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太宗名:皇太极

 悟道参禅学习 2013-10-11
清太宗名:皇太极(Huang?Taiji,公元1592年(壬辰年)-公元1643年),爱新觉罗氏,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受推举袭承汗位,称天聪汗,前后位17年。位期间,发展生产,增强兵力,不断对明作战,改女真族名为满州,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为下阶段大清迅速扩展入主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庙号太宗,谥号应天兴国弘德彰武宽温仁圣睿孝敬敏昭定隆道显功文皇帝。

    年幼丧母

    皇太极的亲生母亲是叶赫那拉氏,名孟古哲哲,是叶赫贝勒布斋和纳林布禄的妹妹。孟古哲哲明万历十六年(公元1588年)嫁给努尔哈赤的时候只有14岁,明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农历十月廿五日生皇太极。[4]

    公元1593年(癸巳),秋季九月,纠合了哈达、辉发、乌拉等九部联军进攻努尔哈赤的建州。叶赫贝勒布斋骑着马进攻的时候,马被木桩绊倒,他从马上栽下。被一个叫吴谈的建州兵士砍死。(《清史稿?太祖本纪》:叶赫贝勒布斋策马拒战,马触木而踣,兵吴谈斩之。)[5]

    明万历三十一年(公元1603年)秋季,孟古哲哲生病,想要见她娘家母亲一面,努尔哈赤派去通知这事情,孟古的哥哥叶赫贝勒纳林布禄没有同意,于是公元1603年9月孟古哲哲因病去世,皇太极时年12岁。孟古生前的时候,没有做大福晋,皇太极当了大汗后,尊奉孟古哲哲为孝慈高皇后。(《清史稿?后妃列传》:太祖孝慈高皇后,纳喇氏,叶赫部长杨吉砮女。太祖初起兵,如叶赫,杨吉砮以后许焉。杨吉砮为明总兵李成梁所杀,子纳林布禄继为贝勒,又为成梁击破。岁戊子秋九月,以后来归,上率诸贝勒、大臣迎之,大宴成礼。是岁,后年十四。岁壬辰冬十月,太宗生。岁癸卯秋,后病作,思见母,上遣使迎焉,纳林布禄不许。九月庚辰,后崩,年二十九。)[6]

    继承汗位

    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大金”国(后金),称可汗,任命次子代善为大贝勒、侄子阿敏为二贝勒、五子莽古尔泰为三贝勒、四贝勒皇太极为四大贝勒。

    皇太极天命十年(1625年)农历二月,娶年仅13岁的布木布泰为妃,大宴成礼。庄妃布木布泰是科尔沁贝勒寨桑的女儿,即后来的孝庄文皇后。[5]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农历八月十一日,努尔哈赤因病去逝。大妃乌拉那拉氏和两个庶妃殉葬。代善与其子岳托及萨哈廉,拥皇太极嗣汗位。代善的长子贝勒岳托和三子贝勒萨哈廉,对诸贝勒大臣说出了拥戴皇太极的原因:“才德冠世,当速继大位”。由于身为长兄的代善的鼎力支持,所以众贝勒乃合词请上嗣位”,皇太极“辞再三,久之乃许”,被拥举为后金汗。[3]

    天命十一年(公元1626年)农历九月一日,皇太极大政殿即汗位,焚香告天,宣布次年为天聪元年。[7]

    整合图新

    皇太极继位之初,后金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外部处境孤立,受到明朝、蒙古、朝鲜的包围。内部由于贵族分权势力的矛盾,冲突日益严重。皇太极逐步建立国家统治机构,以取代八旗制度所行使的国家权力,并通过这套政权机构,把权力牢牢地集中到自己的手中。[3]

    皇太极还颁布条例使大量汉族奴隶取得了“民户”地位。经过努力,农业有了较大发展,粮食基本上能够自给,社会矛盾得到缓和。

    皇太极国内大力实行改革时,并没有放弃父汗努尔哈赤对外扩张的政策。他命令军队建造具杀伤威力的武器红衣大炮,并且将单一的骑兵兵种,改建成一支骑兵、炮兵与步兵多兵种的军队。经过两次出征,朝鲜国王李倧被迫投降,称臣纳贡,允诺与明朝断绝往来,并将王子送到沈阳为质。对蒙古,皇太极采取“慑之以兵,怀之以德”的政策。首先争取与察哈尔林丹汗不和的科尔沁、喀喇沁等部的归附。为了笼络蒙古封建上层分子,皇太极用联姻、赏赐、封王封爵、定外藩功臣袭职例、崇奉喇嘛教、与西藏僧俗头领建立联系等手段,取得了蒙古诸部的支持和效忠。

    皇太极十分重视汉族地主知识分子和明朝降官降将的作用,对他们采取招降收买政策。不仅通过考试儒生,网罗了两百余名汉族文,而且此后又多次举行考试,分别优劣,量才录用。对大批降将赐以庄田、奴仆、马匹,并委以官职。对明大将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沉志祥等纷纷自愿来投的行为封王封侯,宠荣备至。随着蒙古的臣服,明朝将领的降顺,皇太极逐步建立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大大增强了军事力量。[4]

    正式称帝

    天聪九年(公元1635年)农历十月十三日,皇太极下令改族名为满洲。[7]天聪十年(公元1636年)农历四月十一日,皇太极正式称帝,改国号为“大清”,建立起关东一统的大清帝国,全力以赴地对明朝发动战争。是年秋,他命阿济格统兵南侵,掠夺畜十八万。崇德三年,又命多尔衮、岳托率军南侵,攻破城池五十多处,虏获口四十六万,金银百余万两。为了从正面打开山海关,自崇德五年三月起,发动了锦州战役。明廷派蓟辽总督洪承畴率十三万大军往援锦州祖大寿。皇太极亲自坐镇指挥。公元1642年二月十八日松山城陷,明将洪承畴被俘,祖大寿锦州投降。至此,明朝关外仅剩宁远一孤城。[4]

    四大贝勒

    天命六年(1621年),努尔哈赤指令大贝勒代善、二贝勒阿敏、三贝勒莽古尔泰、四贝勒皇太极协助父汗“佐理国政”,并命四大贝勒“按月分值,国中一切机务俱令值月贝勒掌理”。由此,四大贝勒的权势日增,同时也展开了争夺汗位继承权的斗争。[11]

    传国玉玺

    皇太极得到的传国玉玺是和氏璧吗?

    据野史记载,天聪九年九月初六,察哈尔林丹汗之子额尔克孔果尔率众归附皇太极,并献上历代传国玉玺。为此,皇太极特率众贝勒迎至盛京城外南冈,设香案拜天受之。这块传国玉玺出自汉代,后数传至元代,至元顺帝被明洪武帝所败,弃都城,曾携玉玺逃至沙漠,后死于应昌府,玉玺遂遗失。据传说二百年后,有牧羊一处山冈下放羊,见一头山羊三日不啮草,而不断用蹄子刨一个地方,牧羊很奇怪,就那块地方挖起来,发现了汉代的这块传国玉玺。后被元后裔博硕克图汗所宝藏,察哈尔林丹汗打败了博硕克图汗,传国玉玺再易其主。这块传国玉玺以璠玙为质,雕交龙纽,上有汉篆“制诰之宝”四字,并非是卞和得于荆山下的和氏璧。史上赫赫有名的和氏璧,由楚文王得到后,流传于战国时期的赵国,秦昭王曾允以15城换取此无价之宝,赵国使臣蔺相如凭借大智大勇,终于使之完璧归赵。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命良工将和氏璧琢为玉玺,秦相李斯书大篆“受命于天,即寿永昌”由玉工孙寿雕刻于玺上,其形如鱼龙凤鸟。西汉末年王莽篡位,逼窦太后交出传国玉玺,窦太后怒骂而用玉玺掷之,使和氏璧一角残破,遂用金镶之,由此便有金镶玉一说。东汉末年,群雄争霸,孙坚袁术曹操先后曾拥有此传国玉玺,后归为西晋,再流传于北方十六国至隋唐,公元936年后唐废帝李从珂带玉玺登玄武楼**,传国玉玺至此失踪,其后世典籍再无记载。[12]

    死因之谜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农历八月九日,勤于政务一天的清太宗晚上亥时(21点至23点),清宁宫南炕突然停止了呼吸,有关清代官书上记载“无疾而终”,实际上是因病而死。据史料记载,崇德五年,皇太极“圣躬违和”,崇德五年农历七月到鞍山温泉疗养。崇德六年松山大战前夕,前线告急,皇太极原定于崇德六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亲征,却因鼻衄推迟三天。崇德七年,因“圣躬违和”,大清门外大赦犯;崇德八年又“圣躬违和”,不但正月初一免了庆贺礼,而且再次大赦,并向各寺庙祷告,施白金。皇太极一生勤于政事,事必躬亲,导致积劳成疾,加之宸妃之死,悲痛不已,使潜伏的重病一朝突发,瞬间猝死,遂引起诸多猜疑。

    法国学者格奥赛(Ren?Grousset)评价皇太极:皇太极是蛮中的一个天才,他把本族民的军事才能,和对文明生活的天生理解相结合起来。[18]

    阎崇年作品描述皇太极:爱新觉罗?皇太极是努尔哈赤第八子,八大贝勒中排名第四,又被称为四贝勒。皇太极12岁丧母,20岁带兵打仗,35岁登极,位17年,52岁去世,是清朝继努尔哈赤之后又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2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