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浦东各镇历史文化

 国民一员 2021-07-05
先说川沙镇,川沙镇域是古代戍卒屯垦的海疆。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归上海县。清雍正三年(1725年),隶南汇县。嘉庆十年(1805年)设川沙抚民厅。南汇与川沙以竹行桥船舫沟(已湮没,现城南路)为界。镇域南部的城镇部分、黄楼和六团地区(以下称南部)仍属南汇县;北部的城区和城西地区(以下称北部)归抚民厅。宣统三年(1911年)九月,川沙改厅为县。
1950年6月,镇域南部由南汇县划归川沙县管辖。1958年人民公社化,实行政社合一体制。域内分属星火、英雄等人民公社,村为大队。同年11月,由原江苏省管辖划归上海市管辖。
川沙历史名人:黄炎培、宋庆龄
曹路镇, 此地处长江冲积平原,约在1000年之前尚是长江入海口的滩地,由于长江上游带下的泥沙,在海洋潮汐的作用下,滩涂不断向东淤涨成陆。镇域的成陆可以域内几条海塘筑成时间作参考,大致分为三个阶段:镇域第一条捍海老护塘始筑于北宋皇佑四年至至和元年(1052~1054年),塘西作为陆地开垦居住距今约950年;镇域第二条捍海塘钦公塘,始筑于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塘西作为陆地开垦居住距今约420年;人民塘以西部分成陆开垦距今约200年。镇域全境均以滩涂围垦而成,地势平坦,以沙质土为主。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始设川沙抚民厅,高昌乡和九团隶属川沙抚民厅,沿用乡、保、图、团、甲旧制。辛亥革命后,改为实行乡、镇、保、甲制。
合庆镇,前身名薛家码头,明万历十二年(1584年)起,里护塘外侧,陆续修筑外捍海塘。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南汇县知县钦琏加固重修外捍海塘,曾在薛家码头薛家圈指挥工事。同治初年(1862年),顾氏七十二世很多浦东人都听说过“小营房”这个老地名,小营房位于蔡路集镇南侧,华夏东路与东川公路的交汇处。往南有浦东24路直至江镇、祝桥和南汇,且可与奉贤、金山沟通;往北有川新白线,可达合庆、新港、白龙港,往西有川三线等;北有川杨河,百吨大船畅通无阻,直达黄浦江。是境内水陆交通要道之一。历史上有名的“川沙洼”就在集镇塘东侧脚下。小营房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1949年5月,人民解放军某部曾在此与国民党军队激战两天两夜。
相传清顺治二年至三年(1645~1646年),小营房地处东海之滨沿海前哨,距海有十里沙滩,经常受到流窜倭寇骚扰,烧杀抡掠,民不聊生。因而官府在此设防屯兵,并且与当地居民联合起来防护,互相救应,以抗倭寇、海盗和海潮之害。昔曰“营房”为兵房。平时驻兵不多,兵房少,营地亦小,故老百姓称小的“营房”。这样代代相传,日久之后,习惯称为“小营房”。
孙顾彰,号益斋,所开店铺名顾合庆,第二年成市,第三年店铺林立,商业发达,形成集镇。
青墩,位于原川沙县城东北3.6公里处,紧靠东川公路两侧。川新白线、蔡陆线等途径该镇,往北可至合庆、白龙港,往南经蔡路、小营房直达川沙。镇东和镇西分别有塘东河和塘西河,水陆交通较为方便。
青墩,俗称青墩镇。相传明嘉靖年间(1522~1567年),在东街北首20米处,筑有土墩一个,置有土炮,白天举烟,夜间点火,籍作求援信号,以防海盗、倭寇入侵。因土墩上青草丛生,青墩由此而得名。20世纪40年代,该镇有肉店、豆腐店、饭店、渔行摊、糟坊、榨油坊、轧花厂等60余家,商业发达,为青墩镇全盛时期。建国后相当一段时期,青墩镇没有多大发展,市面逐渐衰落。进入90年代后发展较快,镇上开有五金、什货、棉布、肉庄、熟食等商店。还新盖了简易集贸市场。
青墩镇西南有500年以上银杏树1棵,早先作为渔民收港时的标记。
白龙港,原名凌家洪,位于合庆镇向东村。白龙港的得名,民间有两种传说:一为海边有白色蚬子、贝壳,受潮水推涌,堆成弯弯曲曲一线,远望如“白龙”,故名。二是据老渔民传说,很久以前,有一天凌家洪突然乌云遮天,大雨滂沱,雨止后云雾中忽现白龙一条,张牙舞爪,从空而下,后又腾入云雾,继而天气晴朗,云雾尽敛。众以为奇,遂以凌家洪为白龙港。
御家桥,现在属于浦东北蔡镇范围,但曾经属于南汇地界。光绪南汇县志记载:御界桥镇(俗呼逾街桥),邑西北六十里,咸塘北尽处,店肆约二十家,桥在东市。御界桥的名称还有多种,如“遇驾桥”、“逾家桥”,简称“御桥”成为了正式名称。在那个年代,商店能超过20家,就已经是比较发达的集镇了。而解放前后,御界桥达到了鼎盛期,它的店铺数量在100家左右。记得以前沪南公路上公共汽车的汽车站很少,其中就有御家桥。
三林塘,浦东人基本都知道这个地方。三林塘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西南方,西滨黄浦江。东汉三国以前,三林地区还是汪洋一片。两晋时期,历经沧桑,三林地区演变为海边滩涂,渐成陆地。自唐代起,经先辈辛勤垦植,荒滩上初现田宅。宋代人烟渐密,相传有个隐士唤作林乐耕的,携着家室从福建来到这里,与当地百姓一起创业,他的后裔,繁衍成为世家大族,分居三庄,曰东林庄、中林庄、西林庄,合称三林庄。元始祖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三林庄在上海县高昌乡二十四保的领里内,称为三林里。明清沿袭旧制,明洪武六年(1373年),设三林巡检司于此。自元明年间起,经嗣后六百余年的历史推移,历次地方行政机构、治安保卫部门,皆设于三林,集镇上店铺园馆,汇于中市,作坊工场,分设市梢,形成了这一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心。随着岁月的流转,此集镇定名为三林镇,也叫三林塘(镇)。
金桥镇,地处上海市浦东新区中部偏西近黄浦江,为长江南支口冲积平原之一部分。域地约于唐代成陆。原金桥镇地域图呈塔松型,张桥镇地域图如马头型,撤二建一并镇后,新金桥镇形状如一不规则五边形。
六里,是浦东的老地名,年纪大的本地人都晓得。六里镇全境最迟于南朝梁中大同元年(546年)已成陆,其时隶属信义郡昆山县。历经隋、唐、宋、元,至明代中叶在白莲泾上始建六里桥。民国《三林乡志残稿》记载,六里桥跨白莲泾,泾水入口至此六里,故名。
唐镇,原名唐墓桥镇。明朝天启二年(1622年),唐家三店(今前进村唐家村民小组)唐姓人氏在曹家沟上建石桥一座,因西岸有唐姓祖先墓地,故桥取名为唐墓桥,桥东首小镇因而得名唐墓桥镇。唐墓桥镇因1897年建成的露德圣母大教堂而闻名海内外。
张江镇,此地自宋初(960年)已设乡、里之治和保图界划。迄今已逾千年。开埠之初,镇域内虽属长人乡地域,然人口尚不足千户。几度变迁析并,至2001年底张江、孙桥“撤二建一”,境域面积为42.01平方公里。新中国成立五十余年、尤其是浦东开发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建设步伐的加快,张江原有的自然地貌有了很大改变,由原来的农业地区逐渐发展成为内、外环线间城市化地区的一部分,早年阡陌相连的广袤农田和星罗棋布的农舍民房已被四通八达的通衢大道和鳞次栉比的高楼华屋所替代。
高桥镇,原为江口一沙洲,冲积而成平原。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始置临江乡。东、北临长江,西滨黄浦,扼江、浦咽喉,地势冲要,有舟楫之利;近傍上海市,有大城市堪依,成通商要津。地方虽小,人口密集,近百年来,日趋繁荣。其前身为清浦镇,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倭寇入侵,纵炬焚烧,镇遂南移而兴高桥。
百曲村,位于康桥镇最西端,南与上海县陈行镇(现闵行区浦江镇)交界,西与上海县(现浦东新区)三林镇接壤,北、东分别与周西乡(现康桥镇)礼西村和太平村相连。据传很早以前,从周浦塘往西3公里处有一条河港,它足足有九十九道弯,故有百曲之称。以后,百姓逐渐把这个地区也称为百曲。百曲地区人民勤劳,物产丰富,交通便捷。因此,不仅商贾云集,素有“百曲小镇半苏州”的美誉,而且,这里人杰地灵,曾涌现出多位名人,有诗人、名医、武将等。其中,明朝的陈于阶就是一位忠义报国的抗清英雄。
严家桥
浦东白莲泾,引入浦江水,由西向东,蜿蜒曲折,拐几道弯,流经严桥镇(现花木街道),将该镇的新民村和幸福村南北分开,隔水相望,村民及过往客商只得靠小舟摆渡,交通十分不便。
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新民村严氏家族集资在白莲泾上建起了一座木桥,桥以姓氏为名,称其为严家桥。由于交通因之便利,村民纷纷迁居桥南堍,有的开店经商,遂形成集镇,镇又因桥得名。
杨家渡,地处浦东张杨路西端,靠近黄浦江边。
在这一带原来有条杨家浜,又名丁行浜,同黄浦江。浜西段南侧有芦苇荡,荡内有杨姓船民泊居,以割卖芦苇为生,故称杨家荡。因杨姓船民在割卖芦苇谋生的同时兼营摆渡,故渡口称杨家渡。
明万历年间,杨家渡附近开始有少数船民定居,逐步形成居民点。清康熙年间,这一带的人口逐渐增多,有了渡口,并辟建了杨家渡路,以后还不断向东延伸,遂称杨家渡街。到了20世纪初至20年代,这一带已有南北杂货、粮米油酱、饭馆酒店、茶园书场、新老典当、赌台烟馆等百余家店铺,成为热闹集镇。
家住浦城路、东昌路一带的老浦东都知道,有个叫“浦东里”的里弄。里弄虽不大,也没有明显的特色,但也折射出地区的一段历史。
20世纪初,随着浦东沿江地区不断发展,兴建了工厂、货栈、码头、商铺,散居的居民日益增多,逐步形成浦东早期的城市化地区。1931年,在今东昌路以南、浦城路以西的地块中,由浦东银行出资,建造了9幢二层老式楼房,楼群四周砌有围墙,成为一新建里弄。由于楼房由浦东银行出资兴建,里弄取名为“浦东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