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常见病食疗验方(三)动物卷

 梦泽赤子 2013-09-24
第四章  動物類食品

第一節  禽類
*雞
    雞肉性味甘、鹹,平。含有蛋白質、脂肪、鈣、磷、鐵及維生素
A、C、E等。功能補益五臟,養血補精,助陽,補虛。治脾虛食少、
泄瀉、痢疾、消渴、水腫、小便頻數、陽萎、崩漏帶下、產後乳少、
病後虛弱。
    [附方]
    1.體虛不耐寒:於秋末冬初,取雞1隻,去腸雜、皮毛,和黃耆
30克,黨參20克燉熟,分二、三次吃肉喝湯。
    2.陽痿、病後體虛:雞1隻,如常法烹食。

*雞蛋
    雞蛋性味甘、平。功能潤肺滋陰,清咽開音,滋養強壯,益氣補
血,潤燥安胎。治神經衰弱、體虛多病、營養不良、心悸、貧血、熱
病煩悶、燥咳聲啞、目赤腫痛、咽乾痛、胃痙攣、久咳、久痢、瘧疾、
胎動不安、產後口渴體虛、燙傷、牛皮癬。
    [附方]
    1.婦人產後囗乾舌縮,渴不止:打雞子1個,水1盞沖之,揲蓋
少時服。(經驗後方)
    2.妊娠心痛:破雞子1枚,和酒服之。(聖濟總錄)
    3.治感冒:雞子1枚,冰糖30克,將雞子打開,混合冰糖,臨

睡前開水沖服,取微汗。
    4.治瘧疾:雞蛋3個,打開調勻,和好醋120克,砂鍋內煎開,
等稍冷服下。
    5.治久咳嗽:童便浸雞蛋20餘天,用冰糖水煮食。(雲南中醫
醫驗方)
    6.治咳嗽:雞蛋1個,打碗內,加白糖30克,小磨香油1湯匙,
蒸食。
    7.治心律不齊、心區痛:每次服雞蛋黃油10~15毫升,每日3
次。
    8.治燒燙傷:雞蛋黃油外塗患處,每日2次,效果甚好。
    9.治胃痛吐酸水、骨折癒合遲緩:雞蛋皮晒乾研末,炒,每服3
克,口服2次。
   10.治贅疣:雞蛋煮熟後,打碎蛋殼,浸入食醋中24小時,於每
日早晨空腹吃雞蛋2枚,並服食醋2匙,連服2~3週。

*鴿、鴿蛋
    鴿又名鵓鴿、飛奴。鴿肉性味鹹、平。含粗蛋白質、粗脂肪、灰
分等。功能滋腎益氣,清熱,活血,行瘀,滋補,用於虛勞、消渴、
久瘧、血虛經閉、小兒疹毒內陷、瘡瘍疥癬。
    鴿蛋性味甘、鹹,平,功能營養滋補,助陽提神,解瘡毒,治陽
痿、營養不良。
    [附方]
    1.治消渴飲水不知足:白花鴿1隻,切碎,以水加蘿葡煎,含之
咽汁。(食醫心鏡)
    2.治久瘧:鴿肉煮食。(四川中藥誌)
    3.治麻疹、猩紅熱、神昏:鴿1個,剖腹貼患兒胸前,繃帶包
紮。(吉林中草藥)
    4.預防麻疹:鴿蛋2個,煮食。麻疹流行時期,可連服6~10

個,每日服2個。(同上)

*鴨、鴨蛋
    鴨又名鶩、家鳧。鴨肉性味甘、鹹,平。功能利水消腫,滋陰養
胃,清虛熱,補虛損,治癆熱骨蒸,咳嗽,水腫,小便不利,熱痢。
    鴨蛋味甘性微寒,含蛋白質、脂肪、醣類、維生素A、硫胺素、
核黃素、尼克酸、鈣、磷、鐵、鎂、鉀等。功能滋陰,清肺,止熱嗽。
治咳嗽、膈熱、喉痛、齒痛、泄瀉、呃逆、哮喘。松花鴨蛋有清涼、
明目、平肝、止痢的作用。
    [附方]
    1.治腹水:青頭雄鴨以水5升,煮取1升,飲盡,厚蓋取汗佳。
(肘後方)
    2.治血虛頭暈:鴨肉同雞煮食。(滇南本草)
    3.治哮喘、咳嗽、夜不能眠,久不癒:青殼鴨蛋7個,用童便浸
7日,每日煨熟吃l個,重症20餘個即癒。(雲南中醫驗方)
    4.治痢疾:松花蛋3個,白糖60克。先讓患者停食半天,待覺
餓欲食後,把蛋剝開蘸糖吃。

*鵝、鵝血
    鵝又名家雁。鵝肉味甘鹹性平。含有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
B1、C、鈣、磷等。功能益氣補虛,和胃止渴。治虛損瘦弱、消渴。
    鵝血味鹹性平,具有解毒、治噎、抗癌的作用,治療噎膈反胃、
胃癌、食道癌、乾血癆等。
    [附方]
    1.食道癌:每次服鮮鵝血5~15毫升,每天1次,常服有效。
    2.胃癌:白鵝肉煨湯吃,每次吃肉100~150克。

*麻雀
    麻雀又名雀、瓦雀。肉味甘性溫,功能滋補強腎,壯陽益精,暖
腰膝。治陽痿、神經衰弱、頭暈、畏冷乏力、小便頻數、白帶、血崩、
百日咳、疝氣等。
    [附方]
    1.陽痿:麻雀3隻,去腸雜,燉食。
    2.治老人呃逆:麻雀數隻,煮熟食。

*鵪鶉、鵪鶉蛋
    鵪鶉又名鶉、鶉鳥。肉味甘性平,含蛋白質、鈣、磷、鐵、維生
素A、B、C等,功能營養滋補,補五臟,益氣養血,強筋骨,耐寒
暑,消結熱,健脾胃。治瀉痢、疳積、腎虛腰痛、濕痹、水腫、食慾
不振、營養不良、久病體虛、易倦乏力、貧血萎黃、咳嗽、哮喘、白
細胞減少症、神經衰弱、過敏性皮炎、胃病、肺病、高血壓、糖尿病
等。
    鵪鶉蛋性味甘平。含有蛋白質、膽鹼、路丁、芸香、抗過敏蛋白
等。功效與鵪鶉肉相似,有營養滋補、調節神經、增強機體免疫力等
作用。
    [附方]
    1.治高血壓、神經衰弱、貧血、營養不良性水腫、支氣管哮喘:
鵪鶉蛋2~6個,白糖30克,開水沖服,或煮食,每日1次。
    2.治貧血、痢疾、久咳乏力、疳積:鵪鶉1~2隻,去毛及雜腸,
加山藥50克,適加油鹽,煮粥食,每日1次或隔日1次。

第二節  獸類

*牛、牛奶
    牛肉性平味甘略鹹。主要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B1、B2、鈣、
磷、鐵、膽固醇等。功能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消水腫。治虛損、
消渴、痞積、水腫、腰膝痠軟、久泄等。
    牛奶為營養佳品。功能補虛損,益肺胃,生津潤腸,補養氣血,
對虛弱、貧血、肺結核、反胃噎膈、便秘等患者甚為適宜;對防治高
血壓病有明顯的作用;還有催眠作用,故可治失眠症。
    [附方]
    1.治臌脹:黃牛肉500克,朴硝30克,二藥同煮,肉越軟越好,
去肉喝湯,水腫即消。(中醫實用效方)
    2.翻胃:牛乳1盞,韭菜汁60克,用生薑汁15克,和勻溫服。
(丹溪心法)
    3.電光性眼炎:鮮牛奶點眼,每只眼滴2~3滴,2小時點1次。
    4.慢性腹瀉、脫肛、浮腫:黃牛肉500克,燉濃汁,每日1~2
次,連服3~5次即效。

*羊、羊乳、羊肝
    羊肉味鹹性熱,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煙酸及維生素A、E、
C等,功能營養,溫中健脾,益氣補血。治諸虛勞損,產後虛冷、血
虛頭暈、腹冷痛、疝氣、反胃噎膈等。
    羊乳味甘性溫,功能溫潤補虛,益氣補血,開胃進食,利尿消腫。
治虛勞瘦弱、消渴、反胃、嘔逆、囗瘡、漆瘡。
    羊肝性味甘平。功能益血,補肝明目,補充維生素A。治萎黃肌
瘦、目暗昏花、夜盲症、肝虛久泄、自汗、久嗽。

    [附方]
    1.益腎氣、強陽道:白羊肉250克。去脂膜,切,佐蒜烹煮食之,
三日一度。(食醫心鏡)
    2.治反胃:羊肉去脂膜,作脯,以好蒜、醬空腹任意多少食之。
(孟詵方)
    3.治虛寒瘧及久瘧:羊肉作臛餅,飽食之,更飲酒,暖臥取汗。
(姚僧垣集驗方)
    4.治乾嘔不止:羊乳1杯,空心飲之。(肘後方)
    5.治急、慢性腎炎浮腫:取鮮羊乳煮沸飲用,每日早上服500毫
升;重病可增至1000毫升,早晚分服。持續服用5~7週。(《中
醫雜誌》1959年第6期)
    6.治目暗,黃昏不見物(夜盲症):羊肝,切,淡醋食之,煮亦
佳。(梅師集驗方)
    7.治病人乾嘔:羊乳汁飲1杯。(千金要方)
    8.治小兒口瘡:羊乳細細瀝口中。(小品方)
    9.治漆瘡:羊乳汁塗之。(千金要方)
   10.治久咳嗽:羊肝60克,香油30克,共炒熟,入少許鹽內服。

*豬、豬蹄、豬心、豬皮
    豬肉味甘性平,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等。功能滋陰
潤燥,營養補虛。治熱病傷津、消渴瘦弱、燥咳、便秘、風濕痛。
    豬蹄性味甘鹹、平,功能補血潤燥,通乳,托瘡,生肌癒傷,通
經絡,解熱毒。治乳少、腰膝痠軟、癰疽瘡毒、[月廉]瘡及頑固性瘡囗不
癒合。
    豬心性味甘鹹、平。功能補心、定驚、安神。治驚悸、怔忡、神
經衰弱、精神分裂症、心臟病、自汗、失眠。
    豬皮是一種優良的營養滋補品。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動物膠質,
將其熬製成動物膠可代替阿膠。功能滋陰養心,補血,活血,止血,

解少陰邪熱,止咽喉腫痛,治下痢、咽喉痛、貧血、再生障礙性貧血、
諸虛勞損、聲啞。
    [附方]
    1.治液乾難產,津枯血奪,火灼燥渴,乾嗽便秘:豬肉煮湯,吹
去油飲。(隨息居飲食譜)
    2.治小兒疝氣:鮮豬肉(用赤肉)適量,小茴香15克(研末),
合豬肉為肉丸,加水煮熟,酒送服。
    3.治乳無汁:母豬蹄1具,粗切,以水2斗煮熟,得五、六升汁
飲之,不出更作。(千金要方)
    4.治關節脫臼:以豬蹄煮湯,多吃幾次即癒。(《江蘇中醫》
1962年第11期)
    5.治精神分裂症、驚恐、心跳不安、心臟病:豬心1個,切開,
加入朱砂1.5克,燉熟食,每日1劑,連服30~50劑。
    6.治心臟病、失眠:豬心1個,丹參12克,茶根30克,共燉,
吃豬心喝湯。常服有效。
    7.貧血:豬皮熬成膠或膠凍,每次服10~15克,每日3次,沸
水沖化服。
    8.治音啞、陰虛火旺咽痛:豬皮60~100克,濃煎成汁飲。每
日1次,連服10~20天。

*狗
    狗肉味鹹,性溫。含有蛋白質、脂肪、肌酸、嘌呤類、鉀、鈉、
氯等。功能安五臟,補脾益氣,溫腎助陽,治脾腎虛虧、胸腹脹滿、
膨脹、浮腫、老年體弱、腰痛足冷。
    [附方]
    1.治脾胃虛冷、腸中積冷、脹滿刺痛:肥狗肉250克,以米、鹽、
豉等煮粥,頻吃一、二頓。(食醫心鏡)
    2.治氣水鼓脹浮腫:狗肉250克,細切,和米煮粥,空腹吃。

    3.治虛寒瘧疾:黃狗肉煮臛,入五味食之。(本草綱目)
    4.治癇症:新生雛狗1隻,瓦焙黃為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

*兔   
    兔肉性味甘、涼。富含蛋白質而膽固醇低。功能補中益氣,健體
美容,補脾養胃,涼血解毒,治胃熱嘔逆、大便下血、消渴、肺結核
等。對高血壓病、肥胖病、冠心病、高酯血症、糖尿病及老人有益。
    [附方]
    1.治消渴:免1隻,去皮毛及腸雜,加水煮爛取汁,渴即服之。
(海上集驗方)
    2.肺結核:胎兔烘乾,研末,每服5克,每日3次,常服有效。

第三節  水產類

*鯉
    又名赤鯉魚、白鯉,性甘常平,含蛋白質、脂肪、鈣、磷、鐵、
煙酸及維生素A,E等。功能健胃,利水,消腫,通乳。治水腫、黃
疸、腳氣、產後乳少、妊娠浮腫、胎動不安、崩漏。
    [附方]
    1.黃疸:大鯉魚1條,去內臟,不去鱗。將魚放火中煨熟,分次
食用。(吉林中草藥)
    2.治腎炎水腫、妊娠水腫:1~1.5公斤鯉魚1條,剖腹洗淨肚
雜,用黃泥封固,放炭火中[火段]焙,待出白煙取出,研末,一日3次,
每次服2湯匙,服完1料。(《浙江中醫雜誌》1957年第6期)

*鯽魚
    又名鮒。肉性味甘、平。含蛋白質、脂肪、無機鹽、維生素A、

B、菸鹼酸等。功能健脾,利水,消腫,通乳。治療脾胃虛弱、食慾不
振;食少乏力、痢疾、便血、水腫、乳少、淋病、癰腫。
    [附方]
    1.治脾胃虛弱不欲食,食後不化:大活鯽魚1條,紫蔻3粒,研
末,放入魚肚內,再加生薑、陳皮、胡椒等煮熟食用。(吉林中草藥)
    2.治脾胃病吐飯:活鯽魚約180克重,搗取汁,黃酒沖服。(
山東省中醫驗方匯編)
    3.治小兒暴痢:小鯽魚1條,燒末灰服之。(千金要方)
    4.治痔瘡出血:常以鯽魚作羹食。(外台秘要)
    5.視神經乳頭水腫,視力下降:鯽魚250克左右,去腸雜,和蔥
白50克,杞果15克,共燉服,常服有效。

*墨魚
    又名烏賊。肉味鹹性平。功能養血滋陰,去瘀通經。治血虛經閉、
崩漏帶下。
    [附方]
    1.治白帶:用墨魚2個,瘦豬肉250克,少加食鹽煮食,每日吃
1次,連吃5日。
    2.治婦人經閉:烏賊魚合桃仁煮食。(陸川本草)

*海蜇(水母)
    又名水母、海蛇。口腕部做海蜇頭,傘部叫海蜇皮,二者功效相
似。性味均為鹹平。均含有蛋白質、脂肪、鐵、鈣、碘、磷、膽鹼等。
功能滋陰清熱,軟堅散結,消痰,行積,潤腸。治高血壓、癭瘤、痰
嗽、哮喘、痞滿、便燥、痰核、酒醉煩渴、氣管炎、小便不利。
    [附方]
    1.高血壓:海蜇120克,荸薺360克,用水1000毫升,煎至

250毫升,空腹頓服。(《中華醫學雜誌》1955年第10期)
    2.治慢性支氣管炎:海蜇60克,白蘿蔔260克,切絲,加水
600毫升,煎至300毫升,每日分2次服。連服半月。
    3.治隆虛咳嗽:陳海蜇,洗去鹽味,冰糖拌,蒸食,極效。(
驗方新編)

*鱔魚
    又名[魚旦]、黃鱔。味甘性味,功能補虛損,除風濕,強筋骨,溫中
散寒。治癆傷、風寒濕痹、產後淋瀝、痢疾、痔瘡、[月廉]瘡、面神經麻
痹。
    [附方]
    1.內痔出血:鱔魚煮食。(便民食療)
    2.治痢疾:鱔魚去腸切碎,瓦上焙乾,研末,每日熱黃酒調服9
克,加紅糖內服。(福建《中醫驗方》)
    3.面神經麻痹:活鱔魚切為兩段,拿鱔魚按在患側,左歪按在右
頰,右歪按在左頰。

*帶魚
    又名鞭魚、海刀魚。性味甘鹹、平。含蛋白質、碘、鈣、磷、鐵、
脂肪及維生素A、B2、B1等。功能營養、滋陰養肝,去風,殺蟲,
潤肌膚,止血。治療營養不良、急慢性肝炎、外傷出血。
    [附方]
    1.肝炎:鮮帶魚蒸熟後,食其上層油,服用量不限(一次應為2
~3湯匙),可控制症狀。(中國藥用海洋生物)
    2.外傷出血:取帶魚鱗適量,洗淨,焙乾,研細末,撒傷口上,
有止血之效。
    3.急性白血病及癌症:上海東海製藥廠從帶魚鱗中提製成6-硫
代烏嘌呤,用於治療急性白血病,有效率達70%。

*鰻鱺魚
    又名白鱔、蛇魚、白鰻。味甘,性平。具有補虛弱、壯腎陽、去
風濕、殺蟲的功效。治虛勞骨蒸、風濕痹痛、腳氣、風疹、小兒疳積、
蛔蟲、蟯蟲、崩漏、腸風下血、痔屢、瘡瘍、陽痿、肺結核、淋巴結
核、神經衰弱。
    [附方]
    1.治骨蒸勞瘦及腸風下蟲:饅鱺魚1000克,治如食法,切作段
子,入鍋內,以酒二盞煮,入鹽、醋中食之。(聖惠方)
    2.肺結核、淋巴結核、腺病體質的虛弱小兒、神經衰弱,鰻鱺燒
存性,研細末,每次服3~6克,一日2次。或經常煮食。(食物中藥與便方)

*泥鰍
    又名鰍、鰍魚。性味甘平。功能補中益氣,助陽利尿,解酒,消
腫。治消渴、陽痿、水腫、痔疾、醉酒不適、皮膚癢疹、傳染性肝炎、
膽囊炎、疥癬。
    [附方]
    1.陽事不起:泥鰍煮食。(瀕湖集簡方)
    2.治傳染性肝炎:取活泥鰍放清水中養一天,使其腸內容物排盡,
然後烘乾研粉,每次10克,日服3次。
    3.急性膽囊炎:生泥鰍1~2條,取其背上肉,切細,裝入膠囊。
吞服每次約1條,以溫開水送服。(食物中藥與便方)

*螃蟹
    又名蛫、蟹、河蟹,性味鹹、寒,能清熱,散瘀血,續筋接骨,
解漆毒。治產後腹痛、骨折、黃疸、跌打扭傷、疥癬、燙傷、漆瘡。
    [附方]

    1.治跌打骨折筋斷:螃蟹(整體),焙乾研末,每次9~12克,
酒送服。(泉州本草)
    2.疥癬:螃蟹(整體)焙乾研末,調豬脂敷。(同上)
    3.治乳癌:每日吃1~2隻螃蟹當饌,另以枸、橘、李3~4只
煎湯當茶。(《江蘇中醫》1959年第2期)
    4.產褥熱:螃蟹殼,燒存性,用米酒沖服。(福建《中醫驗方》)

*蚌
    又名河歪、河蛤蜊。味鹹性寒。有清熱滋陰、止渴、明目、解毒、
解酒的作用。治煩熱、消渴、崩漏、白帶、痔瘡、目赤、濕疹。
    [附方]
    1.治小兒胎毒、濕疹:鮮河蛤蜊1個。燒存性,研細。香油調塗
患處。(吉林中草藥)
    2.治鼻疔:活蛤蜊1個,冰片0.3克,硼砂0.6克,將硼砂和冰
片研細,放入蛤蜊殼內。待蛤蜊死後,用此水溶液滴人鼻內。(同上)


*鱉
    又名甲魚、團魚。味甘性平。功能滋陰養血、涼血,活血。治骨
蒸勞熱、久瘧、久痢、崩漏、帶下、瘰[歷]、貧血、肝硬化。
    [附方]
    1.治肝硬化:鱉肉作菜,每次食100~200克,每日1次,常服
有效。
    2.久瘧不癒:團魚一個,去肝、腸,用豬油燉,入鹽少許服。(
貴州中醫驗方)
    3.癲癇:末發作時用鱉煮食,可用油鹽調味,每天吃1個,連服
7天。(河北省《中醫驗方選》)

*龜
    又名金龜、草龜、烏龜。味甘鹹、性平。功能益陰補血,軟堅散
結。治勞瘵骨蒸、久嗽咯血、久瘧、痢疾、腸風、痔血、脾腫大、肺
結核、筋骨痛、煩渴囗乾。
    [附方]
    1.肺癆吐血:龜肉、沙參、蟲草、共燉服。(四川中藥誌)
    2.治虛勞失血咯血、咳嗽寒熱、補陰降火:烏龜,煮取肉,和蔥、
椒、醬、油煮食。
    3.治痢及瀉血:烏龜肉,以沙糖水拌,椒和,炙煮食之,多次服
之。(普濟方)

*蝦
    又名青蝦、河蝦。味甘鹹,溫性。功能補腎壯陽,強壯補精,下
乳汁,托毒外出,通血脈,鎮靜解痙。治陽痿、乳汁不下、痙攣抽搐、
小兒麻疹、水痘、夜盲症、風濕性關節炎、丹毒、癰疽、[月廉]瘡。
    [附方]
    1.治無乳及乳病:鮮蝦米500克,取淨肉搗爛,黃酒熱服,少時
乳至,再用豬蹄湯飲之,一日幾次,其乳加泉。(本草綱目拾遺)
    2.治陽痿不舉:蝦米150克,加油鹽炒食,每日1次,連服10
日。
    3.治癰疽腫毒:蝦,新瓦上焙乾研末撒患處。(泉州本草)

*海參
    又名刺參、肥皂參。性味鹹、溫。含有粗蛋白、粗脂肪、醣類、
鈣、磷、鐵、甾醇、三[草帖]類、碘。功能補氣養血,補腎益精,滋陰潤
燥,抗癌,抗黴菌等。治精血虧損、虛勞、陽痿、夢遺、小便頻數、
便秘、神經衰弱、癲癇、血友病、腹水、癌等。

    [附方]
    1.治虛火燥結:海參、木耳(切爛),入豬大腸煮食。(藥性考)
    2.治休息痢:海參每日煎湯服。(本草綱目拾遺)
    3.治糖尿病:海參、雞蛋、豬胰各1個,煮熟,蘸醬油食,隔日
服1劑。(食物中藥與便方)

*淡菜
     又名貽貝、珠菜。味鹹性溫。功能補肝腎,益精血,滋養神經,
壯陽,止血。治虛勞瘦損、眩暈、盜汗、陽痿、腰痛、吐血、崩漏、
子宮出血、帶下、癭瘤、貧血、久痢等。
    [附方]
    1.陽痿:淡菜,蝦米各30克,煮食。
    2.月經過多:淡菜30~60克,與豬肉共煮,行經前服。(中
國藥用海洋生物)
    3.治頭暈及睡中盜汗:淡菜(焙乾,研末)90克,陳皮(研末)
60克。研和,蜂蜜為丸,每服6克,一日3回。(現代實用中藥)
    4.高血壓、耳鳴眩暈:淡菜15克,焙乾研末,松花蛋1個,蘸
淡菜末,每晚一次吃完,連吃5~7日。

附:主要參考文獻
1.黃帝內經素問
2.神農本草經
3.漢代張仲景撰:傷寒論
4.漢代張仲景撰:金匱要略方論
5.晉代葛洪撰:肘後備急方
6.唐代孫思邈撰:備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
7.唐代咎殷撰:食醫心鏡
8.唐代陳士良撰:食性本草
9.唐代孟詵撰:食療本草
10.宋代王懷隱等撰:太平聖惠方
11.宋代嚴用和撰:濟生方
12.明代朱橚等撰:普濟方
13.明代李時珍撰:本草綱目
14.明代籃茂撰:滇南本草
15.元代鄒鈜撰:壽親養老新書
16.元代忽思慧撰:飲膳正要
17.清代鮑相璈撰:驗方新編
18.清代王士雄撰:隨息居飲食譜
19.陜西省衛生廳編:陜西中醫驗方選編,陜西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
20.中國中醫研究院編:常見病驗方研究參考資料,人民衛生出版
社,1970年5月。簡稱(常見病驗方)。
21.福建省中醫研究所斒:中醫驗方,福建人民出版社,1975年1月。
22.河南省衛生廳編:河南省秘驗單方集錦,河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1983年10月
23.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79年7月
24.山西省衛生局中草藥匯編小組編著:常見病驗方選編,山西人
民出版社,1973年5月。
25.葉枯泉編:食物中藥與便方,江蘇科學技術出版社,1973年11月。
26.劉壽山等編:中藥研究文獻摘要,科學出版社,1979年3月。
27.中國醫學科學院藥物研究所編:中藥誌,人民衛生出版社,1961年5月。
28.鄭明魯編:中國動物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1年2月。
29.浙江省衛生廳編:浙江民間常用草藥,浙江人民出版社,1972年6月。
30.浙江省衛生廳編:浙江中醫秘方驗方集,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
1959年5月。
31.浙江中醫學院編:浙江中醫學院學報
32.《赤腳醫生雜誌》編輯組:赤腳醫生雜誌,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
33.中山醫學院《新醫學》編輯出版組:新醫學雜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