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爸妈网半年总结

 博览网文 2013-09-15

在爸妈网上注册半年了,基本都是下载爸妈网的资料,学习其他父母的经验。一直想做个总结,记录下来这半年所做的努力,写给自己,留给女儿,也给后来的介绍一下自己在爸妈网的线路图,自己摸索的经验,以此来谢谢爸妈网里给过自己帮助的爸爸妈妈们。

大致分几个部分:(1)我是如何找到爸妈网的;(2)自己在爸妈网里面的摸索;(3)女儿的英文学习之路;(4)一点感想和未来的计划。

先介绍一下自家孩子的情况以及我是如何找到爸妈网的吧。

女儿今年9月份正好6岁,上小学一年级。去年8月底从北京来的上海。说起来不好意思,在北京的时候,基本没有教过孩子学习上的东西。这样做的理由,一方面觉得孩子们都比较可怜,从上小学开始重心就是学习,而且觉得现在的教育体制有点变态,想尽可能给孩子一个玩乐的童年;另一方面,也是自己懒。不过,女儿从1岁半开始听中文故事,用MP3放,一天2小时左右。后来Ipad里面用四五快读APP学了6册,现在基本的中文绘本可以读下来,开始看十万个为什么。

英文方面,三岁进了双语幼儿园,在另一个帖子里面,介绍了在里面待了2年,其实也就是会看实物说简单的单词,听得懂“你叫什么名字,你几岁了”这样简单的句子。来上海后,用了一周的时间,教她用英文介绍自己:“我叫小茉莉,我5岁了,我从北京来,我想和大家交朋友”。结果到了教室,说了一句我叫小茉莉,剩下的全部忘记。

到上海后,发现两点:(1)上海对英文的热情远高于北京。我朋友中的孩子基本3-4岁开始在各种机构学习英文;而在北京的朋友基本都是和孩子把时间花在郊区游,去蓝天城过家家或者去儿艺看演出。当然,可能两个地方的朋友圈不同。(2)上海可以给孩子玩的地方远远少于北京。加上觉得最后一年必须开始给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开始给女儿补习英文。

女儿现在的英文水平:在一个帖子,幼儿园的自制书里面,女儿画了画,用英文说了故事,当然字是让老师写的。Oxford Reading tree有个阅读软件,看完了第五册。Sofia动画片,能听懂并记下三分之二的片头歌词。五一出去玩,看到几个德国小孩在爬树,自己主动上前用英文与他们交流,请别人教她如何爬树。学会了爬树后,自言自语道,“看样子懂了英文,真是有好处。”。不到一年的时间能够到达这个程度,我还是非常高兴的。

再说一下,自己是如何找到爸妈网的。去年到上海后,看到浦东几个小学都招双语班,打听下来,入学考试的时候,基本要求会读绘本。当时我就抓狂了。朋友给介绍有外教教加州教材小班。惭愧一下,去年10月份压根不知道什么叫做加州教材,要了电话就发短信,结果外教助理问,5岁,会读会写英文了吗?我答,不会读,不会写英文。结果对方不再回复。

于是百度加淘宝,买了加州教材,去外教机构,找了外教。把资料扔给老师,并对她说,我们的目标两个:(1)教会单词,能够朗读句子。保证半年后的升学考试能够读出绘本;(2)能够唤起女儿对英文的兴趣,不讨厌英文。---当时这个目标,看似很有道理,其实说明了我们对外语学习的看法,在当时的时候,认为英文学习是个课程学习。实际情况是,过了一个多月的学习,女儿过了和外教学习的新鲜劲头,对我说不想学习英语了。

去年10月中旬到12月底是个很焦虑的时期。一方面我们担心第二年3月初的小学考试,要求女儿每天抄写英文单词,跟着加州点读版朗读;另一方面,个性很强的女儿不断反抗着,眼泪和哭闹经常有。给奶奶打电话,说讨厌上海,讨厌英文。幼儿园老师给我留条子,说我让女儿抄写英语单词的方式影响了女儿学习英语的热情。而同时,我一直关注的一个在美国的中国妈妈在微博里面说,有人问她美国的小学教材是如何的,她回复说好像没有统一教材。这个使得我开始怀疑自己买的加州教材,怀疑自己的方式。于是开始不断的百度,跟着百度的答案,找到了high5在博客上按照出版社整理的教材,并跟着她的微博,找到了爸妈网。注册,开始了下载资料,不断调整和女儿的英语学习的日子。

第二部分:自己在爸妈网里面的摸索

在爸妈网里面摸索,主要是经过了三个阶段:找理念和方法;广泛的看爸妈们的经验贴和资料下载。而资料下载又经历了盲目下载,有选择的下载,以及下载后的整理和分类。

因为是跟着High5的微博找到爸妈网的,当然第一件干的事情,就是把High5的日志和主题都阅读了一遍。找到了几个PPT和录音。来回反复的看。去公司的路上就是不断的听录音。一遍又一遍。这样持续了一个月。期间根据自己浅显的了解,发了几个帖子,有妈妈们来问我一些问题,我每次都说,去看High5的日志。

另一个给我很大启发的是漏屋的理念。看了爸妈网上转发的他那个9万字的文章,受益很多。当时看的时候正好坐着高铁,于是整个行程都是不断的读,不断的思考。

这两位的理念和方法,让我明确了学习英语不是要把英文当成学科课程来学。而是要沿用我们学习母语的方式习得英语。听说读写,循序这个过程。此外,学习英文单词,尽量用图表不要进行中英译文的互换。学习两位的东西时,我常常想,如果我早两年找到爸妈网会如何?其实这个问题是无意义的,我只能说,女儿在3-5岁给予她很多的户外活动时间以及朋友聚会,帮助女儿有了非常灵活的体育素质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我是非常幸运,在女儿上学前一年能够找到爸妈网。

此外,在网上还有很多爸妈和我们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知识,比如洋洋妈,只有3个帖子,但是非常有帮助;Elizabeth的《孩子阅读时我们要做的》和炫辰爸爸《花开的声音》,这几个帖子都是让我不断重复阅读的。当然还有qiankun3的亲子英语经验分享和Happy feet 的如何培养英语尖子的帖子。

理念方法与经验贴让我不断明白了自己曾经犯过的问题,明确了英语学习的方向和目标。而资源达人的主题则是让我有了工具,去和女儿一起渡过这段美妙的亲子时光。

参与了投票后,结合着High5的讲座,将资料分了几个部分。主要遵循的是听,说,读,写的过程。听主要包括了动画和MP3音频。教材的整理是很费了一番功夫,在整理过程中,不断的进行了比较,期间也给女儿做了试读实验,了解她对课程的反馈,比较各类主题和课程结构。Phonics和阅读资料的整理相对简单,只要下载时就记录存档。只是在整理阅读资料的时候,开始非常想分清楚绘本和桥梁书的区别,无奈,自己的水平有限,于是将绘本与桥梁书合并,分成了单本绘本和系列绘本。培生绘本是单独列出。

第三部分女儿的英文学习之路
在网上,看到了很多针对亲子英语教育的争议。我在去年也是找过机构的。外包,总是方便的办法,但是找到能够外包合适的机构却不容易。最早想到找机构的时候,还是女儿。和她一起出去买东西的时候,她见到了一个机构写着“将英语嵌入你的大脑”,她非常激动,急迫地冲入机构,要求别人把英语嵌入。但是当老师给她做测试,她发现是要和电脑里面的软件面对面学习1个小时,放弃了。此后,也找了著名的*思,他们销售过分热情的电话和过渡的营销吓着了我。我不太能够接受机构要小孩在电脑边自己学习的方式,也不能接受夸大其词的营销。看着网上演示孩子们大声念经般地读英文,放弃了去机构学习的想法。
1月12日,女儿的幼儿园老师发给我们一封信,祝贺我们,说女儿可以进入书本阅读了。其实书本阅读就是读Bob Books。是属于Phonics教材。这套书网上资料很少,其内容类似RAZ的Decodable Books,也是黑白字的。老师的信里面摘抄了一句话,让我感触很深:Children are made readers on the laps of their parents。1月15日,每天和女儿的英语学习也开始了。刚开始的时候,觉得很累,天天想着是如何教会女儿。慢慢地,自己喜欢上了英语资料,每天一起读的时候,觉得对自己也是一种学习。女儿也非常高兴,妈妈不再像过去一样,回到家就打开电脑写报告,而是和她一起聊天看书。我们两个彼此接纳了读书的时光。
最初的时候,我希望女儿和我的学习,能够每次连贯进行2个小时。我为此也改变了我多年的生活习惯,改成早起加班。后来随着外教,芭蕾课和古筝课占了晚上时间后,一周内晚上能整段进行学习的时间就只有周二和周日了。(周五是女儿的社交日,周六则是家庭日)。同时,随着资料整理,以及和女儿读书效率的提高,开始不需要进行整片的时间连贯学习。还是根据听说读写和资料的整理,制定了读书计划表格,即使是零碎的时间也能进行英文学习了。
在一月下旬,老公对我说,很满意女儿和我学习英文不再哭闹了,每次我提议开始吧,女儿就开始和我读书了。我想这主要是资料选择得当以及女儿慢慢适应了学习习惯了。我和外教的分工也渐渐明确,她主要负责读写说练习,包括语法和造句练习(女儿开始学着给朋友写信,讲述她和朋友间的故事给老师),我则负责和女儿跟读和阅读。
女儿与教材:去年9月份给用的是网上推荐的《我的第一本亲子英语》。效果非常失败。女儿说,这些东西你听着有意思吗?我说非常有意思啊。她说,那么你自己听吧,我觉得非常没有意思。我还是拉着她说,你学会了这些,在学校可以用啊,但是她就是不喜欢。每次我打开音频,她就走过去关了。两三次下来,怕影响她不喜欢英文,放弃。
后来开始用美国小学材料。不知道别的家长如何看待教材,我发现,每本教材我都喜欢!女儿也一样喜欢。无论是Treasures, Journeys, Story towns 还是Houghton Mifflin Reading。Treasures 还是由外教根据她的准备进行。而Journeys和Story Towns有大量的好的故事,于是教材,特别是其中的配套阅读书变成了我和女儿的泛读资料了。而且,教材都是有音频的,音频的速度也非常适合英语启蒙时候用。我也会用一些教辅资料问女儿阅读后的理解。而外教在教授过程中,更加侧重的是单词理解和语法内容。让外教教单词是个好办法,因为是用英文解释英文。遇到问题的时候,外教采取的是用图画的方式。
因为女儿面临着升学,教材里面的练习还是要做的。刚开始的时候,女儿不愿意,于是用了很多办法,比如我们两个扔筛子,单数她写,双数我写;或者我们打印相同的内容,一起写,她用印刷体,我用花体字。慢慢的,女儿开始独立完成作业,并且花费时间变少,字体也开始工整了。
现在的教材学习是外教上Treasures. GK的练习都完成了。G1的三本练习各完成了三分之一。Decodable_Reader读了3本,还有3本。周末的时候,我会让她用苏版进行点读。另一本教材Journeys,晚上和她学习Big Bookstore(这本里面优秀绘本的确多),朗读Journeys reading(GK的已经都读完了)。
单词每天抄写几个,是外教布置的。我主要通过有道字典单词本和她练习。每次与女儿阅读会记下她不了解的单词,分成精读,泛读,常用词都记录下来,每天花10-15分钟回顾。这个环节女儿非常喜欢。
女儿与绘本:女儿看绘本的时候,还是看图会多些。基本不制止,让她翻着看。遇到她喜欢的,会找爸爸妈妈来读,读了后,只要有音频的,我们就放入她的播音器里面,在一段时间放。她会时不时的问我们某个词的意思,绘本她不愿意朗读。但是遇到她喜欢的绘本,她会做个自制书,我们合作,简单把故事再写一遍。有的绘本,她会反反复复得看。
开始听音频的时候,规定睡前半小时中文,半小时英文。后来发现这样效果不好,和女儿商量,两天中文,两天英文。这样,先看绘本,再听英文,她也能跟上,我也会事先翻看一下绘本,找到她可能要问的单词。
女儿和Phonics, Decodable Books。Phonics开始我就没有打算自己教。这个对我们这一代来说,真的是新东西。不知道她的幼儿园老师是如何教的,感觉她了解这个环节是学习什么了。这个她非常愿意朗读。每次非常认真。在最初的时候,我也放些Zoophonias_kids的音频,女儿不是特别能懂得。但是,经过3-4个月的练习,女儿开始喜欢用Phonics的方法试着读新的单词,而且越来越喜欢这个。特别推荐老王的字母积木这套动画片,对刚开始学习Phonics 的孩子来说,这个动画非常好。本来觉得女儿对这个没有故事内容的动画片不敢兴趣。但是女儿看的非常认真,跟着动画片学习。而且一遍遍的看。拉着朋友一起看。
女儿和动画片:动画片大部分是老王的资料,主要是BBC,PBS和迪斯尼的作品。分了Phonics学习,单词学习,故事书介绍和其他故事。应该说动画极大的激发了女儿学习英文的热情。她曾经对我说:“为什么好看的动画片都是国外的。国外的动画片好看,除了教你知识,你知道还教你什么吗?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女儿过去的职业梦想就是做老师和医生。看了绘本后,想做写书和画画的人。看了动画后,对我说,发现原来想写书和画画都是为了做动画,而且是给小朋友看的那种教知识的动画。
女儿最喜欢的其他英文资料:RAZ--无论是Flash还是Decodable books;牛津阅读树和Magic Key动画的结合;教材里面所有的绘本故事。海尼曼是少数她不喜欢的资料,有点没有意思。她说。网上资料她喜欢
http://learnenglishkids./en/homewww.。如果我有事情,就帮她打开这两个网址,她可以自己看和跟读。
总体来说,因为我们的英语启蒙比爸妈网里面的孩子们要晚很多,呵呵,也快是大童了。所以,我们一开始就非常强调单词和语法的学习,以及阅读理解。之所以用教材替代绘本和女儿进行泛读,主要是教材后面有提问,帮助了解作者想写的内容,如果你在故事里面怎么办等。
绘本,可能还是错过了4-5岁阅读绘本最佳时间。系列绘本的确更能吸引女儿的兴趣,因为她想知道主人公后来怎么样了。这会吸引女儿不断地去看新的故事。而单本绘本,我的感觉就是下载量要大,这样女儿可以找到感兴趣的东西。这样下来,可能我下载了200多个故事,但是她感兴趣的是一半,但是如果她能看好她喜欢的,阅读量其实也是比较大的。
绘本还有一种阅读法就是听老外说绘本。BBC的睡前故事非常好。每次5-10分钟说一个简单绘本。开始听的时候,女儿只要大致听懂内容就满足了。现在不同了,她经常问一个单词什么意思,一个句子什么意思。所以,这部分开始教给外教去做了。每次听1-2个故事。帮着女儿理解这些故事。在动画片里面,我喜欢的是Super Why,Between the lions,Bookaboo和Drive dans story train等动画,都是不错的学绘本的资料。试着给女儿看过,她喜欢superwhy。其他的,要等她全部理解了一个动画片后才准备开始第二个。
总结来看,女儿每天在英文学习上的时间最短是3小时。这里面包括在幼儿园的英语学习时间。因为家里一直不提倡提前学习,数学和中文我们基本不学。中文她自己有阅读需要的时候,我们也会支持。每天体育1小时,除了文艺的课外课,大部分剩下的时间就是学习英文。
我们最初抓英文,是为了能够让女儿顺利通过双语班的英文考试。到现在,我们选择通过学习英文来帮助女儿培养学习习惯。为什么会这样,我也仔细想过,结论非常简单:对幼儿园的孩子来说,学习资源最丰富的,是英文的。中文的资料,这么多年了,科普类的就是十万个为什么,很多好的中文幼儿读物又是翻译过来的。此外,如何学习语言,有很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可以帮助家长,于是,英文就成为我女儿现在主要学习的东西了。
再说说自己的感想和将来的计划。
最大的感想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女儿感兴趣的英文资料上,英文提高自然非常快。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父母扮演的是找资料,记录学习过程,陪伴女儿读书。
资料的选择刚才已经提到了。说实话,给孩子选择阅读资料的时间,在孩子的一生中非常短暂。也许只有小学3年纪前,以后很多选择都是孩子自己做出的。记录学习过程非常重要,开始我用的是爸妈网的日志。但是后来发现找起来不方便。现在每次和女儿学习完,我都会在Excel里面记录学习了什么,她对难易的感觉,单词要记住哪些,哪些地方可以改进。这样可以调整课程,也是做给女儿看,希望以后她养成记录的习惯。而陪伴女儿读书,就是和她一起阅读,做自制书和卡片。说到这里,又要感谢幼儿园的老师,女儿很多的自制书,都是在幼儿园里面完成的。有时候,她会带着我们记录的单词到幼儿园,在美工课上做成小书带回来。
女儿在做外教布置的作业时候,我也会记录在表格里面,但是只是记录(1)做作业的时间多长---不要拖拉;(2)字体是否工整清洁---态度和习惯问题;(3)做作业的时候坐姿是否好---视力保护。我们不会检查对错,如果她不懂,她自己会打上?去问老师。
至于将来女儿的英语学习。语法和单词还是教给学校。但是阅读,无论是中文还是英文的阅读,我希望她能够养成习惯。美国的教科书,无论是英语课本,社会学和科学的教课内容,都是非常好的阅读资料。除了章节书,我希望女儿通过英文,阅读更多的社科知识。学习英语,最终的目标,只是将英文做成工具去探究更广阔的世界。


最后说说使用的软件工具吧
中英文绘本书买过接近200本。离开北京时候送了一半给幼儿园。当年在幼儿园的时候,不愿意睡觉,老师会带着她到边上看书。所以,后来我从爸妈网下载了故事放给她听的时候,经常听她说到,这个故事书我看过。到上海后没有买多少,主要是爸妈网的资源太丰富了。

女儿自己有一个ipad和一个电脑(她爸爸淘汰下来的)。笔记本电脑装了win8后给配了21寸的LED显示屏。练习是打印的。其他都是直接看平板和电脑。所以女儿用的时候,我们都在边上监督。最常说的话就是离远点。休息一下,去望远,做眼保健操等等。

Ipad里面的软件主要是(1)Goodnotes----可以直接写在Ipad上,自己做备注;(2)Epad---有声PDF;(3)神奇U盘。可以播放大部分MP3,导入方便;(4)MP3播放器---有定时功能;(5)金山T盘----Ipad和iphone同步;(6)Ibook---发过一个帖子,女儿找书方便;(7)Comicglass---JPG文件压缩后方便。(8)百度云盘和酷盘----主要是装在她的Ipad和电脑,以及我的电脑中。这样我抽空可以帮她提前准备单词。

女儿刚有ipad的时候,也装过游戏,后来逐步删除了。她也没有特别大的意见。就是我和朋友出去玩的时候,都问别人借手机和ipad玩,还可怜巴巴的告诉别人,她自己有电脑和Ipad却没有任何玩的软件。都是学习用的。

此外,爸妈网上High5介绍过两个工作底稿,一个是Listening to reading response sheet和reading response freebies。我也用,效果不错的。就是填写的时候,是我代写的。她来说。开始让她写,但是发现还是有难度,所以,基本是我或者外教写,她来说。

另外一个网站 Flash card maker at lakeshore learning也不错。特别是里面有一个找字的功能,如果出去玩,比如和朋友吃饭,可以事前准备几张。我女儿有表现欲,所以每次可以我和朋友聊天的时候,她来找字,当成做游戏了。

minibook的做法,High5 有个微盘文件共享里面有。当时的PDF里面的内容已经过了我女儿能用的阶段,但是制作Mini book的方法可以用。而且,这个做法可以利用我打印过一面的纸张来做,所以还是比较环保的。

资料整理在我的日志中,后来修改过一下,但是总体结构没有变化。以上的实践方法和辅助工具都是从爸妈网学来的,总结在这里,感谢爸妈网。



我也希望某天对孩子是放羊式的养着。只是觉得要能这样养着,必须(1)在孩子小的时候,父母帮助他们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我觉得这两个是家长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2)父母以身作则,能不断学习。我曾写过一个关于全人教育的帖子,很欣赏这样的教育:(1)持续学习的能力;(2)自我管理的能力(自我情绪管理和自我生活能力管理);3)融入社会群体的能力。

        本来想开贴专门再写一个读美国小学课程有感。但是毕竟学习时间太短,会有所偏颇,还是等我写爸妈网一周年,两周年总结的时候再专门写吧。这里就随便叨叨,想到哪里写到哪里。
        说实在的,每天和女儿读书,已经从开始的要让她学习,变成了我自己学习了。可能我做研究工作的时间太长了,看到一个结果,总要去探究一下造成这个结果的原因是什么。去年微博上讨论为什么中国没有乔布斯,多少的回答都是体制问题,现在看,基础教育开始我们就有差距了。
        我过去一直有个观念,中国的基础教育很扎实,但是在MBA课程上与美国差了一大截。最近几个月的学习,让我发现在基础教育方面,我们的教科书以及其他教辅资料,比起美国的要差一大截,而差的多的,集中体现在科学和社会学上面。几个出版社出版的科学书,在开篇都提到了什么是科学,如何做科学实验。工具+流程在孩子刚接触科学的时候就写列出来。想了解植物如何生长吗?自己种一株植物;想了解光合作用吗?自己动手实验一下。我们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告诉答案;而美国一年级的科学课,是告诉我们如何去得到这些答案。社会学的课程也是一样,大部分开篇说的是:我曾是个小baby,我在成长;我的家庭;我的社区;我们拥有的地球,这可能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最初阶段吧。
        总体感觉,美国的教育体系工程化系统化非常厉害。大量的配套阅读,大量的儿童作家群。前一段时间,朋友送了女儿3只小蝌蚪,于是我们开始找以蝌蚪为主题的内容,结果在加州配套的分级读物中找到了,在儿童国家地理里面也找到了相关内容。女儿很兴奋,说谢谢妈妈给我找了那么好的资料。这种庞大的工程系统,会让人不由得依赖这套东西。也许国内的教科书也有很多这样好的东西,还没有接触到,只能说说看到的现象。
        科学课和社会学的课程女儿还没有开始接触。但是女儿已经进入“十万个为什么”的阶段。半年前,女儿问我问题,我说不知道的时候,她爱说,那你百度一下啊。现在她开始说,你找找你下载的东西里面有答案吗,如果找到答案,我们就一起探讨。我不是一个有耐心,能够帮助女儿解答疑惑的老师,但是我是一个记录者,一个和女儿一起学习的伙伴。
        



今天看到帖子被High5点评了,非常高兴。其实我就是照着她的方法努力去做的。
补充说明一点,外教对我说,我女儿是她教过的小孩中进步最快的。回顾了一下,我们努力给她创造了一个语言环境。除了外教课和幼儿园教的英语(这个幼儿园我觉得好的地方是,他们基本是通过阅读,或者以主题方式讨论来学习英文),还加上每天30-45分钟的动画时间。每周两到三次的睡前故事。还有就是她自己有空去翻看绘本,但是我们没有要求她必须朗读。
还有一个地方,我自己觉得比较好的,就是我们给她找了她爱的,但是外教授课的班,比如蹦床班。我曾经有个帖子是写拯救蹦床班。这是个英国老师,当时有家长回复,有说太小众,有说没有必要外教教。实际情况是我女儿非常爱蹦床,找了朋友开班后,她发现自己找的两位小朋友不懂英文,于是主动做起了翻译。这个过程,让她明白学习英文是有用处的。
今年夏天,我们给她报了北京美国大使馆组织的一周夏令营。从单天看费用要500元,其实也是比较贵的。但是她可以接触到更多的语言环境。我邀请了很多朋友报名,但是大部分回复,小孩子不敢说英文。我昨天问女儿,你怕一天7小时都是英文环境吗,如果你不懂怎么办。女儿说,不要紧的,他们说的我不懂,他们会换更简单的方式告诉我,我说的他们听不懂,我也会换个方式告诉他们,实在不行,我就画画给他们。我和外教就是这样的。
我个人觉得,这种外教讲授体育课和短期的夏令营,能极大地激发起孩子对英语的兴趣,克服对英语输出的恐惧,自己开始对英文有要求。听朋友说,北京有些地方,已经开始邀请欧美留学生教小学生打篮球和踢足球了,这类的活动其实效果还是不错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