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笑熬浆糊糊 2013-09-28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赫哲人信奉萨满教有千百年的传承历史,40岁的尤雪松年轻时学习萨满舞,在四排乡赫哲族民族节日庆典和祭祀活动中成为不能或缺的主角。

探寻渐逝的印记之旅

鱼皮制衣酒敬神,狗拉雪橇赫哲人。

生活在东北三江流域的赫哲人曾以渔猎为生,被人称为“鱼皮部落”

这个人数仅四千多人的民族创造了独特的艺术,拥有多项文化遗产:

精巧的鱼皮衣、天然的鱼皮画,神秘的萨满舞,英雄史诗《伊玛堪》??

2013年8月,我们和进口大众汽车途锐一起去探寻这些灿烂的文化瑰宝。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下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半个多世纪前,著名歌唱家郭颂的一首《乌苏里船歌》唱响了大江南北,这首运用了赫哲族民歌“赫尼那”调的歌曲,除生动讴歌了赫哲族居住的乌苏里江和大顶子山的美丽风景外,更是将赫哲人独特的渔猎生活揭示给了世人。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赫哲族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与满族一样同为“女真”后裔,世代居住在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流域,曾长期以渔猎为生,捕鱼、食鱼、用鱼皮盖房、造舟、制衣,历史悠久,素以“鱼皮部”闻名于世。鱼皮制品以北方冷水鱼的鱼皮为原料。传统的鱼皮技艺包括一整套复杂的加工过程,分为剥皮、干燥、熟软、拼剪缝合、艺术修饰等步骤。

鱼皮画由鱼皮服饰发展而来,衍变出雕镂、拼贴、缝制等艺术形式。赫哲族“鱼皮艺术”形成的“鱼皮文化”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具有历史、民族、宗教、民俗 、艺术等价值,是东北少数民族造型艺术的杰出代表,也是博物馆收藏和人类文化学研究的“活标本”。2006年,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女裙  

裙长61厘米,腰围84厘米,下摆宽74厘米

赫哲族鱼皮衣制作过程精细,首先要将鱼皮剥下晾干,去掉鱼鳞,然后用专用工具捶打,用手反复揉搓,使其变得柔软似布。鱼皮熟好后,先按花纹拼接,用线连成大张,再按式样和尺寸剪裁、缝制成各式衣裤,线亦用鱼皮或兽筋制作。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挎包  

长21厘米,宽15厘米,提带长33厘米

社会的发展,赫哲族服饰的材料和式样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鱼皮已不再作为服饰面料使用。为了保护将要失传的鱼皮制做工艺,很多艺人开始制作挎包、钱包、名片夹等鱼皮工艺品。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画《中国龙》  

赫哲族民间艺术家、鱼皮画制作大师孙茂密制作的中国龙图案。他通过采用镂空刻、剪、拼贴、浮雕的制作手法,突破了传统鱼皮画粗犷、平面的风格,细节的刻画更加精细,赋予了鱼皮画艺术新的技术创新,使艺术审美品位得到进一步升华。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男鞋  

高20厘米,靴底长27厘米,带长62.2厘米

俗称鱼皮靰鞡,赫哲语称“温他”。夏季穿凉爽轻便,冬季穿暖和防滑。冬季穿时里边要套皮袜子或絮上乌拉草。据说穿上后履冰踏雪数小时,足部仍温热不寒。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男上衣  

长68厘米,胸围120厘米,摆宽63厘米,袖长43厘米

鱼皮制对襟上衣。袖口、衣摆、衣襟两侧、左右开叉处饰有S纹,纹路清晰,立体感强。纽扣为鱼皮条制作的“蒜疙瘩扣”。赫哲族服装多饰有S纹,代表与鱼相关的水波纹。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男裤  

长120厘米,腰围116厘米,裤角口宽25厘米

鱼皮制长裤。赫哲族制作鱼皮裤选用两张大鱼皮,鱼皮为纵向排列拼接,根据鱼皮的大小和颜色的深浅来缝制。此款鱼皮裤为日常生活中穿着。

鱼皮衣——赫哲族历史文化活化石

通过千年的传承,鱼皮服饰已成为赫哲族的标示,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自然奇妙的造化和艺人慧心巧手的加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赫哲族历史的活化石。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尤文凤和老伴在家里制作鱼皮衣。  

2013年8月中旬,持续的雨水让东北的三江流域烟波浩渺,站在同江市三江口南岸的观景台上,能看见西来的松花江和北来的黑龙江亲密地交汇在一起,再蜿蜒向东流去。60岁的孙玉深指着远处的江面说:“再过半个月,就可以下江去捕捞洄游的大马哈鱼了,那将是赫哲人的丰收渔歌”。

“要了解赫哲人的鱼皮文化,就得去我的家乡街津口”,老孙原来当过街津口赫哲民族乡的乡长,听说我们的进口大众汽车途锐车队想去探寻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便一起从同江市区驱车前往45公里外的赫哲人最大的聚集地。“制作鱼皮衣的非遗传承人尤文凤就在街津口,去了肯定让你们大开眼界”。

“津街口,津街山,峰环三面水一湾,应是地灵人杰处,不亚塞北小江南”,老孙说街津口美不美,一听这歌谣就知道。中国的赫哲族目前总共只有4600多人,其中有近1000人生活在街津口,其余的主要分布在同江市的八岔,饶河县的四排,抚远县的抓吉和佳木斯的敖其等地;俄罗斯的“那乃人”与赫哲族同源。

路上,刚从同江赫哲族博物馆馆长位子上退休的孙玉深,说起本民族的历史文化可谓是如数家珍:“赫哲”是满语,意思是指“东方的人们”,自商周起就世代生活在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夏捕鱼冬打猎,食用鱼肉、穿用鱼皮。并用鱼皮加工制作各种生活用品。《山海经·海外东经》上说:“玄股之国,在黑齿北,其为人衣鱼”。赫哲人的祖先早在2000多年前就开始用鱼皮做衣服,被称为“鱼皮部落”。

赫哲人生活的三江流域属于高寒地区,无法种植棉、麻等用于纺织的作物,于是就发明了用鱼皮做衣服。树叶、草秆、羽毛、兽皮都曾是古代先民的衣料,鱼皮则是老天爷给赫哲人的恩赐。通过千年的传承,鱼皮服饰已成为赫哲族的民族标示,起着族徽的作用;其精湛的鞣制技艺堪称一绝,自然奇妙的造化和艺人慧心巧手的加工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研究赫哲族历史文化的活化石。

到了津街口后,老孙带我前往尤文凤家,刚进院子就见尤文凤与丈夫付安学在收拾鱼皮:只见付安学拿着一条4斤左右的胖头鱼,用木刀小心翼翼的剥下鱼皮,再用匕首一样的钢刀把鱼皮上的肉刮净,贴在一块木板上风干。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做成衣服需要经过剥皮、去鳞、晾干、轧熟、裁剪缝制等多道工序才能完成。虽然如今赫哲人已不穿鱼皮衣了,但很多博物馆和收藏者还是会来订购。随着当地旅游业的兴起,尤文凤(右一)和村里的姐妹也常会穿上鱼皮衣为游客演唱“嫁令阔”(民间小调),展示赫哲族的文化。

“打上来的鱼死了后就得立即剥皮,然后将鱼皮晾干,再用有锯齿的木铡刀翻转着压轧,让它变得像布一样柔软服帖,最后才能开始缝制”,尤文凤说看到那一片片又皱又硬的鱼皮变得洁白如云,柔软似锦,心里就说不出地欣喜。

“做一套鱼皮衣服,可不容易。”尤文凤介绍说,鱼皮做成衣服需要经过剥皮、去鳞、晾干、轧熟、裁剪缝制等多道工序,花费近两个月才能完成。而能做衣服的鱼皮必须是体形较大的胖头鱼、大马哈鱼等才行。“一套鱼皮衣服,得用掉50多条十二三斤重的大马哈鱼。鱼皮必须是野生的大马哈鱼,因为人工养殖的没有经过回游的磨练大马哈鱼的鱼皮弹性要差很多”。

“这门手艺可是俺们家祖传下来的,我奶奶传给我妈,我妈传给我,我又传给了我的3个儿媳妇和12岁的小孙女。”尤文凤的母亲叫尤翠玉,是名闻三江的鱼皮服饰高手,尤文凤从15岁就跟随母亲做鱼皮衣。母亲去世后,她继承了这门手艺,成为第六代传人;外甥女尤美忠也成为鱼皮服饰的传人。

赫哲族鱼皮服饰有上千年历史,虽然现在已经没人穿了,但如今鱼皮服饰却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青睐。2009年,一位日本北海道渔民的后裔用5000元买走了尤文风的一套鱼皮服饰。令那位日本人惊喜的是:做梦也没想到在黑龙江边的赫哲族渔村,找到了祖先在北海道捕鱼时也曾穿过的鱼皮服??

世界各地的博物馆也慕名派人找她定货,向世界观众讲述着这一古老的部落文明。这些年,尤文凤和外甥尤忠美制作的鱼皮服饰被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美国亚洲民族文化研究院、韩国国家博物馆、日本北海道博物馆、匈牙利博物馆珍藏。“这说明鱼皮衣是有价值的,手艺不能丢了。”

尤文凤制作鱼皮衣,完全承袭赫哲族古老技艺,2006年,她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赫哲族鱼皮衣制作技艺传承人”称号。她说这是件“做梦也没想到的事”。 2010年,尤文凤制作的鱼皮服饰在上海世博会展厅大放异彩;2012年,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成果的博览会上,尤文凤制作的一套鱼皮服饰也成为一大亮点;她带去的80多件精美的鱼皮挂饰也备受青睐,被抢购一空。

如今的街津口的旅游业方兴未艾。越来越多的游客了解了赫哲族特有的鱼皮工艺,争相购买鱼皮制品。古老手艺能“创富”,越来越多的赫哲人开始学着重操旧业。尤文凤掐指算了算:“最难做的鱼皮衣,眼下也有七八个人会做了。鱼皮衣‘复活’,说明了赫哲族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鱼皮画——古老技艺重焕活力商机

鱼皮画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画面色彩斑澜,风格古朴粗犷,意境深沉幽远,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他材料不可取代的,是艺术收藏的珍品。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制作鱼皮画首先得备料,先扒下鱼皮用木刀反复刮使鱼皮柔软,再用玉米面给鱼皮去腥,等鱼皮风干后就可以作画。

告别了尤文凤夫妇,我们跟着孙玉深去拜访村里另一项鱼皮技艺的文化传承人——制作鱼骨画和鱼皮画的孙玉林。路上,孙玉深说赫哲族传统的图案艺术非常发达,他们常常在用鱼皮、兽皮制作的衣服、鞋帽、被褥上绣制各种云纹、花草、龙凤等图案;在餐具、桦皮制品上雕刻各种云纹、花朵、鸟兽等图案,形象生动,造型美观别致。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同江街津口赫哲民间艺术家孙有才、尤永贵等人在总结前人鱼皮花纹的基础上,创制出简单的鱼骨、鱼皮贴画,“这是在绘画材料上的新突破,现在的鱼骨画,鱼皮画都是在两位大师基础上的继承和创新”。

当我们走进孙玉林的家里,他正在埋头制画,老伴忙着招呼我们。工作台和火炕上摆满了干鱼皮和各种图案的纸张。后来他说,当我们进屋时他正用镊子将一根根极细的鱼刺粘到画上,这个动作是不能停顿的,所以他“旁若无人”。

而正是这个必须“旁若无人”的动作,竟然是制作鱼骨画的关键所在。孙玉林说,因为鱼骨画所表现和刻画的大都是赫哲人生活和捕鱼的场景,画中的主角除了人便是鱼,而要将这两个主角刻画得栩栩如生,便是将一根正常的鱼骨切分成十分之一细,然后再将几十根这样比头发丝还细还软的鱼刺粘合在一起拼绘出人物和鱼的画面,有了如此精细的工艺,绘制的作品才极其生动和丰富。

今年55岁的孙玉林早年跟随鱼骨工艺大师孙有才学艺,如今已成为赫哲族鱼骨工艺的传承人。聊起鱼皮画的创作,他讲起画家尤永贵对自己的影响:老渔民尤永贵喜欢在桦树皮上画画,文化部门鼓励他将赫哲族生活的场景以绘画的形式留存下来,于是他就开始研习水彩画,绘制了很多反应赫哲族渔猎生活的画作。尤永贵去世后,留下的画作大部分被一位外籍人买走,记录赫哲族渔猎生活的一种载体消失了。于是,孙玉林萌发了运用鱼骨、鱼皮作画,来表现赫哲族传统的渔猎生活,使鱼皮画像尤永贵的水彩画一样,名扬四海。

学艺的道路是艰辛的,原本孙玉林打上来的鱼卖掉后有可观的收入,但自从学习制作鱼骨和鱼皮画后一条鱼都舍不得卖。制作一幅12寸左右的鱼骨画,需要两条至少10斤重的大马哈的鱼骨,还要拆骨洗净晒干方能用。开始两年打鱼没有收入,画也无人知晓,一家人生活贫困。但即使如此,孙玉林也舍不得卖一条鱼。有一次他捕到了两条大马哈,鱼贩闻讯后赶来出高价收购,但他依旧不卖。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鱼皮画制作大师孙茂密正在对鱼皮进行黏贴,他通过采用镂空刻、剪、拼贴的制作手法,还原鱼皮作品质朴、自然本色;还成立了赫哲鱼皮文化有限公司,实现了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

我问他当时是怎样想的?“我当时当然知道这两条大马哈能卖出高价改善家人的生活,但也知道这珍贵的鱼皮和鱼骨可是制衣作画的最好材料啊,当年打鱼是为谋生,而如今打鱼是为了弘扬赫哲人古老的渔猎文化,所以想这鱼再贵也不能卖,要用这两条大马哈的鱼皮和鱼骨从事艺术创作”。

孙玉林挑选出几张不同颜色的鱼皮,比划着告诉我:做鱼皮画与做鱼皮服饰在选料上也不同。鱼皮画用料需先按设计图案,根据鱼皮软硬来裁剪用料。鱼脊的皮用在哪儿,鱼腹的皮用在哪儿,那都是很有讲究的。一幅鱼皮画从设计图案、熟鱼皮、剪裁、粘贴整个制作工序下来得需要一周多的时间。

孙玉林的媳妇孙凤华也是做鱼皮画的能手,她在乡里的博物馆旁卖鱼皮画,生意很好。“200块钱一幅,内容都是画的关于赫哲族日常渔猎生活的,很受欢迎。现在乡里很多人都在搞这个,既能创收又能把这门手艺传下来,一举两得”。

如果说孙玉林的夫妻店还是自产自销的家庭作坊,那么佳木斯敖其赫哲族村孙茂密的赫哲鱼皮文化有限公司则将鱼皮画做成了一项产业,实现了文化传承和经济效益的双赢。孙茂密是佳木斯市民间工艺研究会会长,2004年他组织家庭作坊开始对鱼皮画进行研发制作,并由原始剪纸、平面黏贴,向镂空雕刻、布艺浮雕进化;2007他成立了赫哲鱼皮文化有限公司,开始大批量生产制作鱼皮画。

古老的鱼皮画为何能重焕青春,获得市场和收藏者们的青睐?孙茂密说,鱼皮画有一种自然的美,具有天然的鱼鳞花纹,凹凸不平又浑然天成;构成的画面色彩斑澜,风格古朴粗犷,意境深沉幽远,非常具有立体感和动感,是任何其它材料不可取代的,是艺术收藏的珍品;其次,鱼皮画的内容展示了赫哲人的审美追求与信仰崇尚,他们创造的鱼皮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图案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

孙茂密说,传统的鱼皮画多以描绘赫哲人的生活为主,现如今的鱼皮画题材在保持民族风格外,还不断吸取其他种类的设计题材,加入了很多新的元素,更具有时代感。2006年,赫哲族的鱼皮制作技艺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鱼皮画的艺术价值以及市场价值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享·驭征程——探寻渐逝的印记之旅的车队来到乌苏里江边的饶河县四排乡,体验当地赫哲人的捕鱼生活。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赫哲人在渔业生产中积累了丰富的捕鱼经验,练就了高超的捕鱼技术。春天,他们捕捞各种杂鱼;夏天,他们修理渔网、整理渔具;秋天,那可是赫哲人收获的季节,他们尽情地捕捞大鳇鱼。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到了冬天他们则凿冰眼、拉大网捕鱼;赫哲人在捕鱼季节食宿都在野外,他们把锅碗瓢盆都搬到江边,而且每顿餐桌上都少不了鱼。

萨满舞——乌日贡大会上的通神使者

乌日贡大会使赫哲族的萨满舞从广场形式走向了舞台艺术,从三江流域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建设中,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瑰宝。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赫哲族萨满舞有单人、双人之分,舞时有一刚一柔、一文一武之分。

夏季清晨四点半,乌苏里江畔的饶河县四排村已经迎来红彤彤的日出,饶河县民宗局副局长葛玉霞带领的萨满艺术团出发了,去同江市参加四年一次的“乌日贡”大会。我有幸在同江与她相遇,今年这里是“乌日贡”的会常

向导孙玉深说,乌日贡大会是1985年从赫哲人的文体娱乐项目里演变而来。“乌日贡”是赫哲语“喜庆吉祥”的意思。过去,赫哲人捕鱼或狩猎归来喜欢在网滩上玩角力、顶杠、摔跤、划船、拔河等娱乐项目,乌日贡大会将这些项目整合起来,成为集赫哲族民间文化、体育项目为一体的节日盛会。

乌日贡大会选在农历5月15日召开,此时是松花江、乌苏里江、黑龙江鱼类繁殖期,也是赫哲人停止捕捞的歇网期。生活在三江流域的赫哲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一起,共同欢庆自己的民族节日。每四年一次的乌日贡大会分别在赫哲人聚集地饶河的四排、同江的街津口、抚远的抓吉、佳木斯的敖其轮流举办。

祭祀圣水、萨满祈福拉开了乌日贡的序幕,主持祭祀的萨满轻点三位赫哲族少女手捧的三江水,再点燃祭祀的香火,由一位俊朗的年轻人上香到会场内的赫哲族图腾柱上;四位萨满围着图腾柱跳起赫哲人传统的“跳鹿神”(萨满舞)。

今年53岁的葛玉霞是赫哲族萨满舞者中唯一的女萨满,在乌日贡大会的祭祀现场,她头戴神帽,腰扎神铃,手拿神鼓,边击鼓边舞蹈,她那狂舞飘逸的姿态,如颠如狂的神情,仿佛能把你带到赫哲部落遥远的岁月,让你感受到赫哲部落的文化脉动;她敲响神秘的萨满神鼓,将人们在乌日贡盛会上的吉祥和欢乐传递给祖先和信奉的神灵。

“神哪!给我们幸福吧!给我们子孙幸福吧!有神在我们身边,我们子孙万代生活越来越美好!”葛玉霞说每次萨满舞开场都会吟唱这首赫哲族《求天赐福》的神歌。赫哲人信奉萨满教,跳萨满舞已有几千年,过去由于缺乏科学,他们认为小孩一生下来就有“魂鸟”,一切疾病都是由鬼怪拽走人的魂灵造成的。因此,他们笃信萨满才能治疗百病,有了病便找萨满跳神。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葛玉霞正在四排赫哲族风情园里表演萨满舞。由萨满单独完成的舞蹈更偏向于严肃风格;双人完成的舞蹈则主次分明,动作整齐而富于变化;而集体完成的舞蹈则更具功利色彩,一般直接与狩猎、捕鱼等场面相关,舞蹈动作有明显的娱神色彩。

萨满为通古斯语“巫神”之意,萨满世界万物有灵,天人和一,其基本特征是沟通人神。该教认为世界分为三界,天堂为上界,诸神所居;地面为中界,人类所居;地狱为下界,魔鬼所居。萨满神为人类除魔降妖,保佑人类幸福。

葛玉霞说,黑龙江流域是萨满的发源地,赫哲族早年跳萨满舞是求神驱鬼、消灾、求福,保护全村人口兴旺,祈求渔猎丰收,是一种大型的群众性宗教活动,后来人们根据此活动演变成了现在的“乌日贡”。赫哲族的萨满服饰华彩、绘画诡奇、史诗雄浑、图腾狞丽、音乐激昂、舞蹈飘扬,堪称“东北绝唱”。

“赫哲族萨满是继承的,有氏族(家族)传承、师徒传承,当萨满要学会神词、神本、跳神、念咒、施魔法等等,方能‘领神’”。葛玉霞说,她的父亲葛德胜很小就被太外祖父毕长鲁“领神”,又从师学艺于傅吉利、古托力和毕方古等人,一生跳了60多年,是一位品级和艺龄都非常高的萨满。

“我也是被父亲‘领神’,学习萨满舞的。他将每个动作给我分解示范,边唱边教,让我很快就掌握了基本要领,也更深入了解了咱们民族的文化魅力。”1991年,第三届乌日贡大会在饶河县四排乡召开,葛玉霞带领20多人的表演队,将从父亲那里学来的萨满舞在大会上完美呈现,最后获得了大奖。

父亲看到葛玉霞跳的萨满舞获奖很高兴,晚上庆祝的篝火晚会上也和大家一起尽兴地跳。“那次大会结束后,父亲很郑重地跟我说,你该有一个赫哲族名字,就叫葛依克勒胡萨吧(赫哲语“飞翔的天鹅”),那年我32岁。”

自从第三届乌日贡大会上,葛玉霞领衔的萨满舞大放光彩后,以后每届她都带领表演队参加,多次获得文艺团体表演奖。“从我跳舞的经历看,可以说是乌日贡大会使赫哲族的萨满舞从广场形式走向了舞台艺术,从三江流域走向了全国乃至世界。” 葛玉霞说,如今的萨满舞开始以多种形式参与到了我国民族民间舞蹈体系的建设中,成为中华民族艺术宝库中一个富有特色的瑰宝。

8月16日,当我们探寻赫哲族文化之旅的车队来到饶河县四排乡赫哲风情园,又一次欣赏了葛玉霞表演的萨满舞。这种原生态的歌舞结合灯光、舞美、服饰,营造出华美神秘的视觉享受,如同一部浓缩的赫哲族风情画,让人从中了解到很多赫哲族的艺术种类和风俗习惯。

值得高兴的是,赫哲族萨满舞已列入黑龙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葛玉霞成为这一文化遗产的传承人。“几十年来,我与萨满舞结下了不解之缘,作为传承人我现在才领略到父亲给我起名葛依克勒胡萨的真实含义,‘胡萨’赫哲语的意思是天鹅,他是希望萨满舞这只美丽的天鹅越飞越远、越飞越高”。

伊玛堪——濒临失传的英雄史诗

伊玛堪就是赫哲族的英雄史诗,它以原生态的说唱形式,来表现赫哲族历史、民族英雄、捕鱼狩猎、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有声有色的灵魂和百科全书。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作为伊玛堪说唱的传承人,吴明新经常到赫哲人居住的地方表演说唱英雄史诗,教大家说赫哲语;他还能演奏赫哲族独特的乐器口弦琴,这种弹拨乐器用四棱细铁条搣成,钢丝做舌簧。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食指弹拨舌簧,同时运用口腔呼出的气体掌握音高。

“我骑着阔力(神鹰)飞过千层云万重山;我骑着胡萨(天鹅)飞过千条河万条江;我要去寻找木竹林莫日根的踪影。我要把他的故事,给大家歌唱!”当我们在饶河县四排乡赫哲风情园里找到吴明新的时候,他正在给一些村民和孩子说唱《伊玛堪》中的“英雄莫日根”,那悠扬、激情的清唱演绎,让人由衷赞叹《伊玛堪》原生态的艺术魅力。

赫哲人的《伊玛堪》是“捕鱼人的歌”。以赫哲语叙事,散韵兼行,在一人无伴奏情况下即兴表演,说唱交替进行,描述部落战争、反击妖魔的传说以及风土人情,以“莫日根”(英雄)为主题的故事居多。现已采录的伊玛堪有50多部,代表性作品有《满斗莫日根》、《英土格格奔月》、《亚热勾》等。

伊玛堪的演述人被尊称为“伊玛卡乞发”, 往往家族内世代相传。分“大唱”和“小唱”。前者以说为主,侧重表现“莫日根”的长篇故事;后者以唱为主,侧重表现抒情性的短篇故事。“伊玛堪古朴平实,讲究合辙押韵,唱腔带有原始粗犷的山野气息,并可以随内容变化。”吴明新向我们介绍道。

可以说,伊玛堪就是赫哲族的英雄史诗,它以原生态的说唱形式,来表现赫哲族历史、民族英雄、捕鱼狩猎、风俗习惯和精神信仰。“一个拥有英雄史诗的民族分外令人景仰??藏族的《格萨尔》、蒙古族的《江格尔》、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赫哲族的《伊玛堪》。英雄史诗浓缩着一个民族的历史精神与文化精华,是一个民族有声有色的灵魂和百科全书。”著名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曾如此赞美。

今年77岁的吴明新打小就跟着父亲捕鱼,15岁时与父亲吴连贵从家乡同江驾船去抚远参加捕鱼比赛,获得了第一名。回来的路上,父亲一边轻快地摇桨划船,一边亮开嗓子唱起《伊玛堪》中的“英雄莫日根”。那时候,父亲是赫哲族著名的歌手,吴明新耳濡目染就学会了几段《伊玛堪》中的故事说唱。

上世纪60年代,吴明新参加了三江地区滑雪队,并在全国滑雪比赛中取得良好成绩,留在了佳木斯铁路部门工作。退休以后的吴明新重拾父辈留下的精神遗产,重访自己曾经生活过的四排、八岔、街津口,跟老人学习《伊玛堪》说唱,由于自己有父亲吴连贵亲教的基础,很快整理出赫哲人即将消失的民间说唱《伊玛堪》的主要故事篇章。

探访最神秘的女真后裔生活:鱼皮居然也能做成大衣 - hubao.an - hubao.an的博客  

吴明新正在给人们说唱赫哲族的英雄史诗《伊玛堪》。

2006年,“赫哲族伊玛堪”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吴明新和侄儿吴宝臣成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201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赫哲族伊玛堪”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评审的决议书上如此写道:“伊玛堪说唱有助于赫哲人的认同和凝聚,构成其历史和价值观的载体,并为之提供了连续感,在季节性劳作和节庆活动中发挥着集体记忆、教育和娱乐的功能。”

随着现代化的推进和语言环境的消失,现在会说赫哲语的只有二十来人,且大多只能传唱两三个片段的伊玛堪,传承已岌岌可危。同为伊玛堪传承人的吴明新和吴宝臣的区别很能体现这一艺术的窘况:77岁高龄的吴明新能自如地现场发挥,但54岁的吴宝臣只掌握了8段伊玛堪。

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赫哲人的生活、生产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特别是整个民族人数稀少,已经难以培育语言环境,这让吴明新很着急。他经常和其他地区的赫哲族老人沟通,记录伊玛堪,也记录赫哲语。“他们年纪也都大了,如果我们这批人走了,那赫哲语也没人教了。现在的学习者进行简单的日常沟通可以,稍微深入一点的交流就不行了。”

吴宝臣很认可叔叔的这些话:“当年爷爷可以连续唱几天几夜,比如1979年参加完全国少数民族歌手大会回到家里就即兴唱伊玛堪。我们现在都只会片段,新创的也往往不符合赫哲语倒装的逻辑特点。”而为了把伊玛堪传承下去,吴宝臣召集了13个被他称为“赫哲族精英”的族人,成立了伊玛堪艺术团在民俗村驻唱,“有了一定经济收益,许多人就愿意来学”。

作为伊玛堪说唱的传承人,吴明新每月会不定期地游走在赫哲人聚集地,教那些愿意学习赫哲族语言的族人学说赫哲语,还开办伊玛堪传习班。“刚开始没有人学赫哲语,因为大学不招赫哲语,工作也没什么用,甚至没人讲。我们挨家挨户去做工作,让他们来学习祖先的文化、语言。还掏钱给他们买笔买本,让他们来上课。”吴明新说起语言传习的艰难,颇为伤感。

好在政府在教室和经费上也给予一些支持,才使他的“游学”坚持下来。如今,吴明新在佳木斯市文广新局和敖其村开了两个传习班,共有50多个学生。“现在他们大多能说100多句赫哲语,唱两三段伊玛堪。”吴明新说自己年岁已高,希望能尽快找到一个接班人,将来能够接替自己将《伊玛堪》传承下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