生办机械的一面旗帜,也是全国的典型,他们在发展机械的每一个阶段,都是先走一步,摸索出一些规律性的东西,积累了许多经验。新洲县委始终抓住这面旗帜,带动了全县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刘集公社农业机械队伍采取亦工亦农的劳动制度,坚持有机务活务工,无机务活务农,社队机务人员一律实行工分制,按劳分配,多劳多得。实行这种劳动分配制度有利于综合利用劳动力,减少工资支出,有利于培养一专多能、又红又专的新型农民,防止新的“工农差别”的产生,有利于农业科学技术的普及和应用,便于农业机械的管理。这一制度也被县委推广到全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五)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农机管理部门和各条战线的作用。新洲县委强调指出各级党组织,必须把农业机械化列入到党的议事日程上来,实行统一领导,专人负责。从1961年起,县委分工由一个副书记和一个常委具体抓机械工作。1965年,在县工作的8个县委委员有5个坚持蹲点,303个区委、公社党委委员有288个坚持蹲点,县、区、公社领导干部共蹲点250个,困难队和落后队占“点”的总数66%。县委书记白水田在周铺五大队蹲点4年又七个月,在社员家住了600余天,平均每年120天。在县委书记的指导和帮助下,该大队成为全县农业机械化的先进典型。同时,县委设立机械化办公室,县革命委员会设立农机管理局,还建立了农机公司、农机科研所,管理、供应、培训、科研、推广一起抓。各区委、公社党委、大队党支部,层层确定专人负责。各区还设立机械管理站,抽调一个区委委员或能力较强的干部担任站长,具体管理农业机械工作,并建立农机站、农机供应站,形成农机网络。县委、县政府有关部门如工业局、手工业局、商业局、物资局等积极开展支农活动,为发展农业机械提供各种服务,保证了农业机械化的顺利进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