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发汗解表 大青龙汤

 淄水渔夫 2012-06-08
[导语]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风寒两解此为良。

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⑴。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⑵。

⑴成氏曰:「此中风见寒脉也。浮为风,风伤卫。紧为寒,寒伤营。营卫俱病,故发热、恶寒、身痛也。烦为阳为风,躁为阴为寒,风寒两伤,营卫俱实,故不出汗而烦躁也。」

仲景又曰:「若脉微弱、汗出恶风,不可服此,服之则厥逆、筋惕肉,此为逆也。」
按:此即少阴过汗亡阳之证,故仲景更立真武汤以救其误。

⑵成氏曰:「此伤寒见风脉也。伤寒者身痛,此风胜,故不痛。中风者身重,此兼寒,故有轻时。风寒外甚,故不吐利厥逆,无少阴里证也。」

昂按:「成注非也,此汤必脉浮紧浮数,烦躁无汗,方可服之。仲景恐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逆,故加无少阴证一句。大法太阳烦躁宜汗,阳明烦躁宜下,阴证烦躁宜温。」

麻黄(六两)、桂枝、甘草(二两。炙)、杏仁(四十枚。去皮尖)、石膏(鸡子大块)、生姜(三两)、大枣(十二枚)。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一服汗者,止後服。

此足太阳药也。成氏曰:「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能已其寒。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麻黄甘温,桂枝辛热。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卫,以辛散之。故以麻黄为君,桂枝为臣。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①。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营卫俱和。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②。

①姜枣又能行脾之津液而和营卫。

②风寒外盛,人身之阳必郁而为热。石膏体重泻热,气轻解肌,故云重轻之剂。足太阳膀胱经表病也,而表有营卫之不同,病有风寒之各异。仲景治分三证,桂枝解肌驱风,麻黄发汗散寒,青龙风寒两解,各分疆界,鼎足三大纲也。

按:大青龙为发汗之重剂。
陶节庵曰:「此汤险峻,须风寒俱甚,又加烦躁,乃可与之。」

喻嘉言曰:「解肌兼发汗,义取青龙者,龙兴而云升雨降,郁热顿除,烦躁乃解,非龙之为灵,何以得此乎?青龙汤为太阳无汗而设,与麻黄证何异,因兼烦躁一证,烦为风,躁为寒,非此法不解也。然不汗出之烦躁,与发汗後之烦躁迥别。下後之烦躁,与未下之烦躁亦殊。若少阴烦躁而误服此,则有亡阳之变矣。」又曰:「石膏一物,入甘温队中则为青龙,从清凉同气则为白虎。

夫风寒皆伤,宜从辛甘发散矣,而表里又俱热,则温热不可用,欲并风寒表里之热而俱解之,故立白虎一法,以辅青龙之不逮也。」

按:烦躁有在表者,此证不汗出而烦躁是也。有在里者,不大便而烦躁是也。有阳虚者,汗下後病不去而烦躁是也。有阴盛者,少阴病吐利厥逆、烦躁欲死是也。内热曰烦,为有根之火。外热曰躁,为无根之火。故但躁不烦,及先躁後烦者,皆不治。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