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917年四川话英文教材走红网络 网友惊呼高端

 dongchang 2013-10-06

昨天,一本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百年前的“川译英”中文教材的微博,点燃了网友们的兴趣。大家惊呼“高端”、“洋气”。 据华西都市报记者了解,这是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医生给华西协合大学医科学生编写的英文教材,也许是唯一的四川话英文对译。
 
部分“川译英”句子摘录
 
煞角洗地,就归一了。
 
Finally wash the floor and will be finished。
 
倒拐吗、端走?
 
Do we turn(this)corner or go straight ahead?
 
拢了屋头了。
 
we have arrived home。
 
“今天落雨,路烂,又溜。”“今天走得拢吗?”“今天横顺要走拢。”“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这些句子不是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四川话“考级题”,而是一本正式的教材上的内容——成都CS学校(Canadian School,为解决在川加拿大志愿者孩子教育创办的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日制学校,以下简称 CS,)的“Chinese lessons”教材。
 

1917年四川话英文教材走红网络 网友惊呼高端
1917年四川话英文教材
 
起源 外国人的中文教材
 
“CS孩子”的父辈、祖父辈在100多年前从大洋彼岸的加拿大来到四川,落脚成都,开始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兴学、行医生涯,他们创建了华西协和大学,即如今的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四川话是当年“CS孩子”除了母语外必学的语言。新西兰友人云达忠先生曾是CS的学生,2012年4月下旬来川,已是耄耋之年的他仍说着流利四川话。
 
“走得拢”、“落雨”、“跟到就抹灰”……微博上曝光的这本关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近100年前的“川译英”中文教材,引发热议。据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宣传部长廖志林介绍,这本教材是由华西医院创始人启尔德编写的,1917年由华西协和大学出版。“由于当时有很多国外的医生、学生来成都,他们听不懂四川话,所以就专门编写了这本方言教材。”
 
教材中除了一些常用的四川话,还有一些生活场景引发的对话,如“请老婆子”(请老妈子)、“喊伙房买东西”、“坐轿子”等。
 

1917年四川话英文教材走红网络 网友惊呼高端
1917年四川话英文教材走红网络 网友惊呼高端
 
怀旧 老川话引发追忆
 
在这本教材中,有“今天落雨,路烂,又溜”、“扫归一了,就把东西还原”、“跟到就抹灰”之类地道的四川话,每句话下还有英文翻译以及拼音。
 
“今天走得拢吗?”这句话,在教材中被翻译为“Can we get there today or not?”“一个外国人能把这些方言都翻译出来,真的不容易。”网友们感叹道。有网友称:“这是标准西南官话教程。”
 
廖志林说,前文的句子出自市二医院和今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创始人启尔德编写的一年级新生教材,是分情景教学四川话的。每个情景以一句完整的四川话句子为基础,下面配上对应的英语翻译。每个关键词的旁边配有英语注释、英语中的同义词。最有意思的是,每句话、每个词语的下面还按照英语音标的原则,标注出对应的四川话发音,比如,“走得拢”的四川话发音就标注为“ZOU DE LUNG”。
 
廖志林透露:四川话是古典四川话,英文也是古典的,去年加拿大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麦道伟告诉我,这样的英文有的加拿大也很少用了,很古典。
 
据悉,除了这本教材,精神科还出版了一本英文小册子,这本全英文的小册子是我国精神病学第一本住院医师手册。手册是60多年前由英国人编写的,当年在精神病科住院部的住院医生人手一本。”廖志林说,由于当年编写手册的英国同行四川话学得不标准,把成都(chengdu)错译成了chengtu。
 
加拿大人启尔德
 
启尔德(Omar,L. Kilborn)(1867-1920)1891年作为加拿大教会志愿队的先遣队员来中国,1892年到达四川在四圣祠北街福音堂东侧开办了一所西医诊所。后来成了仁济医院,治病救人的同时还育人无数,该医院后来发展为现在的华西医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