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百年电影技术革命

 啸海楼 2013-09-16

百年电影技术革命

—— 从杜比立体声说起

李小飞 今天 10:41

多年前,好像是《帝国》杂志评选影史最伟大的特效镜头,最后NO.1是《星球大战》的开场镜头,一艘帝国的巨大星际战舰从银幕上方飞过,追赶叛军的小艇,战舰一直飞一直飞,好几次观众都以为该出舰尾了,但这艘舰在观众头顶飞了足足有十秒多才完。

把这个镜头选为影史最伟大的特效,无疑是上了年纪的资深影迷的口味,不过我们还可以想象得出,当时用一个开场镜头就震憾了观众的,除了前所未有的视觉体验,还有一种全新的音响技术,观众看着战舰从头顶飞过的时候,战舰的轰鸣与激光炮的轰击声也从观众头顶飞过,仿佛身临战境。这就是在当时还不为世人所熟知的杜比立体声系统,而随着《星球大战》的轰动,杜比的名字和导演卢卡斯、天行者卢克等名字一起,家喻户晓。

9月14日,音效科技界的先驱人物,杜比博士逝世,使这个曾改变了人类生活面貌的人再度为人们所记起。

杜比是一个改变了电影面貌的人,从这个角度来说,他对电影史的影响甚至比卢卡斯还大。电影本来就是现代科技所催生出来的一门艺术,而电影百年多的历史,也恰恰是人类科技爆炸的一百年历史,因此,电影的面目也一次次的为新的技术所改变。

电影的前十到二十年是电影人的黄金时代,一不小心就可能创造了历史,第一个移动镜头,第一个蒙太奇剪辑,第一个电影特效……

第一位电影特效大师是魔术师出身的梅里爱,他用电影变各种魔术,并留下了最早的一部科幻电影《月球旅行记》,前两年老马丁用一部《雨果》记录了他的人生。而与《雨果》同时称雄于2012年奥斯卡的,还有一部法国电影《艺术家》,《艺术家》同样是一部怀旧电影,它讲述的是一个默片时代的明星在有声片时代的没落,不过最后还是安排他重新找回荣耀和爱情。这算是客气的,不客气的就像《日落大道》,同样是一位被时代和科技抛弃的默片女明星,最后只能在疯狂中找寻昔日的荣光,这大概更符合当时多数人的命运。

抵制有声电影的人有很多,最著名的是卓别林,今天的人可能不太理解,但当时,默片电影已经是一门成熟的艺术形式,而有声片则技术粗糙,流于卖弄。不过最后卓别林还是在他的第一部全有声电影中拍出了一部影史杰作和传奇:向希特勒宣战的《大独裁者》。

除卓别林外,东方的小津也坚决的抵制过有声片,不过最后人家也成了大师,但至于那些被历史碾碎的小人物,可就没人记得了,比如有位青年是默片时代的讲解员,工作是随着电影给观众讲解剧情,后来有声片导致他失业,成为他自杀的原因之一,而这位青年的故事之所以为人所知,也是因为他的弟弟后来成为了名人——他的弟弟是黑泽明。

哦对,还有一位,在关锦鹏的《阮玲玉》里,阮玲玉自杀前一晚,和客人位有说有笑的,是“联华明年就要开拍有声片了,观众很快就能在影院里听到我的声音了”,有人说,阮玲玉的自杀,除了人言可畏,除了遇人不淑,她的声音方言腔太重,不适合在有声片中演出,也是重要的一个原因。

电影史的第二次革命肯定是彩色电影的出现,彩色电影技术也经历了多次的演进,直到30年代才成熟,第一部真正意义的彩色电影是1935年的《浮华世界》,不过为人们所铭记的则是1939年的《乱世佳人》,早期的彩色电影有在底片上着色的,有说法是《乱世佳人》也是如此,这其实是讹传。

中国早在1958年就拍摄了第一部彩色片《祝福》,日本在50年代也开始有人尝试彩色电影,有意思的是,被很多人认为是电影导演中绘画水准最高的黑泽明,却直到1971年才尝试拍摄了彩色电影《没有季节的小墟》,在手法和色彩上都做了大胆的尝试,结果影片大败,黑泽明因此自杀未遂。

上世纪50年代,电视的出现使电影受到巨大的冲击,很多人认为电影院已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时一项新的技术挽救了电影,几部彩色宽银幕史诗大片,特别是惊世骇俗的《宾虚》的出现,使人们意识到电影是电视无法取代的艺术形式。

接下来的就是电脑改变电影的时代。1981年的《电子世界争霸战》和1982年的《星际迷航:可汗之怒》都首先使用了电脑创造的场景。接着特效大神兼技术狂人卡梅隆君闪亮登场,他以停格动画打造的《终结者》震惊世人,而后又拍摄了一部《深渊》,实际上是用以实验他的3D角色技术(而中国人直到1999年才在《风云》中实验这一技术),本片之后,卡梅隆用3D特效技术创造了影史上无以伦比的液态机器人T1000,而这一技术在2年后被另一位犹太导演发扬光大,他变本加厉的用3D技术创造出活生生的、人类前所未见的生命形式,没错,就是刚刚在国内转制3D上映的《侏罗纪公司》。

(资料图:《终结者2》(1991年)电影剧照。编辑配图,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此3D非彼3D,是视觉上的立体3D技术。今天特效大神卡梅隆正在潜心钻研裸眼3D技术,并预言5到10年内将会普及这一技术,我们不妨再等待一下。

随着《指环王》的上映,威塔工作室异军突起,成为和工业光魔并立的两大特效公司。《指环王》除了创造了第一个动作捕捉的3D形象“格伦”外,还使用了类似游戏的3D战争程序来制造两军交战的效果,这都对后来的电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另一位魔术师出身的幻想导演徐克,就是在看到格伦后,认为其最向往的电影《西游记》终于有可能拍摄了。

说起未来哪项技术会对电影改变最大,个人认为可能是一项非常不起眼的技术:3D立体头盔。因为裸眼3D也都要受到播放载体的限制,但3D立体头盔的发展,却很有可能让人不需要任何大的空间,即可享受不输于影院3D加IMAX的效果,真正让家庭影院超越真正的影院且走进千家万户。当然现在这个技术还很不完善,头盔太重,效果不佳,但发展下去,却很可能是一样会让电影院彻底消亡的技术。

还有比尔·盖茨设想的模拟身体触感的“紧身衣”,即刘慈欣《三体》中所说的V装具,则电影不仅可能彻底回归家庭,而且还有可能和电子游戏合并,成为一门新的艺术形式。

很多人心目中,艺术有着超然世外的境界,可惜事实并非如此,艺术其实从来都是科技发展的产物,所谓科技的影响有两种,一种是科技直接的影响,比如电影更是现代科学爆炸,机械、电力、化学等学科共同产生的新艺术形式。另一种是科技所产生的人类文化、社会上的改变,在艺术上的反映,比如现代艺术源于工业时代对古典田园文化的摧毁。

人类最早的艺术形式想必是歌舞,因为这是生物的本能,接下来是壁画,因为画画最简单,画的内容也多是狩猎的对象,有社会学家认为这是在为狩猎祈福的一种半宗教活动。而后发明了文字,才有了文学,而文学之前,则是荷马们吟咏的史诗,所谓“历史成了传说,传说又成了神话”(《指环王》语)。尚武的希腊罗马人对人类生命的赞美,催生了表现人体美的伟大雕塑,中世纪宗教的一统天下,使艺术等同于宗教,及到文艺复兴希腊文化的回归,实际上是基督教和希腊文化共同催生了文艺复兴的艺术,即神与人的结合。

目前人类已步入了信息时代,那么必将有新的艺术形式产生,这也是我更加看好电子游戏作为一门艺术的发展的原因,因为电子游戏比工业时代的电影其实更符合信息时代的特质,而将来,人类还将进入太空时代,以及完全超出我们今天想象的特殊时代,那个时候的艺术又将是什么样子的?那真是鬼知道了。

(责任编辑:余江波)

阅读(854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