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乒乓球运动中的身体保护

 大白兔奶奶 2013-10-06
       乒乓球运动是智能、技能、体能三者兼容以智能为主的运动项目,特点是速度快、变化多、击球技巧性强、运动兴趣易于激发,男女老幼都喜欢它。
  小球虽很好玩,但在运动的过程中还需加强对自身的监护,以免产生对人体不良影响。
  环境检查:球台四周要较宽敞,不要有太近的障碍物,以免运动中受到伤害;地面要干燥,水要及时拖干,防止滑倒受伤。
  做好准备活动:运动前应做一些专门性练习,如慢跑、徒手操、活动各关节、韧带、肌肉,使人体能适应乒乓球运动的各项要求。
  控制运动负荷:对于中老年人应避免进行竞技性的比赛,因为随着竞技程度的加剧,运动强度也会升高很多,这对于心脏功能较弱的人来讲,可能会产生不良影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要根据个人体质、体能状况妥善控制,避免过度疲劳,一般每次练习30~40分钟,心率在120~130次/分左右,就可以达到锻炼效果。对于有心血管疾病的患者,则另当别论。
  做好整理放松活动:运动后及时进行整理放松运动,可采取慢跑、四肢放松摆动、局部按摩等多种措施。整理活动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防止运动损伤:乒乓球运动时,腕、肘、肩部、腰部用力较大,常易引起手腕关节肌腱牵引过度及肩关节周围的腱鞘炎,其他如膝关节、腰部也会因运动不当而引起损伤,因此要循序渐进,运动量由小到大,要掌握正确的打球方法,避免引起损伤。
  必须指出,打乒乓球运动是一项安全可靠的运动,只要我们遵循科学的健身观,注重运动前的准备活动和运动后的放松活动,量力而行,因人而异,适量运动,就能达到满意的健身效果。
-------------------------
乒乓球运动的准备活动
       首先先让学生们排队按次序绕场地跑数圈,根据学生身体素质和天气温度来定圈数。冬天可以多跑些这样更能快速让身体发热,夏天跑上两圈即可。基础好的学生可以进行以球拍颠球跑,这样即跑步热身又可以练习球性,一举两得。场地够大的话可以在跑得过程中加一些简单的跳跃性动作以活动全身大肌肉群。然后做赛前热身活动,主要包括头颈运动---活动颈部,避免剧烈动作时扭伤颈部,肩部运动---活动拉开肩部,避免拉伤,腰部运动---避免闪、拉伤腰部,因为搞体育的都知道腰部的发力对运动很重要,所以保护腰部很重要,活动主要是做腰绕环,幅度可以大一点,充分拉伸腰部关节及肌肉!膝关节运动---膝盖同样也是很重要的一环,可以向前、后、左、右进行屈伸以活动膝部,弓步压腿---包括正压腿、扑步压腿,达到拉伸韧带的效果,避免拉伤!踝关节运动---在所有运动中进行跑位是进行防守、进攻的前提,在乒乓球运动中也是如此,所以在发力过程中都是靠踝关节,活动的方式可以以脚尖点地进行绕环。腕关节运动---之所以在这里提起腕关节是因为在活动时可以与踝关节运动一起进行,这样能适当的节省时间,活动方式是两手十指交叉进行绕环,与踝关节运动同时进行,这样更有节奏。以上基本就是我记下来的全部准备活动了。特别提示一下,我是武汉体院的学生,是搞体育的!这些准备活动就是我们当时上乒乓球课时我们老师要求我们的!我们老师当年退役前是国青队的,还在意大利带过7年球!我想她的这套准备活动应该是很有科学道理的,结合了热身和对热身时的身体保护。
------------------------
身体以下几个部位是容易受到运动伤害的:
一、肩关节
肩关节,是乒乓球运动的重要环节,无论你打球的姿式是何种状态,用肩部发力总是不可避免的。
易受伤的原因:
1、不做准备活动。许多乒乓球爱好者,估计都和本人一样,年轻时,习惯抓起球拍就打,不做任何准备活动。思想上轻视乒乓球的运动量,是造成不做准备活动的主要原因。
2、动作不标准。业余爱好者,大多数人都是没有经过专业人员教授的,靠自己摸索练习的居多,动作正规的少之又少。因为动作不标准,经常看到的就是抬肘击打的错误动作,还时常用蛮力蛮打,时间久了,极易造成运动伤害。
3、运动量太大。大多数爱好者不存在运动量大的问题,但一定会存在少部分极其喜欢乒乓球的球友,在某个时间段里,加大了运动量,超过了身体的耐受力,而造成伤害。
4、不喜欢做运动后的放松活动。所有的运动项目,都提倡在运动前热身,在运动后放松,但是业余爱好者,多数没有这个习惯,当然,当运动量小的时候,这项活动可做可不做,但当运动量达到一定程度后,运动后的放松活动就会显得特别重要。
二、肘关节
作为乒乓球项目,这个部位最易受伤,有许多人还因为喜欢打乒乓球而得上了网球肘。
易受伤的原因:
1、肘部作为乒乓运动中最最重要的参与环节,力量冲击最大、最多、最久,几乎板板用力击打时,肘部都会受到不同力量的冲击力。
2、发力机制不好,没有顺势而为,而是强行发力,发死力,从而导致运动伤害。
3、不做准备活动。
4、不做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5、运动量过大,有的球友,年纪已经偏大,但仍不服老,天天加量训练,弄滴比专业运动员时间还长~~~不受伤才怪!~~~~
三、腰部
腰部,作为乒乓球的发力主阵地,许多动作都与之有关,因此,极易受伤。
易受伤的原因:
1、与上面的原因相同。
2、发力过猛是腰部受伤的重要原因。
3、另一个原因是发力时因为身体移动不到位而导致失去重心,但仍然强行发力,非常容易造成对身体的伤害。
4、常年伏案工作者,腰部肌肉僵化,是容易受伤的基础原因之一。
5、腰部本来就有问题的乒乓爱好者,如腰肌劳损、腰突等。
四、背部
背部,一般人很容易忽视的位置,肩胛骨下方,左右两侧都非常容易受伤,原因很简单,那是肩部发力时最重要的力量来源,运动时的发起与紧急刹车,这个部位都得参与发力。
易受伤的原因:
1、 不做准备活动
2、 不做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3、 发力过猛或发力时失去重心。
4、 常年伏案工作者,背部肌肉僵化,是容易受伤的基础原因之一。
五、膝关节
乒乓球项目,要求运动时膝部弯曲,加上左右前后移动中膝部反复受力,极易造成伤害。
易受伤的原因:
1、 不做准备活动
2、 不做运动后的整理活动
3、 发力过猛或发力时失去重心。
4、 下蹲太深,运动量过大。
六、横握法的手背、直握法的手指
横握板时,反手位进攻低弧线半出台球时,非常容易将手撞到球台上;直板因为握法的原因,食指、中指非常容易变形、出老茧。
易受伤的原因:
1、反手横拉时,太注意看球而不看球与球台的关系,盲目发大力,加上身体重心没控制好是手容易撞台的主要原因。(还是不熟,这就像用筷子吃饭,时间长了,说啥也吃不进鼻子里去~~~~)
2、直板握法时,食、中指易伤的原因是握时太过用力,当然,由于握法的原因,有时,受伤或起点茧子,是正常范围内的事情,不必多虑。
其他部位也有可能会受伤,如手腕、脚踝等。
----------------
膝盖                                                 

打球的人多会注意对上肢的保护,却往往忽略了膝盖,事实上,膝盖也很容易受伤。

由国家体育总局组织的对优秀乒乓球运动员运动创伤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乒乓球运动损伤,多发部位为腰部、肩部和膝部,其中,膝关节的损伤比率占30%以上。这是由于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膝关节始终处于半屈曲位,关节处于不稳定状态。若膝关节力量薄弱,在突然失去重心时,就容易造成膝关节内外两侧副韧带的运动损伤。另外,膝关节损伤也和乒乓球的打法有关。例如,削球型打法,下肢的活动较多,幅度大,造成膝关节负担过重,容易发生损伤。

 因此,要根据个人情况调整打法类型,也可以加强膝关节的锻炼以减少损伤发生,如通过站桩、蹲马步来加强股四头肌力量;通过压腿、劈叉来提高股后肌群的柔韧性。

 为了防止损伤,打球时应采取一些预防措施。首先,训练前一定要做好准备活动,包括慢跑、关节的旋转及牵拉。

其次,打球时不要单面运动,总是一个角度,老打正手或是反手,这是不平衡的运动,容易出现肌肉劳损。此外,通常半小时为一节比较好,但在休息的时候不能歇着,而应稍微走一走放松肌肉,消除疲劳。

                                                                                                               《现代健康报》2007.01.03.赵斌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