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关福 2013-10-07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1:三林塘地区在浦东新区西南隅、黄浦江的东面。这里在东汉三国以前还是汪洋一片,到两晋时期,演变为海边滩涂,渐成陆地。此地是浦东最早成陆的地方。自唐代起,先辈辛勤垦植,荒滩上偶观田宅,宋代人烟渐密。北宋时,福建人林乐耕携家室来此,与当地百姓一起创业。林的后裔繁衍成为世家大族,在黄浦江一条支流的北岸,沿河分居三处,曰东林庄、中林庄和西林庄,合称三林庄。元始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三林庄在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四保的领地内,称为三林里。至明初,三林已成浦东一大镇。清嘉庆《松江府志》记叙西运盐河至小腰泾段称“三林浦”;小腰泾至陈春塘段,叫“东三林塘”,再西至黄浦江,叫“西三林塘”。小腰泾至西黄浦,河身贯穿三林全境,统称“三林塘”,又称三林港,或称三林塘港。位于三林塘港、东汾泾、陈村港三水汇集处三林港北岸,与南汇、川沙两县一水之隔的集镇,明代称东塘(东三林塘),与西塘(西三林塘)合称三林塘镇,至清代、东塘日趋寥落,西塘发展成为名副其实的三林中心集镇——三林塘(镇)。融明朝露香园“顾绣”“苏绣”技术为一体的三林刺绣也有近500年的历史。三林人喜龙,擅长舞龙,三林舞龙队被命名为“上海市舞龙队”而闻名遐迩。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2: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教育家秦荣光以上海县训导之名义,会同三林巨商汤学钊,杨思“武举”周希濂,集资创办三林书院于文昌阁(三林中学前身)。三林书院创办初期,在教学上仍然属于培育秀才和举人的场所。因秦公等创办人的积极进取,大胆开拓,书院才有不少创新,如,有经学、史论、算学、地理、时事、掌故诸门,体现了“切实致用”的兴学原则。戊戌变法后,清廷下谕废除科举,兴学堂。秦、汤、周三公便急起响应,1902年将书院改成“学堂”。1921年8月,学校失慎起火,文昌阁及城隍庙西厢楼均化为灰烬。清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改为“三林高等小学校”。1912年,校舍毁于火,校长秦锡田(秦荣光之子)与监学赵履福苦心擘划,重建新舍,改称“三林、陈行、杨思乡立高等小学校”。1930年,筹划建立中学部,初名“私立三林职业中学”。翌年即改称“私立三林初级商科职业学校”。1937年,学校迁至上海公共租界的爱文义路(今北京西路黄河路口)平和里44号续办,并设高中商科。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侵入租界,校董会决定宣布中学停办。1946年2月学校迁回三林镇原址正式复课。由于学校设备已破坏殆尽,遂改为普通中学,并增设高中班,定名“私立三林中学”。1953年1月,学校改为公立,更名为“上海县三林中学”。1978年1月,学校被列为上海县重点中学。1993年由原上海县划归浦东新区,现为浦东新区重点中学。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3:三林乌泥泾庙原在浦西乌泥泾镇,清代迁至浦东,该地遂称为乌泥泾庙(今三林镇临浦村),在乌泥泾庙旧址上现建造了法华学问寺。说起乌泥泾庙,就会想到黄道婆。黄道婆在元代初期推行纺织新技术,她的功绩在上海一带可谓家喻户晓。黄道婆对纺织技术的全面创新,使家乡乌泥泾一带的农户,户户种棉花,家家纺棉纱,人人会织布,“乌泥泾被”名闻大江南北,农户们也因此而富裕。当时三林镇与乌泥泾相邻,三林也家家户户男耕女织。人们对黄道婆感恩谢德,她去世后,为其建祠堂,代代祭祀。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4:三林镇荻山村西部,有一个叫“陆根记”的村宅(上图),它是浦东规模最大的近代民宅余庆堂。而余庆堂主人是创办陆根记营造厂的陆根泉。陆生于1893年,自幼家境贫寒,青年时期离家到上海学做泥工。经10多年奋斗,36岁的陆创办陆根记营造厂。陆根记从承建小项目开始,不断壮大实力,1934年取得了上海百乐门舞厅的承建权(下图)。陆根记营造厂也成为上海近代主要营造厂之一。从小孝顺母亲的陆根泉,在承建20世纪30年代上海著名文化设施的同时,在浦东家乡荻山村西兴建私宅余庆堂。余庆堂于1935年竣工,从此三林荻山地区又多了一个新的村宅—陆根记。陆根泉成为知名营造商后,与国民党政府的高官过往甚密,并当上了国民政府建设部副部长。解放前夕,陆受命建造上海市郊碉堡群。有正义感的陆根泉,组织建造碉堡的同时,通过同村老乡姚惠泉,把碉堡群分布图及时转报给中共上海地下党负责人。解放后,陆到巴西定居,直至病故。2004年,余庆堂毁于大火。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5:浦东杨思镇有座古石桥,正桥两侧石条上刻有“杨思桥”三字,还附有对联:“难忘筠溪怀里涉,北达沪邑东向荣。”。此桥建造年份不详,但至少有500年历史。杨思镇因此桥而得名。可“桥”与“镇”缘何相联?众说不一。相传杨思在宋代时称“直邑”。后人为纪念一位杨姓塾师出资建桥,才将石桥易名“杨师桥”。而“师”与“思”谐音,加之后人有思念感恩古人建桥之意,故遂称“杨思桥”。清嘉庆元年(1796年),才有“杨师桥市”名。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杨思区。宣统三年(1911年)设杨思乡。民国17年为上海市杨思区,民国36年改称斯盛区,1949年5月后仍为杨思区,复设杨思乡,1951年从乡划出建镇,后撤杨思区,曾属东郊区、耀华乡、浦东县。1958年属浦东县五一人民公社,次年成立杨思人民公社,1960年划归川沙县。1984年改公社为乡,1988年划归南市区。1993年属浦东新区,1995年撤销杨思乡,建立杨思镇。现镇境东接六里镇、南邻三林镇,西濒黄浦江,北接上钢新村街道和周家渡街道。上图为杨思镇老街俯瞰,下图为杨思桥。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6:北蔡镇曾名“北蔡市”(见明嘉靖《上海县志》)。早在宋绍熙年间(1190年前后),蔡功迁徙此地,并择白莲泾南北段的东岸,濒水建宅。若干年后,蔡又在白莲泾东西段北岸(今北蔡中心小学处),购地40余亩,兴建崇庆教寺。宋嘉定元年(1208年),崇庆教寺落成。寺前白莲泾上架有一座进香桥—香花桥,一时名闻遐迩,四方香客前去进香膜拜,香火鼎盛。寺畔又有蔡姓望族聚落,日久便成市集。人们把北蔡家宅习称“北蔡”,久而久之,“北蔡”便成了市集之名。清光绪《南汇县志》记载:“北蔡镇,本有南北二蔡,如华亭之南北钱云……”南北二蔡,即人们常说的“南蔡”和“北蔡”以白莲泾为界。而蔡姓望族和崇庆教寺在“北蔡”一边,故“北蔡”名声盖“南蔡”,日久人们便不分彼此,“南蔡”遂被“北蔡”所包容。图为北蔡镇和白莲泾。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7:“六里一座桥,十丈(泽)一座庙”,这是民间流传的一句俗语。地处浦东西南部的六里桥横跨白莲泾,相传因距浦西大南门6华里,故称六里桥。六里桥在明代中叶建成后,于明万历,清乾隆、嘉庆、同治年间和1922年先后重修或重建。六里集镇,以及六里公社、六里乡、六里镇行政区域,均因六里桥而得名。清同治五年(1866年),六里集镇创建长春堂国药号中药店。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浦东人杨斯盛创办浦东中学于六里桥南堍,这是浦东第一所中学校,黄炎培为首任校长。1929年,大华火柴公司(民族工业)在六里桥创建(见图)。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8:白莲泾,黄浦江支流,浦东西部东西向干河,有800年以上历史。西起黄浦江(周家渡),东至北蔡“牛角尖”,东支接吕家浜通川沙,南支接长浜通横沔港的诸灶港达南汇。南宋初年,僧人茅子元仿东晋慧远创建白莲社,在青浦淀山湖创建了“白莲忏堂”。之后,上海各地相继出现了一批白莲宗寺庙,在今三林镇的西林地区即相继出现了二座白莲宗寺院。白莲泾由寺院而得名。周家渡街道有白莲泾居委会和区片地名白莲泾,白莲泾又称莲溪,故北蔡集镇别名莲溪镇。白莲宗为佛教净土宗宗派之一。净土宗的教义认为:弥陀即为众生本性,净土即在众生之心,只要“信愿念佛”,即使“不断烦恼,不舍家缘,不修禅定”,死后皆可往西方极乐世界。由于白莲宗在教义上和组织上有较大的宽容性,故信众踊跃。元代以后,白莲宗已发展成为一种泛宗教的民间宗教组织——白莲教。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89:后滩,位于黄浦江东岸龙华嘴西沿,地块不大,名声却响。黄浦江东岸的陆家嘴形同鸟嘴,后滩即是鸟的脚尖。1939年,就有乡里同仁用10余艘划子,在浦东曹家宅到浦西日晖港间渡客。后来,领到执照,定名日曹线,改用驳船载客,手摇摆渡。1949年后,该航线承办人租用新力渡轮行驶,后又租“懋忠”轮,并于1953年再置“回力”轮,维持该航线的渡运业务。是年,由于日晖港港口淤浅,由章华毛纺厂贷款后,渡口迁移,改为康鲁线(康家宅至鲁班路)。以后又因上钢三厂改扩建需要,再将康家宅渡口迁至耀华路,航线遂名耀鲁线(耀华路至鲁班路)。1956年2月1日,该私营轮渡企业以资本入股方式并入上海市轮渡公司。1976年,为了减轻周江线高峰压力,公司在后滩新建轮渡站,耀鲁线进而名后鲁线。从2003年更名为后(滩)江(边码头)线,2004年底,世博会浦东段动迁正式启动。2005年8月1日正式停航(后滩轮渡站位于耀华支路底的塘子泾自然村的后滩组)。
老上海记忆:浦东的前世今生(9)
90:清宣统元年(1909年),颁布城、镇、乡自治章程,南部沿江地区开始设立杨思乡。1927年,上海特别市成立。浦东沿江带状地区设立了6个区,南部沿江地区因有历史古镇杨思而得名为杨思区。当时的杨思区东界为川沙县,南与上海县相邻,北为塘桥区,西临黄浦江,管辖范围为浦东新区开发初期的杨思乡、杨思镇、三林乡、六里乡、周家渡及严桥乡部分地区。1946年,三林乡从杨思区中划出,归上海县管辖。1947年1月,经上海特别市批准,杨思区改名为斯盛区,用中国近代工业界伟人、营造业泰斗杨斯盛之名作为区名,这在浦东历史上也是个创举。近现代浦东地区的区政经历过多次调整,政区的名字均取自就近的历史古镇,如洋泾区、高桥区、塘桥区、陆行区等。但以社会贤达之名命名的斯盛区是个例外。1949年后,斯盛区恢复称为杨思区。1956年2月,杨思区与当时的洋泾、高桥二区合并为上海市东郊区。自此后,再也没有出现过杨思区的名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