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商埠邮票

 小母羊ufo 2013-09-15

 1842年厦门辟为商埠。1894年11月15日厦门工部局成立“厦门工部邮政局”。1895年6月8日开始发行邮票。

商埠邮票”是帝国主义列强肆意侵略中国邮政主权的历史见证。

清代商埠邮票

大龙邮票”是清政府在1878年7月委托海关试办邮政发行的我国第一套邮票,但早在1865年上海就发行了“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帝国主义的洋枪洋炮打开了固步自封的大清国门,腐败无能的清政府被迫同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香港被割让给英国,一些大中城市也相继被开放为商埠。于是帝国主义列强凭借他们的特权,打着“利益均等”的旗号,争相在各商埠内设立了各自的行政管理机构“工部局”,并在“工部局”下设立“书信馆”,负责输各商埠之间的邮件传递。

 清代商埠邮票
大龙邮票3分银无齿印样一枚

显然,这些“书信馆”实际上就是帝国主义列强在我国内陆各商埠擅自开办的地方邮局。1863年上海英租界最早开放了“上海工部局书信馆”,并在1865年首先发行了3套16枚“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这些邮票就是所谓的“商埠邮票”。尽管“上海工部局大龙邮票”比清政府发行的“大龙邮票”早了13年,但因为它们不是中国政府的邮政部门发行的,所以不能算是中国最早发行的邮票。

清代商埠邮票

清代商埠邮票

清代商埠邮票

清代商埠邮票

重庆商埠邮票

“上海工部局书信馆”自发行首批“大龙商埠邮票”后,又于1866年发行了另4套27枚“大龙商埠邮票”和2套5枚“小龙商埠邮票”,紧接着汉口、烟台、重庆、九江、镇江、芜湖、宜昌、厦门、福州、南京、威海卫等地“书信馆”也陆续大量印制“商埠邮票”。从此,外国人印发的“商埠邮票”在半半封建的旧中国开始泛滥,直到1896年3月20日光绪皇帝批准正式开办国家邮政,下令所有商埠“书信馆”必须在1897年2月2日之前关闭,这些“书信馆”才陆续停止发行“商埠邮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