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人喝墨水

 非人磨墨墨磨人 2013-09-19
 来源:黑龙江新闻网-老年日报

  我们常常说某个人“墨水”喝得很多,是指他的学识相当高,读的书、写的文章也不少。

  其实在中国古代,还真的有喝墨水的人,那是在北齐时,朝廷就下过命令,对那些在考试中成绩差,卷子写得“不像样”的考生,一律要他们“喝墨水”。至于喝多少呢?那就得看他们的卷子差到什么程度而定。梁武帝当政时,曾经明确规定:“差谬者罚饮墨水一斗。”一斗是多少,不详,但绝不可能是古代量米的那种斗,那是任何人也喝不下的。《隋书》上记载,监督考试的官员,如果发现哪个考生的卷子书写得一塌糊涂时,得罚他喝墨水一升。

  那时,还专门设有喝墨水的房间,倘使发现哪个秀才、考生的卷子上出现文理不通、书写粗劣时,就下令他到专门喝墨水的房间里,“享受”喝墨水的滋味。有的考生出来时,嘴上全是墨水,弄得眼睛鼻子也是一团黑,旁边的考生看了,个个捂着嘴想笑但不敢笑出来。喝过了还不行,得由考官亲自查看墨水喝了多少,是否达到规定的要求,喝得不够还得继续喝。有个考生喝过墨水,急惶惶地跑到厕所里用指头拼命地抠喉咙,直到把喝下的墨水吐出来为止。

  看来,喝墨水还真不是好过的麻烦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