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儒道人文智慧的辉光——《论语》、《孟子》、《庄子》

 niuniuyumami 2013-09-19

    作者:詹石窗(哲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四川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讲座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兼职教授、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学科评审委员。) 

   一 儒道人文智慧的辉光——《论语》、《孟子》、《庄子》 

  前些天,我在前往漳州校区的途中,突然接到编辑年月女士的电话,她告诉我,《论语》、《孟子》、《庄子》已列入今年高考考试范围,因此,约我就这三部古代经典写一篇通俗文章。开头,我有点为难,因为自己对这些典籍虽然有所学习,但真要将其知识系统与思想精华进行准确而通俗的介绍是不容易的,所以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即答应。小年急中生智,给我带上高帽,她说:您是博士生导师,又是中国哲学专业的学科带头人,研究古代道家与儒家经典数十年,如果您能够拨冗撰文在《海燕》发表,那不仅可以让高考学子和广大爱好者有所收获,而且是对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小年如此诚恳,我想不能再推托了。所谓恭敬不如从命,我答应在五天之内写出拙稿来。

    不瞒诸位,在这五天时间里,虽然有不少事务缠身,但我尽量排除干扰,认真思考着如何写出一篇让广大读者能够看懂的通俗文章来。经过一番琢磨,总算有些感想,现在就结合相关的知识,就这三部经典著作略作介绍。

    《论语》:以仁为本的儒家思想源头

    作为儒家的主要经典之一,《论语》是一本记载春秋时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和时人、弟子之间应答的书。《史记》等书记载,孔子(前551~前479年),名丘,字仲尼,鲁国人,到了二十六岁时,才当了一两回小官,负责管理仓库和畜生之类;但孔子博学,所以许多人都愿意将其子弟送来当门徒。中年时孔子做了三个月司寇,以后则把主要精力用于教育工作,《论语》正是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和社会活动的言行记录。

    一般认为,《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今天我们看到的二十篇《论语》通行本是经过东汉经学家郑玄等人仔细校勘过的。历代注释《论语》的著作很多,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三国时何晏的《论语集解》,北宋刑昺的《论语注疏》、南宋朱熹的《论语章句集注》以及清代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等。

    《论语》内容丰富,但归结起来,其核心就是一个字。在孔子心目中,的含义就是爱人。其基本内容包括两个方面,即《论语·颜渊》说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论语·雍也》说的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简单来讲就是:自己欲立、欲达的事情,也使别人立和达;自己不愿意别人那样对待自己的事情,也就不要这样对待他人。这种仁者爱人的思想,拓展到政治方面,就形成了以德政为根本的政治理念。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他强调从政者要有德性,这样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就像北斗星一样,恒守一处,而众星环绕,他的这一思想奠定了儒家政治学说的基调。

    怎样实施仁学呢?孔子认为应该由入手。《论语·颜渊》引述孔子的话说:克己复礼为仁。鉴于春秋时代社会秩序的破坏,孔子力图通过的文化建设来调整、改善社会关系。他倡导的圣功修养方法,就是以正确的规范来要求自己,从情感的发源处涵养德性,不断提升人生道德境界;就是使情感活动维持中节的程度,从而协调身心关系,既让人的正常情感得以宽松地抒发,但又不使之过度。从个人内心的修养出发,孔子进一步提出了处理人与人关系的准则,形成了君子和而不同的著名论断。孔子讲的君子是儒家人格完善的理想典型。作为具有崇高精神境界的君子在社会中是友好相处的典范,但这并非意味着和稀泥,而是有自己的独立人格和原则的。孔子的仁礼之论蕴含着尊重个性与群体协调的思想,不仅有助于个人的身心健康,而且能够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宁心静气地面对问题和做出理性判断,包含着深邃的人生智慧与政治哲理。

    孔子的仁学落实到教育上就是以六艺为基本教材,引导学生不断升华精神境界,并且增强体质。《论语·述而》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所讲的就是礼、乐、射、御、书、数,号称六艺。相对而言,六艺中的礼、射、御可视为修身法门,而乐、书、数则可以看作修性法门,这些科目的学习具有提升人文素质的意义,它们能使人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激发人的创造灵感和善性良知,故而具备道德涵养、知识增长与身心健康的综合功能。

    《论语》一书在历史上影响很大。自秦汉以来到清朝,它一直是文人士子的人生教科书,从政的官员也几乎都从中汲取管理智慧,宋朝的开国宰相赵普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据《宋史》以及一些杂记性文献记载,赵普出身比较贫苦,年轻时没有读过多少书。当了宰相以后,他发奋弥补,每逢面临重大问题不能解决时,就先把问题搁下来,回家读书。据说当他从书房出来的时候,办法就有了,因为他曾经向宋太宗说自己平生所知不出《论语》,昔以其半辅太祖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以至于后来有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流行。查阅《四库全书》,有不少著作都讲述了这个故事,例如周琦的《東溪日談録》、周召的《双桥随笔》、王士祯的《居易录》等都有类似的记载,可见人们对此是很欣赏的。

    赵普的故事只是古代政治家崇尚《论语》的一个小例证。如果放开眼界,查考更多的古代文献,就可以发现《论语》对于社会生活的渗透是相当广泛的。该书有将近五分之一的言辞化为成语,长久地影响着每一个说汉语的人。不仅如此,《论语》还远播世界,尤其是我国周边的许多国家,至今仍将《论语》中的一些重要思想作为社会秩序原理,从而在现代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作用。

   《孟子》:阐发儒家仁政思想的代表

    在儒家经典中,《孟子》也是很有代表性的。其作者孟轲(约前372~前289年),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系鲁国孟孙氏之后裔。孟子自幼丧父,且家庭贫困。他能够有大成就,这首先应该归功于母亲的教导。刘向《列女传》记载,孟母知书达礼,为了教育儿子成材,相当注重选择有利于学习的环境。史称孟子幼被慈母三迁之教。先是居于坟场附近,所以小孟轲就模仿着建造坟墓;继而迁居闹市,小孟轲又学商贩做买卖;最后迁居于城东的学宫附近,小孟轲从此受到礼乐熏陶,学业大有长进。孟母细心教子,这是孟子成材的家庭原因。

    孟子的师承,《史记·孟子荀卿列传》称之受业子思之门人。孟子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到过梁国、齐国、宋国等许多地方,力图推行自己的仁政主张,但却未能得到诸侯采纳,于是孟子退居讲学,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正如《论语》一样,《孟子》一书在秦汉以来受到学人高度重视,诠释之作蜂起,主要的注本有东汉赵岐《孟子注疏》十四卷,南宋朱熹《孟子集注》七卷,清代焦循《孟子正义》三十卷等,另有今人杨伯峻作的《孟子译注》,由中华书局出版,系学习《孟子》的较好版本。

    作为孔子思想的重要传人。孟子侧重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仁学。孟子主张省刑罚,薄税敛,减轻人民负担,采用先进耕作技术,不夺农时,增加生产;在农闲时进行道德教育,培养良好的民风。他认为人人有仁心,人人都能成为尧舜,由此推导出统治者施行仁政的可能性。在孟子看来,施行仁政的最重要精神就在于保护人民,他在《梁惠王上》篇中说: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而在各种保民措施中,又以养民与教民为根本。养民主要是解决老百姓的衣食住行问题,教民主要是为了提高老百姓的道德水平,开启老百姓的智力。

    孟子的仁政主张,既有民本思想基础,也有人性论基础。首先,孟子的仁政主张是建立在民本思想基础上的。他在《尽心下》篇中强调: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以为如果得不到人民支持,国家政权、君主的统治地位就都将落空。其次,孟子的仁政也与其性善论有密切关系。在孟子看来,人生来就有天赋本性,那就是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把这些属于天赋的人性视为仁义礼智的四个发端,简称为四端,认为积极地扩充四端,可以保持本性的善良。不过,孟子也看到,尽管人人都有善良的本性,但人性的发展是有差别的。只有坚持不断地扩充自己的善端,才能够成为君子;反之,就会成为小人。

    基于仁政的实施目标,孟子建立了以尽心养性事天立命为内容的生命道德哲学。尽心就是要使人心从外界认知活动回到内在省思层面上来;养性就是要人们培养浩然之气,通过诚其本心而养其正气;事天就是要人们处理好天人关系,使人的仁义道德与天地一气相通,达到万事皆备于我的天地合一境界;立命就是要使自己的浩然正气充塞于天地之间,上下与天地同流。这种生命道德哲学,阐述了养气的方法和人与天和谐一致的路径,体现了养生与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在儒家传承系统中,孟子的地位仅次于孔子,素有亚圣之称,故而其著作也具有很高地位。宋代朱熹作《四书集注》时把《孟子》作为基本经典予以诠释,教授门徒,从此《孟子》广为流传,科举考试的士子们要熟读《四书》,《孟子》作为《四书》选定的文本之一,当然也是士子们用功学习的儒家范本。作为仁政理论基础的民本思想至今在政治决策中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价值。

    《庄子》:天人合一的精神畅游

    在孟子大力宣传仁政思想的时候,道家学说也蓬勃发展起来,庄子及其门徒正是推动道家学说发展的中坚力量,他们的理论活动所留下的重要成果就是《庄子》。

    顾名思义,《庄子》一书缘起于庄子(约前355~前275年),他是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司马迁《史记》记载,庄子,名周,字子休,蒙人。庄子生逢乱世,做过漆园吏一类小官,管辖着上千亩的漆园。但因官卑职低,薪水太少,庄子不得不再兼职编草鞋,以维持生计,有时就不免穷困潦倒。一次家中无米下炊,庄子向监河侯借米。监河侯对庄子说,等到谷子成熟收获的时候,可以借给你十担八担的。庄子回答说,你没有看见那在即将干涸的小溪中挣扎的鱼儿吗?它恐怕等不到你引来东海之水就呜呼哀哉了。言外之意是:你现在只要给我一升水就可以使我活下去,否则就只能在干鱼市场上见到我的身影了。由此可见,庄周是一个性格傲岸的人物。

    庄周的思想,主要反映于《庄子》一书中。今天所见到的《庄子》共三十三篇,包括内篇七篇,外篇十五篇,杂篇十一篇。据前人考证和推测,当今传世的三十三篇本《庄子》是在魏晋时期五十二篇古本《庄子》及其各种选注本的基础之上形成的。学界流行的观点认为《庄子》一书并非全为庄周所作,而是庄子及其学派的学术结晶。不过,司马迁则肯定庄子著书十万余言,列举了外、杂篇中的《渔父》、《盗跖》等。近些年来湖北出土了汉代竹简《盗跖》,又加深了庄子不仅作了内篇,而且外篇和杂篇中的大多数篇章都有可能为其所作的印象。

   作为道家代表作之一,《庄子》必然要论及。不论是内篇,还是外篇、杂篇,有关的性状、功能的描述相当之多。毋庸置疑,《庄子》关于的自然性、永恒性、化生性、利他性、谦下性的看法主要是对老子《道德经》的继承和发挥。然而,从思想旨向来看,《庄子》与老子《道德经》也存在着许多不同。如果说《道德经》侧重于从本根意义来陈述的实在与运化,那么《庄子》则侧重于从主体性的角度阐述修道的可能性和具体操作法门。在《庄子》看来,像广成子那样的真人之所以长寿,是因为他们善于修道,最终与道合真,所以才称作真人。

    照《庄子》的看法,修道的基本原则就是顺应自然。一方面,了解道的自然本性和运行规律,另一方面注意与道的节律合拍。《庄子·养生主》有个庖丁解牛的故事,即表明顺道养生的重要性。在故事中,庖丁说自己最初解牛时眼睛是看见全牛的,但在三年之后就看不到全牛了。这时候解牛是官知止而神欲行,刀起刀落,运用自如,虽然目无全牛,却是胸有整体,之所以达到这样的境地,是因为庖丁解牛已经靠神遇了,他完全依乎天理,没有丝毫的人为因素,故合于刀艺之道。这虽然是一个技艺故事,但《庄子》的用意却不在技艺上,而是暗示进乎技的理趣,所谓进乎技并不是告诉人们在技巧上如何精益求精,而是强调超越技术的意义。在《庄子》看来,从整体上把握自然之远比技法操作重要得多,这显示了《庄子》于技艺中修道、悟道的思想旨趣。

    根据《庄子》的思路,修道是有境界的。对道的理解不同,境界也是不同的。道家的最高境界就是天人合一。《庄子·大宗师》说:其一与天为徒,其不一与人为徒。所谓与天为徒也就是与天合一。一方面,天与人是相类的;另一方面,天与人是相通的。所谓相类是说天与人是同质的,都由基本的原质气组成,所以能够达到游乎天地之一气;所谓相通是说天与人作为整体而存在,人可以突破自我形体的局限,而与宇宙万物相互感通,交互作用。沿着这样的思路,《庄子》认为人的精神可以无限扩张,以至于无限。《庄子·逍遥游》讲述的就是这样的境界。在庄子笔下,巨鲲化为大鹏,扶摇直上九万里,畅通无阻,展示了一个修道者无限的心灵空间,而梦蝶的故事则象征人与物无间的精神世界。你看,庄老夫子面对蝴蝶,不知道是自己化成蝴蝶,还是蝴蝶化成自己,进入了一种齐物的状态,在这里自我中心的格局被破除了,而平等精神却因之而显露出来。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人却又是十分固执的,万物纷扰,五官乱性,世俗人群,随波逐流,自我的本真逐渐迷失,于是成心、偏见占据了心灵。《庄子》认为,修道就是要破除固执之心,找寻迷失的真我。为了回归淳朴,复位本真,《庄子》提出了许多修道的方法,例如坐忘心斋等等。按照《庄子·大宗师》的说法,坐忘的特点就是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遗忘了自己的肢体,抛开了自己的聪明,离弃了本体,忘掉了智识,和大道融通为一。至于心斋,按照《庄子·人间世》的描述,就是要使心志专一,排除杂念,既不用耳去听,也不用心去思考,而是用去感受。不论是坐忘还是心斋,其基本精神旨趣都是破除有执,由实入虚,以至于混沌。

仔细品味《庄子》,我们不能不惊叹其内容的丰富多彩,也不能不被其深邃的思想和畅游的精神境界所吸引。自战国以来,《庄子》建构的精神空间使无数人获得了心灵的安顿,而其磅礴的气势和率情任真的风格则让中华文化大观园更加生机勃勃。宁心静气地研读《庄子》吧,人文智慧的源泉将在你的心灵流淌! 

  道家智慧最高级的快乐是忘记快乐

  核心提示

  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吕思勉曾说:道家之学实为诸家之纲领。诸家皆于明一节之用,道家则总揽其全,诸家皆其用,而道家则其体。诸子百家无一例外都传承有道家的精神,就连英国著名科技史专家李约瑟都说,中国文化像一棵苍天大树,这棵苍天大树的根在道家,中国人的性格中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来自道家的传统。四川大学老子研究院院长詹石窗教授走上岭南大讲坛向世人解读不仅是哲学上的概念,更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快乐智慧。

  道家的快乐就是苦中作乐

  每个人都希望天天快乐,到底什么叫快乐?东汉文字学家许慎在《说文解字》里面说:,喜也,从心,夬声。他用来解释字上面是一个字,代表安全;字下面两个,表示的是两个勇于交流的工具,所以可以说字,含有高兴、愉快、顺畅这样的含义。

  繁体字的两个绞丝旁中夹着一个,下面则是。据四川大学古文字学家徐中舒教授调查研究发现,是指人头骨。敲打人头骨的时候,东西南北中不同的位置,会发出不同的声响。所谓的宫、商、角、征、羽,就是敲人头骨发生来的声音。敲打白骨表示着悲哀背后有欢乐,苦中作乐。

  生而为人免不了一些不快乐,有时是个人原因导致,有时也可能是社会或者自然因素让人不快。早在远古时期人们便探讨如何寻找解决办法,使自己快乐。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大音希声,还说音声相和。所谓大音就是洪亮的声音,但因为进入了高度和谐的状态,不同的声音汇合成一种和谐的声音,听起来就好像是一个声音,在其中洪亮的声音听上去却显得很小很小。

  这就是的奥妙,的背后本身是一个旋律,是快乐的根源。宇宙是一首歌,人生是一首歌,只有唱好人生之歌,宇宙之歌才能快乐。

  并非笃信某一宗教就能让人获得快乐,而是对某一种东西、某个人生目标有虔诚、专注的信念,人人都能够获得快乐。在过去,那些舍生忘死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贡献的人们,通过自己的行动和坚定的信念获得了无上的快乐。不存在只有道家才可以获得快乐。而是说,获得快乐的方法是不一样的,境界可能都能够达到,但是方法是有所不同的。只是道家获得快乐的方法与其它的宗教有所不同。

  至乐是道家的核心精神

  在先秦没有道家的概念,直到司马迁在《史记》里引用了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提到道家。对于道家和道教向来有着不同的理解,从狭义上分析,道家是以先秦老子、庄子为代表的文化流派;道教则是一种宗教,有信仰,有仪式,两者彼此不属一家。而广义上的道家则把道教涵盖在内。

  相应地, 广义的道家文化,表示一切有道家精神蕴含其中,有着道家烙印的存在都可以叫道家文化。狭义的道家文化指的是道家哲学、道家艺术、道家管理等等,它代表了意识形态方面的道家文化

  道家有着深厚丰富的文化,但纷繁杂乱中最为重要的精神是什么?对此,各人都有着五花八门的解释,有人说是无为,有人说是自然,然而它们只是道家的精神范围。道家思想大致可以归纳为尊道贵德,效法自然;关怀生命,以善养生;三合相通,无量度人;无为谦下,逍遥至乐四方面,其中道家真正的核心精神应是至乐,即达到快乐,至高无上的快乐。这才是道家文化中最核心的价值精神。

  至乐是建立在对生命的敬重,道家是最关注生命的。这个生命不仅仅是人的生命,还包括动物的生命,整个宇宙的生命。它认为地球也是有生命的,宇宙也是有生命的。所以,对生命的敬重才引出要至乐至乐不仅要使自己快乐,还要让其他的存在也快乐,社会快乐,自然也快乐。

  道家的修真就是创造快乐的方法,在甲骨文里是一个倒立的尸体,可见在古人的思维中死亡才是。道家的思维跟常人的思维不一样,是逆向思维,老子将死亡形容为复归婴儿,反其意而用之,《道德经》说修之以身其得乃真,懂得修身,有了真德就延年益寿了。

  《庄子》也说:且有真人,而后有真知真人必须先修养自我,身体健康之后才有可能面对各种局面,复杂的状态,才能够有一个英明的决策,最终获得成功。那么,真人又是什么呢?形神俱美,不仅脸上有光泽,形体、外表漂亮健康,还有高尚的情操,道德高尚,境界崇高。

  与自然融合的修真才能快乐

  《庄子·让王》中谈道:古之得道者,穷亦乐,通亦乐。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则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故许由娱于颍阳,而共伯得志乎丘首穷亦乐,通亦乐,穷和通是相对的。财富不是说人人都可以平等的获有,因为人的能力是有差别的。有的人可能会得到更多的财富,有的人财富少一点,但人不能因为财富的多寡而不快乐,或者是被财富束缚手脚成为一个守财奴,这些都无妨让人获得快乐。只有多行善事,用自己的财富支持社会,人的价值得到满足,快乐便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所乐非穷通也,道德于此,乐不在穷通,而是因为人拥有道德。穷通为寒暑风雨之序矣,穷通变化无常,寒暑表示时间,春夏秋冬转化,何时穷,何时富,并不一定。常言道富不过三代,现在富甲一方的人也有变成穷光蛋的可能,而现在的穷小子在天时地利人和时也能转身成为大富豪,穷富都是在转变当中的。对于财富、成就、荣辱等有一个好的心态才是幸福,才能快乐,修真,修道,才能真正获得快乐。

  在道家文化中,快乐分为三个层次,分别为:初级快乐、中级快乐和高级快乐。有病治病,无病调养,去郁通中,宁心静气,就是初级快乐。通过思过忏悔,诵经斋醮;静坐调息,存想放松;禹步导引,引吭长啸;房中调节,服药补导即可获得初级快乐。

  《易经》中讲道:君子黄中通理,正位居体,美在其中。而畅于四支,发于事业,美之至也。”“黄中通理,实际上是说祛除杂念。没有杂念,气血顺畅,获得以往从未有过的力气,事业就兴旺。这就是中级快乐状态,即使是繁忙的上班族也应该每天抽一段时间调整自我。譬如每天进入办公室,先用5分钟闭目养神,把眼睛闭起来,把什么事情先忘记,5分钟以后睁开眼睛开始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清洗灰尘,心灵的灰尘清洗掉了,人就会干劲十足,足够面对一天各种复杂的局面。

  《庄子·逍遥游》有鲲鹏扶摇直上三千里,与自然完全融合,进而获得高级快乐。因此高级快乐就是至乐无乐,即不想快乐,忘记快乐,才能真正达到快乐。融于自然,连自我也不存在,跟大自然完全一体。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