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伤寒论讲义

 伟鸿书馆 2019-08-04

二、伤寒表实证(Shanghan superficies - excess syndrome)

(一)麻黄汤证

(二)麻黄汤禁例

(三)兼证

  1.葛根汤证

  2.葛根汤加半夏汤证

  3.大青龙汤证

  4.小青龙汤证

(一)麻黄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Ephedrae Decoction)

【原文】

太阳病,头痛发热,身疼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而喘者,麻黄汤主之。(35)

 麻黄汤 方第二十 

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一两,炙)、杏仁(七十个,去皮尖)。
此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

 

【提要】

  论太阳伤寒的证治。

【释义】

  本证因寒邪外袭所致。风寒袭表,正邪交争,表闭阳郁,不得宣泄,故见发热;寒邪束表,卫阳被遏,失其温煦之职,故见恶寒;寒为阴邪,其性凝滞收引,太阳经脉不通,故见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疼痛;寒邪束表,玄府不通,营阴郁滞则无汗;肺主气,外合皮毛,毛窍闭塞,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故见气喘。结合第一、三原文,本证当有脉浮紧为风寒束表,正气抗邪于外。本证头痛、发热、身痛、腰痛、骨节疼痛、恶风、无汗、喘八大症状是太阳伤寒的主要临床表现,古人称之为“麻黄八症”或“伤寒八症”

    病机:风寒束肌,卫阳被遏,营阴郁滞,肺气失宣。

  治法: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义:麻黄汤是发汗解表之峻剂。方中麻黄味辛性温,散寒解表,开腠发汗,宣肺平喘,为主药;桂枝辛温,解肌祛风,麻桂并行,则发汗散寒之力更著;杏仁宣肺降气,止咳平喘,可助麻黄宣肺平喘;炙甘草味甘性平,一者调和诸药,二者可缓麻桂之性,以防过汗伤正。诸药相合,成发汗散寒,解表逐邪第一峻剂。本方麻黄、桂枝、炙甘草药量比例为3:2:1,遵循这个比例,方能发挥解表发汗的最佳疗效。

  本方为发汗峻剂,煎服法当遵仲景所嘱:①先煮麻黄,去上沫,以免令人发烦;②分三次温服;③药后温覆使微微汗出,不须啜粥。另外,本方发汗力较强,只宜于风寒无汗表实证,对表虚自汗、外感风热、体虚外感、产后、失血证等均不宜;不宜再服久服,如一服汗出,则不须再服,如汗后不解,因其腠理已开,则当以桂枝汤善后。

  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为太阳表证两个主要证型,两者均为风寒袭表所致,但病机证候治法同中有异,现比较如下:

表1-2桂枝汤证与麻黄汤证比较表

比较桂枝汤证(太阳中风证)麻黄汤证(太阳伤寒证)



病机证候风寒袭表,均可见发热、头痛、恶风寒、脉浮



卫阳不固,营阴失守,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卫阳被遏,营阴郁滞,以无汗而喘、脉浮紧为特点



治则解表散寒
解肌祛风,调和营卫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方药桂枝,炙甘草



生姜大枣麻黄  杏仁



鉴别要点表虚自汗表郁无汗



www. 用中医网 



【选注】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麻黄汤证上》):太阳主一身之表,风寒外束,阳气不伸,故一身尽疼;太阳脉抵腰中,故腰痛;太阳主筋所生病,诸筋者皆属于节,故骨节疼痛;从风寒得,故恶风;风寒客于人,则皮毛闭,故无汗;太阳为诸阳主气,阳气郁于内,故喘。太阳为开,立麻黄汤以开之,诸症悉除矣。麻黄八症,头痛、发热、恶风同桂枝证,无汗、身疼同大青龙证,本证重在发热、身疼、无汗而喘。

  张秉成(《成方便读·发表之剂》):麻黄辛温,中空外达,善行肌表卫分,为发汗之主药。桂枝辛温发散,色赤入营,协同麻黄入营分。解散寒邪,随麻黄而出卫j汗之即已。然寒主凝敛,表既壅遏,则里气不舒,故太阳伤寒表不解者,每见喘促上气等证。肺主一身之气,下行为顺,上行为逆, 杏仁入肺,苦温能降,辛温能散,用之为佐,以助麻黄之不逮。又恐麻桂之性猛,以致汗多亡阳,故必监以甘草之甘缓,济其直往无前之势,庶可邪解而正不伤,乃为立方之善耳。

【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麻黄汤用可于治疗以下疾病见伤寒表实证者:感冒或流行性感冒、支气管哮喘、病毒性肺炎初起、急性肾小球肾炎、急性荨麻疹、急性或慢性鼻炎。

【医案举例】  

  刘某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浙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视其舌苔薄白,切其脉浮紧有力,此乃太阳伤寒表实之证。治宜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用麻黄汤:麻黄9克,桂枝6克,杏仁12克,炙甘草3克,1剂。服药后,温覆衣被,须臾,通身汗出而解。(<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按:麻黄汤为发汗之峻剂,用之不当,易生它变,医者多不敢投用。本案发热伴有恶寒,且周身关节无一不痛,寒邪柬表,卫阳闭郁证据确凿,故直须辛温发汗,寒散汗出,卫气一通,则发热自退,即《内经》所谓“体若燔炭,汗出而散”也。

  胡某某,女,46岁。咳喘已7年,近受风寒侵袭,鼻塞,呼吸不利,咳喘多痰,喉间作水鸣声,苔白,脉软。以麻黄汤加味。

  处方:麻黄6克,桂枝9克,川朴9克,枳实9克,杏仁9克,甘草6克,2剂。药后咳喘减轻,上方去川朴,加陈皮3克,又服2剂,咳止喘平,呼吸通畅。(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0;(1):3)。

  按:本案为冷风哮喘。肺内素有痰饮内伏,受风寒外感引发。麻黄汤外解风寒,内宣肺气,又加枳实、厚朴以肃肺下气,药中肯繁,则其效如神。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宜麻黄汤主之。(36)

【提要】

  二阳合病,喘而胸满者用麻黄汤治疗。

【释义】

  太阳与阳明两经同时发病谓之“太阳与阳明合病”,如属太阳表证兼阳明里实者,依照仲景一贯的治法是先解表,后攻里,而解表用桂枝汤,从不用麻黄汤,以防汗多伤津液。此证仲景用麻黄汤发汗,且明示“不可下”,知无阳明里实,当属太阳伤寒表实证兼阳明经表证,即风寒邪气侵袭阳明经脉的证候。病涉两经,当分清孰轻孰重,文中突出“喘而胸满”,乃风寒袭表,肺气不得宣发肃降、壅滞胸中所致,自当以太阳邪气为主,阳明经邪次之,用麻黄汤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因肺与大肠相表里,待表气通,肺气宣,则阳明经表之邪可散。《伤寒论》184条说:“始虽恶寒,二日自止,此为阳明病也,表明阳明经表证的持续时间较短,容易被忽视。

【选注】

  吴谦等(《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九》):太阳阳明合病,不利不呕者,是里气实不受邪也。若喘而胸满,是表邪盛,气壅于胸肺间也。邪在高分之表,非结胸也,故不可下,以麻黄汤发表通肺,喘满自愈矣。

【原文】

太阳病,十日以去,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设胸满胁痛者,与小柴胡汤。脉但浮者,与麻黄汤。(37)

【提要】

  太阳病的三种转归及太阳病日久,表实证仍可投麻黄汤。

【释义】

  此条言太阳病日久的三种转归如下:其一,“脉浮细而嗜卧者,外已解也”,即脉由浮紧转为浮细,脉象趋于缓和,说明表邪已去,正如《脉要精微论》所言:“大则病进,小则平”。“嗜卧”乃病后疲倦的表现,说明正气尚未完全恢复,是一种保护性反应,此为疾病向愈的表现,故言“外已解也”。其二,胸胁乃少阳经脉之分野,太阳病日久而见“胸满胁痛”者,则邪气已由太阳传人少阳,当与小柴胡汤和解少阳。其三,太阳病日久,“脉但浮者”,说明病虽久,脉未变,则证亦未变,仍属太阳伤寒证,宜麻黄汤发汗解表。由此可见,临证处方用药,当以临床表现为依据,不可拘泥于发病时间长短。

【选注】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正治法》):太阳病,至十余日之久,脉浮不紧而细,人不烦躁而嗜卧,所谓紧去人安,其病为已解也。下二段是就未解时说,谓原浮细不嗜卧,而胸满胁痛者,邪已入少阳,为未解也,则当与小柴胡汤;若脉但浮而不细,不嗜卧者,邪尤在太阳而未解也,仍当与麻黄汤,非外已解而犹和之、发之之谓也。

【原文】

太阳病,脉浮紧,无汗,发热,身疼痛,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此当发其汗。服药已,微除①,其人发烦目瞑②。剧者必衄③,衄乃解,所以然者,阳气重④故也。麻黄汤主之。(46)

太阳病,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自衄者愈。(47)

伤寒,脉浮紧,不发汗,因致衄者,麻黄汤主之。(55)

【词解】

  ①微除:病情稍有减轻。

  ②目瞑,瞑,ming,音明,闭目。此指头晕目眩,而不敢睁目。

  ③衄:此指鼻衄。

  ④阳气重:指阳气郁遏较重。

【提要】

  太阳伤寒虽久,表证仍在者,仍可用麻黄汤,以及表实证有衄解之机。

【释义】

  46条提示太阳表实证,可以以衄代汗。太阳伤寒表实证邪郁八九日不解,表证仍在,乃“阳气重”,即阳气郁遏太甚所致,若服用麻黄汤发其汗,药虽中病,然只能稍挫病势,随后正邪相争更为激烈,除发烦目瞑之外,还可因阳郁太甚,营中邪气不能完全从汗而解,部分可从血分外泄,而出现鼻衄。由于血汗同源,外邪不得汗解,则衄血之后邪随衄出,故日“衄乃解”。此即以衄代汗,前人有称此为“红汗”。47条言太阳表实证临床亦可自衄作解。言太阳伤寒,表邪外束,玄府闭塞,见“脉浮紧,发热,身无汗”,若未能及时用药发汗,由于人体正气抗邪,邪正斗争,迫血外溢,亦可自衄作解者。这种表实证自衄作解的情况,每见于青壮年阳气有余之人,老弱者由于阳气偏虚,难以自动鼓邪外出,则较少见。55条提示表实证衄血不解者,仍当用麻黄汤发汗。

  伤寒表实证,当汗而无汗,则表邪闭郁,邪无出路,临床可能出现衄解的机转,但鼻衄点滴不畅,而表证不解,这就和汗出不彻而表邪不解的道理一样,则此时还用麻黄汤发汗。

  应当特别注意的是,如果衄血不止,高热不退,烦躁神昏,舌质红绛,则属表寒化热入里,热入营血,热迫血妄行的表现,当用凉血止血的方法治疗,而不可以当作衄解对待。

【选注】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论注·麻黄汤证上》):八九日不解,其人阳气重可知。然脉紧无汗发热身疼,是麻黄证未罢,仍除在表之风寒,而不解内扰之阳气。其人发烦目瞑,见不堪之状,可知阳络受伤而衄矣。血之与汗,异名同类;不得汗,必得血,不从汗解而从衄解,此与热结膀胱同一局也。

  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二》):此承上条以出其治也。伤寒脉浮紧,法当发汗,若不发汗,是失汗也。失汗则热郁于营,因而致衄者,宜麻黄汤主之。若能于未衄之先,早用麻黄汤汗之,汗出则解,必不致衄。其或如上条之自衄而解'亦无须乎药也。

 回到页首↑


(二)麻黄汤禁例(Contraindications of Ephedrae Decoction)

【原文】

咽喉干燥者,不可发汗。(83)

淋家①,不可发汗,汗出必便血②。(84)

疮家③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痓④。(84)

衄家⑤,不可发汗,汗出必额上陷脉急紧⑥,直视不能眴⑦,不得眠。(86)

亡血家⑧,不可发汗,发汗则寒栗而振。(87)

汗家⑩,重发汗,必恍惚心乱⑪,小便已阴疼⑫,与禹余粮丸。(88)

病人有寒,复发汗,胃中冷,必吐蚘⑬。(89)

【词解】

  ①淋家:淋,指小便淋沥不尽,尿频量少,尿道作痛之证。淋家,指久患淋病之人。

  ②便血:此指尿血。

  ③疮家:久患疮疡之人。

  ④痉:筋脉掏急抽搐之病证。《正字通》云:“五痉之总名,证卒口噤,背反张而瘛瘫。”

  ⑤衄家:指平素经常出现鼻衄的人。

  ⑥额上陷脉急紧:指额部两旁(相当于太阳穴)凹陷处之动脉拘急。又说,额上陷为额部皮肤弹性消失,为脱水之征;脉急紧为脉象数而紧,为热盛津伤、筋脉拘急之证。

  ⑦眴:shun,音瞬,指眼珠转动。

  ⑧亡血家:指平素有慢性失血性疾病的人。

  ⑨寒慄而振:慄,内心发冷;振,动也,指身体颤动。寒慄而振,即寒战。

  ⑩汗家:平素患有盗汗或自汗的人。

  ⑪恍惚心乱:精神恍惚,注意力不能集中,心中慌乱不安。

  ⑫阴痛:尿道作痛。

  ⑬蚘:蛔的繁体字,即蛔虫。

【提要】

  论禁止用麻黄汤的七种情况。

【释义】

  83条以咽喉干燥为例,提示凡阴液不足者,不可使用辛温发汗。咽喉为肺胃之户,又是三阴经脉所循行之处,有赖肺、肾阴液的滋养和润泽,若咽喉干燥,则提示阴液不足,尤其是肺、肾阴亏,此时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用辛温发汗,因阴液不足,汗出无源,若强发之,不仅伤阴,更助阳热,以致阴伤热炽,变证蜂起。

  84条以淋家为例,提示阴虚下焦蓄热者,禁用辛温发汗。久患淋病之人,多属肾阴亏虚而膀胱蓄热,虽有太阳表证,亦不可轻用辛温发汗,以免伤阴助热,若误发其汗,则阴伤热炽更盛,热邪迫血妄行,则可导致尿血。

  85、87条以疮家、亡血家为例,提示气血两虚者禁用辛温发汗。久患疮疡不愈之人,多正气不足,又每因脓血流失而气血两伤;平素经常出血的病人气血必虚。如此虽有“身疼痛”之表实证,亦不可用辛温发汗。因血汗同源,气随汗泄,若发汗必然更伤气血,使筋脉失去气血的温养濡润,而致筋脉拘挛之痉病;或可因气损及阳,不能温煦肌肤筋脉,而有寒慄而振。

  86条以衄家为例,提示阴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素患鼻衄之人,阴血亏虚者居多,故虽有表证,亦不可轻用辛温发汗。若强发其汗,势必更加损伤阴血。血不养筋,则额两旁陷中之脉紧急;血虚不能上注于目,则两目直视而睛不能转动;虚不能养,阴血不能涵养心,心神失守,则不得眠。

  88条以平素多汗为例,提示阴阳气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汗乃心之液,系阳气蒸化津液而成,平素常患汗出过多,不论自汗盗汗,皆多有阴血阳气的损伤。若再以辛温发其汗,则必致伤阳损阴,心失所养,心神无主,神气浮越,故恍惚而心乱;阴津受伤,阴中涩滞,故小便后尿道有疼痛的感觉,治用禹余粮丸。禹余粮丸方已佚,但从主药禹余粮可推断大法为敛阴止汗,重镇固涩,既救其汗,亦补其虚。

  89条论中焦虚寒者禁用辛温发汗。中焦脾胃素来虚寒,复感外邪,当遵先里后表的原则,或可温中兼以解表,切不可先发其汗。若误发其汗,气随汗越,气损及阳,则更伤脾胃阳气,可致“胃中冷”。胃寒气逆,则呕吐;若胃素有蛔虫寄生,其蛔虫常会随吐逆而出。

【选注】

  朱肱(《类证活人书·卷之六》):太阳证宜汗,……假如淋家、衄血家,法不可汗,亦可用小柴胡之类和解之。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病人有寒,则当温散,反发汗,损阳气,胃中冷,必吐蜕。

【原文】

脉浮数者,法①当汗出而愈,若下之,身重心悸者,不可发汗,当自汗出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此里虚,须表里实②,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49)

脉浮紧者,法当身疼痛,宜以汗解之;假令尺中迟③者,不可发汗。何以知然?以荣气不足,血少故也。(50)

【词解】

  ①法:犹理也。

  ②表里实:表里,指表气与里气。实,指正气恢复。

  ③尺中迟:尺脉迟滞无力,脉来不足四至。

【提要】

  以脉象论禁,提示伤寒加虚者禁用麻黄汤。

【释义】    

  49条论误下后里虚,尺中脉微者不可发汗。太阳伤寒初起未发热之时,脉多浮紧,一旦发热已见,脉多浮数,宜麻黄汤发汗。误用下法,则徒伤里气,表亦不除,甚至发生变证。阳气虚损,清阳之气不能充实肢体,加之表邪未解,内外困顿,故身重;阳虚心神失养,故心悸;尺以候里,微主阳虚,更为里阳虚之佐证,故日:“此里虚”。如此则属夹虚之伤寒,如上所述,不可再发其汗。其治法应重在扶助正气,使表里气血充沛,津液自和,则病证有可能自汗而解。故云:“须表里实,津液自和,便自汗出愈。”

  50条论尺中脉迟营血不足者,禁用辛温发汗。脉浮紧,为太阳伤寒表实证之典型脉象,因其寒邪柬表,营阴郁滞,理当见身疼痛之症,治当以麻黄汤发汗。倘若此时脉象并非阴阳俱紧,而是。“尺中迟”,尺脉以候里,迟滞无力为营血不足,属里虚挟有外感,亦不可以辛温发汗,故仲景自注云:“何以知然?以营气不足,血少故也。”

  以上83、84. 85. 86. 87、88. 89. 49及50等9条原文,标题虽然是讲麻黄汤的使用禁忌,实际应当泛指辛温发汗诸方的使用禁忌。提示凡有气血阴阳不足诸不足,或有里热之人,罹患太阳表实证,均不可不顾其虚,而妄用辛温发汗,如此则使正气更虚,不独不能愈病,还可添病或发生严重的变证。临床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行先里后表、扶正解表之法,如滋阴解表法、益气解表法、养血解表法等。如须发汗,可酌情合用桂枝汤为宜。人有谓此证可酌情选用小建中汤扶正补虚、调和营卫’这就是“虚人伤寒建其中”的意思。

【选注】    

  张璐(《伤寒缵论》):当频与小建中汤和之,和之而邪解,不须发汗;不妨多与,俟尺中有力,乃与麻黄汤汗之可也。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脉浮数者,其病在表,法当汗出而愈。所谓脉浮数者可发汗,宜麻黄汤是也。若下之,邪入里而身重,气内虚而心悸者,表虽不解,不可以药发汗,当俟其汗自出而邪乃解。所以然者,尺中脉微,为里虚不足,若更发汗,则并虚其表,里无护卫,而散亡随之矣;故必候其表里气复,津液通和,而后汗出而愈,岂可以药强迫之哉!

  方有执(《伤寒论条辨,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盖尺以侯阴,迟为不足。血,阴也,荣主血少,汗者,众之液,尺迟不可发汗者,嫌夺血也。

  回到页首↑


(三)兼证(Associated syndrome suitable for Ephedrae Decoction)

1.葛根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Puerariae Decoction)

【原文】

太阳病,项背强几几,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31)

 葛根汤 方第十七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三两,切)、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大枣(十二枚,擘)。
此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提要】

  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的证治。

【释义】

  无汗恶风寒,为太阳伤寒表实证的典型表现,又见“项背强几几”,说明不仅袭表,亦侵袭太阳经脉,使太阳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证属太阳伤寒兼经输不利。

  病机:风寒外束,太阳经输不利。

  治法:发汗解表,生津疏经。

  方义:本方由桂枝汤减桂、芍的用量加葛根、麻黄而成。方中葛根为主药,功在升津舒筋,又助麻、桂解肌发表;加麻黄为增强桂枝汤解表发汗之力。本方有发汗升津之效,又无麻黄汤过汗伤正之虞,方中之芍药、大枣、炙甘草又可补养阴血,补充津液生发之源。

  本方与桂枝加葛根汤均由桂枝汤化裁而来,且皆见太阳经气不利的项背强几几,但病机治法同中有异,现鉴别如下。

比较桂枝加葛根汤证葛根汤证
病机证候风寒袭表,太阳经输不利,见脉浮、头痛、恶寒、项背强几几
风邪在经,营卫不和,以汗出、脉浮缓为特点寒都在经,营阴郁滞,以无汗、脉浮紧为特点
治则解表,升津,舒经
解肌祛风发表散寒
方药桂枝汤(桂枝,生姜,大枣,炙甘草)加葛根

加麻黄
鉴别要点表虚自汗表郁无汗
www. 用中医网 

【选注】

  李培生(《柯氏伤寒附翼笺正·卷上,葛根汤》):背为阳,项背为太阳经脉循行所过之部。《内经》谓“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灵柩·本脏》)此因风寒束表中于太阳经俞,血气流行不利,故有表实无汗而项背强几几之证。此乃麻黄、大青龙等同为太阳表实,但麻黄证重在无汗而喘,大青龙证在不汗出而烦躁,而葛根汤证则重在无汗而项背强,是又同中有异。

【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本方现代用于治疗以下病证:肺脏病、慢性过磷性鼻炎、荨麻疹等尽于风寒束表者,肩周炎、风湿性关节炎、产后腰痛等属风寒阻滞经络者,面神经麻痹、三叉神经痛见有本方证者。

【医案举例】

  李某,男,38岁。患顽固性偏头痛2年,久治不愈。主诉:右侧头痛,常连及前额及眉棱骨。伴无汗恶寒,噜流清涕,心烦,面赤,头目眩晕,睡眠不佳。诊察之时,见病人颈项转动不利,问之,乃答曰:颈项及后背经常有拘急感,头痛甚时拘紧更重。舌淡苔白,脉浮略数。遂辨为寒邪客于太阳经脉,经气不利之候。治当发汗祛邪,通太阳之气,为书葛根汤:

  麻黄4克,葛根18克,桂枝12克,白芍12克,炙甘草6克,生姜12克,大枣12枚。

  麻黄、葛根两药先煎,去上沫,服药后覆取微汗,避风寒。3剂药后,脊背有热感,继而身有小汗出,头痛、项急随之而减。原方再服,至15剂,头痛、项急诸症皆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按:本案脉证病机,切合葛根汤证。临床服用本方后,常有脊背先见发热,继而全身汗出,这是药力先作用于经输而使经气疏通,邪气外出的反映,为疾病向愈之佳兆。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32)

【提要】

  太阳与阳明合病兼见下利证。

【释义】

  本条所论与36条病位与所感邪气相通,乃太阳与阳明经表同时感受风寒邪气所致。但36条是二阳合病兼喘而胸满,以太阳邪气闭郁偏重为主,故用麻黄汤辛温发表;本条见下利,提示不仅表郁明显,阳明经邪亦盛,导致阳明胃肠升降失常,清阳不升反下,因而出现下利,言自下利,说明非误治所致。葛根汤本为治疗阳明经表证的主方,葛根又有升阳止泄的功效,故二阳合病兼见下利的,以其为主方。

  病机:太阳阳明经表受邪,升降失常,清阳下泄。

  治法:发汗解表,升阳止泄。

【选注】

  章楠(《伤寒论本旨·卷九》):葛根专入阳明,辛能散风,甘能益胃,凉能清热,故能生胃中津液,彼言阳明主药,非言主方,亦非误也。故仲景云:太阳阳明合病者,必自下利,葛根汤主之。盖由风热入阳明,风性疏泄,胃中水液下注,而利可必也。故以葛根为君,以葛根名汤,以解风热,岂非为阳明之主药乎?特佐麻桂,并解太阳之邪耳。

  回到页首↑


2.葛根加半夏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Puerariae Decoction adding Pinelliae)

【原文】

太阳与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者,葛根加半夏汤主之。(33)

 葛根加半夏汤 方第十八  

葛根(四两)、麻黄(三两,去节)、甘草(二两,炙)、芍药(二两)、桂枝(二两,去皮)、生姜(二两,切)、半夏(半升,洗)、大枣(十二枚,擘)。

此八味,以水一斗,先煮葛根、麻黄,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

【提要】

  太阳与阳明合病兼见呕吐证治。

【释义】

  二阳合病不下利但呕者,其阳明胃肠升降失常表现为胃气上逆,故在葛根汤中加半夏以和胃降逆止呕。

【选注】

  章楠(《伤寒本旨·卷九》):风邪胜而疏泄,必自下利,用葛根汤升散阳明风邪,其利自止,若寒邪胜则浊壅而呕逆,故加半夏,同生姜之辛温滑利,以散逆降浊,则呕亦止。

【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本方现代多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痢疾初起见太阳表证兼呕吐者。

【医案举例】

  陈某某,男,45岁,1979年8月17日初诊。项背强痛、胃痛呕吐已5年。5年以来时常胃痛,每年春秋发病,去年经X线钡剂造影诊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近来胃脘偏右部疼痛较剧,反酸纳呆,饭后一小时许出现呕吐,并有项强,恶风无汗,脉浮紧,苔白腻。中医诊断:胃脘疼痛。辨证:表邪不解,内迫阳明。治法:散寒解表,降逆和胃。处以葛根加半夏汤原方。服6剂,痛呕皆止,饮食如常。(《经方验》)

  按:项强,恶风,无汗,脉浮紧,邪在太阳也;胃痛,呕吐,纳呆,泛酸,内迫阳明也。故用葛根加半夏汤解表和胃,降逆止呕。

  回到页首↑


3.大青龙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Big Blue Dragon Decoction)

【原文】

太阳中风,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烦躁者,大青龙汤主之。若脉微弱,汗出恶风者,不可服之;服之则厥逆①,筋惕肉瞤②,此为逆也。(38)

 大青龙汤 方第二十一 

麻黄(六两,去节)、桂枝(二两,去皮)、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生姜(三两,切)、大枣(十枚,擘)、石膏(如鸡子大,碎)。

此七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取微似汗,汗出多者,温粉③粉之。一服汗者,停后服。若复服,汗多亡阳,遂虚,恶风,烦躁,不得眠也。

 

【词解】

  ①厥逆:即手足厥冷。

  ②筋惕肉瞤:惕,ti,音替;瞤,shun,音顺。筋惕肉瞤,指肌肉不自主的跳动。

  ③温粉:炒热的米粉。《释名》:“粉,分也,研米使分散也。”《说文》:“粉,所以傅面者也。”段玉才注:“小徐曰,古傅面亦用米粉。许所云面者,凡外曰面。”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及大青龙汤的使用禁忌。

【释义】

  本条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论述太阳伤寒兼内热的证治。脉浮紧、发热、恶寒、身疼痛、不汗出为典型的太阳伤寒表实之象。寒邪闭表,阳郁不得宣泄,进而化热,郁热扰心,则生烦躁。

  病机:寒邪郁表,阳郁化热。

  治法:外散表邪,内清郁热。

  方义:本方由麻黄汤倍用麻基乙曼.趣五膏、生姜、大枣而成。麻黄用量较麻黄汤加1倍,故本方为发汗峻剂,力量最猛。重用麻黄,佐桂枝、生姜辛温发汗,外散风寒或外宣湿郁,以开表气之闭;石膏辛寒,用以清郁热,除烦躁;炙甘草、大枣则和中以滋汗源。诸药相合,既能发汗解表,又可清热除烦,为表里双解之剂。药后汗出表解,热除烦解,犹如龙升雨降,郁热顿除,故名大青龙。

  第二部分论述大青龙汤的使用禁忌,不可用于阳虚所致的自汗恶风寒者。若脉微弱汗出恶风是阳气衰微,阴寒内盛,鼓动无力,表阳不固,温煦失司所致。或因虚弱的阳气勉强与阴寒相争,争而不胜的时候,亦可见肢体躁动不宁的表现,这就是“阴盛则躁”的躁烦证,不可误诊为大青龙汤证的“阳盛则烦”的烦躁证。若误诊而错用本方,由于发汗之力峻猛,则必然过汗亡阳,阳气不能充达四末,而致手足厥冷;亡阳伤液,筋肉失养,则筋肉跳动。所以在39条再次强调“无少阴证者”'才可用大青龙汤。

  煎服法:本方麻黄用量是《伤寒论》诸方剂中最大的,为发汗之峻剂,故仲景特注以下注意事项:①取微微汗出为佳,切勿过汗;②若汗出过多,可用温粉扑身以止其汗;③若一服汗出邪解,即停后服,即使病证有所反复也不可以再用;④若过汗,乃至亡阳,出现恶风、烦躁、不得眠等变证者,应及时救治。

  大青龙汤证与麻黄汤证均有伤寒表实证,区别的关键是看是否兼有里热的表现,既看有没有烦躁,舌质红等里热之象。  

【选注】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太阳方总论>):此麻黄证之剧者,故加味以治之也。诸证全是麻黄,有喘与烦躁之别,喘者是寒郁其气,升降不得自如,故多用杏仁之苦以降气;烦躁是热伤其气,无津不能作汗,故特加石膏之甘以生津,然其性沉而大寒,恐内热顿除而表邪不解,变为寒中而挟热下利,是引贼破家矣,故必倍麻黄以发表,又倍甘草以和中,更用姜枣以调营卫,一汗而表里双解,风热两除,此大青龙清内攘外之功,所以佐麻桂二方之不及也。

【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本方现代多用于治疗以下疾病:①感冒、流行性感冒、上呼吸道感染证属伤寒表实兼有郁热者;②支气管哮喘见有咳喘,面赤,痰黄,无汗烦躁,舌红苔,黄脉数,属表闭阳热内郁证者;③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见突然发热,恶寒,头痛,项强,烦躁,呕吐、属风寒外束缚,内有郁热者;④汗腺闭塞证,内有郁热,见属表闭阳郁者;⑤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SARS)初期,证见发热无汗烦躁者。

【医案举例】        

  邓某,男。身体素壮,时值夏令酷热,瞬间当门而卧,迎风纳凉,午夜梦酣,渐转凉爽,夜深觉寒而醒,入室裹毯再寝。偶尔寒热大作,热多寒少,头痛如劈,百节如被杖,壮热无汗,渐至烦躁不安。目赤,口干,气急而喘。脉洪大而浮紧。此夏气伤寒已化烦躁之大青龙证,为书大青龙一方治之。

  生麻黄12克,川桂枝12克,生石膏120克,杏仁泥12克,炙甘草9克,生姜9克,鲜竹叶15克。

  服汤,汗出甚畅,湿及衣被,约半小时,渐渐汗少,高热已退,诸症爽然若失。又为处一清理余邪之方,兼通大便,其病果瘥。[《江苏中医》1959; (5): 16]

  按:身体素壮,感寒无汗,热无宣泄之路,渐至烦躁目赤,口干气喘。此外寒内热,不汗出而烦躁证备,投大青龙汤果中。

【原文】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①,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39)

【词解】

  ①乍有轻时:指证情偶尔有所减轻。乍,忽然。

【提要】

  非典型之大青龙汤脉证及其与少阴证之鉴别。

【释义】

  本条首冠“伤寒”二字,但又见“脉浮缓,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等症,为非典型之伤寒脉证,究其原因,乃寒伤营,风伤卫之营卫兼病之太阳证也。寒伤营则当无汗;风伤卫则脉浮缓,身不痛;寒邪在营,经脉凝滞,且里热壅滞,经脉不畅,故见身重,因兼中风邪,或借风邪疏散之性,经脉或有稍通之时,故身重乍有轻时。此条“身重”不若少阴病之阳气虚衰之身重倦怠无休止状,仲景以“无少阴证者”可用“大青龙汤发之”为鉴别的警示语。

【选注】

  成无己(《注解伤寒论》):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疼,此以风胜,故身不疼;中风者身重,此以兼风,故乍有轻时;不发厥吐利,无少阴里证者,为风寒外甚也。与大青龙汤,以发散表中风寒。

  吴谦(《医宗金鉴·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卷三》):伤寒脉当浮紧,今脉浮缓,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脉也。伤寒当身疼,今身不疼,是伤寒之病而兼中风之证也。身轻,邪在阳也;身重,邪在阴也;乍有轻时,谓身重而有时轻也。若但欲寐,身重无轻时,是少阴证也。今无但欲寐,身虽重,乍有轻时,则非少阴证,乃荣卫兼病之太阳证也。脉虽浮缓,证则无汗,属实邪也,故亦以大青龙汤发之。前条以脉微汗出示禁,此条以无少阴证发明,盖详审慎重之至也。此二条,承上篇首条、次条,中篇首条、次条,再揭太阳风寒两伤,以为下篇荣卫兼病之提纲。后凡称太阳中风伤寒,涉于荣卫同病者,皆指此二条而言也。

  回到页首↑


4. 小青龙汤证(Syndrome suitable for Small Blue Dragon Decoction)

【原文】

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①,干呕,发热而咳,或渴,或利,或噎②,或小便不利,少腹满,或喘者,小青龙汤主之。(40)

 小青龙汤 方第二十二 

麻黄(去节)、芍药、细辛、干姜、甘草(炙)、桂枝(各三两,去皮),五味子(半升),半夏(半升,洗)。

此八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若渴,去半夏,加栝楼根三两。若微利,去麻黄,加荛花,如一鸡子,熬③令赤色。若噎者,去麻黄,加附子一枚,炮。若小便不利,少腹满者,去麻黄,加茯苓四两。若喘,去麻黄加杏仁半升,去皮尖。且荛花不治利,麻黄主喘,今此语反之,疑非仲景意。

臣亿等谨按:小青龙汤,大要治水。又按《本草》荛花下十二水,若去水,利则止也。又按《千金》,形肿者应内麻黄,乃内杏仁者,以麻黄发其阳故也,以此证之,岂非仲景意也。

 

【词解】

  ①心下有水气:心下,指胃脘部。水气,为病理概念。即胃脘有水气停留为患。

  ②噎:ye,音耶,指胸咽部有阻塞不通之感。

  ③熬:炒、烘、焙。《说文》:“熬,干煎也。”《方言》:“凡以火而干五谷之类,自山而东,齐楚以往谓之熬;关西陇冀以往谓之焙,秦晋之间或谓之炒。”

【提要】

  论太阳伤寒兼里有水饮的证治。

【释义】

  本证乃外有风寒表邪,内有水饮之气,内外邪气相合而成。水饮犯胃,胃气上逆则干呕。发热为表邪未解,邪正相争之征,尚应有恶寒、无汗、脉浮紧等风寒袭表之症。外寒引动内饮,水寒射肺,肺失宣降,则见咳或喘,此类咳喘,每见咳吐大量白色泡沫样稀痰。或渴,或不渴,或利,或噎,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由于水饮之邪变动不居,常随三焦气机的升降出入,而随处为患,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故有诸多或然症。水饮为患,一般不渴,但饮停不化,津液上乏,或见口渴,一般表现为渴喜热饮,或饮量不多;水走肠间,清浊不分则下利;水寒气滞,气机不利则噎;水饮内停,气化不利,故小便不利,甚则少腹胀满。

  病机:太阳伤寒兼里有水饮。

  治法:辛温解表,温化水饮。

  方义:方中麻黄桂枝相配,辛温发汗而解表邪,麻黄又能宣肺气而平喘利水,桂枝通阳以助化饮之力;细辛配干姜,共奏温化寒饮;半夏化痰降逆以止呕;五味子敛肺止咳,且使姜、辛、麻不致辛散太过;芍药酸敛护阴,且与桂枝相伍,辛甘通阳助化饮;炙甘草和中护正、调和诸药。诸药相合,在外专行开表以散寒,在内温化心下之水气,为解表化饮之良剂。本方干姜、细辛、五味子嗣用,取干姜、细辛入肺,散水寒之邪,五味子入肺,敛肺气之耗散,如此则散中有收,敛中有散,正邪兼顾,用治咳喘,确有,妙用;三药性温,正合“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仲景治寒饮常将三者合用。本方后加减法,后世医家争议纷纭,谨供参考。

鉴别:

(1)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皆可治喘,但主治病证之病机证候有所区别,鉴别如表1-4。

比较小青龙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麻黄汤





病机证候肺气上逆之喘





太阳伤寒兼里有水饮之证,见无汗而喘,痰多苔腻等太阳中风表虚,卫表不和,肺气不宣面兼喘,无内饮表现,见有汗而喘,苔薄无痰太阳伤寒表实证,因寒邪闭表,肺气不宣而兼喘,无内饮表现,见无汗而喘,苔薄无痰





治则解表降气定喘
外散风寒内化水饮以定喘解肌祛风降气定喘外散风寒以宣肺平喘
方药桂枝、炙甘草
麻黄、白芍、干姜、细辛、半夏、五昧子厚朴、白芍、生姜、大枣麻黄、杏仁、





鉴别要点表实兼内饮表虚兼喘无内饮表实兼喘无内饮

www. 用中医网 





(2)大、小青龙汤皆由麻黄汤化裁而成,均属表里两解之方,但主治病证之病机证候有所区别,鉴别如表1-5。

比较大青龙汤证小青龙汤证



病机证候表里同病,见恶寒、无汗等表实证



外有风寒或风湿,内有郁热,兼见发热而烦躁外有风寒,内有水饮,兼见发热,喘而痰多苔腻等



治则表里双解
外散风寒,内清郁热外散风寒,内竭寒饮



方药麻黄汤(麻黄,桂枝,杏仁,炙甘草)



生姜、大枣、石膏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



鉴别要点外寒兼里热外寒兼内饮



www. 用中医网 



【选注】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表寒不解,而心下有水饮,饮寒相搏,逆于肺胃之间,为干呕发热而咳,乃伤寒之兼证也。夫饮之为物,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或壅于上,或积于中,或滞于下,各随其所至而为病,而其治法,虽各有加减,然不出小青龙之一法。

【临床应用与现代研究】

  小青汤主要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之痰喘发作之证,即使无表证亦可使用,亦可用于其它内饮病证,具体如下:①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属寒饮射肺或表寒内饮者;②本方合三子养亲汤或五苓散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或并发右心衰竭,证见发热、咳喘、痰多、端坐呼吸、下肢浮肿、脉滑、舌苔滑白、舌质紫暗等;③慢性肥厚性胃炎属阳虚水饮内停,证见脘腹胀满、心下有振水声、伴暖气乏力、四肢困重、舌淡脉缓者,可用本方酌加行气消导之品。循证证据荟萃显示小青龙及其加减方主要治疗呼吸系统疾病,如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心病、胸腔积液等病症。

  注意:本方毕竟偏于辛温燥烈,久服则易伤阴动阳,故仅在治疗咳喘急性发作时以其救急,咳喘稍平息后,则以补脾祛痰之剂善后。对于老幼体弱之人,尤其是患有心脏病的老年人更应慎用,以免有伤阴动阳之弊。

【医案举例】

  柴某某,男,53岁,1994年12月3日就诊。患咳喘10余年,冬重夏轻,许多大医院均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迭用中酉药治疗而效果不显。就诊时,患者气喘憋闷,耸肩提肚,咳吐稀白之痰,每到夜晚则加重,不能平卧,晨起则吐痰盈杯盈碗,背部恶寒。视其面色黧黑,舌苔水滑,切其脉弦,寸有滑象。断为寒饮内伏,上射于肺之证,为书小青龙汤:麻黄9克,桂枝10克,干姜9克,五味子9克,细辛6克,半夏14克,白芍9克,炙甘草10克。服7剂咳喘大减,吐痰减少,夜能卧寐,胸中觉畅,后以《金匮》桂苓五味甘草汤加杏、夏、姜正邪并顾之法治疗而愈。(《刘渡舟临证验案精选》)

  按:本案咳喘吐痰,痰色清稀,背部恶寒,舌苔水滑,为寒饮内扰于肺,肺失宣降所致,与小青龙汤证机相符,服本方则使寒邪饮去,肺气通畅而咳喘自平。

【原文】

伤寒,心下有水气,咳而微喘,发热不渴;服汤已,渴者,此寒去欲解也;小青龙汤主之。(41)

【提要】

  补述外寒内饮证服汤口渴的机理。

【释义】

  本证外有表寒,内有水饮,故当“发热不渴”,服小青龙汤后,由“不渴”转为“渴”者,说明寒饮已消,是其病欲解的佳兆,口渴乃发汗后上焦津液一时不足所致,但表现为渴而不甚,可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水津布达愈。41条口渴见于药后津液一时不续,40条口渴是水气不化,津液输布障碍,两者机制不同,不可混淆。

【选注】

  尤在泾(《伤寒贯珠集·太阳篇上》):若服汤已,渴者,是寒外解而饮内行也,故为欲解。小青龙汤主之六字,当在发热不渴下。或问水饮之证,或渴或不渴云何?曰水积于中,故不渴也。其渴者,水积一处,面不得四布也。然而不渴者,常也。其渴者,变也。服小青龙汤已而渴者,乃寒去饮消之常道也。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