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的其他适应症: 36、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 提要:太阳与阳明合病,病偏太阳的证治。 分析:太阳与阳明合病,是指太阳与阳明经表合病,病偏太阳,当有发热恶寒,头项强痛,目痛鼻干,卧不宁,缘缘面赤,额头痛,无汗等症。 郝万山说:“阳明经表证是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的证侯,因阳明主里,其气向内向下,并不走表,故阳明经脉受邪后,邪气常迅速入里化热而成阳明里热实证。所以,阳明经表证持续时间很短,一般1天左右,故不被医家所重视,《伤寒论》中也无系统论述。《医宗金鉴.伤寒心法要诀》说:葛根浮长表阳明,缘缘面赤额头痛,发热恶寒身无汗,目痛鼻干卧不宁。正是对阳明经表受邪而成阳明经表证的描述。因此,这里的二阳合病,当是太阳表证与阳明经表证同时出现”。 喘——风寒侵袭皮毛,内舍其合,肺失宣降。 胸满——风寒犯肺,肺失肃降,气机雍滞。 治疗:太阳阳明合病,病偏太阳,仍可用麻黄汤。 喘、满鉴别:胸满而喘——太阳——外感风寒,肺失宣降————发汗; 腹满而喘——阳明——实邪雍滞胃肠,浊气上逆——攻下。 麻黄体质: 黄煌认为,“麻黄体质”是易于出现麻黄证的一种体质类型。 外观特征:体型略胖,肌肉比较发达或偏松,肤色黄或淡黄色,或浅黑色,皮肤较粗,较干燥。平时不易出汗,身体比较壮实。血压不高。唇暗或紫红,舌体偏大,舌质淡红,口不干,苔白。 好发症状:易闭汗或汗出不畅,易受寒,易喘,易鼻塞流清涕,肌肉酸重感,全身倦怠感,感觉不敏感,心下部重压感或腹胀,头重感,有浮肿倾象。 本型黄胖或黑胖者,多可使用麻黄剂。若体型消瘦、肌肉坚紧、面红赤、身热多汗、舌质红、或血压高、心动过速者,麻黄剂宜慎用。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余泽运的伤寒论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