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现代人的心理调适及应对策略

 扒粪者 2013-09-13

(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赵建章)

【摘要】社会竞争使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感到压力的存在,如何释放竞争的压力,以轻松活跃的心态去面对社会竞争浪潮呢?本讲将从竞争的社会心理背景,包括社会转型、全面竞争等所引发的时代焦虑和心理危机视角切入,探究竞争社会的心理压力源,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竞争等等的压力;分析竞争社会的心理困扰及其产生机制,包括促成心理压力的客观社会条件、个人对压力的知觉、个人对压力的反应、心理压力的后果、面对竞争社会压力的个人和情境条件;探寻竞争社会心理调适的路径,包括改变与完善认知、整合价值观念、建立社会心理支持体系、塑造健康人格、建设和谐社会等。

【关键词】现代社会,心理调适,应对策略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在社会转型、机制转轨、利益调整的关键阶段,市场化的推行与价值观念的嬗变强化了社会的竞争氛围。社会转型、社会竞争引发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心理危机不断发生,这既制约和影响了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影响了众多社会成员的身心健康。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保健,健全心理咨询网络,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可见,我们构建的和谐社会包括社会心理和谐层面,没有人们社会心理的和谐也就没有整个社会的和谐,社会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认知基础,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心理和谐的社会。因此,探讨竞争社会的心理调适对社会与个人的和谐、健康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一、竞争社会的心理压力源

所谓压力就是用来对付威胁常规办法的失败。压力因各人的体验而不同,有些事情可对某些人形成压力,而对另一些人并不形成压力。压力在心理学上常用“紧张”来表示。压力状态由两方面因素构成:一是威胁也称“紧张刺激物”;二是由个体生理上可测量的变化和个体行为组成的反应。紧张刺激物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的或环境的紧张刺激物,这种紧张刺激物使机体遭受不舒服的物理危险;一种是心理的紧张刺激物,这种紧张刺激物威胁人的心理上的完整或健康。物理的紧张刺激物,包括难听的噪音,恶劣的自然环境,拥挤的人群,某些与知觉者相关的社会事件等。心理紧张刺激物,包括自我尊重受到威胁,完成智力任务的失败,个人目的受挫等。生理的反应,表现出呼吸速度加快、掌心出汗、瞳孔放大、心律失常、皮肤电反应、血液中化学变化等。构成我国竞争社会的心理压力源有:

1.经济领域的过度侵蚀。我国要建立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由于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够完善,由于市场化对社会领域的过度侵蚀,由于全球化的推波助澜,更由于我国社会建设的滞后,社会经济领域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它给整个社会心理带来了焦虑,给每个人的心理带来了巨大压力。从政府官员、企业高管、大学教授到普通工人、农民,经济领域给人们到来的心理困扰几乎无处不在。国内媒体报道的多起政府高官、企业高管、文艺明星、留守妇女儿童的自杀及富士康的十几宗跳楼事件,虽然不能说都是由经济领域带来的心理危机所致,但无不折射出经济领域过度侵蚀所带给人们的心理困扰。

2.社会竞争加剧所导致的压力感加重。不论是升学、就业,还是职称、职务晋升等方面的竞争,都使人们的学习、工作任务加大,标准提高,长期处于高度竞争状态之下,自然会对人们的身心承受力造成重压,积之成疾,聚之成患。我国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数之巨令人吃惊,而且呈明显上升趋势。据相关学者研究,北京、上海和广东的亚健康发生率分别高达75.3%、73.5%和73.4%。可见,亚健康状态人群问题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心理问题,压力过重心理已成为我国当前不可回避的一个社会心理问题。

3.生活节奏加快所带来的紧张感增加。知识更新速度加快,工作节奏加快,生活习惯替换频率加快等,都需要人们不断调整自己原有的心理定式和行为模式,这些情形导致紧张和焦虑的心理、行为。心理枯竭便是由内外环境节奏过快所带来的过度紧张感而引发的一种身心失衡状态,开始成为现代人的社会心理流行病。心理枯竭是指长期处于巨大的压力之下,个人的身心能量和现有资源无法应付外界或自身的超负荷要求时,所产生的生理、情绪情感、行为等方面的身心耗竭状态。职业枯竭是心理枯竭的一种表现形式,职业枯竭对集体和个人都会产生不良影响,其后果主要为影响工作绩效、身心健康,甚至导致生命枯竭。

4.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下岗失业失土、贫富差距、腐败现象等使一些人产生了较强的失落感、相对被剥夺感、不公平感等,如果这些心理感受长期得不到改变,甚至进一步加深,势必使心理失衡现象变成严重的心理问题。据相关部门的资料,中国的自杀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一直维持在20/10万以上,自杀约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是全人群第5位重要的死亡原因。世界平均水平是10/10万。有关研究显示,目前在我国每年约有25万人自杀,改革过程中出现的社会问题引起心理失衡是青年人群自杀的首位死因。每年约有150万人因家人或亲友自杀而产生长期、严重的心理创伤,从而成为一种严重的社会负担。

5.文化价值观念的变迁造成心理上的困惑。或是由于新旧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之间的冲突,或是由于新旧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之间难以及时有效地交接所形成的“空白”,使人们在一定程度上产生心理困惑或迷茫感;权威的下降、信仰的迷失、传统道德的沦陷,导致了迷惘的一代,“飘一族”。

6.社会陌生性增加导致归属感程度的降低。随着社会流动的范围扩大、频率加快,以及生活环境的变化程度加大,会使人们经常或随时面对巨大的反差。由于丧失了基本的熟悉,而增加了更多的陌生,这种情形会使人们一时难以形成应有的归属感、依赖感,在极端的状态下会导致孤独感和无助感等。

当前我国社会心理发展与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它已束缚了和谐社会的顺利建设,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以精神疾病为例,在我国精神疾病发生的数量已超过了心血管疾病,跃居疾病发生率的首位。据一项相关调查,目前我国约有3000万青少年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其中,中小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21.6%~32%;大学生中有心理障碍者为16%~25.4%,而且呈现上升趋势。

二、竞争社会的心理压力及其产生机制

心理压力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产生。美国学者豪斯(1974)提出了以下几个条件,构成一个多变量的综合模型,共涉及五个变量即五个条件。一是可以促成压力的客观社会条件。如面对观众的演员,和一个地位高的人打交道等。二是受到威胁的个人对于压力的知觉。个人必须知觉、体验到这种压力。如一个傻子体验不到失去自我尊重的压力。再如,一个人只有知觉到事物、思想或人对自己的真正意义(如与某个朋友的分手),才能感受到压力。有思想的人之所以是痛苦的,因为知道得太多,压力也越多。所谓知得越深,痛苦越大。三是个人对所觉察到的压力作出生物、情绪和行为的反应。如对大会上群体的意见压力,表现为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情绪紧张,行为混乱等。四是压力给承受压力的人带来的长期结果是由个人对压力的知觉和反应引起的。如有的人始终担心政策会变,干什么都小心翼翼,因此,长期感受到政治的压力。所谓杞人忧天。五是个人的和情境的条件决定前四种变量之间的关系。如个人是意志顽强,开朗的,那么,就不怕与人竞争、群体的嘲笑的压力,甚至对这些压力一笑置之。再如一个人对什么都无所谓,那么,这个人就不会感受到什么压力。另外,人在特殊的情境中,如许多人在一起的时候,或与人当面的时候,感到压力要大,一个人独处时压力就要小得多。

(一)当前促成心理压力的客观社会条件

1.社会转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转型是一种全方位、整体性的转型。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经过了多次向现代性社会转型,但每一次都以失败告终。鸦片战争后开始的洋务运动即军事转型,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开始的政治转型,大跃进时期的快速经济转型,文化大革命的疯狂文化转型,等等,由于缺少整体性的协调发展,结果都以失败告终。中国新时期的社会转型是一种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的整体性的发展。政治上,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经济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努力建成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发达的现代化经济;文化上,把世界先进文化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社会生活上,努力构建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协调发展的社会。这是中国社会一次空前的脱胎换骨的全方位的整体性转型,是社会结构的一次深刻变动。它包括国家单位制向社会社区制转型,社会成员身份制向职业制转型,社会制度转型,社会生活方式转型,社会人格转型等。更由于中国社会的加速转型,给社会成员造成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2.机制转轨。在我国初步确立市场经济的时期,市场机制还没有成熟,与原有的计划体制产生了巨大的摩擦,同时,在社会控制系统上也产生巨大的脱节,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力不从心。社会原始积累时期各种弊病开始产生,社会不稳定、不和谐的因素在增长,转型社会所带来的利益分化、道德失范、价值多元化等直接影响社会心理导致了各种社会异常心理的出现。

3.利益调整。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原有的两个阶级一个阶层的社会结构被打破,形成了十大阶层(陆学艺等人的研究)。一些阶层跌落了,一些阶层崛起了。整个社会的利益格局经过了一次深刻调整,包括国家、集体、个人利益调整,区域利益调整,阶级、阶层利益调整,城乡利益调整,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利益调整,强势群体与弱势群体利益调整等。社会利益调整震撼了每个社会成员的心灵,给社会成员以巨大的心理压力。由此,“端起大碗吃肉,发下筷子骂娘”,“仇富心理”,“社会排挤心理”,“遭歧视心理”,“相对剥夺感心理”等等,不断产生,并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巨大障碍。

4.观念转变。三十多年来,社会思想观念也经历了一次深刻的变化。多元化、综合化、核心化,和而不同,多元一体等观念纷至沓来;传统、现代和后现代等观念时空交织;东方、西方、历史等观念杂陈交融;价值多元化、价值真空化更是导致人们无所适从。整个社会面临涅槃式的社会心理巨变。心理压力空前。

(二)个人对于压力的知觉

1.把压力的情势看得过分严重。有的人杞人忧天,过分放大社会问题的严重性,导致心理压力过大或引发心理危机。

2.自我平衡能力差。过度社会比较,攀比心理严重,缺乏知足常乐的心态。

3.对压力知觉的认知偏差。如东方嫉妒心理,红眼病心理,唯我独尊心理,等等,都是认知偏差的结果。

4.心胸狭隘。不能容人、容物,加剧心理压力。

5.思想修养缺乏。有的人压力是因为思想放不开,看不到事物的本质造成的,即无知导致恐惧,导致心理压力。

(三)个人对所觉察到的压力作出生物、情绪和行为的反应

血压上升,头发脱落,失眠焦躁,忧虑重重,行为失控,等等。

三、竞争社会心理调适的路径

(一)改变与完善认知

从个人来说,一是不把压力的情势看得过分严重,而要灵活些。二是自我平衡,做到知足常乐,看淡名利,不做无谓的社会比较,不进行无谓的社会竞争。三是改变对压力知觉的认知因素。如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与人竞争不走极端,不给自己设置无法达到的目标。四是要有豁达宽容的胸怀。所谓退一步,海阔天空。五是加强思想修养。强化认知能力,提高思想品味。如叔孙豹的人生“三不朽”,即立功、立德、立言。如学习英雄人物的伟大济世情怀。

从社会来说,全社会应树立和谐、均衡发展理念,必须在促进经济与社会之间协调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注重经济指标的同时,更要将人的发展、文化发展和精神发展放在不可或缺的重要位置,与经济发展齐头并进,而不能顾此失彼。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问题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而且被看作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还应该高度重视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问题,这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日益深入,经济、社会与文化、心理之间的协调发展将会显得更加重要。物质层面的逐渐丰裕如何才能带来精神层面的日臻完善,这是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尤其是人的发展方面一直面对着的重大问题。而强调经济、社会、文化、心理之间的全面协调发展,将市民的归属感、忠诚感和幸福感纳入政府软件发展,提升人们的家园意识,提升责任指数,杜绝机械论发展和片面发展,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有效方案之一。

(二)整合价值观念

价值观念整合,加强社会文化的创新,营造能够使社会成员感受到理想和意义的精神家园。在社会转型加剧的时期,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迫切地显现出来。它不仅具有提供精神支柱和价值导向的意义,而且具有抚慰心理、调适行为的作用,甚至还包括表达情绪、释放压力的功能。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文化体系将会表现出鲜明的导向作用和强大的整合功能。

(三)建立社会心理支持体系

尽快建立起一个多层次、强有力的减少心理问题、防止“心理攻击”的社会支持体系是社会心理调适的极为重要的途径。完善的社会心理支持体系是建构和谐社会的“安全阀”,能有效确保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建立精神减压机制。根据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观点,受到挫折后的心理能量如不能及时得到缓解,经长期累积,就一定会“爆炸”,或毁灭自己,或攻击他人和报复社会。因此,建立一种精神减压机制,让人们的不满情绪得以及时宣泄,以减轻心理压力,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从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来看,人们在与客观环境的抗争中,为了有效宣泄长期压抑的不良情绪,发明了一种集体无意识式的发泄方式,如西方的狂欢节、斗牛节、蕃茄节等,这种整体宣泄方式使人类的集体焦虑能得到定期的缓解,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鉴于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祖国传统文化中健康的民俗、各种艺术表演形式、各种节日活动等,有效缓解人们的挫折心理。

2.要建立畅通的民意表达渠道,如各级人大和政协、各级政府民政部门,工会、妇联、共青团等群团组织要及时倾听民意,及时反馈民意,及时处理矛盾纠纷,不要让人们不良情绪的能量积聚过大。

3.在基层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对不良心理倾向的人群进行情感抚慰和真心的帮助,使他们逐步摆脱心理危机,对心态失衡较严重的人要建立心理档案,进行重点跟踪、帮扶。

(四)塑造健康人格

1.健康人格的概念。健康的社会来自健康的人格,健康的人格才是和谐社会的定海神针。所谓健康的人格是指人的一种特定的行为方式,这种行为方式是理智的、尊重生活的、精神才智得到自由发展的,而且也是热爱自我、自然、他人和社会的。我国学者马建青在《心理卫生学》一书中认为,健康的人格一般有四个特征:(1)人格结构中的各个方面得到协调、充分的发展;(2)能有效地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生活环境和个体心身的发展;(3)对心身健康、潜能发挥以及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4)体现了人性与社会性的协调,并代表着人类社会发展的积极方向。健康的人格是心理健康的核心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教育的核心就是培养健康的人格。

2.健康人格的理论。不同心理学派或思潮对健康人格的认识是不同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健康的人格是本我、自我、超我三者和谐统一的结果。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是通过强化而塑造的,因此,健康人格应当具有一种学习能力,能够迅速地识别哪些情况下行为会得到强化,在哪些情况下,行为又不会得到强化。具有了这种能力,人就可以满足需要,避免危险。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所谓健康人格的人,也就是自我实现的人。



【参考文献】

【1】     郑雪. 人格心理学[M].暨南大学出版社,2001,445~448页

【2】     孔燕.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M].安徽人民出版社,1998,157、158页

【3】     陈家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