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温病条辨〉第二卷 中焦(1)

 学中医书馆 2013-10-13

一、面红目赤,语言重浊,呼吸气粗,大便闭结,小便不畅,舌苔老黄,严重时舌苔黑有芒刺,只怕热,不恶寒,日晡(相当于下午3-5时)发热加重,这是病邪传入中焦的阳明温病。如脉象浮洪躁疾,用白虎汤治疗;脉沉数有力,甚至脉体反小而实,用大承气汤治疗。暑温、湿温、温疟的治法,不包括在内。阳明经脉行于面部,所以《伤寒论》说:阳明病满面红赤。火邪亢盛一定会克伐肺金,所以眼白发红。肺受热灼,清肃失常,故语音重浊不清,呼吸气粗。如果病人呼气和吸气都粗大均匀,这才是实证。如果病人吸气又粗又深,而呼气浅短;或呼气深大,而吸气浅短;或者呼吸都不粗大,这些都不是阳明腑实证,应当仔细地分辨,气粗是气喘的轻证。大便闭结属阳明腑实。小便不畅是火腑不通,分清泌浊失常的缘故。口舌干燥而渴,这是热邪灼伤津液。舌苔老黄,为胃中浊气上蒸,肺气不化津液所致。(按《灵枢》中论述诸脏温病,只有肺脏温病有舌苔的记载,其余的都没有。可见舌苔是胃中浊气,熏蒸肺脏,肺气不化津液而形成的),严重时舌苔变黑,黑色是水的颜色,如热到极点就会出现似水的征象,于是舌苔由老黄转为黑苔,这是水胜火的表现。芒刺是舌苔久不退化,热到极点而形成的较硬的肉刺,如果是软刺,那就不是腑实证。病邪从表传到中焦,已无手太阴肺卫的证候,所以不恶寒。病在中焦阳明,阳明是两阳合明之意,温热之邪与阳明之热相搏击,所以只怕热。阳明证有时用白虎汤治疗,有时用承气汤治疗,这要取决于脉。脉浮洪躁甚,这表明邪气仍接近肌表,脉浮则不可用下法,宜用白虎汤,清泄阳明经的邪热。如脉沉数有力甚至脉体小而实,这表明病邪完全在里,非用攻下腑实的大承气汤不可。吴又可在《温疫论》中说,舌苔两边白仅见中间微黄就加大黄,这种观点难以认可。虽然说伤寒病在治疗时应着重注意,不要误用下法,温病在治疗时应着重注意,不要误用汗法。即使温病误用下法,危害没有伤寒那样严重,但承气汤毕竟不是可以轻易品尝的药物,所以说只有舌苔老黄,甚至苔黑焦燥而有芒刺,脉象沉实有力,属于燥结痞满的病人,才可用它。有人问,你曾说过温病的治疗应以手经为主,而极力反对使用足经的药,现在又讲足阳明证,这是何道理呢
难道阳明胃不是足经
我认为阳明如市,胃是十二经之海,如万物都要回归到土一样,所有的疾病都会影响胃。古人说,伤寒传足不传手,这是错误的,一个人不能分为两部分。伤寒是病邪由毛孔进入谿,谿是肌腠中浅而细小的地方;由谿传到谷,谷是肌腠中深而大的地方;由谷传到孙络,孙络是络中最小的;由孙络传到大络,由大络传到经,经就是指太阳经。从太阳经开始,到厥阴经止。因此伤寒的传变以足经为主,不一定与手经无关。温热之邪从口鼻进入体内,鼻气与肺相通,口气与胃相通。肺卫的病邪不解,就会逆传到心包。上焦病治不好,就会传到中焦的脾和胃。中焦病治不好,就会传到下焦的肝和肾。温病的病变从上焦开始,到下焦结止。所以温病的传变虽以手经为主,亦并非始终与足经无关。但温病在初起的时候,绝对不可用辛温药来发散阳气。伤寒易伤人体的阳气,所以宜用辛温、甘温和苦热的药物,来挽救已伤的阳气;温病易伤人体的阴津,所以宜用辛凉、甘寒、甘咸的药物,来补救已伤的阴津。把伤寒和温病进行对比,各自的特点在心目中自然就清楚了。
    白虎汤(方见上焦篇)
    大承气汤(苦辛通降咸以入阴法)
    大黄六钱芒硝三钱厚朴三钱枳实三钱上药加水八杯,先煎煮枳实,厚朴,后加入大黄,芒硝,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先服一杯,约四小时后,如大便已通,就停服剩下的药汁。如仍末大便,再服一杯,服后大便还不通,再服一杯。〔方论〕承气,就是承接胃气的意思。胃腑的功能属阳而以阴液为本,在正常的时候,胃气主降,如果邪气蟠踞胃腑,胃失和降,不用药物调理,则不可恢复。承气汤可疏通胃结,救护胃阴,顺承胃腑本来下降之气,故命名为承气汤。读者如真能掌握此方的含义,使用承气汤时,决不会出现错误。方中的大黄能荡涤热结,芒硝软坚润燥,枳实、厚朴行气消满。(原朴的用量没有《伤寒论》中重,是因为活温和治寒不同,害怕厚朴温燥太过)。之所以称为大承气,是因这四种药物合用,有无坚不破,无微不入的功效。如不是真正的实热痼结,气血闭郁不通,则不可使用。如减去芒硝,称为小承气。减去行气消满的枳实、厚朴,加入和中的甘草,就称调胃承气。二、阳明温病,脉象浮数而促,宜用减味竹叶石膏汤治疗。促脉,指脉来急数,时时歇止的脉象,好象走路很快的人,遇到危急的情况,突然跌倒一样。病势危急,用辛凉透表的重剂,逐邪外出,疾病才会痊愈。
    减味竹叶石膏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竹叶五钱石膏八钱麦冬六钱甘草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约二个小时服一杯,在六小时内服完。三、阳明温病的各种症状都有,但都比较轻微,脉象不浮,可用小承气汤治疗。凡是句首标明为阳明温病,一定包括第一条列举的各种症状,后文讲阳明温病也以此为准。既然阳明温病的各种症状都有,那就非用下法不可。所谓“微”,是指症状没有达到十分严重的程度,只需用小承气汤,通调胃气就会痊愈,不必用芒硝软坚散结。四、阳明温病,证见汗多、谵语,舌苔老黄而干燥,宜用小承气汤治疗。出汗多,则津液消耗,以至大便秘结。舌苔老黄而且干燥,有时谵语,这都是由于燥粪所致,故宜用小承气汤治疗。五、阳明温病,证见无汗,小便不利,谵语,首先用安宫牛黄丸;服药后大便仍然不通,再用调胃承气汤。如无汗且小便不利,津伤就不会严重,大便也不一定硬结,因此,谵语就不一定是燥粪引起的。不因燥粪出现的谵语,很可能是热入心包所致,所以要先给以安宫牛黄丸清心开窍。服药后,心窍已开,大便应该通,因安宫牛黄丸也有通便的功效。如大便仍然不通,这种无汗是体表之气不得疏通的缘故。大小便都闭结,表明体内的气机不通,病邪深结在内就可想而知了。调胃承气中用咸寒的芒硝,甘苦寒的大黄、甘草,而不用辛燥的枳实、厚朴。伤寒出现谵语,除燥粪外没有其它原因,一方面寒邪不兼秽浊,也就无秽浊阻窍,另一方面病邪是从太阳经传入阳明经的。温病的谵语,有的是因燥粪,有的是邪热内陷心包,温邪多兼夹秽浊,且邪热从肺入心,易内陷心包。这些情况医生都应全面掌握,以免造成失误。六、阳明温病,病人颜面发红,双目红赤,四肢发凉,甚至全身发冷,虽无抽搐,但神志昏迷,大便已七、八天末解,小便黄赤,脉象沉伏,或重按也不易触及,胸腹硬满,甚至拒按,口渴喜冷饮,宜用大承气汤治疗。这一条的关键是要认清火极似水的症状和热极生厥的病机,否则就不能用大承气汤。辨证的重点在于双目红,小便赤,胸腹硬满,渴喜冷饮等症候。
    大承气汤(方法并见前)
    七、阳明温病,泻下物完全是粪水而无粪便,称为“热结旁流”,用调胃承气汤治疗。热结旁流,并非腑气不通,所以不必用枳实,厚朴行气,只用芒硝入阴分泻热散结,同时用甘草制约芒硝峻猛的药性,达到缓下的目的。否则,燥结不能下,只有水液下行,这样白白地损耗了人体的正气,吴又可用大承气汤治疗本证,显然是不对的。八、阳明温病,由于实热盛,气机壅塞,肺气不降,发生呃逆,治疗时应用下法。呃逆连续属中焦病变;呃逆声时断时续,时轻时重,属下焦病变。《金匮要略》中说,呃逆因腹胀所致的,当询问大便和小便的情况,看属何处不通,利其小便或通其大便呃逆就可治愈。阳明实热引起的呃逆,通便后,腑气得通,呃逆就会停止。但是兼夹的证候轻重不一,难以预料,所以只介绍用下法,而没有指定方剂,临床医生可根据病情灵活选用。另外,中焦燥实引起的呃逆,呃声接连不断,这是胃气大实,迫使肺气不降,两者相互冲击所致。如呃逆声时断时续,多是下焦冲脉虚,这种呃逆来路远,所以时断时续,治疗属于下焦的病变。九、阳明温病,出现下利谵语,右手关脉实或者滑疾,应用小承气汤治疗;如脉象不实,应该用安宫牛黄丸治疗,也可服紫雪丹。下利谵语,柯韵伯认为是肠虚胃实,所以只用大黄泄胃热,不必用芒硝润肠通便。本条中有脉实,脉滑疾,脉不实的区别,担心热陷心包发生的谵语,而误用承气汤攻下,这种谵语仍然要用芳香开窍法治疗。
    小承气汤方(苦辛通法重剂)
    大黄五钱厚朴二钱枳实一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先服一杯,如大便通,就停服,如大便不通,继续服。
    调胃承气汤方(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法)
    大黄三钱芒硝五钱生甘草二钱
    安宫牛黄丸(方论并见上焦篇)
    紫雪丹(方论并见上焦篇)
    十、温病邪热延及三焦,证见身大热,口大渴,舌苔黄而干燥,脉象不浮而躁动明显,喉中痰涎壅盛。不可单纯用承气汤,而应以承气合小陷胸汤一起治疗。三焦俱急,是指上焦手太阴肺的邪热未解,又深入中焦阳明,出现身大热,口大渴,脉洪大,苔黄干燥等证候。阳明燥热盛,一定会煎熬肾水,延及下焦,此时如不用下法,津液将立即消亡,用下法又恐怕引上焦的余邪内陷,形成结胸证,所以用小陷胸合承气汤,清泄三焦的邪热。因病情危急,所用之方亦很峻猛。因此,若不属这类病证,决不可使用此方。
    心的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荣润,柔软灵活,味觉灵敏。

承气合小陷胸汤方(苦辛寒法)
    生大黄五钱厚朴二钱枳实二钱半夏三钱瓜萎三钱黄连二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先服一杯,大便不下,再服一杯,如出现大泻,停服剩下的药汁。
    如心的阳气不足,则舌质淡白胖嫩;心的阴气不足,则舌质红降瘦瘪。
    十一、阳明温病,没有上焦的症状,大便几天不解,仍可用下法。如病人平素阴虚,不能用承气汤,宜用增液汤治疗。服增液汤后,经过一昼夜,大便仍然不下,应配合调胃承气汤轻下。这是取代吴又可承气养营汤的治法。此方的特点是“寓泻于补”,使补药起到泻药的作用,既可攻下实邪,又可防止阴虚。我治疗阴虚体质的温病病人,及前医误治后伤津,以至大便不通,虚实兼夹的病证,专门用这种方法治疗,没有不手到病除的。
    增液汤方(咸寒苦甘法)
    玄参一两麦冬(连心)八钱细生地八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病人口干就饮,直到饮完为止。如仍不大便,可按前法再煎服。〔方论〕温病大便不通,主要有热结和阴液干枯两种情况。其中热邪炽盛,燥屎内结的实证,就用承气汤治疗。阴液涸竭的半虚半实证,则不可乱用承气,可选用本方代替。之所以用玄参为君药,是因玄参味苦咸微寒,能滋阴泄火,亦能通二便,滋肾润肺,能治疗阴液涸竭的证候。《神农本草经》说:玄参能主治腹中的寒热积聚,玄参能散热结也是理所当然的。又说:麦冬主治心腹结气,脾胃虚弱,食积停滞,胃络不通,消瘦短气,因此也具有补虚润燥,通下的作用,所以用麦冬作佐药。还说:生地也能主治寒热积聚,逐除血痹,用细的生地是因细生地补而不腻,且能通络。这三种药合在一起用,能起“增水行舟”的作用,所以此方命名为增液汤,但每味药物都要重用,否则没有效果。本篇论述阳明温病适合用下法的病证,指点出了三种治法:热结津液干枯的大实证,用大承气汤;偏于热结而津液不干的热结旁流证,用调胃承气汤;偏于液干而热结不明显的,用增液汤,增液汤是保护体虚,存津液的方法。吴又可用承气汤作为祛邪的主要方剂,如使用得好,的确有效,使用不当,则有三种弊病:一是病邪既在手厥阴心包,又在足阳明胃,如不先服清心开窍的药,只攻阳明腑实,服药后仍然神昏谵语,那将怎么办呢
我认为这样的病证难以救治。二是体质虚弱,津液涸竭的病人,攻下后出现战汗,有的因汗出过多而成脱证,有的没有汗出只战栗而成脱证。三是攻下后虽有战汗,造成阴津和阳气大伤,转成上嗽下泄,夜热早凉的虚证,这种情况既不能补阳,又不能补阴。有的病人延至数日而死,有的病人延致一年多才死,最终一定会死。在吴又可行医的年代温疫流行,温疫病比一般温病更严重,他最早创立了温病的治法,难免有矫枉过正,不够全面的地方。因此,绝对不可把他治温疫的治法,用来治疗现在的温病。本篇分别论述了可用攻下和不可用攻下,可补益与不可补益的不同情况,这就需要高明的医生辨证清楚,灵活选用。另外,我又为此写下按语,与当今治温病的医生讨论。至于张景岳、喻嘉言有用甘温,辛热立法的,这种治法对湿温病可用,然而还要兼用苦泄淡渗的方法,治疗外邪宜攻不宜补,象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决不可用这些治法。十二、阳明温病,用通下法后,病人汗出,应滋养阴津,宜用益胃汤治疗。温热病以伤阴为主,使用通下法后,邪气解除,汗液自然外出。汗也是津液化生的,出汗过多阴液也会受伤,所以要先补养阴液。此处所讲的阴液,主要指胃阴。十二条经脉都承受胃的津气,胃阴恢复,胃气就能降,饮食也会增加,这样十二经的阴液才可恢复。要恢复胃阴,非用甘凉的药物不可。本方命名为益胃,胃的功能属阳而以阴液为本,益胃就是补益胃阴的意思。通下后立即复阴,是担心下后阴液亏耗引起燥象,出现干咳身热的虚证。
    益胃汤方(甘凉法)
    沙参三钱麦冬五钱冰糖一钱细生地五钱玉竹(炒香)一钱五分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药渣再煎一次,取药汁一杯服。十三、病人用通下法治疗后,出现无汗脉浮,用银翘汤治疗;如脉象浮洪,可用白虎汤治疗;如脉洪大而现芤象,宜用白虎加人参汤治疗。这是用过通下后,邪气从里出表的病证。温热之邪,上行到极点就会往下,下行到极点就会往上。温病下后,里气得通,应有汗出,而现在没有汗出,脉浮提示病邪不在里,而在肌表。这时应根据病邪所在的部位,采取轻宣或清泄的方法,使病邪通过最近的途径排出体外。所以用银翘汤,增加津液,充实汗源。方中的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表气,是辛凉甘寒的轻剂。如脉浮而且洪大,是邪热炽盛,津液即将消亡的表现,非用白虎汤清热生津不可。如脉洪大而成芤象,这是肺金被邪热克伐,元气衰极不支,必须用白虎汤加人参汤治疗。
    银翘汤方(辛凉合甘寒法)
    银花五钱连翘三钱竹叶二钱生甘草一钱麦冬四钱细生地四钱
    白虎汤、白虎加人参汤(方论并见前)
    十四、用通下法治疗后,病人无汗,但脉象不浮而数,应用清燥汤治疗。无汗而脉数,这表明邪气未解,但是脉不浮,这是祛邪之路仍然不通,邪气未达肌表,既然已用过下法,就无连下的理由,所以用清燥法,增水制火,使邪气不致为害。一天或半天后,再根据病情改变治法。这就是吴又可说的,通下后间服缓剂的治法。可是在吴又可的清燥汤中有苦燥的陈皮,升提的柴胡,辛窜的当归等药,这些都会耗伤津液。用燥药治疗燥证,有这样的道理吗
本条只用吴又可的治法而不用他的原方。
    清燥汤方(甘凉法)
    麦冬五钱知母二钱人中黄一钱半细生地五钱玄参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加减法〕如咳嗽吐痰胶粘,加沙参三钱,桑叶一钱五分,梨汁半酒杯,牡蛎三钱,牛蒡子三钱吴又可治疗咳嗽吐痰胶粘的病证,用苏子、橘红、当归。病因是燥邪,又用燥药,这是不正确的,但在湿温病中则不必禁用。十五、用通下法几天以后,病人身热仍然不退,或热虽退但未退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呈金黄色,脉象沉而有力,可用具有轻微调合作用的护胃承气汤治疗;如脉沉而弱,宜用增液汤治疗。温病用通下法后,如果邪热已清,必然脉象平和,身不发热。如邪热末净,延及数日,邪气又聚积在胃,须再次通下,泻除热结,甚至要多次通下,热结才会除净,这确实象吴又可说的那样。但病情延长一天,正气会一天比一天虚,阴液耗伤一天比一天加重,这时须重点保护阴液,不能稍有粗心,医生临证时要斟酌再三。吴又可对邪气聚结的病证,只用小承气汤,本条则根据不同情况,另立治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玄参三钱细生地三钱丹皮二钱知母二钱麦冬(连心)三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先服一杯,如排出结粪,则停服剩下的药汁,如大便仍不通,可再服。
    增液汤(方见前)
    十六、阳明温病,用通下法二、三天以后,又出现可下的症候,但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只能用增液汤,不可与承气汤治疗。此条提醒医生不要犯多次使用下法,使阴液一伤再伤的禁忌。十七、阳明温病,使用下法后,大便仍然不通,它的原因和表现有五种情况:一是应该用下法治疗的阳明温病,错过了时机,没有及时用通下法,以致正气受伤,正气虚衰,不能承受药力。这时病情十分危险,可能会导致死亡,只有用新加黄龙汤救治。二是呼吸急促,喘息不宁,痰涎壅盛,右手寸脉实大,肺气不降,宜用宣白承气汤治疗。三是左手尺脉牢坚,小便色赤疼痛,时时感到心烦,口渴明显,宜用导赤承气汤治疗。四是邪热内陷心包,神志昏迷,舌体短缩,内窍不通,口渴饮水而渴仍不解,宜牛黄承气汤治疗。五是热盛伤津,津液枯竭,大便闭结不通,犹如无水舟停,先服增液汤,大便依然不下,再用增液承气汤治疗。《内经》说,用通下法治疗后,大便仍然不通的会死亡。阳明温病,用了通下法,大便不通,病情的严重性就可想而知了,但不应因病情重,治疗困难,有危险,就放弃了治疗。温病下之不通共有五种原因:因正气虚不能承受药力的,正气既已虚,邪气必实,可勉强用黄龙法救治。方中用人参扶正,大黄逐邪,地黄和麦冬补津液,邪热消退后,正气尚有一线可存,就可以用大量补阴药,挽救生命,这是驱邪和扶正相结合的治疗方法。如因肺气不降,不仅有腑实,而且有痰涎内阻,必见呼吸急促,喘息不止,右手寸脉实大,宜用宣白承气汤治疗。方中用杏仁降气,石膏泄热,以宣通肺气,用大黄通下胃肠结滞,这是肺脏和肠腑合治的方法。如因小肠火腑不通,左手尺脉必现牢坚(左尺主小肠脉,习惯说小肠脉见左寸这是不对的,仔细研究《内经》的原文就可知道),小肠热盛,移热于膀胱,小便时一定涓滴难下,色赤疼痛,用导赤承气汤治疗。方中以导赤散去淡渗通阳的木通、竹叶,加苦泄的黄连,黄柏清小肠的邪火,大黄、芒硝承接胃阴,通利大便,这是大肠和小肠同治的方法。如因热邪内闭心包,心窍不通,前面第五条已有先服安宫牛黄丸,再服承气汤的治法,本条是已用过通下法,大便仍不通,舌体短缩,神志昏迷,这是内闭严重的表现,饮水后口渴仍不解,这表明阴液损伤明显,与前条仅有谵语,显得更加危急,有马上出现闭证或脱证的危险。阳明腑实,大便不通,有消灼肾液的可能,这种病情不容耽误。宜服安宫牛黄丸,开启手少阴心经之闭,用承气法下阳明的燥结,以保存即将消亡的肾阴,这是手少阴心和足少阴肾合治的方法。另外,这一条也是三焦俱急,应该与前面第十条用承气合小陷胸汤的治法比较。如因阳明邪热太盛,津液枯竭,象水不足难以行舟一样,结屎不下,这时非用增液汤不可。服增液汤两剂后,大便应当自下,其中有些人燥结太甚,也可出现大便不下,就用增液汤合调胃承气汤,缓缓给药,约二个时辰服半杯,这是阳明经气血合治的方法。
    新加黄龙汤(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另煎)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玄参五钱麦冬(连心)五钱当归一钱五分海参(洗)二条姜汁六匙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汁三杯。先用药汁一杯加参汁五分、姜汁二匙,一次服完。如出现肠鸣,或有矢气,这是将要大便的表现。过二、三小时后仍不大便,按前法再服一杯。一天一夜仍不大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后,大便通了,停服剩下的药,可酌情服益胃汤一剂,余下的参汁可加入一起服用。〔方论〕本方是在病情危急的情况下,尽力施救的治法。陶节庵的黄龙汤主治正气久耗,大便不通。用大承气汤加人参、地黄、当归。本证阴阳俱虚,尤其是阴液消亡明显,不得再用枳实、厚朴,以免伤气耗液,所以把大承气改成调胃承气,取甘草缓和芒硝、大黄峻猛的药性,加人参补益正气,稍加姜汁宣通胃气以取代枳实,厚朴的作用,加麦冬、生地、玄参滋补阴液,又能去血中的积聚,姜汁宣气,当归行血中之气,海参咸能软坚,甘能补正,海参所含的液体数倍于自身的重量,它补液的作用也就可想而知了,海参性能蠕动,善走络中血分,久病入络,用它通络,所以它是使药。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汁二杯。先服一杯,无效再服。
    导赤承气汤
    赤芍三钱细生地五钱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芒硝一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先服一杯,大便不通再服。
    牛黄承气汤
    用安宫牛黄丸二颗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无效再服。
    增液承气汤
    在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先服一杯,无效再服。
    肺主宣发和肃降:即是指宣发和布散,也就是肺气向上的升宣和向外周的布散。
    十八、用通下法后,出现心烦不得眠,心胸郁闷,烦扰不宁,坐卧不安,甚至翻来复去,用栀子豉汤治疗;如呼吸少气加甘草;如见呕吐加姜汁。病邪一半在阳明,一半在胸膈。用通下法后能祛除阳明的热邪,却不能祛除胸膈的热邪,所以出现心烦不得眠,心中懊恼不舒。栀子豉汤能宣泄膈上的邪气。误下固然可以伤阴,此条则是伤阳。如伤胸中的阳气,导致呼吸少气就加甘草和中益气。胃中未成燥结,误下以后多伤胃中阳气,肝木乘虚克胃引起呕吐,故加姜汁和肝而降胃气,胃气降则不会呕吐了。
    栀子豉汤方(见上焦篇)
    栀子豉加甘草汤
    即在栀子豉汤内,加甘草二钱,煎法同前。
    栀子豉加姜汁方
    即在栀子豉汤内,加姜汁五匙。十九、阳明温病,出现干呕,口苦,口渴,尚未见可下的症状,用黄连黄芩汤治疗。如口不渴而苔滑,属湿温病。温热病邪易伤津化燥,出现干呕是由于邪热兼夹秽浊,影响中焦,导致胃气不降,所以用黄连、黄芩清热,又加芳香的药物宣化秽浊。
    黄连黄芩汤方(苦寒微辛法)
    黄连二钱黄芩二钱郁金一钱五分香豆豉二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二十、阳明温病,舌苔黄而干燥,舌质红绛,口不渴,这是邪在营血,宜清营汤治疗。如舌苔滑,则不宜清营汤,当按治湿温病的方法治疗。温热病邪从表入里,必然会伤阴,表现口渴明显,今反不渴,是因为热邪深入营血,蒸腾营阴上潮,润泽口腔,所以反而不感口渴。邪从气分而来故舌苔黄,舌面干燥。邪在营血,所以舌质红绛。如舌苔白而滑润,色灰而滑润,淡黄而滑润,口又不渴,这是湿热薰蒸的表现,这就不宜用柔阴的清营汤来治疗,以免犯“以柔济柔”的禁忌。
    清营汤方(见上焦篇)
    二十一、阳明热盛,证见发斑,用化斑汤治疗。
    化斑汤(方义见上焦篇)
    二十二、阳明温病,用通下法治疗后,红色的皮疹陆续发出,用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玄参、丹皮汤治疗。
    银翘散去豆豉加细生地大青叶玄参丹皮汤(方义见上焦篇)
    二十三、温病发斑疹,用升提的药物治疗,就会出现衄血,有的还会发生四肢厥冷,或引发呛咳,或导致神昏痉厥。如用滋补壅塞之剂,就会发生神志昏乱。这些都是治疗斑疹的禁忌。发斑出疹表示邪热在血络,只能用轻宣凉解的方法治疗。若用柴胡、升麻等辛温的药物,会升提少阳之气,使热血沿着清窍外溢,而出现衄血。升提太过又使下焦肝肾的阴精枯竭,导致阳热上浮而至昏厥。肺为华盖之脏,病位最高,邪热熏蒸则引起呛咳。心位于胸中,被少阳邪热所迫可致神昏痉厥。使用滋补壅滞之剂后,则邪无出路,邪既不能外出,必从经脉回归心脉,内扰心窍,发生神志昏乱。二十四、发斑出疹的病人,阳明腑实证都已具备,如斑疹透发不顺利,里热严重的,可用调胃承气汤缓下,大便通畅即可,不能泻下太过,以免邪热内陷。这是斑疹与其它疾病使用通下法不同的地方。斑疹虽然适宜用宣泄之剂,但不可太过,否则,会导致邪热内陷。斑疹忌用升提,亦恐邪热内陷。用调胃承气汤可避免枳实,厚朴的温燥,方中芒硝可入阴分,甘草能解毒和中。
    调胃承气汤(方见前)
    二十五、阳明温毒,肌肤出现痘疮,可按治疗斑疹的方法治疗,并根据病邪所在部位,驱除它。温毒发痘疮是指病人的皮疹,如小儿痘疮(天花)一样,有的多,有的少,痘色紫黑,都是由于秽浊太重治疗不当所形成的。这种情况虽然不多见,但也时有发生。治疗时要确定病位,选用适当的逐邪方法。如脉浮则用银翘散加生地、玄参;口渴加花粉;热毒重加金汁、人中黄;小便短加黄芩、黄连之类的药物;脉沉邪热内结,应酌情使用攻下法。二十六、阳明温毒,病人肌肤出现杨梅疮,依照上条的治法,根据热毒偏重的情况,应着重使用败毒,兼以利湿去秽浊。本条应列入湿温中论述,因上条介绍了温痘,为了便于比较,所以编在这里。杨梅疮是指一种形色象杨梅的皮肤疮毒。病轻的疮色红紫,病重的疮色紫黑,多见于背部、面部,也是由于感染了秽浊之气发生的。如上法,就是用上条治温痘的方法。由于毒盛,所以特别强调要败毒。本证是热毒兼湿浊而成,所以在清热解毒的同时兼用萆薢,土茯苓等药以利湿。二十七、阳明温病,如果口渴不明显,腹不胀满,身上无汗,小便不利,心中烦闷,坐卧不宁,病人一定要发黄疸,如见黄疸,用栀子柏皮汤治疗。病人感受的邪气太重,邪热与胃中阳气搏击,不能外发,身无汗出,则热无出路,热郁太过,必发黄疸。
    栀子柏皮汤方
    栀子五钱生甘草二钱黄柏五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方论〕这是根据《内经》的观点,体内湿邪太过,用苦燥的方法治疗;热邪太过,用甘苦药反佐的治则而设立的方剂。方中栀子能清肌表的热,退多种黄疸,又治心烦;黄柏泻膀胱的湿热,也清肌肤的热;甘草调和内外。这三种药都呈黄色,用黄色的药物治疗黄疸,是同类相召的意思。吴又可治黄疸只有菌陈大黄汤,没有栀子柏皮汤,温病发黄,难道都可用下法治疗吗
二十八、阳明温病,病人无汗,或者只头上出汗而周身无汗,口渴喜饮,腹部胀满,舌苔黄而干燥,小便不利,这样的患者一定会发黄疸,宜用茵陈蒿汤治疗。本条与上条比较,不同的是本条有口渴,腹部胀满,上条口渴不明显,腹无胀满,胃肠无燥实的表现,不宜用通下法治疗。本条胃肠已有燥实,黄疸不消退,邪热无出表的路径,故用下法,通利大小便,以去邪热。
    茵陈蒿汤
    茵陈蒿六钱栀子三钱生大黄三钱上药用水八杯先煎茵陈,煎至剩一半水时,再加入另外二味药煎煮,最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直到小便通畅为止。〔方论〕这是一首大苦大寒又有通下作用的方剂。肌肤发黄,是湿热郁闭肌腠;腹部胀满,是湿热内郁肠胃。内外都不通,病情肯定危急,治疗刻不容缓,所以用大苦大寒泻下之剂。黄是热结的表现,泻热一定要泻小肠的热,小肠为少阳丙火,不用苦药,则邪热不除。能制火的莫过于水,茵陈得寒水的精气,宣开气郁没有比推陈致新更重要的,茵陈生发的作用最快,高于其它草木,主治热结黄疸,所以是方中的君药。栀子清泄三焦的邪热,疏通水道,大黄能攻下实热而消胀满,因此这二味药是佐药。二十九、阳明温病,无汗,实证又不明显,不可用通下法治疗。如小便不利,用甘味的药配合苦味的药治疗,宜冬地三黄汤。凡是小便不通,有的是因为膀胱气化失常,有的是小肠热结,有的是肺气不开。温热病出现小便不利,没有膀胱气化失常的原因,都是小肠热结或肺气不化所致。小肠是火腑,用三黄这类苦寒药通火腑;热结就会出现津液干燥,所以又用甘寒养阴的方法润燥;肺金受到邪热的灼伤,则不能化气行水,故重用麦冬滋养肺阴,促进肺的化气行水功能。
    冬地三黄汤方(甘苦合化阴气法)
    麦冬八钱黄连一钱苇根汁半酒杯(冲)玄参四钱黄柏一钱银花露半酒杯(冲)细生地四钱黄芩一钱生甘草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直至小便通利为止。
    所谓“肃降”即是清肃、洁净和下降,也就是肺气向下的通降和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三十、温病小便不利,不可与淡渗的药物利尿,忌服五苓散、八正散等一类方剂。此条是温病使用淡渗利尿法的禁忌证。温热病多见邪热太盛,阴液不足,主要是用滋水泻火的方法治疗,这种情况难道可以用淡渗利尿助阳燥湿之剂吗
吴又可在论述小便的条文中,特地设立了猪苓汤,减去张仲景猪苓汤中的阿胶,增加了木通与车前,这是在渗利的方中又增加渗利的药物啊!他还在治疗小便血分病变的桃仁汤中仍用滑石,实在是无法理解。三十一、温病多见燥热症状,如要解除这些燥热症,首先要滋养阴液,不可单纯使用苦寒清热之药,否则干燥的症状还会加重。此条是温病使用苦寒药之禁忌。温病多见邪热太过,不用淡渗利尿之药容易理解,但苦寒之药也有禁用的时候,这就不容易理解了。所有的医生都知道苦能降火,寒能清热,温病用苦寒药勿容置疑,可大胆使用。却不知苦能入心,又能化燥。服后不仅不能清热,反因化燥而使燥热症状加重。宋代医家认为,眼睛是火的门户,故设制三黄汤泻火,长期服用它往往导致双目失明,这就是苦能化燥最好的证明。我遇到过患温病的人,因医生滥用苦寒,导致津液干涸,无法救治的病人很多,这是化气致病比本气致病更为严重的缘故。因此,在前条冬地三黄汤中,甘寒的药物占有十之八、九,苦寒药物仅占十之一、二。至于纯用苦寒药物的茵陈蒿汤,仅用一次,最多二次,没有反复应用的情况。吴又可多次指责使用黄连的错误,但自己又恣意使用大黄,说明他对甘寒的应用并不精通。三十二、阳明温病,用过通下法后,身热已退,但不可马上进食,否则,又会复发。经过一昼夜后,方可多次少量进食,宜先进清淡的,易于消化的食物,且不宜过饱,过饱也会引起复发,复发后的症状将比以前更重。这条是运用下法后进食的禁忌。下后虽热退,但余火仍在,无形之邪往往依附在有形的糟粕上,必须采取“坚壁清野”之法,不可立即进食,以免引起食复。一日后才可进少量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食物稍显重浊,也会引发食复。三十三、阳明温病,用过通下法后,病人脉象正常,身体不热,舌上津回,但十多天不大便,可用益胃汤或增液汤治疗,绝不可再用承气汤攻下。如用过通下法后,舌苔末退尽,口微渴,面微红赤,脉稍数,身微热,病情逐步好转的,可用增液汤这类方剂治疗。病情与日加重,舌苔微干,这属下焦证,宜用复脉法治疗(方见下焦),不要随便用承气汤攻下,否则会导致肺燥咳嗽,或致脾虚泄泻,身热不仅不退,口渴反而加重,百日后则无法救治而死。这条是反复使用攻下,导致亡阴的禁忌证。用通下法后,大便又有十几天,甚至二十天不解,这是胃肠津液受伤的缘故,不可强行通便,只给与滋阴养液的药物,大便自然会通畅。此条的前面说脉象平静,身体不热,不再用下法,人们容易理解。如果脉虽然不躁疾,但并不平静,身热虽然不高,但末退尽,一般医生一定会认为是邪尚未尽除,仍须用下法治疗,在吴又可的治法中也主张再下。他们不懂最重的邪气伤人,在治疗时也只能十去其六。治疗以存阴液为主,热邪自然会消退,也肯定不会贻误病情。(通下后邪气又聚结,出现身大热,口大渴,面红,脉数有力的,不包括在内)如果随便使用苦燥之剂,多次损伤胃阴,以致肺之母气受伤,肺失去了脾土的滋润,又被燥热胁逼,怎么会不致咳嗽呢
。燥咳太久,又会引起身热和口渴。如脾胃因峻下受伤,必致中气下陷,出现大泄不止。大泄以后,又会加重阴伤,身热、口渴会更加严重,迁延三个月后,病情更趋恶化,救治更为困难,故说百日死。三十四、阳明温病,口渴明显,用雪梨浆治疗。
    雪梨浆(方法见前)
    三十五、阳明温病,用过通下法后,病人仍有微热,舌苔不退,可用薄荷末擦拭舌面。用新棉布在刚从井下取出的凉水中浸湿,蘸薄荷细末,在舌面上反复擦试。三十六、阳明温病,不论斑疹、温痘、温疮、温毒、发黄,只要出现神昏谵语,都可用安宫牛黄丸治疗。心位于膈膜上,胃在膈膜下,虽然之间有膈膜分开,如果胃中的浊气太盛仍然可向上犯及心包络,阳明病是从上焦传来的,所以仍要用芳香逐秽开窍的方法治疗。
    安宫牛黄丸(方见上焦篇)
    三十七、风温、温热、温疫、温毒、冬温等温病,邪在中焦,病变以阳明胃为主;湿温病邪在中焦,病变以太阴脾为主;暑温病在中焦时,阳明证和太阴证各占一半。这是分辨各种温病邪在中焦时不同类型的关键。温热类的温病的病因都属于火盛,阳明胃为阳土,火热过胜自然会影响阳土,所以阳明胃的症状多见。湿温则以湿邪为主,太阴脾为阴土,湿热过盛必然影响阴土,所以太阴脾的症状多见。暑温是由暑气所致,暑气兼有湿和热,所以既有阳明胃的症状,又有太阴脾的症状,各占一半。〔方剂趣记图解〕

济川煎
    明·张介宾《景岳全书》
    趣
    记急穿麻鞋牛从桥归

济川(煎)麻升泻泽牛膝苁肉蓉壳枳归当
    【组 成】6味:升麻2克泽泻4克牛膝6克肉苁蓉9克枳壳3克当归10g
    【用 法】水煎服。
    【功 效】温补肾阳,润肠通便。
    【主 治】肾气虚弱,大便秘结。
    现常用本方加减治疗年老体衰及妇人产后肾气虚弱的大便秘结。
    【注 意】凡伤寒杂证等属阳明实热便秘者,忌用本方。
    暑温能弥漫三焦,应以清利三焦为主。暑温伏暑

三十八、病人出现脉浮而滑,颜面发红,周身发热,眩晕,不怕冷,只怕热,舌上有黄滑苔,口渴喜冷饮,饮后口渴不减却出现呕吐,在胸前下部按诊有疼痛的感觉,小便短少,大便闭结,这是阳明暑温水饮结在胸中的证候,宜用小陷胸加枳实汤治疗。脉洪面赤,不怕冷,这表明病已不在上焦。暑兼湿和热二种病邪,热邪亢盛,就会出现口渴,以引水自救。湿邪郁于中焦,水湿不能下行,如果上逆就会产生呕吐。胃气不降,则腑气不通,大便就会闭结。所以方中用黄连、栝蒌清泄在里的热痰,半夏去痰湿又能健脾和胃,加枳实是取其苦辛通降的作用,开幽门引水下行。
    小陷胸加枳实汤方(苦辛寒法)
    黄连二钱栝蒌三钱枳实二钱半夏五钱上药加急流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三十九、阳明暑温,脉滑数,病人不思饮食,不觉饥饿,大便不通,这是浊痰凝聚,心下痞满的病证,应用半夏泻心汤去人参、干姜、大枣、甘草,加枳实、杏仁治疗。不觉饥饿、又不大便,而有浊痰,心下痞满,这是痰热互结,阻滞中焦,气机不畅的表现。因此,用半夏、枳实理气化痰,宣开气分的湿滞;黄连、黄芩清气泄热,宣通气分的热结;杏仁宣降肺与大肠的气痹;暑温热盛,去味辛大热的干姜;本证型不是伤寒误下后导致的虚痞,所以减去人参、甘草、大枣,以免助湿,产生胀满。
    半夏泻心汤去干姜甘草加枳实杏仁方(苦辛寒法)
    半夏一两黄连二钱黄芩三钱枳实二钱杏仁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体虚之人加人参三钱,大枣三枚。四十、阳明暑温,湿邪已化,热结仍存,病人口燥咽干,口渴喜饮,颜面发红,眼白发赤,舌苔黄燥,脉象沉实,宜用小承气汤通下,但方中药物应等量使用。暑邪中有湿热两种病邪,其中形体消瘦,阴虚火旺的病人,感受的病邪热重湿轻,如果湿邪已全部化热,热邪与糟粕互结,成中焦里实证,也可用下法治疗。
    小承气汤(方义并见前,此处不必以大黄为君,三物各等分用)
    四十一、暑湿弥漫三焦,舌苔滑,色微黄,这是邪在气分,宜用三石汤治疗。如果邪气久留,舌质红绛,舌苔少,这是热入血分的表现,可用加味清宫汤治疗。如热闭心包,出现神志不清,宜先服紫雪丹,再用清宫汤治疗。暑湿能弥漫三焦,这时病邪不在一经一腑,所以应以清利三焦为主。虽然说清利三焦,但主要的还是治手太阴肺经。肺主一身之气,肺的功能正常则暑湿得以清化。又肺脏禀受阳明胃的经气,肺属金主白色,阳明之气也属金色白,故走肺经的药大多兼走阳明,走阳明经的药物大多兼走肺。再说,肺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肺气通,膀胱才能开。因此,虽说治肺为主,但胃和膀胱也包括在其中,三焦都能得到全面的调理。这就是暑湿病邪在气分用三石汤治疗的道理。如邪气久留,必深入血络,心主血脉,所以用加味清宫汤治疗。内窍欲闭是邪热内盛的缘故,紫雪丹清心开窍的作用最快,所以先用紫雪丹。
    三石汤方(微苦辛寒兼芳香法)
    飞滑石三钱生石膏五钱寒水石三钱杏仁三钱竹茹(炒)二钱银花三钱(花露更妙)金汁一酒杯(冲)白通草二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温服。〔方论〕肺病在治疗时,用微苦的药就能降肺气,过苦则药过病所,辛凉则清热,而芳香之药是用来解毒化浊的。三种矿石类的药物,在紫雪丹中是君药,是取它们禀受了庚金之气,能清热退暑利窍,兼走肺胃;通草、杏仁是宣气药,通草能直达膀胱,杏仁直通大肠;竹茹是竹子的脉络,故能通人的脉络;金汁和银花都能清热解毒。
    加味清宫汤方(苦辛寒法)
    就是在清宫汤内加知母三钱、银花二钱、竹沥五茶匙冲服。〔方论〕清宫汤前面已论述过,之所以加这三味药,是因知母能清阳明之热,又能保肺津,清肺热;银花清热解毒兼能通络;竹沥能清胸中之热,止烦闷解口渴。配合清宫汤治疗暑邪漫延三焦血分之证。四十二、暑温和伏暑,邪气弥漫三焦,病人舌苔灰白,胸中痞闷,潮热,呕吐,心烦口渴,大便泄泻,汗出小便短,用杏仁滑石汤治疗。舌苔白,胸痞闷,大便泄泻,恶心呕吐,这是湿邪内阻的表现。潮热烦渴,汗出尿短是热邪引起的。热处湿中,湿蕴生热,湿热交蒸,在治疗时不如单纯的寒邪或单纯的热邪易治。只有用杏仁、滑石、通草清宣肺气,肺气通湿才能下达膀胱,得以清除;厚朴苦温能燥湿消满;黄芩、黄连清热燥湿,可止湿热痢;郁金芳香走窜,而且能开郁启闭;橘红、半夏燥湿和胃,化痰止呕。诸药合用才能使弥漫三焦的湿热之邪得以消除。
    杏仁滑石汤方(苦辛寒法)
    杏仁三钱滑石三钱黄芩二钱橘红一钱五分黄连一钱郁金二钱通草一钱厚朴二钱半夏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寒湿阻滞导致气机痞结,非用温通开窍方法治疗不可。寒湿

四十三、中焦的湿邪,有寒湿和湿热的区别。有的是从外传入的,有的是水湿不运产生的,也有的是水饮内停与外湿相合而致的。所伤的脏腑,有的损伤脾阳,有的损伤脾阴,有的伤及胃阳,有的伤及胃阴,也有的既伤脾也伤胃,伤脾胃阳气的占十分之八、九,伤脾胃阴液的占十分之一、二。如不能明确辨证,彼此混淆不清,治疗不对证,则后患无穷,临证时应仔细推敲,不可泛泛而论。这是辨证中焦湿证的总纲。寒湿是湿与寒水相合,湿邪和水都属同一类物质,在炎热的时候为雨露,在寒冷冬天为霜雪,在江河之中是水,在土壤里是湿,其本源相同,故寒与湿易于结合,最易损伤人体的阳气。湿热多在长夏季节产生,这时天气炎热,雨水又多,热蒸湿动,流行致病。体内湿邪停聚,阳气旺的患者,湿从热化,损伤人体的阴液。从表传入中焦的湿邪,一方面从经络传至脏腑,一方面从肺传入脾胃。饮食停积,或因感受寒邪,过食生冷,或由饮酒过度,导致肺虚不能化气行水,脾虚不能输布津液。也有湿邪从表入,引动体内的湿饮,内外相合而发病。中焦的脾阳受伤,则水湿不运,气机不畅,产生胸腹胀满,水湿渗下还会出现腹泻腹痛。胃阳受伤,则呕吐不能进食,脘胀胸痛。脾胃都伤,就会出现既有脾湿不运,又有胃失和降的病变。脾胃的阴液又是如何受损的呢
湿郁太久,就会化热,热胜必伤阴,古人称为湿火。伤胃阴,就会出现口渴,不感觉饥饿。伤脾阴,舌苔先见色灰而滑,后见苔黄干燥,大便干结。湿为阴邪,容易损伤人体的阳气,这是浅显的道理,也是临床常见病变。湿邪伤人体的阴液,这属于变证,临床也属罕见。治疗湿证时,医生必须辨清湿在何经脉,在何脏腑,是兼寒还是兼热,属气分病还是血分病,这样才能确定采用辛凉、辛温、甘温、苦温、淡渗、苦渗中的何种治法,以取得较好的效果。如果是脾脏的病变,却治疗胃腑,或胃腑的病变去治疗脾脏,或兼有下焦的病,却单治中焦,或者笼统地治疗,脾病胃病不分,阴证阳证,属寒属热不辨,必将会引起肿胀、黄疸、洞泄、衄血、便血等变证层出不穷。临床医生只有全面地收集病史,认真地分析病情,才能诊断准确,用药合理。脾胃的病变复杂,兼证又多,最难分辨,怎么能泛泛地认为都是湿气呢
四十四、足太阴寒湿证,出现胸脘痞满,不知饥饿,不思饮食,宜用半苓汤治疗。本书命名为温病,这里却列出寒湿,是因为湿温与寒湿是相对的,讲寒湿则可加深对湿温的理解。胸脘痞满,张仲景列在《伤寒论》的太阴篇,是因湿邪困阻脾阳,脾失健运。脾病影响到胃腑,会导致中焦痞塞不通,所以也不能进食。故用半夏、茯苓健脾祛湿,厚朴苦温化湿消满,黄连苦能燥湿,重用通草淡渗利尿,使邪有去路。
    半苓汤方(苦辛淡渗法)
    半夏五钱茯苓块五钱川连一钱厚朴三钱通草八钱(煎汤煮前药)先用水十二杯加入通草煎成八杯,再加入其它药物,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四十五、足太阴寒湿,症见腹部作胀,小便不利,大便溏薄,泻下不爽,如里急后重一样,用四苓加厚朴,秦皮汤治疗,也可用五苓散治疗。《内经》说,太阴病发作时,会出现胀满,又说厥阴病也可以出现胀满,这是木克土的缘故。太阴病后湿气不运,也可导致膀胱不能气化,所以小便不利。四苓散可淡渗利湿,使膀胱气化水湿下行,用厚朴消胀,用秦皮泻肝。如果肝热不甚,可不用秦皮,仍然用五苓散中的桂枝,温经通阳,通利三焦,行太阳经的阳气,所以也可用五苓散治疗。
    四苓加厚朴秦皮汤方(苦温淡法)
    苍术三钱厚朴三钱茯苓五钱猪苓四钱秦皮二钱泽泻四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
    五苓散方(甘温淡法)
    猪芩一两赤术一两茯苓一两泽泻一两六钱桂枝五钱上药合在一起研为细末,每次用反复煮沸的开水和药末三钱调服,一日三次。四十六、足太阴寒湿,病见四肢时冷,大便稀溏,双目发黄,舌苔白滑,甚至呈灰色,精神疲乏,不想说活,如寒湿阻滞舌窍,可致舌体转动不灵活,语音重浊,用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朴汤治疗。脾主四肢,脾阳被寒湿所困,则四肢时有发冷。湿邪困脾,中气下陷,可导致大便稀溏。眼白属肺,足太阴为寒湿所困,手太阴的功能也会失常,这是两太阴互相影响的缘故。另外,脾主地气,肺主天气,地湿上蒸,天气不化,所以眼睛发黄。舌苔白滑或灰,均是寒湿内盛的表现。湿困中焦,则中气虚寒,中气虚寒,则阳气不运,主君火的是心阳,心藏神,心阳虚则神昏。心又主言语,心阳虚所以不喜讲话。舌为脾之外窍,湿阻舌窍,则舌体转动不利,故语音重浊。湿以下行为顺,所以用四苓散引湿下行,加木瓜平抑肝木,以免克土。厚朴行气温中,草果温中燥湿散寒,其气芳香又能通窍补火生土,去湿浊以生清气。
    四苓加木瓜草果厚朴汤方(苦热兼酸淡法)
    生白术三钱猪苓一钱五分泽泻一钱五分赤苓块五钱木瓜一钱厚朴一钱草果八分半夏三钱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分三次服。平素阳气虚的病人加附子二钱。四十七、足太阴寒湿证,出现舌苔色灰而滑润,中焦气滞痞满,用草果茵陈汤治疗;如颜面双目发黄,四肢厥冷,可用茵陈四逆汤治疗。寒湿阻滞导致气机痞结,非用温通开窍方法治疗不可,所以以辛温大热的草果为君药。茵陈推陈而生新,生发阳气的作用最快,故用它作佐药。广皮、大腹皮、厚朴都能行气消痞,猪苓、泽泻淡渗利尿,能引导湿邪外出。如病人出现面黄四肢逆冷,那么前面的方剂就不适用了,应该用四逆汤回阳救逆,茵陈去湿退黄。
    草果茵陈汤方(苦辛温法)
    草果一钱茵陈三钱茯苓皮三钱厚朴二钱广皮一钱五分猪苓二钱大腹皮二钱泽泻一钱五分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
    茵陈四逆汤方(苦辛甘热复微寒法)
    附子三钱(炮)干姜五钱炙甘草二钱茵陈六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乘热服一杯,四肢转温则停服。如四肢仍冷,再继续服;如一剂药已服完,肢冷仍不转温,再按前法服一剂。四十八、足太阴寒湿证,出现舌苔白滑,甚至灰滑,脉搏迟缓,不思饮食,不能入睡,大便闭塞,这都是浊阴凝聚的缘故。阳气虚则腹痛,疼痛严重时伴四肢发冷,可用椒附白通汤治疗。这是足太阴寒湿,兼足少阴,足厥阴的病证。舌苔白滑或灰滑,都属寒湿证的舌苔。脉迟是阳气被寒湿困阻,应来去都迟。不思饮食是胃阳被阻。不能入睡为中焦的寒湿结聚,阻遏阳气不能下交于阴所致。大便不通是脾与大肠的阳气被阻,不能下达的缘故。阳气被湿邪困阻,影响了湿浊的运化,湿浊与寒邪互结,中焦气机不畅故腹痛。凡是疼痛都是邪气与正气相争的征象。本证虽说是阳气被困,但阳气并末消耗殆尽,阳气与寒湿相争则发为疼痛。椒附白通汤能温通三焦之阳气,可迅速驱除浊阴。
    椒附白通汤方(苦辛热法)
    生附子(炒黑)三钱川椒(炒黑)二钱淡干姜二钱葱白三根猪胆汁半烧酒杯(去渣后调入)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凉后服。〔方论〕这是苦辛热的复方。苦味药与辛味药配合,能降能通,不用热药不能驱除阴寒,促使阳气回复。附子能温心阳补命门的真火,助少阳的相火。凡是人体命门的真火,太阳和少阳的阳气旺盛,去水湿自然迅速。三焦通利,水湿就不会停留,也就无寒湿聚结而产生疼痛,所以用附子作方中的君药,阳气旺盛脾胃的功能才正常。干姜温中逐除湿邪,是足太阴本经的药物,川椒能燥湿,除胀满,助消化,治疗胃脘和腹部冷痛,所以用这二味药作臣药。葱白中空通阳,能迅速促使阳气由内向外,也主治腹痛,是方中的使药。湿浊凝聚不散,有格拒阳气的可能,故又用苦寒的猪胆汁反佐,猪是水畜,属肾,这是用阴药治疗阴证;胆乃甲木而属少阳,少阳主开泄,生发的速度最快。这是张仲景的白通汤,与许叔微的椒附汤相合,加减变化而成的方剂。四十九、阳明寒湿,症见舌苔白腐,肛门有坠胀和疼痛的感觉,大便不爽快,食欲不好,可用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广皮厚朴汤治疗。人的九窍不和,都与胃有关。寒湿伤胃,则肛门有坠胀和疼痛的感觉,且大便不爽。胃不能受纳,故食欲不好。理中汤中用人参益气健脾,补阳明胃的正气,苍术燥湿补太阴脾,干姜、附子温运脾肾,祛除寒邪,脾阳充实则水湿才能运化,湿去胃阳才能恢复。减去能导致胀满的甘草,加上厚朴、陈皮以行气消胀。诸药合在一起,符合辛甘化阳、辛苦能通的原则。
    附子理中汤去甘草加厚朴广皮汤方(辛甘兼苦法)
    生苍术三钱人参一钱五分炮干姜一钱五分厚朴二钱广皮一钱五分生附子一钱五分(炮黑)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五十、寒湿损伤脾阳和胃阳,证见恶寒发热、不觉饥饿、泛酸水、肢体怕冷、胃脘痞闷,或者长期饮酒里湿聚结的,用苓姜术桂汤治疗。这是健脾和胃,宣通阳气作用较轻的方剂。
    苓姜术桂汤方(苦辛温法)
    茯苓块五钱生姜三钱炒白术三钱桂枝三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趁热分二次服。五十一、湿邪损伤脾阳和胃阳,证见呕吐、腹泻、恶寒发热、周身疼痛,有的虽然没有恶寒发热,但有腹中疼痛,这种病称为霍乱。如恶寒重、不思饮的,用理中汤治疗。如发热重、喜饮的,用五苓散治疗。如呕吐、腹泻、出汗、发热、恶寒、四肢筋脉拘急、手足厥冷的,用四逆散治疗。如呕吐、腹泻已停,但周身疼痛不止,用桂枝汤治疗。霍乱这种病,长夏季节最多。发病的原因是阳虚,寒湿凝聚。病情严重的,往往在顷刻之间危及人的性命。现在的医生不读《金匮要略》,不知道病源,无论病轻病重,一概用藿香正气散治疗。病情轻的还有治愈的希望,病情重的即刻就会死亡。更加可笑的是,在藿香正散中加入黄连、麦冬,用大量的西瓜治口渴喜饮的霍乱病人,这样处理病人能不丧命吗
我遇到这种病很多,现在选录《金匮要略》的原文,供大家参考。如果胃阳不伤就不会呕吐,脾阳不伤就不会腹泻,邪正相争,气血不通才会疼痛,营卫不和才会出现恶寒发热。病人不饮水,则可判断病属寒重,故选用理中汤治疗。理中汤可温中散寒,方中的人参、甘草能益胃;白术、甘草能健脾;干姜能补能行。本病是上吐下泻,所以既要温脾又要温胃。这首方剂补中有通,用补药作通阳药用,用通阳药来补益脾胃。如发热重、喜饮水,饮后仍不解渴,且呕吐泄泻不止,宜用五苓散治疗。邪热必须从小便中排出,膀胱位于小肠之后,小肠是火腑,五苓散能利尿,故可止泻。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大便就会泻下不止,利尿就是为了止泻。理中汤和五苓散都有一举二得的特点。呕吐和泄泻都可导致脾胃阳虚,汗出过多也会引起太阳经的阳气虚;发热是浮阳在外的表现;恶寒是寒邪犯及中焦;四肢的筋脉拘急,是由于脾阳虚不能温养四肢所致;手足厥冷是中焦脾土被湿邪所困,厥阴肝木克伐脾阳的缘故。四逆汤主治四肢厥冷,所以称为“四逆汤”。方中的人参、甘草守中阳,干姜、附子通中阳,人参、附子补外阳,干姜、甘草护中阳,里外的阳气都恢复了,阴寒之邪被驱散,四肢厥冷才能恢复正常。如呕吐、腹泻已停,周身疼痛不止,这是中焦的阳气恢复了,但肌表的阳气仍然不和,所以用桂枝汤温通经脉、调和内外。
    理中汤方(甘热微苦法)
    人参甘草白术干姜各三两上药加水八杯,煎煮后取药汁三杯,每次温服一杯,每日三次。〔加减法〕如脐的上部时有搏动,这是肾气上攻,应减去白术加桂枝四两;如呕吐频繁,应减去白术加生姜三两;如腹泻较重,仍使用白术;如心悸不安,加茯苓二两;如口渴喜饮,白术增加到四两半;如腹中痛,人参增加到四两半;如恶寒重,干姜增加到四两半;如腹部胀满,减去白术加附子一枚。服药后,立即饮热粥约一升,如有微汗出,请不要揭被脱衣。
    五苓散方(见前)
    〔加减法〕如腹部胀满加厚朴、广皮各一两;如口渴明显,颜面发红,脉大紧而急,搧扇也不知凉,饮冰水也不觉冷,腹痛历害,时觉烦躁,这是阴寒内盛、阳气被格拒于外,加干姜一两五钱。(此条不是张仲景的原文,而是我的经验)。用反复煮沸的开水调和,每次服五钱,每日三次。
    四逆散方(辛甘热法)
    灸甘草二两干姜一两半生附子一枚(去皮)加人参一两上药加水五茶碗,煎煮后取药汁二碗,分二次服。原方中无人参,此处加人参的原因是,前条寒重,不想饮水,但比厥逆证要轻,张仲景在理中汤中都用了人参,本条阳气欲脱,阳虚更加严重,不用人参,阳气怎能固守于内呢
柯韵伯在《伤寒注》中说:张仲景凡是治疗虚证,以里证为主的,有协热下利,脉象微弱的,都用人参。汗出以后周身疼痛,脉象沉迟,也要加人参。此处脉迟而且泻下物完谷不化,无心烦、不咳嗽,这是中阳不振,元气已脱的表现。只用温药不用补药,怎么能救逆呢
茯苓四逆汤证中有烦躁,也用了人参,难道通脉四逆汤就不能用人参
这种病证肯定是会用的,可能是脱简。这是我的观点,记录在此,仅供大家参考。五十二、霍乱兼转筋的病人,用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苡仁汤治疗;恶寒重、脉象紧的,再加附子。肝脏具有藏血的功能,主筋,如寒湿搏结四肢,筋脉就会拘急,引起疼痛,所以在五苓散治霍乱时,要加桂枝温筋,防己能驱除下焦血分的寒湿,苡仁能健脾去湿,扶土抑木,治筋急拘挛。如恶寒重,脉紧,非用大辛大热的附子不可。
    五苓散加防己桂枝薏仁方
    就是在五苓散内,加防己一两,桂枝一两半(加上原方五钱,一共是二两),薏仁二两。如恶寒重,加大个的附子一枚。上药共捣为细末,每次服五钱,用开水调服,一日三次,病情重的白天服三次,晚上服一次,睡后就不必服药了。五十三、突然遭受寒湿夹秽浊之邪的侵袭,证见头昏目眩,腹部绞痛,脉象沉紧而迟,严重时出现伏脉,病人想吐不得吐,想泻也泻不出,甚至四肢筋脉拘急疼痛,手足发冷,这种病证一般人称为“发痧”,也叫“干霍乱”,有转筋症状的又称为“转筋火”,这三种病名在古代的医书上都没有记载。这种病可用蜀椒救中汤治疗,也可服九痛丸;如语无伦次,就先服至宝丹,再服这些汤药。这种病证在夏季湿气蒸腾的时候最多见,本病与霍乱症状相似,所以列在此处,便于比较。其发生的原因是中焦阳气素虚,寒湿内停,又受蒸腾的秽浊之气侵袭,病邪从口鼻直入中焦,正邪交争,腹部疼痛如绞;脾胃的阳气被困,胃阳受损导致想吐不得吐,脾阳受损导致要泻泻不出;如寒湿伤及筋脉,四肢出现抽掣拘急,常见小腿抽筋;中阳虚衰,肝木乘土,则四肢厥冷。又为何称为“发痧”呢”
这是因为这种病发病迅速,有时来不及就医,有的医生也不识此证,民间常用铜钱或瓷碗边蘸上姜汁水或麻油反复刮病人的关节进行急救。被刮的皮肤,往往出现紫红色的斑点,尤如沙粒,所以称为“痧”。刮后关节疏通,气血流动,常常可达到手到病除的效果。但须注意,在刮完痧后一昼夜不能进食,否则邪留在络,稍感寒邪或发怒,就会复发。这种病虽想吐想泻又有腹痛,与霍乱类似,但无明显的吐泻,所以称为“干霍乱”。又因本病有转筋的症状,又病发于炎热的夏季,且致病迅速,故又称为“转筋火”,其实是中焦内伏的寒湿,与秽浊相搏的病变。用大建中汤中的蜀椒温阳降气,急驱阴浊下行,干姜温中散寒,去人参、饴糖,是恐其滞邪,加厚朴燥湿行气,槟榔散结气,直达下焦,广皮通行十二经之气,改建中汤为救中汤,急驱浊阴,救中焦的阳气。九痛丸既有扶正又有驱邪的作用,而且它驱邪的作用最强,所以也能服用。另外,前面介绍的又吐又泻的霍乱,有阴阳二种证型,干霍乱全属阴证而无阳证。如出现语无伦次,这是邪犯心包神志失常的表现,所以先要用至宝丹驱心包之邪。
    救中汤方(苦辛通法)
    蜀椒(炒出汗)三钱淡干姜四钱厚朴三钱槟榔二钱广皮二钱上药加水五杯,煎煮后取药汁二杯,分二次服。如兼有转筋的加桂枝三钱,防己五钱,薏仁三钱。四肢厥冷加附子二钱。
    九痛丸方(苦辛甘热法)
    附子三两生狼牙一两人参一两干姜一两吴茱萸一两巴豆(去皮心熬碾如膏)一两上药共研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用酒送服,身体健壮的,每次服三丸,体质衰弱的,每次服二丸,每日服三次。本丸能治九种心痛,又兼治中恶,腹部胀痛,不能讲话;又治疗长期积冷引起的心胸疼痛以及冷气上冲和各种外伤瘀血疼痛。忌口按平常的要求。〔方论〕《内经》称五脏和胃腑的气血失调,以及痰、虫、食积所致的瘀阻都可导致心胸疼痛,这就是九痛。疼痛的原因,不是风就是寒,所以用干姜、附子祛寒壮阳;吴茱萸能温中暖肝,降肝脏浊阴,使其下行;生狼牙善于驱浮风;巴豆驱逐痰、虫及陈久的积滞;人参扶正祛邪。这些药物既能入气又能入血,有补、泻、攻伐的作用,所以也能治疗中恶,腹胀痛等病。附录《外台秘要》的走马汤,本方属苦辛热法,主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沈目南认为中恶这种病,民间称为绞肠乌痧,是秽浊和恶毒之邪,从口鼻直入心胸肠胃脏腑,阻塞了正气,使之不通,所以出现心痛、腹胀、大便不通,这是实证。不象六淫致病,有表里清浊的区别。方中用大热、大毒,药力峻猛的巴豆,急攻病邪,佐以杏仁,清肺润肠,使邪从大便一扫而尽,病就会迅速治愈。如果延误片刻,正气不支,营卫阴阳失调就难救治,这是一种通则不痛的治法。
    走马汤方(苦辛热法)
    巴豆(去心皮熬)二枚杏仁二枚上二味药用布包裹,槌碎,加入二合开水中,捻拌取白汁服。服药后会出现腹泻。药量多少应根据年龄大小及体质强弱而定。还可治一切飞尸鬼击病。〔按〕《医方集解》中,治霍乱有用阴阳水的方法,阴阳水有调和阴阳的作用,使阴阳协调。又记载治干霍乱用盐汤探吐的方法,因为闭塞到极点的病证除针炙之外,没有比吐法通阳更迅速了。呕吐属厥阴气至,腹中冷痛,是太阳寒水之气引起的。否卦为冬天的景象,冬天主太阳寒水,厥阴之气出现,则能促进万物的升发开泄,万物都会出现生机,病就会好。用针法治疗,效果最快,但造成的副作用也不小,应从《甲乙经》中寻求治法,不是精通针术的人,不要扎针。

白粉藤温热之邪在上焦,若中焦阳气不虚,必始终在上焦,决不会内陷。湿温
    (附:疟、痢、疸、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