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妈妈,不约而同是什么意思啊?” “不约而同是指事先没有约定而看法或行动一致。” “不对,是太久没人约而变成了同性恋!” 近日,家住泉州市区的秦妈妈向记者反映,自己上小学四年级的女儿小惠从网上学了些“成语”,如“不明觉厉”、“喜大普奔”,还运用到了作文里,这让她很担心。对此,专家表示,网络新词的流行是社会发展正常现象,家长和老师不用刻意回避,但需加强引导。 记者 陈灵 现象 妈妈看不懂 女儿很不屑 秦妈妈翻开了女儿小惠的暑期作文本,“有一篇说的是帮我洗碗,我说她洗不干净,她说‘人艰不拆’。你看,老师都用红笔圈出来了。”记者随意翻开另外几篇,也看到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词句:“表姐考上本一的消息不胫而走,喜大普奔。”“支持他这么久,没有成功晋级,累觉不爱了。”“一来到九寨沟,看到这秀丽的景色,我伙呆!” 秦妈妈曾查询过词典,查不到后便询问小惠。她却以一副“连这都不知道”的表情说:“这些都是常用词,很好玩,大家都在用。” 记者上网搜索“人艰不拆”,发现已有网友整理了一份“扫盲贴”,写出了每个网络新词的释义和出处。如“人艰不拆”意指人生已如此艰难,有些事就不要拆穿,出自林宥嘉歌曲《说谎》,多用于自嘲。“喜大普奔”是由“喜闻乐见”、“大快人心”、“普天同庆”和“奔走相告”4个传统成语的首字结合而成。“累觉不爱”是“很累,感觉自己不会再爱了”的缩略形式,源自一名“95后”男孩的感叹。“我伙呆”是“我和我的小伙伴都惊呆了”的缩略形式,出自一篇讲述端午节由来的小学生作文。这些还只是一小部分而已。 观点 耽误学习? 无伤大雅? “考试时作文1个错别字扣1分,4个字就扣4分,如果一篇作文用了两个网络成语,作文等于白写了。”秦妈妈说出了许多家长和老师的担忧。 泉州市教育局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李主任也认为,网络新词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可能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影响。正处于词汇积累阶段的小学生若平时用惯了,在语文考试时也这么用,不仅影响成绩,还容易混淆词义,忽视传统词汇的学习。 一些市民则认为,词汇的日渐丰富也是种进步。网友具有语言创造力,偶尔自创网络新词调侃一下无伤大雅。有些词已被社会广泛运用,如“雷人”、“给力”等被收入新版《现代汉语词典》。华侨大学文学院教授徐华认为,网络新词的流行反映了当今社会的浮躁风气,属正常现象。一段时间后网上又有了新的热点,大多数没有多少文化内涵的词汇必然会“自生自灭”,而有生命力的词汇则会保留下来。 建议 课内课外 加强引导 徐华建议市民采取“不盲目追捧、不大肆宣扬”的态度。同时,语文老师应在课堂上加强引导,不要刻意回避,明确地告诉学生网络新词并不是正规用语。 李主任也表示今后将在全市加强宣传,举办一些词汇学习的活动,“但活动毕竟有局限性,参与面小,影响力不大。”他提醒老师平日注意规范用语,也建议家长除了买《成语词典》这类工具书,可尝试买些有趣的成语解析书籍,让学生对传统词汇产生兴趣,减少网络用语的影响。 |
|
来自: LOVE天使的外婆 > 《中国社会-关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