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血糖若失控,后果很严重——如何预防糖尿病

 畅书石清 2013-09-13
(2010-04-25 23:40:20)
标签: 

养生

 

健康

 

俞穴

 

棘突

 

血糖

  

在病房轮科的时候,我曾见到过许多糖尿病患者。医学教科书上讲,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是“三多一少”,即吃得多、喝得多、尿得多而体重反而减轻。但在病房中见到的病人,在没有用药之前,“三多”基本都有,身体却并不见得消瘦,很多病人还是比较胖的。可能的情况是,他们的体重比最重的时候下降一些。

在入院之前,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患了糖尿病。他们大多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不适症状入院的,对于病情的描述也不一而足。有的说发现近来体力下降,吃饭反而比原来多,还容易感到口渴;有的说他就是容易感觉到饿,这顿饭等不到下顿饭,不吃点东西就饿得心慌;还有的说他感觉到心悸,容易出汗,牙龈肿痛,口腔发烫;还有些是因为尿频、尿多来就医的,等等。上述这些都是糖尿病的常见表现,此外,糖尿病还可表现为皮肤擦伤或抓破后不易愈合,小腿前出现黑斑,反复的皮肤感染,皮肤瘙痒,尤其是外因瘙痒; 动脉硬化、高血压、冠心病;视物不清;女性月经失调,男性阳痿等。

糖尿病是多种病因所引起的机体的一种代谢紊乱状态,它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因此,如出现上段所述症状,需立即对血糖进行检测,以确定是否患有糖尿病。目前,常在空腹和餐后两小时对血糖进行测量。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两种状态虽不判定为糖尿病,但也属血糖异常,这两种状态是糖耐量减低和空腹血糖减损,它们有较大可能发展成为糖尿病。因此,一旦出现这些异常,就应密切关注血糖变化,并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避免糖尿病的发生。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减损诊断标准见下表。对于没有典型症状者,需有两次血糖异常才能做出诊断。

 

糖尿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减损诊断标准(血糖浓度单位:mmol/l)

诊断

条件

血糖浓度

糖尿病

 

空腹血糖

 ≥  7.0

餐后2小时血糖

 ≥11.1

糖耐量减低

 

空腹血糖

 < 7.0

餐后2小时血糖

   ≥7.8且<11 

空腹血糖减损

 

空腹血糖

  ≥6.1且≤7.0 

餐后2小时血糖

 < 7.8

  

糖尿病的形成

糖尿病可分为数种类型,其中最为常见的是1型和2型。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症状比较明显;而2型糖尿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缓慢,症状比较轻微。

人体内有一种专门降低血糖的物质,它由胰腺所分泌,因此人们给它起名叫胰岛素。不过,机体为了避免胰岛素将血糖降得太低,还分泌了胰高血糖素等物质,通过它们与胰岛素相抗衡,从而将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1型糖尿病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人体分泌的胰岛素减少了,而胰高血糖素等物质还在正常分泌,从而导致血糖升高。2型糖尿病则不同,它的发病分为两个环节,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减少。首先,人体由于遗传、饮食过量、胰高血糖素升高等因素,导致对胰岛素产生抵抗,即对胰岛素产生了耐受性,就像有些人对药物产生耐受性一样。这时正常剂量的胰岛素已经不能把血糖降下来了,机体必须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维持血糖的平衡。此后,胰岛素抵抗加重,虽然人体分泌了更多的胰岛素,但不足以把升高的血糖降至正常水平。到了最后,人体胰岛素分泌功能衰竭了,这就像一个人用尽全力去举一个重物,而重物的分量却在不断增加,最终力气会耗尽一样。而这时,胰岛素抵抗仍然存在,所以血糖就像断了线的气球一样,失去控制,不断升高。

预防糖尿病的妙招

糖尿病会带来一系列并发症,如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神经损害、感染、糖尿病足等,这些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导致死亡。因此,我们绝不可麻痹大意,而应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第一招:饮食预防

在饮食方面,现代医学提倡适当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可溶性纤维素的新鲜蔬菜、水果,以及粗粮和杂粮,如菠菜、白菜、油菜、芹菜、南瓜、荔枝、山楂、豆类、燕麦、玉米等。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密切相关,因此应适当食用一些滋阴清热、调补五脏的食物和药物。如银耳、莲藕、苦瓜、鲫鱼、绿豆芽、葛根、知母、山药、花粉、麦冬、茯苓、芡实、人参、五味子、生地黄等。此外,应节制饮食,并尽量少吃葡萄糖、蔗糖及其制品,限制饮酒。

特别推荐:一粥一茶

南瓜燕麦粥

南瓜200克,燕麦片100克。先将南瓜切片,待水烧开后与燕麦一起放入锅内,加入调料,继续煲5分钟,即可食用。

南瓜和燕麦均为高纤维食物,且含有较为丰富的维生素。南瓜本身为低热量食物,而高纤维又能减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吸收,从而有利于血糖平稳定。它们所含的丰富维生素,也避免了因进食量减少而可引起维生素缺乏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粥不可煲得太烂,以免餐后迅速消化吸收而导致血糖一过性增高。

麦冬茶

麦冬10克,开水冲泡,代茶饮。

麦冬甘寒柔润,滋阴养胃,清心润肺。可防阴亏燥热而避免糖尿病的发生。但阳虚或痰湿内盛者,用之宜甚。

第二招:运动预防

适量运动。现代人较之前人,运动量大幅减少,这是导致糖尿病高发的原因之一。运动能增加肌肉对血糖的摄取和利用,还能够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所以可与很好的降低血糖。此外,运动能够加大能量的消耗,预防肥胖,从而间接地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第三招:习惯预防

积极减肥。肥胖是导致2型糖尿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特别是那些腹型肥胖的人,比那些脂肪集中在臀部和大腿上的人更容易发生2型糖尿病。所以应积极减肥,保持理想体重。

避免病毒感染。一些病毒也能引起I型糖尿病。调查发现,一些I型糖尿病患者发病之前常患过病毒感染,而在病毒大流行之后,I型糖尿病也往往会出现高发期。那些引起脊髓灰质炎、流行性腮腺炎及风疹的病毒,都有可能在I型糖尿病中起作用。因此,在病毒流行时,要做好消毒工作,并且避免到人多的场合去。

  保持心态平衡。人体在情绪激动、高度紧张等应激状态下,血糖就会升高。一过性的高血糖对人体并无严重损害,但如果持续处于应激状态,就会导致血糖持续偏高,久之就可能导致糖尿病的发生。

第四招:按摩理疗

根据祖国医学理论,预防糖尿病的按摩,应选择滋阴清热、调补五脏的穴位。特别是肺俞穴、胰俞穴、脾俞穴、肾俞穴、三阴交和太溪穴,对于预防糖尿病有较好的效果。

按摩肺俞穴。肺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简易取穴时,先低头找到脖子后面正中最高的骨性突起,这是第七颈椎的棘突,从这里往下数三个这样的突起,就是第三胸椎棘突了。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约旁开2指宽处,即是肺俞穴。每晚临睡前,用食指和中指指腹旋转按揉两侧穴位,时间以3分钟为宜。

按摩胰俞穴。胰俞穴位于足太阳膀胱经,第8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第8胸椎棘突的找法,也可以第七颈椎的棘突为起始点,从这里向下数八个胸椎。第8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约2指处,即是胰俞穴。按摩方法同上。

  按摩脾俞穴。脾俞穴也位于足太阳膀胱经上,在当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该穴与胰俞穴在背部同一垂线上,而低于胰俞穴3个胸椎。按摩方法同上。

按摩肾俞穴。肾俞穴也在足太阳膀胱经上,具体位置是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处,左右各一。简易取穴时,可先找肚脐水平与背部正中线的交点,此处即相当于第2腰椎棘突下,从这里向左右约旁开2指,即是肾俞穴。每晚临睡前,将两手擦热后用掌跟按摩该穴,时间以3分钟为宜。

按摩三阴交。三阴交位于位于足太阴脾经上,具体位置在小腿内侧,内踝尖上 3寸,胫骨内侧缘的后方。简易取穴时,自内踝尖向上量大约四指,即是该穴。每晚临睡前,用大拇指指腹对其进行揉按,时间以3分钟为宜。

按摩太溪穴。太溪穴位于足少阴肾经上,具体位置在足内侧,内踝尖与脚跟筋腱之间的凹陷处。太溪之名,意指肾经水液在此形成较大的溪水。本穴按摩方法同三阴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