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流域的古民居有这样几个特点,一是呈堡垒状,出于安全考虑。再就是建筑装饰繁缛,舍得花银子。 柳氏民居的装饰主要体现在木雕、石雕上。具体讲,门楼、外廊和门窗的木雕构件是装饰重点。好比当今外挂花岗岩、玻璃幕墙什么的,都是时代烙印~,只是几百年以后,玻璃幕墙还存在吗? 柳氏民居至今可还当做稀罕呢。 明清时期北方的木雕,明显不比江南木雕来的细,不论几何窗棂、栏板还是雀替。但浑然大气的风格,凸显出的地域特色,同样是江南所不具备的。 以司马第和中宪第来看,正房和厢房梁坊的外表上、梁柱交接处的雀替上、梁坊之间的梁托上、二层的栏杆上、所有的门窗上,凡是由木料制成的构件,几乎都有不同程度的装饰处理。
麒麟雀替 摩羯木雕。鱼化龙是每个百姓的梦想。 门窗也有隔扇与槛窗之分,门窗上的花格纹更是丰富多变,有各种几何纹的,有较复杂的花饰纹的,它们各取一式,互不雷同,仅窗花图案就四十余种。 早先年在潘家园有好多卖花窗的,福建人、江西人居多,江浙的民居保护的早,东西流散的稍微少些。15年前江西的东西最多,山西的东西不被重视,往往是整车的木器被运来,十里河就有山西村,全村都卖晋做木器……。 现在看到这些民居工艺,大有劫后余生之感,普通变为了希珍,社会进步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