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老年,生理和心理功能日渐衰退,心态的改变又使得人际关系和生活质量大不如前。此时,老年人应学会自我调节,改变固有的生活态度,少一点抱怨和固执,多一点宽容与忍让,从而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 一、不要过多地抱怨。从心理的角度来看,晚年是人们对自己的一生进行反省的时期。但有的老年人常常感到别人对自己理解、关心不够,觉得很多事情都不符合自己的意愿,动辄横挑鼻子竖挑眼。这种情绪如果直接宣泄到家人或朋友身上,势必会引起人家的反感,从而影响相互间的关系。 二、不要过分地固执。在一定意义上讲,固执是老年人的通病。他们阅历丰富、见多识广。但社会的发展和观念的更新,使得青年人不易接受老一代的价值观和处事方式。如果后者一定要固执己见,很可能会失去别人对自己的尊重。 三、不要一味地否定。有些老年人总喜欢为一点小事就和别人争吵不休。经常在人家谈兴正浓的时候,突然提出相反的意见或转移话题。时间长了,同大家的关系肯定不会很融洽。 四、要求不宜过高。老年人应该面对现实,学会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对社会、单位、家人的期望值不要过高。只有懂得“宁静淡泊”的老年人,才能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和美满的家庭生活。 五、不要过于苛刻。老年人如果不顾及客观情况,一味按照自己的标准行事,难免会与他人产生矛盾。因此要尽可能豁达一点,宽容一些,不要整天为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斤斤计较,锱铢必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