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治疗方法
基本方:车前子15g(包煎),萆薢、茯苓、土茯苓各20g,猪苓、泽泻、益母草各l0g,淡竹叶5g。红肿热痛较重者加连翘15g、丹皮l0g、蒲公英l0g,痛甚者加延胡索15g,尿路结石者加鸡内金20g,多关节疼痛者加独活、秦艽各l0g,胃痛或纳差者加炒麦芽20g,夹淤者加紫丹参15g。每日l剂,水煎,分3次口服。发病及服药期间禁食高嘌呤及滋补燥热食物,禁酒、少食肥甘腥荤之品,注意卧床休息,并抬高患肢。
2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关节红肿疼痛消失,行走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84例,占81.6% ;好转(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血尿酸接近正常,但多关节仍有轻微疼痛)l7例,占16.5%.;无效(用药后关节疼痛及尿酸无明显变化)2例,占1.9%;总有效率为98.1% 。治疗时间最短者2天,最长者23天,平均为7天。
3 病案举例
李某,男,67岁,2000年9月4日诊。痛风性关节炎4年余,曾多次住院治疗,口服别嘌呤醇片、秋水仙碱片,并配合静滴地塞米松注射液治疗可缓解,但经常复发,近1年来已不敢食肉,本次因劳累并饮酒而发病。症见两足大拇趾内侧红肿疼痛并双踝关节肿胀疼痛,以右足为甚,患部有灼热感,拒触按,行走困难,血尿酸560umol/L,双耳廓上均有痛风结节,舌质稍红、苔略黄腻,脉细弱。诊断为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热蕴结。法当淡渗利湿,清热化淤。药用茯苓、土茯苓、萆薢各20g,车前子(包煎)15g,苡仁40g,黄柏、丹皮、泽泻、猪苓、独活、益母草、陈皮各l0g,淡竹叶5g。日l剂,水煎,分3次口服。次日红肿热痛症状明显好转,前方续服3剂后症状消失,血尿酸降至正常,可自由行走,再服3剂以巩固疗效,随访3年未发。
4 体会
本病多属实热证,多以湿热为患。治当淡渗利湿兼清热凉血,使二便通利,小便量增多,从而能较快的解除红肿疼痛的症状并降低血尿酸,且短时间内不易复发。治疗中应注意患者即使有舌质淡、苔腻及脉沉等类似寒证表现,也应慎用温经散寒药物,以免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