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张伯驹先生的《春游琐谈》里,先后三个章节谈到南宋杨皇后---杨妹子其人,是其他人物所不能比拟的。究竟什么原因使张伯驹及笔友如此关注其人其事?杨妹子为何超越美术史上书画大家,被多次专门加以大书特书呢? 卷三《杨妹子》: 关于杨妹子有无其人一节,各家意见殊不一致。余以为杨妹子即宋宁宗杨皇后,而非杨皇后另有其妹。···杨后由封平乐郡夫人晋封婕妤,而进封婉仪贵妃。及帝立为皇后。在杨次山为兄而冠以杨妹子之后,著有宫词十九首,世称杨后宫词。···又按厉樊榭《宋诗纪事》一百卷杨皇后诗在卷一中。而卷八八十七有闺媛一门,共计十八家,如有杨妹子诗,亦不应遗落,亦可见杨妹子除杨皇后外,更无另一人也。 张伯驹先生在此处考证杨妹子,主要是以著录诗词而来,这在当时资讯尚不发达时代已难能可贵了。张伯驹真正的职业是银行家,大部分时间还从事京剧、评剧、社团活动,收藏只是他的一部分,能对杨妹子的考证如此深入,我们只有钦佩了。 经考周密的《齐东野语》卷三,吴自牧《梦粱录》卷十及叶绍翁的《四朝见闻录》乙集<真文忠居玉堂>皆证明杨后是孤儿,并无兄弟姐妹,哥哥杨次山也是后来认的,并无血缘关系。在韩侂胄“开禧北伐”失败后,另一权臣史弥远勾结贵妃杨妹子,在玉津园“矫旨杀韩”。同为贵妃的曹氏由于韩侂胄死去失去靠山,杨妹子在史弥远、杨深甫等人拥戴下,被宋宁宗册封为皇后。据《宋史》、《历代妇女着作考》、《绍兴县志》、《绍兴市志》等史料记载,杨妹子死后被宋理宗谥封为恭圣仁烈杨皇太后(1162-1232),原名杨桂枝,也就是南宋宁宗皇帝皇后。(《通鉴辑览》卷九十二) 卷四《杨妹子诗词》: 黄君坦(黄苏宇)是稊园诗社的主要成员,张伯驹先生的笔友,《春游琐谈》部分章节是其所著。虽然不是收藏大家,却是对书画的理解超乎常人,尤其是以诗词锲入点研究书画深层内容,也属文学佐证范畴。 文中记叙杨妹子题《马远梅花四幅》··· 断句··· 题马和之画··· 题马远《松鹤》对幅··· 自题《菊花图》··· 书团扇··· 这里再次论证杨妹子是否为杨皇后,通过已刊载的杨皇后诗词加以证实,并且通过诗词的词义加以分析判断。由于黄君坦与鉴定大家张葱玉交往过甚,对不少杨妹子题画的作品认识,深受张葱玉《书画鉴赏》一文的影响。 断句:人世难逢开口笑,黄花满目助清欢. 此小幅马远绘画,杨妹子将诗题于画幅右上方,曾藏于听颿楼主人潘正炜处,潘氏著有《听帆楼书画目录》,在岭南地区听帆楼收藏书画无出其右。所幸此幅马远绘画恰被美国好友所收藏,虽然盈尺大小的丹青,却被友人视若天赐。 卷五杨婕妤《百花图》卷: 素绢本,著色,画无款,凡十七段。每段楷书标花名,并记年,诗于句上。总识,今上御制中殿生辰诗,下注云四月八日。···见明史诸王年表,及《书还会要》。跋语称杨婕妤,又谓以色入宫,似谓杨皇后也。···是皇后生日为四月八日浴佛节。宋理宗谢皇后为四月八日生,则所称中殿者即谢后也。··· 张伯驹先生对杨婕妤《百花图》卷的认识,似乎是将之推论为杨妹子所绘,又顾及第十二段的文字,明显是指谢道清皇后。杨妹子能否擅画,画史上并无明确记载,杨妹子的书法却流传甚多,由于极似宁宗书法才导致“矫旨杀韩”玉津园事件。 经查吴自牧《梦粱录》皇太后记载:四月初八日,寿和圣福皇太后圣节。寿和是理宗谢皇后的尊号。又据清·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四月八日是宋理宗谢皇后谢道清的生日。而从《百花图卷》每段诗意,都为颂扬谢皇后的。《宋史》后妃下、理宗谢后传:理宗谢皇后,讳道清,天台人。初封通议郡夫人,宝庆三年九月,进贵妃,十二月册封皇后,号寿和圣福。《百花图卷》生辰诗注明四月八日的时间,而中殿就是谢道清,今上所指是理宗赵昀。因此,此卷就是为宋理宗谢皇后谢道清祝寿所作,此时杨妹子或为七十五岁以前,或已死去多年,况且身为皇太后不可能为皇后亲自绘事。 这位谢道清皇后,是南宋丞相谢深甫孙女,因宁宗时代拥立杨妹子封后有功,被杨妹子订立为理宗皇后。1275年,其孙宋恭帝赵 谈到这里大家可能看出,缘何将杨妹子列为中国美术史上第一女性?从王羲之老师卫夫人始起,其人并无证据说明,也无传世作品;宋高宗吴皇后虽有少量传世作品,因其传奇色彩、艺术水平并不甚高。只有杨妹子的掌控朝野、身世传奇、艺术造诣、存世瑰宝的知名度,都是历史上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美术史上无人能与之相比。 惊悉在香港某拍卖公司,即将上拍杨妹子楷书《清凉境界七绝》团扇,属于其独立作品,该幅书扇曾在大都会博物馆展览出版,与大都会所藏杨妹子书扇《薄薄残云淡淡香》,都是不可多得的杨妹子(杨皇后)传世真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