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何看待养生:血压一百八,还敢把山爬

 李大白家的小宝 2013-09-17

古人写书,尤其是经书,都是写得非常精粹,少有废话。像《黄帝内经》的《素问》和《灵枢》,它之所以被称之为经,因为这里面的句子被提炼得非常精确。比如说针刺的“刺”字,推拿的“拿”字,我们普通人是不是能在短时间内掌握其中的奥秘、技巧和方法呢?显然是不可能的。严格来说,一个医生就是穷其一生的精力去研究《黄帝内经》,也不敢说对《黄帝内经》了如指掌。

作为我们普通老百姓,是不是可以学一些简单的操作方法?比如简单地学一下推拿的手法,选择一些比较适合的饮食方法等等,然后就可以达到健康养生的目的了呢?我认为首先大家得明白一个概念,就是之前提到过的要“因人、因地、因时制宜”,而不是盲目地仅仅为了追求好的饮食、好的推拿按摩就可以了。

到底哪些是养生的正确方法?有些人觉得要靠大量运动,有的人掌得要靠修心养性。其实这些说法也都有各自的道理。

从古到今,我们有很多这样关于养生的实例,而且还都围绕着到底是要“劳形”还是要“修心”而展开。我们都知道大禹,欧阳修在一篇文章里描绘他说:“大禹治水走天下,可谓劳其形”,应该说是已经累到极点了,但是大禹的寿命是多长呢?他活到了100岁。还有一位春秋战国的叫晏子的名人,晏子的修心应该是修到家了。他是“居于陋巷,和衣而卧,短褐穿结,覃瓢屡空”。外,不受外界的任何诱惑;内,无动于心。按我们今天来看,晏子修佛也好,信道也好,反正就是非常虔诚了。就是这么一个人,无欲无求,那他一定应该长寿吧?但是晏子只活到了30来岁。

有人就疑惑了如此看来,那么“劳形”要比“修心”更能养生。但也有不少人也“劳形”,身体也累了,却因为劳累过度只活了二三十岁;有的人反而也因为修心养性而得到了高寿。所以说,“劳形”好还是“修心”好,不能一概而论,也是要根据情况来定的。这就是中医博大精深之所在,而且还有个关键要素就是要因人而异。

爬山对身体有好处,但是如果你让一个血压180的人去进行爬山锻炼,当然会出问题。推拿也一样,现在满大街都是推拿按摩的,但也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来进行正确的推拿。一个孕妇能推拿吗?明眼人一看就知道那当然不行。再比如说皮下出血症的患者显然也是不能轻易进行推拿的,还有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等,要推拿都得慎重考虑。

养生不是说敲打经络好,然后就只管去敲打就好了。就像以前曾经出现过风靡全国的打鸡血,这个打鸡血后来就闹出了事情,有人就这样给打死了。因为打鸡血可能对当时的那个人好,但并不是对全国所有人都好。还有一段时间,全国人民都喝红茶菌,说喝红茶菌可以延年益寿。真的是这样吗?结果到后来也没人喝了。这些都是当时的人们信息不通畅,因而不明事理而盲目跟风的结果。

现在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对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追求都提高了,对健康的需求也越来越加大了。在这种情况下,更要真正地去了解什么叫养生,如何才能有效地去养生。千万不要在不明就里的情祝下空谈什么养生,我们更不提倡一哄而起。看到别人去敲打哪条经络,你也去敲打哪条经络这不是养生,这是杀生。

因此,养生的问题得一分为二,要客观地去看待。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