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第六卷 解儿难

 学中医书馆 2013-10-13

小儿为什么也会患病呢
我认为这与自然气候的异常和人为因素有关。自然气候异常的原因只一种,人为的因素有二种。大自然养育人类功德无量,怎么会使小儿患病呢
自然界按照阴阳五行的变化化生万物,但是,五行的运行也会有偏胜的时候。阴阳五行本来就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对于小儿,若能适应这些变化,身体就强健;若不能适应这些变化,就会发生疾病,哪怕是神仙也不能违背这种规律,这就是造成小儿患病的自然因素。小儿患病的人为因素又是什么呢
一方面是其父母的调养失当,另一方面是小儿患病后碰上了庸俗无能的医生诊治不当。世上的孩子都是父母生育的,天下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成长,这怎么能说小儿患病是由父母造成的呢
这是因为父母本想让自己的孩子长得健实,他们认为孩子适宜在温暖的环境中生长,感受了寒邪就会生病,甚至死亡,总是担心孩子受寒而让他们穿得多多的。又有些父母认为,饥饿也会患病,甚至死亡。他们怕小儿挨饿,于是给予大量肥甘厚味的食物。社会上的小孩的确有穿得暖、吃得好,身体也健康的,但更多的小儿是由于受到父母过分疼爱而发病。俗话说:“无冻饿之患,有饱暖之灾”。疼爱孩子是人之常情,这样的父母只知道过分的疼爱才叫慈爱,却不理解看起来不够疼爱,其实才是最好的慈爱这句话的道理。这就是父母导致小儿患病的原因。社会上的医生,掌握着治病救人的技能,没有哪一个医生不想治好所有小儿病,也没有哪一个医生有意去干不利于小儿健康的事情。儿童患病必须依靠医生来诊治,因为医生既能调理小儿适应自然环境,又能指导父母护理好孩子,这怎么能说小儿患病是医生造成的呢
小儿的病如果是由自然气候异常,或是因父母哺养不当所致,那没有什么可抱怨的。禀受了自然之气由父母生育的小儿,如因庸医误治导致患病,父母怎会不埋怨医生呢
有人说,假如世上没有这样的医生,小儿的病还会少些,这话也不是全无道理的。一名好的医生,会顺应自然的规律,能测知六气的偏胜,善于调理人的情绪,洞察事物的道理,对物理、气象、术数、天文无不精通,同时接待病人热情、诚恳。一名好的儿科医生,上能通晓自然界的变化,下能掌握小儿的生理变化,真心实意对待患儿。无奈的是,有些医生打着治病救人的招牌,专做损人利己的事情,他们不研究五运六气的学说,不管气候的变化,用一首方剂统治四时不同的疾病,乱用汗、吐、下三法;他们知识狭窄、毫无本事,甚至连怎样进行望诊、如何进行闻诊,为什么小儿患病早晨较轻,晚上加重,为何有的小儿病轻,有的小儿病重都不知道。更为严重的是在一张处方中,既有治太阳的药,又有治厥阴的药;既用了疏散表邪的药,又用了攻下里实的药;并且固执地坚持说小儿为纯阳之体,不管小儿感受的是什么病邪,一概采用寒凉药物治疗;也不管病邪在表在里,开始就用攻下的方法;并荒谬地编造小儿惊风的理论,愚弄欺骗百姓,胡乱制成治疗小儿疳疾的药丸,伤害小儿健康和性命。像这样下去,小儿的疾病永无休止,何时才能得到安宁呢
前代名医对小儿疾病的诊治虽然也有些文字记载,却没有编成专科书籍,我虽然没有什么才华,但希望能解除小儿患病的痛苦。血虚、血热或运行失常会导致健忘、多梦、失眠、烦躁,甚则可见神志恍惚、惊悸不安,以及谵狂、昏迷等神志失常的临床表现。小儿患病外因是六淫,内因不外是饮食所伤和胎毒。

儿科总论

古人认为最难诊治的是小儿病,小儿科又称为哑科。这是因为小儿年幼,不能将自己的痛苦陈述清楚,而且小儿脏腑娇嫩,腠理疏松,肌肤柔嫩,易受惊吓,容易感受病邪,发生转变。儿科疾病用药,稍呆腻就会导致邪气滞留,稍重就会损伤正气,用药稍不对症,病情就会变化莫测。若诊治没有把握如捕风捉影,往往使可治的轻症,转为重症,由重症转为危症而死亡。小儿病与成人比较,不同的是:小儿患病的病因没有七情六欲的伤害,外因不过是六淫,内因不外是饮食所伤和胎毒罢了。但是,如不精通内科、妇科,不彻底的弄清小儿的生理、病理的特点,是绝对不能当儿科医生的。

白花丹参古人称小儿为纯阳之体,是出自炼制丹药的道家说法。俗传儿科为纯阳辨

古人称小儿为纯阳之体,这是出自炼制丹药的道家说法,是指小儿未到成年,属真童子,并不是说小儿阳气旺盛。小儿具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生理特点。古人认为男子生数为七,成数为八。所以男孩长到八个月时,开始长乳牙,对外界环境稍有感知;到了八岁时,开始更换恒齿,渐渐地扩开智慧;到了十六岁时,肾气盛,精气溢泻,具有生育的能力,可以结婚生育子女;到了二十四岁,长出智齿,而且精气旺盛,筋骨强健,能够独立承担所有的事情,这是因为此时男子精气充足,阳气也旺盛。女子生于阳数八,成阴数七。所以女孩七个月时,开始长乳齿,能摸仿成人做一些动作;七岁时开始换恒齿,知识面开始扩大,因此不要与男孩接触;到了十四岁,肾气始旺,月经初次来潮;到了二十一岁时,长出智齿,这时阴精充足,阳气旺盛,即可婚嫁了。以上是小儿生长发育的规律,怎么能说十四岁以下小儿阳气旺盛呢
通常说女孩比男孩孩懂事得早,这是因为男子成数为八,女子成数为七,八属阴,七为阳,阳进而阴退。
    津液的生成,是通过胃对饮食物的“游溢精气”和小肠的“分清别浊”、“上输于脾”而生成的。其实苦寒类药物,在小儿科是最忌的。儿科用药论
一般人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因而往往重用苦寒的药物。其实苦寒类药物,在小儿科是最忌的。朱丹溪说产妇用白芍会损伤生发之气,却不懂得儿科使用苦寒药物,更容易损伤小儿的生发之气。儿童犹如春天,类似木的生长特性,其味酸甘,对于木具有酸味人们或许知道,木具有甘味就鲜为人知了。一般来说,弦脉是肝木脉象,《内经》说:脉弦没有胃气的人属死脉。胃气在五行归类中,其味为甘,弦脉而无胃气就如树木离开了土一定会死的道理一样。再看树的果实,更能说明问题了,果实中仅有初春的话梅,其味酸多甘少,其它的果实都是甘多酸少的。所以治疗小儿疾病的药物,味道也应甘多酸少,象钱仲阳的六味丸就是这样的。为什么小儿病不能轻易使用苦寒药品呢
这是因为火性炎上就产生苦味,万物被火焚就化为灰烬,苦能燥湿。人类属裸体动物,形体为湿土,湿邪太过本来就会给人体带来灾害,但人若缺乏水湿也会死亡,所以痰湿过盛使人肥胖,水湿太少使人消瘦。小儿体内的水湿,怎能全部除尽呢
有些医生在用药时,认为苦寒药是泻火的,却不懂得愈泻火则机体愈瘦,愈用化湿药身体就愈干燥。因为苦味首入心经,能化燥,会严重耗伤胃津,直致小儿痉厥而死亡的临床也不少见。对于小儿体内的火,只有壮火才可用泻火法,假如是少火那是促进小儿生长发育的,怎么能妄用苦寒药物清泻呢
因此,采用存阴退热法是最好的方法,存阴退热最好选用六味地黄丸酸甘化阴为妥。在湿温病中此法应与辛淡药物合用,对于燥热症,就不能采用此法了。我在本书前面论述温热病时已指出,即使是成人,用苦寒药时,也要配合甘寒之品以防伤阴,惟有嗜酒湿热偏重者,才不禁苦寒之品。

名医王叔和〔方剂趣记图解〕

白虎汤
    汉·张仲景《伤寒论》趣
    记白虎惊拾草母

白虎(汤)粳米石生膏草甘炙母知
    【组 成】4味:粳米15克生石膏30克炙甘草6克知母10克
    【用 法】米熟汤成,弃渣温服。
    【功 效】清热生津,除烦止渴。
    【主 治】阳明气分热盛证。
    现常用于某些流感、流脑、乙脑、肺炎、肠伤寒、钩端螺旋体病等疾病。
    【注 意】①发热无汗,表证未解,不宜使用。②脉浮弦而细,或沉,或口不渴,无里热征象者,不宜使用。③血虚阳浮证类白虎,宜投当归补血汤以固护浮越之阳,误用此方祸不旋踵。④阴盛格阳,投此方犹如雪上加霜,危亡立至。小儿出现的痉病,大多是医生误治造成。儿科风药禁

近来有些医生治疗四时外感病,不论是感受何种邪气,一律都用羌活、防风、柴胡、葛根等祛风药治疗。他们不明白先师张仲景提出的:表虚感受风邪的病人禁发汗,失血的病人禁发汗,感受湿邪的病人禁发汗,久患疮疡的病人禁发汗共四条禁忌症,否则就可造成血虚,导致痉厥。小儿出现的痉病,大多数也是医生误治造成的,这都是因为他们不理解六气为病的道理所致。

名医王惟一六气都可以导致痉症。

痉因质疑
痉症发作的原因,《素问》中有“诸痉项强,皆属于湿”的记载。文句中这个“湿”字,值得怀疑,我考虑是“风”字错为“湿”字。我年青时,读过方中行先生的《痉书》,在一生的临床实践中,对痉证特别留意,我认为六气都可以导致痉症。风为百病之长,六气之中没有哪一气不是随着风邪而侵害人体的;各种痉病表现的临床证候,都具有风木强劲的特点。湿的本性能下行且柔润,木的本性能上行且刚劲;单纯感受湿邪似乎很难包括所有的痉病,而且湿邪也不会出现项强的征候。方中行的《痉书》有十八条,除了引用《素问》《千金》中的二条外,剩下的十六条内,描述脉象的有二条,描写症状的有十四条,都没有“湿邪”致痉的根据。例如描写脉象的两条中,一条说:痉病脉象如弓弦一样紧,从寸到尺都一样;另一条说:《脉经》认为,患痉病病人的脉象从寸到尺,都现沉伏坚硬。这二条都是风木的脉象,与湿邪濡缓的脉象正好相反。剩下的十四条,属风寒导致的痉病占了十条,另外,易感风邪禁忌下法的有一条,长期患疮疡的禁用汗法的有一条,有关新产失血的有二条。这十四条中,都与湿邪无关。《千金》一条中,曾有太阳中风又感受寒湿,演变为痉证的记载。但这一条中上下文义不相连续,何况《千金》这部书内容杂乱无章,有很多地方都有后人掺杂的内容,很难用它作湿邪致痉的依据。方中行注释说:痉病最早见于《素问》,后来出现在《伤寒论》之中,这是王叔和从《金匮要略》中择录的。《千金》虽然有痉病的病名,但描述的症状既不全面又不精确,这可以看出方中行先生对此也抱怀疑态度。《内经》这部著作,不是博学多识的人不可能通晓它的含义,何况这部书是由战国时期及汉代的人写成的,其中可信的有十之八、九,不可信的仍然有十之一、二。例如书中出现过许多后世的官名和地名,难道是黄帝歧伯能事先知道后代会有这些官名、地名而先记载下来吗
况且这本书年代久远,不可能没有缺漏或错误的地方。我的学识浅陋,虽不敢相信湿邪可导致痉病,但也不敢断定湿邪不可能导致痉病,于是将这个疑点提出来,希望后学的人进一步探讨。

名医危亦林似乎只有“风”字,才可以概括各种痉症的病因。

湿痉或问

或许有人问我,既然怀疑《素问》湿邪导致痉病的观点,却又说六淫之邪,都可能致痉病,书中还有一条是论述湿痉的,这难道不是自相矛盾吗
我得说明的是,我所怀疑的是条文中的“诸”字和“皆”字,好象只一个“湿”字,不能概括各种痉病的原因,只有风才可以概括,这是其一。另外,湿的本性柔润,不会出现僵直的痉病,就是初发的湿痉,也一定是合并风邪之后,才会形成痉病。而且俗称痉病为惊风,惊风本来就有急惊风,慢惊风。所谓急惊风,是指感受外邪后,立即出现抽搐、痉厥的病症;所谓慢惊风,是指久病后才出现抽搐、惊厥的病症。急惊风只要认证准确,用药正确,服一、二付就可治愈。慢惊风,有的是久病损伤了脾阳,肝木乘脾土所致,有的是胃阴和肝阴被劫,导致肝风鸱张,一属虚寒、一属虚热,所以难治。我所诊治因湿邪导致的痉病,多是先患病然后转成痉症。例如,夏天小儿感受了暑湿病邪,出现泄泻暴作,一昼夜可达百次或几十次,泄下太过,则耗伤阴津,肝木来乘脾土发为痉症。上吐下泻的霍乱症,也往往导致痉病,这些都是先患其它的病,后来又致痉症的情况,应当结合杂说篇中风论的条文参看。就突发的痉病来说,风为百病之长,六淫之邪都随风邪而侵入人体。对因久病导致痉症的病人来说,患者出现强直,角弓反张,手足搐搦的症状,都是由于肝风内动所出现的临床表现。似乎只有“风”字,才可以概括各种痉症的病因。痉证是筋脉的病变,如果明白了这一点,对痉症的诊治就弄懂一大半了。六淫之邪导致痉病是实症。痉有寒热虚实四大纲论
六淫之邪导致痉病是实症。产妇失血,久病致痉,外感风邪误用下药,温病误用辛温发汗,患疮疡日久又误用发汗等等所致的痉病,都是虚症。因感受风寒、风湿之邪导致的痉症属寒痉;因感受风温、风热、风暑、燥火等邪气而导致的痉症属热痉。通常说的慢脾风,属虚寒型痉病,本书后面记述的本脏自身病而导致的痉症,属虚热痉。在出现呕吐和泄泻时首先要防止发生痉症,而不是等其发作后再制定止痉的方法。小儿痉病瘛病共有九大纲论

寒痉
    寒痉治法,尽管张仲景阐述得很清楚,也很完备,但在临症时,仍然要仔细的探索是否与病症相符。例如,他说太阳症应周身强直、筋脉拘紧不柔和,脉现沉迟等。又说,汗出的称为柔痉,因为感受的病邪为风多寒少,治疗选用桂枝汤加味;如无汗出的称为刚痉,是寒邪所致,选用葛根汤治疗,该方内虽有麻黄、桂枝,不能用桂枝命名,但又为什么不能用麻黄命名呢
这是因为此时病已进入阳明了,所以名为葛根汤。象这一类的问题,不仅在平时要熟读《伤寒论》,临症时尤应谨慎,才能做到准确无误。如风寒咳嗽导致的痉病,宜用辛温的杏苏散治疗,也应该将它附在“寒痉”这一类里。
    风温痉(这就是瘛病,是少阳之气太过形成的,下面的温热、暑温,秋燥都与此相同。)
    本病多发生在气候温暖多风的时候,此时阳气发泄,君火主气,宜采用辛凉法治疗。病情轻的用辛凉轻剂,病情重的用辛凉重剂,本书上焦篇介绍的银翘散、白虎汤就是这类方剂。当津液损伤时,加用甘凉之品,如银翘散加生地、麦冬,玉女煎是在白虎汤内加麦冬、生地等。如神昏谵语,应加上芳香开窍之品,如清宫汤、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之类。病治愈后,用六味地黄丸、三才汤、复脉汤等加减化裁,促使津液恢复。风温咳嗽导致的痉症用桑菊饮、银翘散等辛凉方剂治疗,与风寒咳嗽导致的痉症,其病因病机绝然不同,切不能一概选用辛温的杏苏散。
    温热痉(是六淫中的火邪,消烁真阴导致的痉病,即《内经》中所说先夏至日为病温。)
    温热痉与风温痉的治法相同。只是风温导致的痉病少,而且症状轻,温热导致的痉病多见,而且临床症状较重。对于温热痉症,应根据病情的轻重,病邪的深浅,选用恰当的药物治疗。
    暑痉(暑邪兼湿邪和热邪,后面有湿痉一条,此证偏于热重湿轻与温热相近似,即《内经》中所说后夏至日为病暑。)暑痉民间称为小儿急惊风,是夏天最常见的疾病,而且兼夹症最为复杂,不是思维清晰、目光敏锐,处理问题果断、正确的医生,则不容易明辨清楚。因为小儿肌肤疏松,神气怯弱,经络脏腑娇嫩,不能承受夏天暑、湿、热三种病邪的侵袭。一旦小儿感受了暑邪,其病势的发展尤如奔驰的野马,传变迅速如闪电,在这种情况下,那些知识粗浅,医技不精,责任心不强的医生,怎么能担得起治疗的重任呢
如夏天小儿发热、头痛、项背僵直,身无汗出,这是感受了暑兼风寒之邪,宜用新加香薷饮治疗;如身有汗出,仍宜选用银翘散重加桑叶治疗;咳嗽就用桑菊饮治疗;如汗出较多用白虎汤,如脉芤,伴有气喘则宜用人参白虎汤治疗;如身体沉重、汗少,宜用苍术白虎汤治疗;如脉芤、面红、话多,又有气喘欲脱,应立即选用生脉散治疗;如神识不清,迅速用清营汤加勾藤、丹皮、羚羊角等治疗;神志昏迷的除用上方外,还应灌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等;病势轻微的用清络饮就可以了。上方的组成和服用方法,都在本书的上焦篇内,学医的人应结合前面三焦篇中暑温的内容细心探求。有的小儿可用成人药量的四分之一,有的小儿可用成人的一半,这要根据小儿的体质强弱及年龄大小而变化。小儿痉病是由于感受暑邪引起的,不能专门止痉,只要针对病因治疗,痉病就可自行停止了。如果一昧地采用止痉的方法治疗痉症,就更弄不明白痉症是什么病了。“痉”是病名,“头痛”也是病名。善于治疗头痛的医生一定要弄清头痛的原因,头痛有因感受寒邪所致,有因感受风邪所致,有因感受暑邪所致,有因感受温热所致,有因感受湿邪所致,有因燥邪所致,还有痰厥痛,阳虚头痛,阴虚头痛,外伤头痛,心火上炎将作痈脓的头痛,肝风内动上窜少阳胆经的偏头痛,以及朝发暮死的真头痛等。如果不探求导致头痛的原因,象某些医生,只要见到头痛,一概用羌活、藁本等治疗,这怎么能将头痛治好呢
何况痉证的治疗比头痛还要困难。
    湿痉(本证瘛证,症证都有,由寒湿引起的,则兼太阳寒水气,因泄泻太过,阴液亡失,是肝木克伐,
    则为瘛证。)
    一般来说感受湿邪导致的痉病,在临床上较少见,因为湿性柔润,具有下行的特点,不象风性刚强慓悍,具有升发的特性。湿痉之中也有兼风邪致痉的,《名医类案》中有一条文说:小儿因呕吐乳汁象痫证发作一样,用五苓散治疗最佳;本书在湿温上焦篇中,有三仁汤法;邪入心包,有清宫汤去莲心、麦冬,加银花、赤小豆法;或用紫雪丹的治疗方法;有用银翘马勃散的治法;有千金苇茎汤加滑石、杏仁的治法。而在感受寒湿病例中,有形似伤寒,舌苔白、口不渴、筋脉拘急,用桂枝姜附汤的治法。像这一系列病证,不一定都要等到痉症出现后才给予治疗。因为感受外邪后,在体内时间一久,就会发痉病。因此,在还没有出现痉病的时候,针对感受的病邪,依法施治,这样痉病的根源就被杜绝了,难道不比出现了痉病再进行治疗更好吗
如果儿科能早一点祛除六淫之邪,我深信小儿痉证一定要少得多。湿邪停留日久导致痉病,较多的原因是由于湿为浊邪,最善于弥漫三焦,湿浊蒸上则蒙蔽清窍,湿浊内扰则蒙蔽心包。学医的人,应当结合前面我所介绍的中焦篇、下焦篇的内容来探求治法。由疟症、痢疾而导致的痉证,应根据病邪损害的是阴还是阳,而采取相应的治疗,在疟痢门中去寻找治法。
    燥痉
    由于燥气化火,消灼体内的津液也可能致痉病。燥痉的治疗方法与风温痉大致相同,学医的人应当在本书前面介绍的三焦篇秋燥篇中去寻找治法。只是在晚秋的时候,还有伏暑内发,又感新凉的病证。感受燥邪宜用辛凉甘润之法,如果有伏暑,一定挟有湿邪,挟湿就要用苦辛淡法,严重的则用苦辛寒法治疗,对于这些情况,医生不能不仔细观察。若是燥气化寒,证见胁痛呕吐,治疗时宜用苦温佐以甘辛的方法。
    内伤饮食痉(本证就是一般的说的慢脾风)
    此证发作前一定患过呕吐或泄泻,有的是脾胃两伤,有的是独伤脾阳,有的是只伤胃阳,有的还伤及肾阳,临床可选用参苓白术散、四君子汤、六君子汤、五味异功散、补中益气汤、理中汤等方剂治疗。脾胃虚寒较重的,应用理中汤加丁香、肉桂、肉果、诃子等药,由于患其它的病而过服寒凉药物造成的,也用这些方法治疗。叶天士医案中有“阴风入脾络”的记载,治疗的方剂放在小儿痫、痉、厥篇中,此证在小儿吐泻篇中,论述得最为详细。在本案之后,华岫云加有按语,批驳了当时一些不正确的观点,学医的人不可不细心体会。再参考钱仲阳、薛立斋、李东垣、张景岳各家对痉病的论述,这样就会更全面了。再说本证最危险,最难津液有滋润和濡养的生理功能。如布散手肌表的津液。具有滋润皮毛的作用。
    治疗,社会上错误的说法和不正确的治疗相传已久,延习成风,方中行先生对这些都进行过批驳,后来各位医家也分别畅述过自己的论点,但是时至今日,这种坏风气仍未平息。因此,我盼望今后有一位具有权威的人,能将这些坏的书籍焚烧干净。仔细地阅读叶氏医案中治疗痉证的方法,其特点是在出现呕吐和泄泻时,首先防止发生痉证,不是等待痉证发作后再制定止痉的方法。所以,我在前面篇章中介绍六淫致痉,也是采用了这个方法,正如《内经》所说的,高明的医生不主张治疗已发生的疾病,而要在未病之前进行预防;品德高尚的人不是在已经发生动乱时进行治理,而是在末乱之前强调防范。
    客忤痉
    由于小儿神气怯弱,突然看见了异常的物体,听到了异常的声响,或因不慎从高处失足跌倒,都可发生痉病。然而,并非所有的痉病都由惊吓所致,因受惊致痉的仅占痉病中的百分之一、二。本证如见发热,或有汗,或无汗,面色有时青紫,有时发红,夜梦中说糊话,手足蠕动,宜用复脉汤去参、桂、姜、枣,加丹参、丹皮、犀角滋养心阴以配心阳。如大便干结再加玄参,大便溏薄另加牡蛎;如汗出较多,心神不宁,有恐惧的表现,又加龙骨、琥珀、朱砂;但一定要详细地询问家属,确实存在上述症状,才能采用上面的治法。假如家属回答不确切,或不肯定,医生应静下心来认真仔细地重新诊察,一定要获得确凿的依据,然后才能用药治疗。我的儿子三岁那年,六月初九的早晨,靠着门站着,不慎摔倒,不一会就开始发热,接着发生痉厥,出现神志昏迷,不省人事,四肢冰凉,触不到脉,直到黄昏时痉才停止,但仍然身热神昏,全身无汗;到第二天早晨,我才给他送服复脉汤去参、桂、姜、枣,每天一付,分三~四次服。但仍然不思饮食,直到第十四天十时左右,才出现战汗,病就好了。假若当时儿子在神昏痉厥的时候,随意慌乱给予治疗,就没有生存的机会了。痉厥属阴阳逆乱,稍有药症不相符,就会不可救治。面对这种情况,患儿的家属因心情焦急,于是胡乱求医用药,乱用针炙治疗造成死亡的,数不胜数。如果患儿家属没有主见,医生也没有主见,小儿的生命还有什么安全保障呢
心包络热重,口唇、舌面干燥、白睛红丝,宜用牛黄清心丸,本篇中介绍的安宫牛黄丸,紫雪丹等药也可酌情选用。
    本脏自病痉(此证即瘛病)
    本证是由于小儿父母平时担心孩子感受寒邪,被子盖得过厚,衣服穿得过多,或者冬时房间过暖,以致小儿汗出过多,汗为血之液,汗多津血受伤,导致痉病发作,这与产后失血致痉的道理相同。肝主血,肝脏本身需要血来滋养,肝血充足,肝木柔顺,肝血不足,肝木强直,所以称为本脏自病。本脏自病痉,实际上是六淫导致痉病的根本原因;因汗血同源,出汗多一方面使血液更伤,导致痉病发作,另一方面汗出过多,也会使卫外的阳气损伤,卫外功能减弱,就容易感受六淫之邪。这些道理不仅高明的医生应自己明白,而且在平时还应该事先告戒小儿的父母,不要穿得过暖,致使小儿汗出太过,耗伤津血,这样无形中消除了致病的原因,这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方法。治疗本脏自病的痉证,一概用育阴柔肝法,这与产后失血导致痉证的治法一样,就是“血足风自灭”的意思。六味地黄丸、复脉汤、三甲复脉三方、大小定风珠二方、专翕膏都可选用。在小儿痉证停止后,可用专翕膏善后,每天服四、五钱,分二次服。对于感受六淫之邪,误用汗法而导致的痉病,也可采用这样的方法治疗。风温、温热误汗以后,首先要保存阴液,与感受寒邪而误汗后,要急于补阳气不同。这是因为伤寒主要是伤阳,温病主要是伤阴。
    本脏自病痉(此证则瘛病也)
    按此证由于平日儿之父母,恐儿之受寒,复被过多,著衣过厚,或冬日房屋热炕过暖,以致小儿每日出汗,汗多亡血,亦如产妇亡血致痉一理。肝主血,肝以血为自养,血足则柔,血虚则强,故曰本脏自病。然此一痉也,又实为六淫致痉之根;盖汗多亡血者,本脏自病,汗多亡卫外之阳,则易感六淫之邪也。全赖明医参透此理,于平日预先告谕小儿之父母,勿令过暖汗多亡血,暗中少却无穷之病矣,所谓治未病也。治本脏自病法,一以育阴柔肝为主,即同产后血亡致痉一例,所谓血足风自灭也。六味丸,复脉汤,三甲复脉三方,大小定风珠二方,专翕膏,皆可选用。专翕膏为痉止后,每日服四、五钱,分二次,为填阴善后计也。六淫误汗致痉者,亦同此例。救风温、温热误汗者,先与存阴,不比伤寒误汗者急与护阳也,盖寒病不足在阳,温病不足在阴也。如医生对六气机理通晓,患痉病的人一定会减少。小儿易痉总论
小儿容易患痉病的原因:其一是由于小儿肌肤薄弱,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感受外邪后,传变迅速所致;其二是近代的医生弄不清六淫侵害人体的机理,遇到外感病,不论是感受的哪一种外邪,就用发汗解表法治疗,致使汗出过多,津血伤而发痉病。痉病发作后,又重用苦寒药,象这样用药,就是年龄在二、三十岁的男女青壮年,因为误汗导致痉病死亡的也不知有多少!何况小儿肌肤薄弱,象这样致死的就更多了。我在医学方面,虽然不敢自信,然而我留心观察这一类疾病已近三十年了,自己认为能够彻底的掌握此病的机理,也曾提出过,如医生对六气机理通晓,那么患痉病的人一定会减少,因此大胆地将自己的观点发表于世,与有识之士共同探讨救世济人的医术。痉病治疗宜选用刚燥性温的药物,瘛病治疗宜选用柔润清凉之品。痉病瘛病总论
《素问》认为:太阳之气盛引起痉病,少阳之气盛引起瘛证。因此痉属寒水为病,瘛属相火为病;同时,书中对寒厥、热厥的论述也很详尽。后代医家将痉、瘛、厥三种病笼统地称之为惊风痰热,或称角弓反张,称搐搦,称抽掣,称痫、痉、厥等等。方中行先生编写了《痉书》,在或问篇中也是将瘛混杂在痉病中,笼统的加以评论。叶天士医案对于痫、痉、厥的论述虽然很详细,也统称为痉厥,而无瘛的病名,也是将瘛证混在痉病中。再参考其它的医书,对这二种病都没有明确的区别。前面我介绍的痉病,也是按这种方式论述的,这是为了让现代的人容易理解、明白。我认为痉,是指筋脉拘急,身体强直,后人称为角弓反张,古人称为痉证。瘛证,是指肢体筋脉濡动牵引拘挛,后人称为抽掣,搐搦,古人称为瘛。临床表现为抽掣、搐搦不止的为瘛。表现抽搐时作时止,停止后数天或数月再发,每次发作不需治疗,抽搐自行停止的,称为痫证。四肢逆冷如冰,称为厥症;四肢热如火的也称为厥;有时冷如冰,有时热如火,还是称为厥。对于痉、瘛、痫、厥四种病,按寒、热、虚、实来辨证,这样,自然就不会出现差错了。张仲景所论述的刚痉和柔痉,是为感受寒邪而立的病名,并没有谈到瘛证,因此都属于太阳寒水类的疾病。如兼风有汗出的称柔痉,也属寒病实证;除寒痉外,其余都属热而实的瘛证。在湿病类有寒痉也有热瘛。有实证,也有虚证,如患温病日久,损耗人体津液,就会形成虚热瘛,产后惊风的痉病,既有张仲景所说的寒痉,也有本书所补充的热瘛。总之,痉病治疗宜选用刚燥性温的药物,瘛病的治疗宜选用柔润清凉之品,对于痉病兼瘛证的,或瘛病而兼痉证的,这就是常说的寒极似火,热极似寒的变证。至于痫证,也有虚实之分,有邪气停留在经络的实证,也有五志过极损伤脏腑的虚证,对于这方面叶氏医案中分析得很详细,临床上可根据不同的情况分别给予治疗。我鉴于前辈将瘛与痉混为一症,所以对这二症进行分析、论述,供后人参考。

名医吴尚先六气中只有寒邪致病才不得不用发汗的方法。六气当汗不当汗论

风、寒、暑、湿、燥火六气之中,只有寒邪致病,治疗时才不得不用发汗的方法。伤了寒邪,脉象紧、无汗,用麻黄汤治疗正合适;风寒之邪兼夹痰饮,用大青龙汤或小青龙汤治疗。饮是由寒水形成的,寒邪致病,身无汗出,用麻黄甘草汤或附子麻黄汤治疗。水是寒水,身上有汗,就应该保护阳气。湿邪致病也有发汗的记载,这指的是湿兼寒的情况,如湿邪不兼寒邪,出现身上有汗,也多数采用保护阳气的方法。此外,还有风温忌用汗法,暑热禁用汗法,出血者禁用汗法,久患疮疡的人禁用汗法等等,禁汗的情况很多,本书前面已作了简单的介绍。寒邪伤人体,必定会伤及太阳膀胱的经和腑,因为寒邪和寒水同类,同气相求所致。为何一定要用辛温发汗药治疗呢
这是因为太阳膀胱经腑本性属寒,表现为热,寒邪与寒水相合,只有恶寒而无发热,这就不能算是太阳症了。寒水可以制约火邪,唯一的阳气陷入寒水与寒邪二阴之中,就必须急用辛温发汗的药提升阳气外出。要想升提阳气,不用辛温药怎么行呢
如果是温邪或暑邪损伤手太阴肺,这是火邪克伐肺金的表现,太阴本性属燥,表现为湿,假如再用辛温发散的药,既加重了温邪或暑邪,又损伤了脏腑的津液,加重了本脏的燥性,两燥相合,湿土不能气化,而单纯表现为湿象,这也就不能称为太阴了。津液被消灼以至衰亡,怎会不发痉病呢
因此,这类病邪致病,首先用辛凉的药物治疗肺燥,清泄暑热,再用甘润的药,内救本脏津液而外退温暑之热,恢复脏腑的气化功能。因此,温热、暑热致病决不可发汗,就是不具备发汗作用的辛甘药,也应禁用。伤寒类疾病,兼风邪而自汗的,也应禁汗,这就是“有汗不得用麻黄”的意思。无奈,近代的医师却用羌活代替麻黄,他们不懂得羌活的药性比麻黄更加峻猛。麻黄这种药物,中间是空的,因此有宣通的作用,色青,具有疏泄的功能,生长在内陆,去节才能发汗,不去节能通能守,它的气味比较薄;羌活是生长在陕甘宁一带,当地把它叫独活,气味十分雄烈。假如用麻黄一两,在室内煎煮,坐在旁边的人闻不到异常的气味。如果用羌活一两,在室内煎煮,散发出的药味常使旁边的人不能忍受。所以说,温热、暑热类的疾病,用羌活、防风、葛根如同产后失血用当归、川芎、泽兰、炮姜一样,都会造成危害,对于这一类问题,希望与同仁们共同探讨。疳疾乃因饮食不节所致。疳疾论
疳,就是干的意思,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只是人们都不明白干是因湿形成,湿是因脾虚而产生,脾虚是由于饮食不节所致,饮食不节又是做父母的因为耽心自己的孩子挨饿,受渴造成的。小儿的脏腑娇嫩,体质薄弱,其脾胃本来只能运化一合量的食物,当父母的硬给一合半,这样就使得饮食不化,导致脾气受困。另外,小儿刚会吃,见食物就爱,既不选择好坏,也不知饱足,直到脾气受困,运化失常,腹胀不适,肢体拘急,这时父母还以为小儿没有吃饱喝足,仍然硬性地要小儿进食。象这样时间一长,脾气郁滞,水谷不能运化,滞留中焦,使脾气更加郁滞,不能为胃运化津液,致使水湿内停。脾土喜燥恶湿,湿邪困阻,将使脾胃发病。中焦脾胃能将饮食化为水谷精微,经过心阳的蒸化,使它变成红色的液体,这就是血。如果中焦脾胃不能受纳水谷,化生精微,那么就不能产生血液,血液就会干枯。再说,水谷产生的精气,洒陈于五脏,成为五脏的津液;水谷精微中的慓悍之气,沿着太阳经外出,抵御外邪的侵袭,这称为卫气。若中焦受伤,脾胃不能转输水谷之精气,因此,五脏的津液亦不足,也就不能产生固护卫外的慓悍之气,致使卫气虚弱,卫气虚,卫表不固,所以多汗出,汗出过多营血更虚,血虚,导致肢体日渐消瘦,中焦湿邪停滞不化,气机阻滞则腹部胀满,腹部逐日增大,且肢体更加消瘦,因此说干是因为湿产生的。如果医生的确认识到干是由湿所致,湿是脾土虚所产生,立即采用扶脾土的方法治疗都嫌太迟,怎么还敢妄用苦寒药物峻伤胃气,再次损伤小儿的脾气呢
治疗疳积的方法当推李东垣、钱仲阳、陈文中、薛立斋、叶天士诸位医家,他们对张仲景的疗法,心领神会。以疏化中焦、补益脾胃为第一妙法;以升降胃气为第二妙法;升举清阳、治中气下陷为第三妙法;用甘淡养胃,为第四妙法;调和营卫为第五妙法;调理情志,鼓动脾阳为第六妙法;按《难经》提出的,伤其脾胃,调其饮食为第七妙法;如果生有疳虫、虫积,再少用苦寒酸辛之品,如芦荟、胡黄连、乌梅、使君子、川椒之类杀虫消积这是第八妙法,如果一见疳证就用苦寒杀虫的药物,这是错误的;张洁古、李东垣治疳,常常选用丸药来缓运脾阳,缓宣胃气,这与作用快的汤剂不同,这是第九种妙法。近来在京城附近相传一首方剂,就是用全蝎三钱,烘干研为细末,每次用精牛肉四两,制成肉丸数枚,加入药末少许,蒸熟后给小儿服用,每天一次,一直至药末用完为止,据说该方治疗小儿疳证有特殊作用。我考虑全蝎色青,属木,为走肝经的虫类药,它的特性善于窜,具有疏通脾土的功能,其性属阴,兼通阴络,脾气郁滞日久,病在络脉的,疗效可能较好。全蝎药性慓悍,有大毒、牛肉甘温,得到坤土的精华,最善于补益脾土,同时牛有类似牡马样的贞烈、柔顺、健行的特性,牛肉既能补益脾脏,又能推动脾的运化,牛肉配全蝎就更能健运,全蝎配牛肉减弱了慓悍之性,二药一通一补,相互为用,相得益彰,可以备用。也可用一味具有消食、磨积、复脾作用的鸡内金治疗,效果会更妙。小儿患疳疾,有的爱吃生米、黄土、石灰、纸布等物,这是因为小儿年幼不懂事,什么东西都吃,致使脾失健运,日久生疳虫,生虫以后,更加爱食各种异物了。这全靠照料小孩的人,应预先注意小儿的饮食卫生;患病后治疗方法也只有暂时温运脾阳,若兼有疳虫,就应配合杀虫药物,绝对不许小儿再乱吃异物,应改变不良的卫生习惯,恢复脾胃的生理功能。

名医吴又可没有君火引动胎毒,就不会发症。

痘证总论

《素问》说,治病必求其本。如果不了解疾病发生的根本原因,那必将动手就错,即使后来有再好的方法,也是鞭长莫及无法挽救。古代善于治痘的名家有数十人,他们的医术都称得上是完善的,不象治疗温病的人那样毫无把握,这些尚待我作粗浅的论述。古人治痘的方法虽然很多,但对痘疮的来龙去脉并没有弄清楚,都是因为他们对六气致病的特点和温病的原因还不明白的缘故。所以他们论述痘疮的病因,仅能讲清一部分,说痘疮是由胎毒所致,传变是从肝肾到脾胃,再到心肺,这种说法虽然是对的。但从来没有人谈到,痘疮为何只发生在子午、卯酉之年,其它年分则很少发病。五运六气的学说认为,子午之年君火司天;卯酉之年君火在泉;体内的君火是少阴,少阴包括心和肾。先天的胎毒藏在肾脏,肾属坎水,有两阴顾护一阳,又与属太阳寒水的膀胱互为表里,因此,在正常的情况下藏而不发,如在君火司天之年,外界的火热之气与体内的君火相互搏结,刺激肾中的伏毒,就发生痘疮。所以在冰天雪地的北方,始终都不会发病。体内的胎毒如同火药,当令的君火犹如导火线,如果没有君火引动胎毒,就不会发痘。从这可以看出,痘疮与温病发病的机理相似。请看《素问、六元正纪大论》中,凡是温疫大流行,百姓患温病,都是在君、相两火加临的时候,没有寒水湿土加临而患温病的,从这可以看出我的观点并不是我主观提出来的。

名医徐灵胎若用解表药治痘疮,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痘证禁表药论

解表药是针对寒邪郁闭人体皮肤经络,与体内的寒气搏结,邪气不能自行外出而设立的。痘证是由君火温气引发的,使用解表药又有什么作用呢
用治疗寒水病证的药物,来治由君火引起的病证,这就好象爬到树上去捉鱼一样。上树捉鱼虽不可得,但无后患;若用解表药治痘疮,其后果将不堪设想。痘疮由筋骨外出,从肌肉透发出来,最后在皮肤上结痂。误用表药使肌表受损,这样首先破坏了赖以祛邪的根基,所以痘疮在八、九天的时候,症现疮色灰白、疮顶塌陷,牙关紧闭,全身寒战,甚至痘疮不结痂反呈溃烂,疮枯变黑等危急重症纷纷出现。古代治疗痘疮好的方法和精妙的方剂虽然很多,但用解表药治疗痘疮,我不敢相信。现在的医生妄用羌活、防风、柴胡、葛根、升麻、紫苏等辛温解表药。更为严重的是,庸医用解表药来透发隐约不显的痘疮闷证。痘疮从肝肾外发,从血络外出,闷证有紫色和白色两种:痘疮色紫的闷证,是热毒太甚,治疗宜用清凉败毒的方法,古时采用枣变百祥丸治疗,使痘疮的毒邪从肝肾的阴分由内向外透出,用芳香清凉的紫雪丹,使痘毒从心包的阳分向外透出;痘疮色白的闷症,属体质虚寒,气血不足的证型,治疗应重用温补气血的方法,托毒外出,依据病情,拟定处方,尽力救治,病邪在里面用解表药,岂不是太愚蠢吗


名医薛雪治疗痘症一定要在七日之前,袪除感受的外邪。

痘证初起用药论
痘证初起时,用药很困难,主要是事先难以发现,不能及时用药进行预防。痘疮从起胀,灌浆,结痂,总是从见点时的基础出发,所以不是谨慎细致,认真负责,深思熟虑的医生不能及时发现,妥善处理。如痘疮见点尚不明显,采用辛凉解肌,芳香透络,化浊解毒治疗的,约占十分之七、八;对气血虚寒体质的患者,而用温煦保元的方法治疗的,只占十分之二、三。尤其要注意小儿体质的强弱,胖瘦,皮肤的黑、白、青、紫,偏于阴还是偏于阳,气血何者不足
明确了这些,再观察见点的情况,所现的痘疮为何类型,再结合春、夏、秋、冬,寒、热、燥、湿的季节气候,选好治法,制定方药。一定要在七日以前,祛除感受的外邪,这样七日以后仅剩胎毒,不挟杂其它病邪,治疗也就容易了。治疗痘症的名医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位先生。治痘明家论

治疗痘证的名家很多,对于他们的观点切不可偏废。如贪图简单省事,只偏信寒凉,或者温热一家,那将祸害无穷。治疗痘证的名医首推钱仲阳、陈文中二位先生。钱仲阳主张用寒凉法治痘症,而陈文中却主张用温热法,两家各有所长,以后学医的人不可偏信一家而否定一家。两人的观点,如同水火,性质极不相同,如果盲目遵从一家,就会伤害另一家。自然界的万物都是由水火构成,假如天气只有暑热而无寒凉,那么万物就会焦枯,只有寒凉而无暑热,万物都会结冰。阴阳是事物变化的规律,两家的观点,表面看似乎相反,其实是互补的,这两种治法为后世治疗痘疮制定了原则。应如何遵循这些原则呢
一般来说,痘疮在七天以前,外邪偏重,温热明显,用钱仲阳的寒凉法治疗的约占十分之八、九,而用陈文中温热法治疗的仅占十分之一、二。七天以后,痘疮的变化以本身的气血为主,完全依靠五脏的真火,炼毒成浆,如果真火不足,不能灌浆,必定会导致邪毒内陷,这时多采用陈文中的温热法治疗,而用钱仲阳的寒凉法治疗的只有少数。如病变从始至终都属实热的,就始终用钱氏的寒凉法;如病变一直都属虚寒的,就始终用陈氏的温热法。痘证没有固定不变的临床表现,所以也没有固定的方剂进行治疗。朱丹溪治疗痘证,主张用解毒、和中、安表的方法,此提法简明扼要。痘证本来就应清热解毒,只是必须在痘疮发出后的前七天,此时邪毒郁结,痘疮不起胀,不灌浆,怎么能不解毒呢
就好象天气炎热,久晴无雨,万物不能生长一样。治痘疮也必须和中,调和脾胃当然重要,正如前面提到的,中焦是正邪相搏的战场。安表的观点最为精妙,如表不安,尽管即将要成功,结果还会失败,前面提到皮肤结痂时是成功的表现,因此,怎能不安表呢
安表惟恐不及时,怎么能乱用发表而损伤肌表呢
只是丹溪效仿钱氏而否定陈氏,这是他的偏见。又如万密斋以调理脾胃为主,魏氏以保护元气为主,这些也确实是有见地的,尽管都是从钱、陈二家的观点变化而来,然而仍稍倾向于陈氏。另外,费建中在《救偏琐言》中,想纠正社会上的医生对痘疮的机理认识不清,倾向于用陈文中的辛热法治疗的弊病,书名虽称为救偏,他的用意是纠正治痘疮纯用辛温的错误顷向,如果专门用他的方法,全部采用大黄、石膏之品来治疗痘疮,那么想救偏反而更偏。又如胡氏常常采用汗法、下法治疗痘疮,下法对痘疮治疗还有些作用,至于汗法,根本不可应用。翁仲仁编写了《金镜录》一书,确实称得上是痘科的好书,它奥妙之处在于诊断、辨证准确,治疗上自然就会有效果,初学的人,必须首先熟读这本书,然后再参考其它医家的观点,这样才不致误事。此后,翟良、聂久吾等医家以调补气血,解毒,化毒为主治疗痘疮,进一步阐明并发扬了钱氏、陈氏的观点,这是其他医家无法相比的,但是,他们的辨析过于复杂,又使读者感到眼花缭乱,无可适从。我认为痘证的诊断可参考翁氏的《金镜录》,叶天士也有补充翁仲仁不足的地方。痘疮的治疗,可采用钱氏、陈氏的方法,把翟氏、聂氏的观点作为钱氏、陈氏的注解,再参考其他各家的观点就可以了。最近,京城一带广泛流传《正宗》这部书,其内容大致是按费氏、胡氏观点进行发挥的,任意用大汗、大下的方法治疗痘疮,书中称为归宗汤的方子,始终重用石膏、大黄,这对于热毒炽盛的尚适用,怎么能用这样的方法治疗所有小儿痘疮呢
南方的江西、江南等地,全都用种痘来预防痘疮,但一碰上自发的痘疮就没有办法治疗了;如果医生不管是何证型的痘疮,一律禁用寒凉药,这样会导致火毒由轻转重,由重致死,这都是由于过于偏信造成的祸害。

名医叶天士相传痘疮发出稀少不服药也会自愈,不可尽信。

痘疮稀少不可恃论

相传痘疮发出稀少,仅有数十粒,或者百余粒,颗粒园整、光滑、饱满的,称为“状元痘”,不服药也会自愈。我认为在痘疮初起的三至四天内,还是应该服用辛凉解毒的药一付,不需多服;在七至八天时,宜用甘温托毒的药一付,最多也不超过二付,使痘疮起胀,灌浆托毒外出。之所以这样的原因是:我曾经碰见痘疮稀少,但灌浆不足的病人,在结痂后又患眼病,毒邪进入心肝二经,有的经过几个月,或者半年后,出现烦燥,救治无效而死亡。

名医尤在泾十二天是痘疮结痂的时间,但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

痘证限期论

痘疮的病程,近代医生认为,只有十二天,痘疮结痂就算好了。古人认为,百日之内所发生的疾病,都与痘疮有关。我有一个表侄女,在三至四月间出痘疮,由于起胀灌浆不足,邪毒内入脏腑,在百天之内又患眼病,出现眼珠外凸,一直拖到第二年的二月才死,死的时候,面色忽然变青,忽而呈红色,时而变为黄色、白色、黑色,这是毒气传遍五脏所致,经过三天三夜,最后才断气。时至今日,想到这件事,仍觉得凄惨。怎能不作一名医生,怎能不谨慎小心行事呢
十二天是痘疮结痂的时间,但也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如三岁以上的小儿,才以十二天为期限,刚满周岁的,仅只有九天的期限,末满周岁的小儿才不到七天的期限。治疗痘疮而没有后遗症,主要是使痘疮浆水充足。行浆务令满足论

现在的人不如古人待人诚恳,仅仅只注重外表,对疾病的治疗,草草了事。当痘疮顶部刚出现浑浊,就说浆已灌足,家属不了解,只听医生的意见。痘疮灌浆不足,如果痘毒能够透发的,还可以治疗,如果痘毒发在关节或者隐蔽的地方,病重的可导致丧命,病轻的可变残废。如果痘疮合并眼部疾病,而且烦燥,百个病人中难有一个存活,侥幸不死,也会导致双目失明。我在临床实践中,这种情况遇到过很多,痘疮中痘浆颜色以黄豆色为正常,痘疮出得较多,腿脚部位痘浆清稀,还可以治愈。我一生中,所治疗的痘疮,病后没有后遗症,这没有什么技巧,主要是使痘疮浆水充足。现在医生治痘,有三大弊端,第一是痘疮外发后的前七天,过多地用寒凉药物,七天以后,又不知用托补的方法,怕用温药如同怕老虎那样,甚至一直用大黄治疗,这是用药不精确的缘故;第二是不善于辨别痘疮灌浆后的颜色,这是诊断不当的缘故;第三是个别医生用谎言大话欺骗病家,治疗时敷衍塞责,这是居心不良的表现。我一向对病家不敢马虎,也不忍心草率从事,只是言语过于直爽,心地却很善良,与当今社会风气不融洽,当我目睹小儿遭受病痛的折磨,而无法救治时,深感悲哀!今天,特作本文,想尽最大的努力矫正时代弊端,这些观点都是我通过几十年的临床经验而获得的。同时,我认为痘疮后的临床症状比痘前的临床症状难治百倍。这是因为在痘疮前其痘毒可通过灌浆向外托出,在痘疮后,脓疮逐渐干结,其痘毒不能向外提出。一般来说,痘前邪毒由内向外为顺,痘后邪毒自外内陷为逆。若邪毒陷于经络,还可以设法救治;若邪毒内陷于脏,损伤内脏的真气,自古以来就没有什么好方法可以救治了。若因痘疮逆症导致小儿死亡的,作为一个医生可面对死者而问心无愧;若是因为医生的医术不精,邪毒内陷致小儿死亡的,又如何面对死去的小儿呢
阅读这篇文章的读者,应该考虑到痘症的开始就要慎重的对待。

名医张从正懂得六气致病的规律,疹的治疗就并不困难。

疹论

如果懂得六气致病的规律,疹的治疗并不困难。可是疹的病程最短,只有三天。刚开始时,用辛凉为主进行治疗,民间常用防风、广皮、升麻、柴胡之类的药物,都应禁用。习惯上见到疹就用表药,这是外行的作法。疹的治疗,大概是先用辛凉清解的方法,再用甘凉清热养阴的治法收功。身出红疹,误用了麻黄、三春柳等辛温药,导致肺受伤,出现咳嗽、气喘,严重时还可出现痉厥。初起用辛凉的药物加苦桔梗、旋复花,一升一降调理气机;热甚时用白虎汤加旋复花、杏仁;接着用甘凉药养阴清热,加旋复花宣肺止咳。咳嗽基本治愈后,减去旋复花。凡是小儿连续不断地咳,几十声不停,最后伴有鸡叫声的,用千金苇茎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治疗;最近有医生用大黄治这种病,近似杀人,祸害无穷。葶苈子以走肺经气分为主,兼走大肠,能降气,方中又用大枣缓和葶苈子下逐的药性,减轻泻肺的作用;大黄是纯走肠胃血分的药,攻下有形的燥屎,并不走肺经,用它只会白白地损伤正气。如果死守“病在脏,泻其腑”的治则,这是错误的。假如兼有一点点外邪,就不能使用泻白散。泻白散不可妄用论

 泻白散是钱乙制定的,方中的药物有:桑白皮、地骨皮、甘草、粳米,主治肺热,皮肤蒸热,午后热势更重,咳嗽,气喘,面部浮肿,肺经热郁,肺气上逆等症候。历代注释此方的医家,只介绍它的功效,没有人指出它的不足。如李时珍就认为泻白散是泻肺的各种方剂中的准绳,就象王晋三、叶天士这些高明的医生,治咳喘也经常使用。我认为本方治疗外感热病后和小儿痘疮后期,外感已经除尽,正气尚末恢复,导致咳嗽,气喘,身体虚热的病证,疗效明显,假如兼有一点点外邪,就不能使用。如果风寒、风热等外邪旺盛的时候,用了桑白皮、地骨皮,或者在其它的方剂中加上桑白皮或者地骨皮,就好象油加入面粉中,互相结合,不能分开。考证《金匮要略》治外伤病的王不留行散,用桑白皮引导生发之气,烧灰存性用来止血,张仲景在王不留行散的后面自己注释说:疮面小的就用粉剂外敷,疮面大的就要口服,妇人生产以后也可以服食,如果感受了风寒,就不能用桑白皮。沈目南注释说:风寒之邪容易伤及肌表经络,桑白皮主降,所以不能用。我认为桑白皮虽然颜色是白的,能入肺经,但是,桑白皮汲取了箕星的精气,箕属风,风气与肝相通,它实际上是肝经的药物。另外,桑叶横纹最多,能通络,主治经络的病,桑蚕以桑叶为食,吐出的丝象脉络一样,桑白皮的纤维如同丝络互相交织,形象筋,因此也主治经络的病。肝主筋,藏血,经络主行血,桑白皮形同经络,其作用也会走肝经,这是同类相从的缘故。厥阴肝经从下向上循行时连系阴器,就象树根蟠结在土中,桑树根最坚硬,《诗经》中说:“彻彼桑土”,《周易》谓:“系于苞桑”这些都是指桑根坚硬。另外,足太阴肾经向上直行的经脉,从肾连肝,穿过膈膜进入肺,上循咽喉,行于舌体的两旁;它的支脉,从肺发出,络心脏,注入胸中。肺为金,肾主水,金能生水。桑树根的特点是走下,而且坚硬,从肺经而入肝肾。内伤杂病可用桑白皮,外感热病用它就会引邪深入肝肾,导致咳嗽长期不愈。我的堂姝八、九岁的时候,春天患伤风咳嗽,医生用杏苏散加桑白皮治疗,到现在将近五十岁了,咳嗽一直未好,而且一年比一年加重,设想,如果是不治之证,应早死了,属可治的病,为何经过了四十多年咳嗽不好呢
这是因误用了桑白皮的缘故。我遇到小儿长期咳嗽,治不好,多数是因为用过桑白皮、地骨皮,导致伏邪深陷,无法外出。外感时不用地骨皮,这是我从先师张仲景论述外感风寒不能用桑白皮的道理中领会到的。凡是树根,都长在地下,只有枸杞根,称之为地骨是什么原因呢
因为枸杞根长得很深,尤入黄泉,古人称它为“仙人杖”,大概是一般的人不知它的终端。木本植物的根入土最深的未过于地骨,它与其它的根不一样,故独有“地骨”的名字。大凡药物中有奇异的形状,特异的药性,独特的名称,必定有特殊的功能。地骨入土最深,禀承少阴肾的寒水之气,主治骨蒸潮热,作用能达筋骨,有风寒外感的病人怎么能用呢
有人说:桑白皮、地骨皮是好药,你为何这样害怕
我说人参、甘草不是好药吗
实证用人参、胃脘胀满用甘草,与外感病用桑白皮、地骨皮对人体的危害都是一样的。药物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要适合病情的就是好药。万物各有偏胜论

自然界没有无偏性的药物,所以没有治一切疾病的方剂。如果说某张处方能笼统治疗四季不同气候产生的病邪,甚至还可兼治内伤杂病和妇科病,这都是不切实际的认识。近来方剂书中最受欢迎的是汪讠刃庵的《医方集解》,书中这样的论点很多。因为此书文理通顺,社会上很多人都读,却不知道其中的不足。世上难道有一张处方能统治四时一切外感病吗
适宜治疗春季疾病的方剂,就不宜治疗夏季疾病;适宜治疗夏季疾病的方剂,就不宜治疗秋冬的疾病。我研究物情一辈子,认为只有五谷做的食物可以笼统治疗四时的饥饿病,除此以外,再也没有听说过其它的方剂能统治四时的病。就是五谷中也有性味的偏胜,最平和的要算汤水了,也有冬天喝开水,夏天喝凉水的不同,何况是药物呢
禀承五运六气最全的是人,人虽然本源相同,但每个人的气质,身体的情况不一样,最具中和之性的是圣人。从古到今,没有偏胜的人只有几个,一般的人都有偏性,如《灵枢》中记载的阴阳五种人就可知晓了。比人低一等的是禽和兽,比禽兽低一等的是树木,比树木低一等的是草,比草低一等的是金石。用药物治病,就是用药物的偏性纠正疾病所造成的偏胜。药物都有偏胜太过的情况,所以有宜用和忌用的,适合病情需要的就用它,不适合病情的就避开它。药物没有好与坏的区别,只要适合病情的就是好药。医生性情中正和平,然后才可用药,就不会犯偏信寒、热、温、凉一家的错误,也不会有用一方统治多种疾病的弊端。

名医张璐这里特地加以补充药物的形体和生、长、化、收、藏的关系。

草木各得--太极论
从古到今,著述本草的医家,都只讨论每味药物的气味和药性,从来没有人论述过药物的形体和生、长、化、收、藏的关系,这里特地加以补充。一般来说,木本植物,它的芦头主生,干与枝叶主长,花主化,子主收,根主藏;草本植物,收与藏都是子。凡是干都主升,而芦头上升的作用比干还强;凡是叶都能散,而花散邪作用更胜于叶;凡是枝都走络脉,而须更优于枝;凡是根都主降,子的沉降作用比根更强;由芦头开始升、长、化、收,子又具有降、升、化、收的禀性。这样永不息止的变化,既符合阴阳升降的规律,又符合太极有阴阳两仪的道理。我的学识确实没有著书立说的能力,这本书仅只补充前贤的不足之处罢了,尾附的二卷,解儿难、解产难,论述十分简单,只是选择主要之处加以说明,以纠正时下流行的谬误,不足之处请读者谅解。
    〔方剂趣记图解〕

清营汤
    清·吴 瑭《温病条辨》
    趣
    记清营隐皇帝单住东西连院

清营(汤)银花黄连地生丹参竹叶冬麦犀角连翘元参

【组 成】9味:银花15克黄连5克生地15克丹参6克竹叶6克麦冬10克犀角9克连翘15克元参10克
    【用 法】犀角磨汁兑服,余药作汤,分3次温服,一日12剂。
    【功 效】清营解毒,透热救阴。
    【主 治】温邪初入营分,身热夜甚,渴或不渴,时有谵语,夜寐不安,斑疹隐隐,舌质绛,脉细数。
    常用于乙脑、中暑、败血症等热性病。
    【注 意】今以水牛角代替犀角,适当加大用量。
    〔本节表解〕
    内容类别特点小儿生长
    发育的规
    律男子生长发育的规律八个月长乳牙,八岁换恒齿,十六岁肾气盛,可生儿育女,二十四岁长出智齿,精气旺盛,筋骨强健。女子生长发育的规律七个月长乳牙,七岁换恒齿,十四岁肾气旺,月经初次来潮,二十一岁长出智齿,阳气旺盛,可婚嫁
    内容病名病因寒热虚实
    四大痉病实证六淫之邪而致病虚证产妇亡血,病久致痉,风家误下,温病误汗,疮家发汗寒痉风寒、风湿致痉热痉风温、风热、风暑、燥火致痉
    内容症状治法暑痉的各
    种症状及
    治法小儿发热,头痛,项背强直,身无汗出新加香薷饮治疗发热,头痛,项背强直,身有汗出银翘散重加桑叶治疗咳嗽桑菊饮治疗汗出较多白虎汤脉芤,伴有气喘人参白虎汤身体沉重,汗少苍术白虎汤脉芤,面红,话多又气喘欲脱生脱散神识不清清营汤加勾藤、丹皮、羚羊角神志昏迷除用上方外,还应灌服紫雪丹、安宫牛黄丸
    内容人物主张运用原则治痘名家
    的治法及
    区别钱仲阳寒凉法治痘痘疮在7天以前,外邪偏重,温热明显,用钱氏疗法陈文中温热法治痘七天以后,痘疮的变化以本身的气血为主,如果真火不足,不能灌浆,必定导致邪毒内陷,用陈氏疗法朱丹溪解毒,和中,安表痘疮发出后前七天,邪毒郁结,痘疮不起胀翟良、聂久吾以调补气血,解毒,化毒为主治疗痘疮
    〔名医医案〕
    白某,女,1岁病儿出生后经常感染肺炎,反复发作,来势较凶,每次发作都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和心衰,屡次在某医院儿科急症治疗,经常投用抗生素、激素、丙种球蛋白等,得到暂时缓解,惟间隔时间短暂又再度发作。此次肺炎复发,家属要求中医治疗。病程已经三天,咳嗽,气急,鼻煽,伴发热,喉间痰鸣,呕恶白痰。体温39.8℃(肛)。急性病容,面色较苍白,肢冷,神萎,环口青紫明显,极度烦躁,气促,鼻煽。呼吸40~50次/分。心率160次/分。两肺密布细湿啰音及捻发音。腹略胀,肝在肋下约3厘米。舌苔薄白,脉细滑。诊断:毛细支气管炎,喘息型肺炎。风邪闭肺,痰浊中阻。治拟疏风宣肺豁痰。
    【处方】麻黄9克,杏仁9克,甘草9克,桂枝9克,白芍15克,石膏30克(先煎),白芥子9克,莱菔子9克,葶苈子18克,前胡9克,防风15克,姜半夏15克,苍耳子6克,桔梗3克,生姜9克,红枣4枚,夏枯草15克。二剂。
    二诊:热已降,咳减,气急鼻煽亦平,舌苔白,脉滑数。两肺啰音亦减少。夜寐不安。再予宣肺豁痰:
    【处方】原方去夏枯草,加黄芩9克,以清余热;灵磁石30克(先煎),夜交藤30克,以除烦安神。五剂。
    三诊:热降,咳稀,神情活泼,夜寐已安,气促缺氧症状消失,肺部啰音亦吸收。再予原方加减:
    【处方】麻黄9克,杏仁9克,石膏30克(先煎),甘草3克,前胡9克,姜半夏9克,桂枝3克,白芍15克,苍耳子9克,紫菀9克,远志9克,灵磁石30克(先煎),生姜9克,红枣30克。七剂。服前方后诸症均消,二便正常,胃纳亦佳,遂停药。
    〔歌诀〕
    不乳
    儿生能乳本天然, 若不吮兮必有缘,
    腹中秽恶未下净, 或在胎中素禀寒。
    秽恶不净一捻效, 胎寒不乳匀气先,
    若更面青肢冷厥, 此是寒虚理中煎。
    吐不止
    儿吐不止何因生, 秽恶停留胃内成,
    或缘禀赋胎寒热, 或因生时感寒风。
    秽恶一捻金散下, 外感香苏温散能,
    热涎酸粘连陈治, 寒吐清沫用理中。
    脐突
    婴儿蕴热在腹中, 伸引频频卧不宁,
    努胀其气冲脐本, 虚大光浮脐突成。
    速服犀角消毒饮, 二豆能消肿赤攻,
    最忌寒凉敷脐上, 冰凝毒热反成凶。
    脐风
    断脐不慎起脐风, 感受风寒湿水成,
    将作驱风散最效, 已成兼证要分明。
    腹胀便秘黑白散, 面白肢寒用理中,
    痰涎壅盛僵蚕散, 壮热面赤龙胆清。
    呕吐多啼益脾治, 唇青撮口撮风平,
    脐青口噤为不治, 一腊逢之命必倾。
    活解温病条辨·附录HUOJIEWENBINGTIAOBIAN附录古今常用度量衡对照表
    一、常用重量单位折算对照表
    1.十六进位的折算一斤:约等于十六两(500克)。一两:约等于十钱(31.25克)。一钱:约等于十分(3.125克)。一分:约等于十厘(0.3125克)。一厘:约等于十毫(31.25毫克)。2.十进位的折算一斤:等于十两(500克)。一两:等于十钱(50克)。一钱:等于十分(5克)。一分:等于十厘(0.5克)。一厘:等于十毫(50毫克)。二、古代用药特殊计量对照表
    一方寸匕:约等于2.74毫升;金石药末约2克;草木药末约1克。一钱匕:约等于五分六厘,或2克多。一刀圭:约等于一方寸匕的十分之一。一撮:约等于四圭。一勺:约等于十撮。一合:约等于十勺。一升:约等于十合。一斗:约等于十升。一斛:约等于五斗。一石:约等于二斛。
    一铢:二十四铢为一两。(十六两进位)一镒:约等于一斤半一枚:以较大者为标准计算。一束:以拳尽量握足,除去多余部分为准。一片:以一钱重量作为一片计算。一字:约等于一分。一茶匙:约等于4毫升。一汤匙:约等于15毫升。一茶杯:约等于120毫升。一饭碗:约等于240毫升。说明:1.方寸匕:是依据古尺正方一寸所制的量器,形状如刀匕。2.钱匕:用汉代的五铢钱币抄取药末以不落为度者称为一钱匕。钱五匕者,是指药末盖满五铢钱边的“五”字为度,约为一钱匕的四分之一。3.刀圭:形状象刀头的圭角,端尖锐,中部微凹陷。4.字:以唐开元钱币抄取药末,钱面共有四字,将药末填满钱面一字之量即称一字。5.铢:古代衡制中的重量单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