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

 苏迷 2013-10-10

木渎镇东街有一条小巷,叫做殷家弄。窄窄的,看不出古代这里是一条主要街道,据说从北面进镇的人必走这条小街。从东街进殷家弄一直往北,有一堵围墙挡住了去路。这一堵围墙是1954年才砌起,围墙里建了四排红砖平房,可以住几十户人。这里就是省第四地质勘探队职工大院。如今去看,60年前的红砖平房依然还在,经过改建还是住着一些勘探队的老人。大院子的大门没有变化,只是更加破落。进入大院子走进110号住户,那是姓任的一家两口74岁的老人,依然是乡音未改的一副山东口音。老人1960年就搬进了省第四地质勘探队的大院,一住就是50多年。

    任好婆告诉我,家门口对面的那口井就是著名的怡泉井,只是现在井圈井亭被摆到了山塘街。当年井圈被拆时井里也被杂物所填,后来任家花钱自己重新掏井。如今井水清清,回荡着与400多年前同样的水波。木渎镇在改革开放后搞古镇旅游,这才煞费苦心在几乎一无所有的山塘河边建起一条仿旧如旧的古街。其中就有勘探队大院里的怡泉古井和井亭,整体拆了搬迁到了山塘街。当年拆迁石亭井圈,虽然也有人反对,但是出于旅游需要还是被拆迁搬移了。

    如今的木渎山塘街面对虹饮山房的是御码头,码头的西边就是这个富有盛名的怡泉井亭。石砌的亭子,十分古朴装点着山塘古街,引得游人频频回顾。怡泉亭中是一个更为古朴的井圈,整个的一块石头雕琢而成,不圆不方,形求自然。据木渎方志记载:“怡泉亭 位于镇殷家弄北端,现围在地质队家属宿舍内。因里人殷心抑(揖)的好友冯怡泉,往日有银子存放殷处,冯怡泉死后,又无子女,殷心抑(揖)便以故友的遗金,开井造亭,以方便往来行人,并借此纪念故友,遗金不够造亭费用,殷自己再出钱来建造,成于明崇祯二年(1629)四月。亭以花岗石砌,平面呈正方形,阔3.10米,高约4.5米,歇山单檐造,披屋顶。”明冯翼写有《井亭》诗:“遗金昔日有怡泉,泉下埋名亦有年,今日翼然谁肯构,怡泉亭畔说怡泉”。这或许就是古人重情感、一言九鼎,不贪不昧的道德情操的表现。

    建井亭后大概过了近80年,到了清代康熙43年井亭屋顶重新大修过。当时用八块条石合成,排列为前三后四,以一块近似三角形的大条石作脊结顶。下半段断面为长方形,一米以上抹角,成八角形,四根压柱托顶石梁,无纹饰。正面当中浮雕“锭胜”,两端浮雕花草,雕刻粗犷,线条浑厚,花纹简练,因而显得朴实无华。一边的梁上刻“怡泉亭”三个大字,为阴文楷体,给人以质朴的感觉。在其上的第二块盖顶石上刻“清康熙肆拾叁年岁次甲申仲夏”(1704)等字(应该就是修建日期)。亭子东、南、北面石条拦凳,以供人坐歇,栏凳的榫头穿在柱子内,进一步固定柱子,这种结构和装饰、功能三合一的做法,是此亭的一大特点。

    从栏凳和雕刻的分布,原来表明此亭在地质队家属宿舍内时作座东朝西方向。但是如今搬到山塘街后,因为山塘街的走向,亭子变成了坐南朝北的方向。亭子中间有井一眼,花岗石井栏高0.50米,外圆直径0.63米,内圆直径0.30米,圈壁厚度最小为0.10米,最大为0.16米,厚薄不一,凸凹不平,似圆非圆,有古雅拙朴之感。原镇上共有4座石亭,怡泉亭是幸存的1座。

    如今我们漫步在木渎山塘街,享受着清明朴雅的古镇风貌的时候,是否会想到这个古井亭是旅游景点呢,还是真正的文物古迹?怡泉古井亭,不但有历史价值,而且还保存着古代道德伦理的文化信息。作为苏州文物保护单位的这个井亭,虽然井圈和石亭都是原件,但遗憾的是已经不在原地,当然井也不是原物。无论如何说都是十分遗憾的事。被国家保护的文物古建筑,尽管可以也应该维修,但是保存他的原貌,保护他在原地是十分重要的前提。我们希望祖先遗留下来的为数有限的文物,能够真正地保护好。尽可能的保存文物的原有信息,让文物能够原汁原味留给我们的后人。

2013-10-01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殷家弄北端就是怡泉泉井亭的本来位置,这是殷家弄居民门牌号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殷家弄北端被一堵围墙挡住,里面就是怡泉亭的原本处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转到前面,走进围墙里面,才看到那口500年前古井依然还在,只是井圈和石亭北移走了。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住在怡泉古井北面的居民74岁的任好婆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任好婆和她的老先生合影,都是省第四地质队的退休职工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古井其水清冽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老夫妻与古井共处了50年光景,如今古井还在,只是古井圈和古井亭被拆迁搬移了。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任好婆家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任好婆家是地质队宿舍,编号110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这是任好婆家所在的红砖砌的平房,建于1954年。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在家属职工大院里,后来建造的宿舍楼——翠坊北街9号一幢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殷家弄北头有益处围墙,是一个大院子,属于江苏省第四地质勘探队职工宿舍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位于木渎市镇东街的北面有一条小巷,叫做殷家弄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怡泉亭明确是苏州市文保单位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石屋顶第二块盖顶石上刻“清康熙肆拾叁年岁次甲申仲夏”字样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怡泉井圈拙朴而古雅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井亭的石屋顶内有石刻:怡泉亭三个大字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站在山塘街上看怡泉古井亭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从侧面看怡泉古井亭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木渎山塘街御码头的东面是御碑亭,而西边就是怡泉古井亭
演变的木渎怡泉井亭鈥斺斢朴闻加鲋36

《木渎小志》记载木渎怡泉亭,而且明确怡泉亭就在殷家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