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27、呃逆(膈肌痉挛) 王某,男,69岁,本镇黄沙村人,2012年6月5日诊。 主诉:呃逆3天。 患者10年前患过食道癌,经放疗治愈,体质较弱。3天前不明原因出现呃逆,自用单方治疗不效,来本所治疗。 刻诊:诊脉缓弱而涩,舌质淡暗,苔白厚腻,呃逆短促声低,频频而作,伴心情抑郁不舒,胸闷,夜卧不安。 辩证:肝郁犯胃,气滞血瘀。方选血腑逐瘀汤合旋覆花代赭石汤。 柴胡15g,赤芍15g,炒枳壳15g,甘草10g,桃仁12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2g,生地15g,桔梗10g,牛膝10g,旋覆花(包煎)15g,代赭石(先煎)30g,生姜15g,大枣7个,半夏12g,太子参15g。 1剂,水煎服。 6月15日二诊:言“服药1次呃逆即止。昨日天热,吃凉皮1碗,食后呃逆复作,因来复诊”。此热人食凉,胃气受遏,致胃气不降,气逆作呃也。继用前方2剂。 半月后因其他病来诊,言2剂药服完,痊愈。 按:此患体弱多病,心情长期抑郁不舒,肝郁气滞。日久则气滞血瘀,影响胃之通降,胃气上逆则呃逆。《医林改错》血腑逐瘀汤(呃逆)条下说:“此因血腑血瘀,┉┉吸气不能下行,随上出,故呃气。┉┉一见呃逆,速用此方,无论轻重,一付即愈”。 [8]用血腑逐瘀汤理气活血化瘀;旋覆代赭石汤和胃化痰,镇肝降逆。由于药应病机,故获捷效。 案28、口苦 韩某,男,43岁,2012年7月5日诊。 以口苦、口渴半年余在镇医院及周围诊所久治无效来诊,问其饮食起居,二便等均无异常,查舌质红,苔黄而厚腻,脉滑数。辩证为肝、胆湿热,胃热亢盛。选龙胆泻肝汤合白虎汤化裁。 龙胆草15g,柴胡15g,黄芩15g,当归12g,生栀子15g,木通6g,生地30g,甘草8g,生石膏30g,花粉15g,夏枯草30g。 水煎服,3剂。 3剂药服完,口苦消失。 按:该患口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显系肝胆湿热兼阳明热盛。用龙胆泻肝汤、夏枯草清利肝胆湿热;石膏、花粉清阳明胃热。由于药合病机,故3剂而愈。 |
|
来自: 学中医书馆 > 《125..面肌痉挛及面瘫专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