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二讲 中药基本理论的概念和中医药理学

 龙凤冈 2013-09-29

                                 作者:   赵正孝(柳州市中医院)

                           吴娅娜(湖南中医药大学)

1、中药基本理论的概念

    中药基本理论是中药理论中的最核心的最基础的理论和观点,它实际上是中医基础理论的一部分。

    实际上,中医理论和中药理论是并存、不可分割的。两者相辅相成,互为根据,互为表里,互为存在的条件。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论“治之大体”:“寒者热之,热者寒之,温者清之,清者温之,散者收之,抑者散之,燥者润之,急者缓之,坚者软之,脆者坚之,衰者补之,强者泻之……”其中的“寒者、热者、温者、清者、散者、抑者、燥者、急者、坚者、脆者、衰者、强者”是辨证的结论,具体反映中医理论的认识,而“热之、寒之、清之、温之、收之、散之、润之、缓之、软之、坚之、补之、泻之”则是治疗对策,用来指导处方、遣药,是中药理论为内容的纲领,与中医理论的认识相对应。没有中药理论,辨证结论就是空的,无从选择方、药,中医理论不可能完整;没有中医理论,中药理论就失去依托,没有“用武之地”,中药就不可能发挥真正的疗效。而且中医理论与中药理论使用的是相同的概念、相同的术语,相同的理论思维,它们是一对孪生姊妹。没有任何其它理论可以取代其中的一个。以“寒者热之”为例,“寒者”只能是中医理论中寒的概念,“热之”也只能是中药理论中热的涵义,然后,这一治法的理论思维才能完整,才能取得理想的疗效。中医理论和中药理论在这方面是统一的。

    中国古代先贤在数千年来对抗疾病的历史进程中,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人体为观察对象,运用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资料,通过辨证施治,观察用药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了解具体的药物对人体的影响。经过亿万人次口服身受、规模宏大的用药实践,总结成功的经验,吸取失败的教训,通过分析、综合、归纳而得到对中药的作用性质、作用部位、作用特点、作用规律的认识,最终形成了一套中医独特的中药基本理论,包括对药物的四性、五味、归经、升降浮沉、毒性、功效和配伍关系等方面一般规律的认识,这就是中药基本理论。

2、中医药理学的概念

      据郑金生研究员考察,在传统中医药文献中,“药理”一词最早见于梁?陶弘景《本草经集注》序例。〔郑金生.中药早期药理考略.大陆杂志.1999(6):15-35.]陶氏云:“药理既昧,所以不效。”〔梁?陶弘景.“本草经序例”.见: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7:73.〕此处的“药理”,即指药效产生的机理。陶氏认为,医家治病、道家养生,皆“莫不以药道为先。用药之理,一同本草”【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序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历代本草无不将讨论药理作为主要内容。北宋皇帝赵估《圣济经》中则专设“药理篇”,阐述当时出现的各种中药药理学说,并强调“一物具一性,一性具一理”(宋.吴提注) 【梁?陶弘景编.尚志钧,尚元胜辑校.本草经集注.序录.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7.】。清代名医徐大椿则云:“故医者,当广集奇方,深明药理。”【清?徐大椿.医学源流论.卷上.见:徐大椿医书全集.上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189.】所以,“药理”一词,源于本草,其使用并非稀少,本不是一个冷僻的术语。

     中药传统的药理学,是中国历代医家在长期医疗实践中,以阴阳五行学说和脏腑经络学说为依据,根据药物所产生的不同治疗作用所总结出来的用药理论,是学习、研究、运用中药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中国大百科全书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传统医学.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2:561一562.】

    如前所述,中药是指在中医药基本理论指导下,用于治疗、预防疾病的各种物质(包括植物、动物和矿物等)。必须再次强调,中药基本理论不是凭空而来的,不是某个人的突发奇想,而是来源于中华民族长期的、大量的、艰苦的医疗实践活动,并在历代医家的医疗实践中不断修正、发展和丰富,理论一旦形成后又反过来指导临床医疗实践活动。

    中药基本理论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必然受到中国古代自然科学和哲学思想的影响,它吸取了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是在中医基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的,因而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表述语言,在认识方法上具有整体的、宏观的、直观的、思辨的特点,这完全有别于西医药学。

    中医药理学是总结和运用中药基本理论,研究具体药物功效,以指导中医临床实践为主要目的的学科。中医药理学是联系中医与中药的纽带,也是联系中药基本理论与中医临床实践的纽带。

    目前对中药的作用机制的研究,有中医药理学和中药药理学之分。

    中药药理学是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药与机体(包括病原体)相互作用及其作用规律的科学。中药药理学的研究内容分两部分,即中药药效学和中药药动学。中药药效学是用现代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和揭示中药药理作用产生的机理和物质基础。中药药动学是研究中药及其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及其特点。

    中医药理学与中药药理学完全不同,它是运用中药基础理论,以某一类或某一种具体中药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质和功用等的一门学科。

    中医要对某一类或某一种特定药物进行深刻的认识,必须在全面了解其物种特点(包括生长环境、生长季节、药用部位以及药物的形态、颜色、气味、质地等)之后,通过分析、综合、归纳,推断其具有某些方面的功用,进而验之于医疗实践,最终得到对该其作用性质、作用部位、作用特点、作用规律的确切认识。在认识论方法上,中医药理学对药物的认识,是将宏观世界理论运用于微观事物分析,是思辨与直观的统一,是一般理论与具体对象的有机融合的结果。因此,中医对中药的认识和运用,有着独特的理论体系指导,充分反映了我国自然资源及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两千多年来,中药基础理论在中药应用的各个环节上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由此孕育了中医药理学。

    中医药理学是在中药基础理论的指导下,以某一种或某一类具体药物为研究对象,研究其性质和功用等的一门学科。

 

3、中医药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我们知道,每种药物,都具有与其疗效(医疗、保健)有关的各种特征、属性和性质,这些特征、属性和性质均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药物的疗效,而这些特征、属性和性质影响疗效的机理,就是药理。

    中医药理学的理论体系源于中药基本理论。中医药理学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根据中药与疗效有关的各种客观的特征、属性和性质,具体分析中药具有的疗效,从而为临床中药的使用提供理论指导,使临床医生能更自觉的、全面的了解药物,为准确而有效的应用中药治疗疾病、保护人类健康服务。

    高晓山在其著作《中药药性论》中指出,“药理”一词作为专用名词在中医药典籍中出现,超过千年。在《圣济经》中即有专门的“药理篇”。但由于现代医学中药理已经成为专科名称且使用广泛(现代中医药院校中广泛使用《中药药理学》教材),为免混淆,才不得不将将中医的“药理”改称“药性”。所以,该著作中的“药性”二字,实为“药理”之意,该书中的“药性理论”实为“药理理论”。

    高晓山在《中药药性论》将中医药理理论归为基础药理理论、采制应用药理理论、失传的古代药理理论等三大类(原著中均称“药性”,兹径改)。其中基础药理理论包括:

    1、抽象药理  与中国古代哲学及中医基础理论有直接联系的药性理论,如药性阴阳、五行、易理、运气(生成禀受、运气用药)等。这一类药理理论与古代科学、医学通用的理论联系密切,意义相通,但在临床运用方面较少讨论。

    2、形性药理  包括形质和性气等,如剂量、色、臭、味、形质、气(性)、有毒无毒等理论。

    3、向位药理  包括归经 (经络、脏腑)、气血营卫、升降浮沉等理论。

    4、功能药理  主要是药物治疗作用的概括,十剂以及其后十二剂、十八剂、二十四剂等都是一个字的概括。《素问?至真要大论》的治之大法,以及后世方书、本草中多种治法的论述,都涉及功能药性的类别。

    5、综合药理  前引药类法象、用药法象,辨药八法、药队,以及《万病回春》、《松崖医径》、《外科大成》、《理渝骈文》中的十二经补泻温凉药、十二经补泻药,《本草约言》、《本草蒙鉴》各经主治药(各经主治引使)都是综合多种药性,作为整体药性对待。此外,三品分类也含综合药性的思路,但实际临床应用很少。

    6、配伍药理  主要指药与药配伍后的药性变化或复合药性理论,如七情、引经、药引、药对等。十八反、十九畏也包括在内。

    7、方剂药理  包括方剂组织与方剂内药性关系、相互影响,如君巨佐使、七方等,以及以方剂为单位(成方、成药)的药性理论。

    8、禁忌  包括药忌、服药禁忌、妊娠禁忌等。

    《中药药性论》中采制应用药理理论的内容包括:

    1、采收理论  包括道地、采收时间、入药部位、收藏、六陈等理论。

    2、修制理论  包括与制造、酿造、炮制等与药效有关的理论。

    3、制剂与剂型理论  包括制剂方法、制剂限制(不入汤酒之类)、剂型理论等。

    4、服用理论  包括内服、外治理论、服用制度理论等。

    以上内容构成中医药理理论的主要内容。《中药药性论》中还提及失传的古代药理理论,指在古代文献中有记载,但无从了解其涵义与应用的某些理论,从其记载位置、文字看,应与药效与运用规律有关。如《神农本草经?序例》:“药有阴阳配合、子母兄弟、根茎花实、草石骨肉……七情合和”,其中子母兄弟就意又不明。

    药理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核心,基础药理理论又是药理理论的基础部分,中药基础理论包含着较重要的或实际意义较大的基础药理理论。可以认为:中药基础理论是中药理论的最核心内容,是中药理论的精华,是中药理论最具特色的部分。

    自从西医传入我国,西医药对中国传统的中医药构成一个不小的冲击,关于中医是否科学一直存在争论,在此基础上,一些专家基于“中医不科学”的观点,提出“废止中医”的呼吁;还有一些专家承认中药的有效性,而不承认中医的科学性,从而提出“废医存药”的观点。这些都在考验中医的科学性。也促进了中医药学者加强了对中医药的现代研究。

    在中药基本理论框架形成后,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中药的发掘、培植、采集、炮制、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上起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历代中医临床大家,从一代医圣张仲景,到金元大医家,再到清代的温病学家,在医疗实践中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的同时,也在丰富中医临床药理学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历史告诉我们,中药基本理论蕴含的真知灼见值得我们珍视,中医药理学丰富的内涵有待今后进一步发掘。

    由于所处时代科学认识的局限,古人对许多中药的药理无法进行深入探讨,有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甚至经常不可避免的陷入唯心主义的泥潭。所以,直到今天,中医药理学理论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现代科学的发展,使人类对世界和人类自身的观察获得了全新的视野;现代生物学研究的进步,使我们有更开阔的视野来认识中药、分析中药;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交通便利的实现,使我们能更方便的深入了解各种中药材的物种特点,从而为中医药理学提供更丰富的资料,中医药理学独立成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已经具备了充分的条件。但是,由于人类对置身其中的世界和人类本身的研究总是不可穷尽的,中医药理学的研究仍然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因而中医药理学的发展道路将是漫长的、曲折的、不断修正错误、不断完善的历程。中医药理学作为一门暂新的科学必将在不远的将来诞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