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公平与正义》说起

 红艳艳的霞 2013-09-23

时间:2013326

地点:会议室

主讲:

内容

从《公平与正义》说起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下午好!   

根据科培的最新安排,要求在校本研训中就《区域性开展中小学公民教育的实践研究》课题要开展相关学习。这几天在家恶补相关知识,并结合我以前看的哈佛大学法学教授迈克尔?桑德尔的网上公开课程视频《公平与正义》,和大家一起聊聊公民教育的话题。

在正式开始之前,我们一起来做个互动游戏,请大家积极踊跃参与,发表自己的意见。

假设你现在是一辆有轨电车的司机,而你的电车正在铁轨上以每小时80公里的速度疾驶,在铁轨末端你发现有五个工人在铁轨上工作,你尽力想停下电车,但是你做不到,电车的刹车失灵了,你觉得十分绝望,因为你知道你如果就这样撞向这五个工人,他们必死无疑,假定你很清楚这一点。

正当你感到无助的时候,你突然发现,就在右边,另一根铁轨的尽头,只有一个工人在那里工作,你的方向盘没有失灵,只要你愿意,你可以让电车转向到那条分叉铁轨上,撞死一个工人却因此救了另外五个人,现在我们该怎样做才对?你会如何选择?

选择死1个保全5个的老师请举手。

选择顺其自然,不做任何改变,按照既定方向行驶,死5个的老师请举手。

B、你站在天桥上,看到桥下一辆失控的电轨车快要撞向车前方五个工人,此时你身边站着一个大胖子,如果你将他猛推下桥,他必死,但他的身躯却可以阻挡电轨车撞死五个人。你会怎么办?

C、你是医生,一天夜里医院突然来了五个轻伤患者与一个重伤患者,只有一天时间,你要么挽救重伤患者的生命,却得看着另五人死去;要么救治五个轻伤患者使其康复,让那名重伤者死去。你又会怎么办?

相信老师们心里都有自己的判断,在选择的时候会犹豫、彷徨、患得患失。这三个选择题涉及道德范畴,是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公平与正义》这门课程的第1讲《杀人的道德侧面》中向学生提出来的。他的这门公开课又被译为《公正:该如何做才好》,每周在哈佛大学桑德斯礼堂开讲,前去旁听的学生超过了1000人。当课程的视频在2010年传入中国后,引起了轰动,马上被专业人士配上了中文字幕并被疯狂下载、转贴,引发了各界人士就“我国公民教育”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我先将《公平与正义》课程每一集简单向大家介绍一下,以此感受美国深厚的公民教育传统、丰富成熟的公民教育经验以及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

1讲:《杀人的道德侧面》

迈克尔?桑德尔在提出了三宗类似的道德难题让学生站起来为自己的艰难抉择辩护后,抛出了他的观点:我们的道德推理背后的假设往往是矛盾的,而什么是正确什么是错的问题,并不总是黑白分明的。

2讲:《同类自残案》

迈克尔?桑德尔介绍了功利主义哲学家 Jeremy Bentham(杰瑞米?边沁)与19世纪的一个著名案例,此案涉及到的人是4个失事轮船的船员。他们在海上迷失了19天之后,船长决定杀死机舱男孩,他是4个人中最弱小的,这样他们就可以靠他的血液和躯体维持生命。案件引发了学生们对提倡幸福最大化的功利论的辩论,功利论的口号是“绝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3讲:《给生命一个价格标签》

Jeremy Bentham(杰瑞米?边沁)在18世纪后期提出的的功利主义理论-最大幸福理论 -今天常被称为“成本效益分析”。迈克尔?桑德尔举出企业运用这一理论的实例:通过评估衡量一美元在生活中的价值来作出重要的商业决定。由此引起了功利主义的反对观点的讨论:即使当多数人的利益可能是卑鄙或不人道的时候也强调绝大多数人的利益,这样是否公平?

4讲:《如何衡量快乐》

迈克尔?桑德尔介绍另一位功利主义哲学家 “密尔。他认为,所有人类的体验都可以量化,但某些快乐是更值得拥有,更有价值的。穆勒认为,如果社会重视更大程度的欢乐和公正,那么长远来说,社会整体终会有所进步。迈克尔?桑德尔的检验这个理论的方法是, 在课堂上播放了3个视频剪辑《辛普森 》 ,真人秀《勇敢者的游戏》,以及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 -然后要求学生辩论:这三个体验里的哪一个应该被定为“最大程度”的快乐。

5讲:《自由选择》

6讲:《我属于谁?》

7讲:《这片土地是我的土地》

8讲:《满合法年龄的成年人》

9讲:《雇枪?》

10讲:《出售母亲》

11讲:《考虑你的动机》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在课程中这样介绍康德:最具挑战性和最有难度的思想家之一。康德认为,我们作为个体,是神圣的,是权力的享有者,但并不是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相反,理性和自由选择是我们的能力,使我们变得独特,使我们跟单纯的动物区别开。当我们将责任付诸行动的时候(去做正确的事),只有这样,我们的行动才有道德的价值。迈克尔?桑德尔引用了一个例子:一名店主拒绝给一个顾客换零钱,只因他担心会影响他的生意。根据康德的理论,这不是一种道德行为,因为他没有找到正确的理由做正确的事情...

12讲:《道德的最高准则》

康德说,就我们的行为的道德价值而言,赋予它道德价值的是我们超越自身利益和偏好,将责任付诸行动的能力。迈克尔?桑德尔讲述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名13岁的男孩赢得一项拼字比赛的冠军,但随后他向法官承认,其实他把最后一个单词评错了。用这个故事和其他的故事,迈克尔?桑德尔解释了用康德的理论如何来确定一项行动在道义上是否正确:在作出决定时,想象一下,你的行为背后的道德原则,是否能成为每个人都必须遵照的普遍法律。这个准则,是否能作为一个普遍规律,让所有人都受益?

13讲:《谎言的教训》

14讲:《协议就是协议》

15讲:《什么是公平的起点?》

16讲:《我们该得到什么?》

17讲:《讨论反歧视行动》

18讲:《目的是什么?》

19讲:《好公民》

20讲:《自由与适应》

21讲:《社会的需求》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介绍康德对亚里士多德理论的反对意见,亚里斯多德认为个体应该有自由有能力选择他的终极目标。这引来了关于共产主义观点的介绍。作为个体,我们该如何衡量我们对家庭的义务,对社会的义务和对国家的义务呢?

22讲:《我们的忠诚在哪里》

迈克尔?桑德尔教授发起了一个讨论:在各种社会群体中,小到家庭这样的群体,大到社会,我们是否有团结协作的义务和成员的义务。针对不同的事件,学生们辩论忠诚是否比责任更重要,何时更重要。

23讲:《辩论同性婚姻》

24讲:《美好生活》

在这24个讲座中,桑德尔教授综合运用讨论法、角色扮演和模拟法、价值澄清法和道德两难法等教学方法,将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态度的相关知识非常巧妙地融进讲座中,并要求学生不断思考道德困境,也从来不让学生轻易获得完美答案。

往深处细究,桑德尔教授不过在践行美国公民教育中心制定的《公民与政治课程标准》,这一课程标准主要从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和公民态度三个方面论述了公民与政治课程的内容。

第一,公民知识。公民知识是指作为合格公民所应该具有的知识。在课程标准中,这种公民知识被归纳为对五条重要的、具有持久性的问题的思考:①什么是公民生活、政治活动和政府;②美国政体的基础是什么;③如何运用蕴含美国民主之意图、价值观和基本原则的宪法,形成政府;④美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怎样,以及如何处理国际事务;⑤公民在美国民主政体中的责任是什么。

第二,公民技能。《公民与政治课程标准》认为,民主社会中公民教育课程的第二个必要组成部分是公民技能。公民要实践他们的权利,履行他们作为社会一员的责任,不仅需要一系列的知识,还需要相关的智力和参与技能。 智力技能 也可被称作批判性思维技能,在《公民与政治课程标准》中,智力技能被分为以下几类:鉴别和描述;解释和分析;评估公众问题,采取立场,并为立场辩护。参与技能是指保证公民有见识、有效和负责地参与政治过程和公民社会所需要的技能。这些技能应包括:①以与他人合作的方式,影响政策和决议的能力;②清楚表达利益,并且让那些制定重要决议和政策的人也明白这些利益;③形成同盟,协商、妥协,以及寻求一致;④控制冲突。公民课程应该提供机会让学生练习这些技能。

第三,公民态度。公民态度指的是对于宪法民主政治的维持和改进而言至关重要的个人品质。在《公民与政治课程标准》中,公民态度被定义为“个性品质”或“公民美德”。公民态度应包括私人品格和公众品质两个方面,私人品格是指诸如道德责任、自律和尊重每个个体的价值和尊严,而公众品质指的是诸如礼貌、尊重法规、批判性思维,以及倾听、协商和妥协的愿望等。公民态度是个人在民主社会中获得成功所不可或缺的。

 

边看视频我自己边联系自己的工作实际记录感受,觉得这几个方面感触很深:

1、自由。自由从来与控制相辅相成,没有控制的自由是不成立的自由。但是,控制只是一个工具,一个手段,自由才是第一位的。没有自由,控制就会演变成对人性的改造和强调,对人之尊严的羞辱和抹杀,而一旦丧失了对人的尊重,教育也就不为教育了。

桑德尔教授关于《自由与适应》的讲座让我想起了一件旧事。那是第一次带五年级班。教我班思品的是一个六年级的老师,她对学生真是严格要求,所以每个学生都很听她的话。那时候,我这个班级的学生不怎么听我的话,上课纪律虽不至于乱七八糟,无法上课,但也没有坐得端端正正,看得目不转睛的,不是这里有人说话,就是那里有人做小动作。所以,我上课的时候维持课堂纪律是一件很头痛的时候。可是就是这样一个班级,只要她去上课,教室里总是安安静静。我们都说这个老师厉害。

有一次品德课后,我走进教室,就有同学围上来跟我说:“这个老师真的太凶了。我上了一节课,大气都不敢出一下。”有一个叫何柏祥的男生更有趣,挤到我面前,说:“我一节课下来,坐得腰都酸了,背也痛了,脚都发麻了。可我就是不敢动一动。”一边说,一边还夸张地做动作给我看。那时候年轻的我真敬佩这个老师的魄力,竟然会让我眼中的这一班猴子听话到如此程度。不过,十来年后的这个时候的我,重新反思这个现象,却发现这并不是我应该学习的本事。试想一个孩子,在课堂上把所有的精力,或者说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如何管理自己的听课纪律上,那么,他还有多少精力去听课,去思考,去消化。

关于类似的话题,蔡元培和罗素也发表过各自的观点:

蔡元培说:

教育只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的。

也就是说,他所认定的教育的目的是人本身,人是目的,教育是为了完善人自己,不是被用来作为工具使用的。

罗素也说:以文明作为教育的目的,是从两个方面来说明的。社会要求受教育者遵守法纪,能与社会的同类和谐相处,具有社会正义感;个体自身的健康成长,要求受教育者良好的智力品质、道德品质和职业技能。文明之能成为目的,在于它适应了社会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又符合个体自身完善的需要,不管在那个意义上讲,教育都是以人为目的,没有其他什么东西可以作为目的。

当然,教育目的终究要落实在实现手段上。在这个问题上,有两种基本的态度:一种观点认为,受教育者必须服从管教,学生就是应当听话,这是一种压迫式的教育, 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被动的,崇尚一种"灌输"的观念,中国目前实行的就是这种;另一种观点是自然式的,认为自由能够确保人全面发展和道德的完善性,这是卢梭在《爱弥儿》一书中所阐明的,学生是否愿意学,完全听任自由,这是美国教育所实行的。此外,也有介于两者之间的,认为受教育者应当自由,也应当好好听话。罗素不同意任何的极端。个人主义忽视了知识的重要性,忽视精神和道德素质不能完全由受教育者自行获得;而驯服的方式使受教育者失去了开创精神,而且驯服的方式具有自身的延续性,每一代人都会将从上一代人那里经受的转嫁到下一代,从而无力主张和容忍创新,这就是罗素所称的"知识的恐惧"。极端主义造成的后果只能是:要么唯唯喏喏,要么反叛不羁。罗素强调:

我们所需要的,既不是驯服,也不是反叛,而是良善的性情以及对人对新思想的友好态度。……假如年轻人要成为友善的成人,在多数情况下,有必要让他们感到自己的环境是友善的。这就要求对孩子的重要欲望要有同情心,而不只是利用他为某种抽象的目的奋斗的企图,如为了上帝的荣耀和祖国的伟大。

蔡元培先生和罗素的教育理论至少给予我们一些有益的启示:首先,人是教育的目的,而不是相反,一切教育活动都应当是以提升人之为人为最终目的,人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变成工具,这也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所再三提示的。

其次, 教育只是完善人本身的手段,教育权也不是一种特权。教育是帮助受教育者正常和健康地成长,使受教育者具备完善人格的所有条件,而不是强加或刻意将其有意训练成什么样的人。教育者从传授知识来说,是一种义务,即将真知识传授给人;从工作性质来说,是一种公共、专门而特殊的职业,即必须是由专门的人员来实现,而且教育者本身也是要受教育的。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说"教学相长"。况且现在进入公元二十一世纪了,知识的多元化与科技的突飞猛进,受教育者在许多方面可能比教育者接受知识更快,当代出现的"文化反补"现象即是显例。

有专家再三呼吁:一个在课堂上觉得自己是自由的学生,他的所有器官是自由的,他可以尽情地吸收,可以尽情地反馈,可以尽情地思考,他是活的,是积极的。自由的听课状态,才是最好的学习状态。

2、独立的思想,必须产生于自由独立的人格。

写《56号教室的奇迹》的美国教师雷夫来北京做演讲,当时有人提问莫夫这么多年教育生涯是否有过挫折、失败。莫夫的回答让我大感意外:“就在今天,我心爱的坐骑被学生砸了。”这个回答真的太大胆了。学生砸自己的汽车,在我看来无疑是教育的失败。而他来北京的目的就是传播自己教育的成功,这不是自相矛盾了吗?可是莫夫并不避讳,他的回答向我传达了这样一个信息——教育,即使像他这样有名的教师,也有教不好的学生,也有教育的失败。

但是,暂时的失败我们能接受,有的失败确实我们不能承受的。

这样的事情最近还在发生:一个人接受了很多年的国民教育,甚至已经取得了博士学位,满腹经纶,却缺乏基本的公民教养, 如不知道尊重人,不知道礼貌与礼让,脑子里没有法律这个"",不知道公共场合应遵守规则,不会穿衣服, 甚至不知道冲厕所等等,惶论懂得艺术欣赏。或许这个人具有崇高的理想、有爱国热情、有集体主义精神、具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有专业理论,在家里知道孝敬父母,在工作中会顺从领导,但是,他不懂得做人的基本的道理,没有人格,行为不中规则。相反,在西方国家里,尽管许多人并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但在公共生活中不仅有教养,遵守公共道德,行事有风度,相互尊重,而且许多人还具有艺术方面的素养。所以,出国的中国留学生,在外学习的第一课便是如何懂得基本的公共准则,学会做一个文明人,学做一个公民。有人问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先生在美国学习、工作的最大收获是什么,他回答说:"我在美国三十年,收获很多,但最大收获是学会了尊重人。"他的回答令人深思。在我们这个号称五千年文明的"礼仪之邦",没有教会人懂得尊重人,这是一个历史的玩笑。在我们处处讲究精神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我们却要在异国他乡学习做公民。可是,我们又不能不承认这个事实。撇开落后和农村地区不说,在国内的许多大都市里,年青人受教育的程度已经不算低,可是我们文明程度却不那么高,这不能不反省我们的国民教育是否成功。

再一次回到《公平与正义》这个视频的话题上来,作为教师的我看完后,还就专业的角度问了自己几个问题:

1.我上课时提问的问题是像桑德尔先生一样的具有思辨性的、可以引发学生兴趣的问题吗?

2.我提问的问题是这样层层递进式的问题吗?

3.课堂上提问前,我有没有给学生充分的材料并且帮助学生认真分析?问题的提出是在让学生有所感悟后所提出的引导性的,他们能够自然而然的生成的问题吗?我是不是仅仅将学案、材料解析题从我的嘴中说出?

4.在课堂上我创设的情景是体感似的吗?学生能够深入的感觉到里面所包含的内涵吗?还是生搬硬套的创设的情景?

5.我是如桑德尔先生一样,将陈述性的内容说出来,而将思考行动的内容引导学生感悟出来的吗?

6.我在学生展示、回答疑问的过程中,是希望他们把我所需要的结果总结出来,还是期望他们只要是有所感悟、哪怕是不够准确也没关系就好呢?

最后,借卢梭的一句话共勉:“我们人类不愿意受不完善的教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