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寻访上海--松江仓城

 思书别院 2013-10-06
说到上海,不能不说上海市松江区。
松江镇,今松江区的区政府所在地。松江镇是上海地区历史最悠久的城镇之一,唐代设县之前已成集镇,当时称“赵店”。据清康熙《松江府志》:“昔未邑之日,市东名赵店”。赵店之名源于赵店庙。据考,赵店庙位于松江城东门附近。而赵店形成于何时,还没有明确的说法。根据普照寺旧址曾是二陆(陆机、陆云)旧宅等史料,松江镇的雏形应在西晋或更早就已形成。
唐天宝十年(751年),华亭县立,县治设在今松江镇,当时称华亭。镇内已有十字通衢,保存至今的唐代石经幢,原先就耸立在十字路口的中央。从旧城中发现的唐代河道等遗址可知,唐代华亭县城的民居、店舍多傍水而建,市河纵横,小桥相连,呈现一派水乡城镇风貌。城内城外寺庙林立,香火兴盛;鱼市、米市交易活跃,初步显示了江南重镇的形象。
松江城建于唐代设华亭县后。(可能是土城)
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的《云间志》记:“县之有城,盖不多见。绍兴乙亥岁,酒务凿土,得唐燕胄妻朱氏墓碑,以唐咸通八年(867年)窆于华亭县城西一里,乡名修竹。是唐之置县,固有城矣。废兴之由,莫得而详,疆域尚仿佛可识云。县城周回一百六十丈,高一丈二尺,厚九尺五寸”。
此文献说明唐代已经有“城”,但唐代的“城”实际很小。
至宋代城中有街巷数十条,
元初,朝廷下诏“堕江淮郡县城”(时华亭属秀州,秀州城“堕”,华亭城“堕”否,志书无载)。元代时很可能松江也“堕”而无城。
元代至元十四年(1277年)十月,升华亭县为华亭府,到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始建松江府署。一直到上海开埠之前,松江始终是今上海地区的经济中心,被誉为东南重镇。松江镇人口稠密,水陆交通便捷,自然条件优越,物产富饶,为大宗商贸发展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
到元末松江已经形成了东西“十里长街”。
元末张士诚占领松江,有扩建土城的记载。这个土城是现在松江府城的雏形。
洪武三十年(1397年),按旧张士诚所建土城走向修筑起一座砖城。“府城椭方形”,城周围九里一百七十三步,高丈有八尺,池广十丈,深七尺余。陆门四,水门四,东门叫披云,西门叫谷阳,南门叫集仙,北门叫通波,城门名称石刻为松江知府陈威题。城墙上还有敌台20座,窝铺26座,雉堞(垛口)3389垛。后来明代又修城四次,最后一次是崇祯三年(1631年)大修城垣,增高了城堞,修葺了窝铺、敌台、城楼。四座城楼:东曰迎生,西曰宝成,南曰阜民,北曰拱宸,都由董其昌题榜。四楼高耸,松江府城更加雄伟。
明代,松江府经济空前活跃,松江城成为东南一大都会,“郡邑之盛,甲第入云,名园错综,交衢比屋,阛阓列廛,求尺寸旷地而不可得。”城内拥挤不堪,为了适应经贸往来和日益增加的人口,松江城只得沿市河向东西两侧延伸,由此形成了一条东起明星桥,西至祭江亭,用石板、条石铺成的十里长街。街宽二三米,两旁房屋楼阁相连,店铺商行相望。与街道平行的市河两岸都有石驳岸,房屋沿石驳岸而建;河上桥梁密布,人口繁密地段每隔四五十米就必定架有石桥或木桥,将市河两岸连成一体。市河两岸与十里长街形成繁华的商业带,在两侧延伸出众多的小街小弄,主要是居民住宅区。明代松江城达到了她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期。
此后,明代倭寇的骚扰烧掠,明末清初清兵攻城后的大肆焚烧民房,松江城受损严重。
清顺治十三年(1656年)分华亭县西北部建娄县,县治设在城内,与原来的松江府华亭县治同处一城,使松江古城成为少有的一府两县治的“附郭县”。这种“一郭两县”,的城池模式在全国范围内是极少有的。
清康熙二年(1662年),大修城墙、城楼,疏浚城河,松江府城焕然一新。其后又于雍正中修筑了城河石岸;乾隆间三次分别修筑了西门城河石岸、城东北角城河石岸、娄县地段城河石岸及城上窝铺。道光年间督修了雉堞一千九百十一座、窝铺二十五座、炮台二十八座。经历代修葺,古代城垣功能日趋完善。
清末太平天国战争,松江城迭遭重创,大批建筑被毁。
辛亥革命后,松江地方当局即有拆城之议。民国17年(1928年)起,为筑松(江)汇(桥)公路,在原东、西城门南侧各开一豁口,叫新东门、新西门,首开拆松江城墙之风。民国25年,为修松(江)金(山卫)公路,在原南门之西辟新南门。
抗日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松江城的毁灭性轰炸,使原来松江城内和西门外居民稠密、商业繁荣的地段成为一片废墟。此外,开埠后上海城的迅速崛起,经济重心的转移,松江城繁盛景象也受到很大影响。
民国28年(1939年)初县府宣布拆除4座月城(又名瓮城或城肚子)。不久,为拓宽中山东路,拆除披云门(东门)。
1949年5月12日松江解放。
1951年,为拓宽沪松公路袜子弄一段,拆除通波门(北门)。1953年为修筑通往南门的道路,拆除了集仙门(南门)。1958年,为筑中山路和美化周围环境,拆除了西水门,同时拆除了谷阳门(西门),至此4座城门全部拆光。
1957年冬至1958年头,为拓宽通波塘,拆除北水门。1970年拆除南水门。1982年,建白云新村,拆除东水门,至此4座水门也全部拆除。
从民国28年(1939年)拆掉4座月城至1982年拆除东水门,松江城垣月城、水城门、城门全部拆光前后经历了四十余年。1987年,西城河因两头堵塞,孳生蚊蝇,为改善城市环境卫生,大涨泾以北至菜花泾全部用城墙土填平,建成绿化区。
松江古城墙经历史上建城、扩城、修城、固城、守城、攻城、拆城等风风雨雨,不复存在,她成为松江历史沧桑变迁的一个缩影,作为一个地理名词流传于世间。
自唐宋以来,松江古城日趋繁华,县前大街逐渐形成商业繁荣景象,并逐渐延伸到西门(谷阳门)外,形成了西门外大街的雏形。并逐渐延伸到古城西面的“云间第一桥”跨塘桥西。
除了松江府城,松江还有一城——仓城。位于府城西门外的最西端。
仓城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明清时的漕运。漕运——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就是利用水道(河道和海道)调运粮食(主要是公粮)的一种专业运输。漕运运送粮食叫“漕粮”供宫廷消费、百官俸禄、军饷支付和民食调剂。漕运从明朝开始,漕运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修建了京杭大运河,江江南的粮食运往北京。
明宣德八年(1433年),巡抚侍郎周枕在松江府城西古浦唐之南建水次西仓,这就是仓城的由来。
明清时的仓城,有城墙及四门、敌楼、瓮城等,规模甚大。可以说,正是仓城的兴筑,才使松江城的西部获得了快速发展,并最终影响了松江古代城市发展的格局。松江是我国少有的有两座城的城镇,其中一个是位于谷阳路以东的府城,另一个就是位于大仓桥之南的“仓城”。
咸丰元年(1851年)始,全部漕粮均改海运。上海位据江海之冲,占尽了海运的地利优势,它不仅仅承担着松江一府的漕运,而且是名副其实的东南数省漕粮的海运中心。在这样漕运方式根本转换的大背景下,松江的仓城虽仍是仓贮重地,但漕舟集泊上海后,仓城周边商业圈项时失去了北方水手这一重要的贸易和经营对象,由此而产生的连带效应便是大量娱乐场所的歇业,商业规模急剧萎缩,昔日万灯照耀、喧闹声终宵不绝的盛况逐告结束。后来太平军前后三次攻入松江府城,仓城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破坏。至时,仓城逐渐走向了衰弱。如今我们只能从哪些遗留下的明清古建筑中,还能看见仓城曾经的繁华。
在现在的松江地图上,仓城是指沈径塘以西,
据第三次文物普查资料。这个区域现存保存完好的明清古建筑128幢。
云间第一桥;
又名“跨塘桥”位于仓城最西端,跨古浦塘(今名松江市河)北端。明成化年建,是当时松江最大的一座桥。因名“云间第一桥”
清同治年重修。该桥呈三孔石拱桥,高8米,宽5米,长30米。拱券部分用青石砌成,桥面及阶栏杆则用花岗石。东面桥拱上有同治年间镌刻的一条“云间第一桥”额,西面桥拱刻有:“同治十一年募捐重修”,桥柱刻有“南无阿弥陀佛”之句。
与该桥相关的故事:
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和康熙四十六年春,康熙皇帝两次南巡,舟抵松江巡察,都在此上岸。其时,松江文武百官、地方乡绅,跪迎接天子于古浦塘边,数以万计的百姓,扶老携幼,随舟拥道,欢声此起彼伏。
清顺治四年,陈子龙,字卧子,抗清事败被捕,宁死不降,清军用船将他押解南京,途经云间第一桥时,他提出要停船看桥,乘守卒不备,遂起投水殉难。这天,是1647年的5月13日,诗云:“古桥依旧恋春风,惊涛不尽悼子龙;卧子瑗公续相伴,壮士寄怀松水中。”
相传明崇祯十一年秋天,秦淮八艳之魁柳如是女扮男装,独乘“兰舟”画舫驶抵云间第一桥,陈子龙恰巧在此为复社知友送行,陈柳巧遇,一见如故。陈子龙邀柳如是相叙于松江南园,俩人投缘,相见恨晚。陈子龙心念反清复社大业,既表明心迹,又难舍难分。柳如是走时,陈子龙送行至云间第一桥。时值秋天,秋风萧瑟恨离别;古桥相送,谁知竟成永久诀别。陈子龙投水殉难的第二年秋天,柳如是白衣素服来到云间第一桥,她长跪桥上,手托香盘,悲祭英魂。此情此景,天地为之动容,下起细雨,流水鸣咽,与如是同哭。
 
 站在桥头西望,当初乾隆就由此而来,由此而往。
 
东望,远处是松江府城。
 大仓桥
 
 沿古浦塘往东,可以看见第2座也是建于明朝的石桥——大仓桥。原名“永丰桥”明天启年间,知县章台儒建,高10余米,跨度50余米的 五孔拱形大石桥。因年代久远,河道变窄,原5孔中的两孔已在河岸上了。因桥南为松江府漕运仓城,故俗称大仓桥。
 大仓桥南岸,传说岸边曾有块大青石叫“孟姜女坐石”。
孔子《春秋》载有“杞良妻哭夫崩城”轶事,杞良即万杞良,他有个歌喉甜润、人品贤慧、钟情无限的爱妻孟姜女。山海关有座孟姜女庙,楹联注说“华亭孟姜”,即孟姜女华亭人氏也。据考证,孟姜女山歌在松江农村流传甚广。八十年代有学者来松考证《孟姜女》,所撷民间传闻中,市河仓桥南堍岸边有块神奇的孟姜女坐石。相传孟姜女从华亭南门外步行到大仓桥,准备乘船北行,因天色已晚,加上一路劳累,便歇息于河边的一块大青石上,蚊虫见之,陡生同情怜悯之心,距石三尺飞,众星拱月般萦绕四周,却不去惊扰孟姜女的睡梦游思。从此,这块大青石便无蚊虫飞近,成为当地百姓纳凉胜地。
 
 
桥头石狮子,默默着注视着历史的变迁,远处一幢幢高楼正拔地而起。
沿古浦塘两边,北面是中山西路,南面是秀南街。
中山西路,即西门外大街。明清时期,仓城作为漕粮的储存和发运地,经济空前繁荣,出府城西门,沿着中山西路直达仓城。每届漕运时节,各帮漕船均集泊于仓城外古浦塘中。水手皆北方人,尤以旗人为多,他们把北方产的白菜、梨枣之类携至松江售卖,一时地摊遍布仓桥一带,居民购买踊跃,人声喧嚷,仿佛现在的商品展销会。著名茶肆为得胜楼和畅园,每日云雾蒸腾,人满为患。旅馆有单家寓、强家寓、许家寓;饭店有宏兴馆和龚家饭店,这些都是外来水手经常光顾的地方。还有王家锡作、钱来米店也较有名。至于游戏赌博的场所则到处都是。
 
路边粗大的行道树说明路历史的悠久。
 
 
 中山西路336,368,370,372,374,376号的这家有着7,8个门面的徐氏当铺是当初经济繁荣的代表。
 
 
 
 这幢楼还顽强地挺立路边,路因楼而让道。
 
 
 换个角度欣赏。这楼边上是永丰幼儿园。园中原是一组规模较大的古代住宅,据说有十埭九庭心。清代为曾任平湖知县的许嘉德住宅,现仅存这座葆素堂大厅(俗称许家厅)。本来堂前挂有“葆素堂”一匾,现已毁。厅规模较大,结构复杂,屋顶部是使用江南特有的草架顶,斗拱繁复,交错多变,装饰华丽,梁枋饰以彩绘。现在虽然大多已褪色,但柱上卷刹仍具有气势,梁柱粗大,柱础青石雕有勒脚,十分美观,仍保持古代大厅建筑的特点。
沿着中山西路东行,可见古浦塘上仓城地区的第三座桥——秀塘桥。走过该桥,到了河的南岸。很快我们就看了一座石桥——秀南桥 
  秀塘桥
 
 
这是根据张氏旧宅迁建的“观鲈楼”。2008年,在南埭发现古宅一处,经考证为张氏旧宅。现将其前厅、宅楼落架迁移至秀塘桥和秀南桥之间的市河南岸一曲,成为三秀风貌一景。:“观鲈"二字大概是因为此地是松江四腮鲈鱼繁衍地,而起该楼为观鲈楼。
 
 
走过秀南桥,进入了松江地区明清建筑保存最完好的古街道——秀南街。 
 
 
 破败的高大院墙。住在里面的人生活恐怕是一团糟吧。时光流转100年,门口这位美女也许是一位小姐。
 
 
曾经高大的门头现在只能靠小树妆点门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