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燥救肺汤方释,临床运用及名家经验

 铁毛l 2023-02-20 发布于四川

清燥救肺汤

桑叶(经霜者得金气而柔润不凋取之为君去桔梗净叶)三钱(10g)石膏(禀清肃之气极清肺热)二钱五分(20g)甘草(和胃生金)一钱(5g)人参(生胃之津,养肺之气)七分(15g)胡麻仁(炒、研)一钱(15g)真阿胶八分(10g)麦门冬(去心)一钱二分(20g)杏仁(去皮尖,炒黄)七分(10g)枇杷叶(刷去毛,蜜涂,炙黄)一片(10g

水一碗,煎六分,频频23次滚热服(现代用法:水煎服,频频热服)。

图片

【原方证治】

本方清燥润肺,养阴益气,《医门法律》谓:“大意谓春伤于风,夏伤于暑,长夏伤于湿,秋伤于燥,冬伤于寒。然秋不遽燥也,大热之后,继以凉生,凉生而热解,渐至大凉,而燥令乃行焉。”

【制方背景】

1.对温病的防治渐脱离伤寒之论

经两宋金元的医学探索与理论探究,至明清时,温病学渐已成形,医家对温病的认识,渐脱离伤寒之论,对温病的防治亦有较深认识,喻氏提出“未病前饮芳香正气汤,则邪不能入,此为上也”,并提出了“上焦治宜升而逐之,兼以解毒,中焦疏而逐之,兼以解毒,下焦决而逐之,兼以解毒”。为后世温病学芳香化浊法和三焦辨证奠定了基础,喻氏对温病的认识和研究,为研究燥证病机奠定了基础。

2.精研燥证病机

喻氏精研内、难、伤寒,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丰富的临床经验,敢于纠正《内经》“秋伤于湿”之误,并结合前贤论述,深入研究燥证之邪气生成、病邪性质、致病特点、临床表现、治疗原则等,可谓是燥证理论研究之大家,为创制清燥救肺汤奠定了理论基础。

【制方要旨】 

治燥之法,《内经》谓“燥淫于内,治以苦温,佐以甘辛”,法以苦温,喻氏谓“盖肺金自至于燥,所存阴气,不过一线耳,倘更以苦寒下其气,伤其胃,其人尚有生理乎?”可见,以苦清其热者,选药亦不可过用苦寒之品,一者防其自伤及肺金,且苦寒伤胃,则津液难生,取其温者非热药之意也,实是“冷热和平”之意,调和之意也。可见苦温之意,宜选平寒之品,而非以燥近热,过用苦寒之药。“肺为娇脏,寒冷所伤者,十之二三,火热所伤者,十之七八,寒所伤,不过衰其外,火热所伤,则更消烁其中,所以为害倍烈也,然火热伤肺,以致诸气胶郁,诸痿喘呕而或燥病。”肺叶痿而不用,肺气逆而喘,食难过膈而呕出,皆是燥证之极也。内经谓“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此苦之二意也。因燥而致肺气郁,而致喘呕,稍佐轻宣之品而非辛香走窜之品以开郁,是为佐以甘辛之意也。

方中重用桑叶,质轻性寒,具宣透之性,喻昌谓“经霜者,得金气而柔润不凋”,又颇为柔润,质清,取上焦清轻用药之特点,桑叶之寒,非黄连之苦寒,正所谓“平寒之品”,经霜柔润,正合经旨“燥者润之”,其性宣透,又可解因燥致肺郁。内经谓诸气质郁,皆属于肺,桑叶一药而具四性,重用为君。石膏虽沉寒之品,独具甘寒之性,清中有透,以清肺而除致燥之因,且石膏用量轻于桑叶,一则不致碍桑叶之轻宣,二则以防过量而伤及中焦脾胃。“石膏古法打碎如豆大,绢包入汤煮之,近人因其寒,火煅用过,或糖拌炒过,则不妨脾胃。”

喻氏用煅石膏,且用量轻,自是取其清肺热而不伤胃气之意。麦冬甘寒之品,养阴润肺。喻氏在组方选药时谓“天门冬虽能保肺,然味苦而气滞,恐伤胃阻痰,故不用,知母能滋肾水,清肺金,亦以苦而不用。至如苦寒降火,正治之药,尤在所忌。”喻氏辨证用药之精可见一斑。石膏、麦冬相伍,清润相合。君臣相伍。宣中有清,清中有润,是为清宣润肺之常用配伍结构。

喻氏在论及清燥救肺汤时谓“大约以胃气为主,胃土为肺金之母”,故用人参、甘草为培土生金,益气生津。阿胶味甘平,归肺肝肾经,滋阴补血,成无已谓“阴不足者,补之以味,阿胶味甘,以补阴血。”《汤液本草》谓阿胶益肺气,肺虚极损,咳嗽唾脓血,非阿胶不补。胡麻仁亦为甘平之品,滋养肝肾,二药合用,与麦冬相配,共奏养阴润肺之功。意在取二药滋补肾阴,以取金水相生之效。

喻氏认为诸痿喘呕,皆属于上,是因燥邪伤肺,而致肺宣降失权,治节不利,轻取枇杷叶、杏仁清肺和胃苦降之功,《中医治法与方剂》认为“燥邪犯肺,也要引起肺气郁而不宣,逆而不降,如不配伍宣降肺气药物,也就不能恢复肺卫之功能”,且喻氏蜜炙枇杷叶,再取杏仁清润之品,虽苦降而不致燥。

本方配伍特点主要有二,从治法上,清、宣、润、降,清润相因,以去致燥之因,宣降相伍,以恢复肺卫之治节。从对气血津液的调理上,益气养阴、补血,从恢复脏腑功能来看,调理肺之宣降,健运中焦脾胃,滋补肾阴,以达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功。本方配伍,突破一概以滋阴濡润之品或芳香之品以去郁以治燥成法,贵在调理恢复脏腑之功,诸法并用,大大拓展了治燥方剂的组方配伍理论。临床运用本方,总以燥热伤津,气阴两伤为辨证眼目,勿犯虚虚实实之诫。

【类方提要】

喻嘉言创制清燥救肺汤,承经方之旨,为后世温病学滋阴类方剂组方用药有所启迪,吴鞠通沙参麦冬汤取沙参、麦冬、玉竹、生甘草、冬桑叶、生扁豆、花粉治疗温燥初伤肺胃,阴液虽亏,病情轻者,肺胃并治,重在养胃阴,佐以宣肺,其法实宗于此。

【名家发挥】

《古今名医方论》柯韵伯:“古方用香燥之品以治气郁不获奏效者,以火就燥也。惟缪仲醇知之,故用甘凉滋润之品以清金保肺立法。喻氏宗其旨,集诸润剂而制清燥救肺汤,用意深,取药当,无遗蕴矣。”

后世医家就此方病机及组方配伍上多有发挥,全国名老中医陈潮祖教授在解释本方应用时谓便秘之机,概言之,不外津亏、津滞、气虚、气滞,若津液枯涸,肠道失润,而致便秘,清燥救肺汤有麦冬、阿胶、胡麻、杏仁之濡润之品,可滋津液之虚,可润肠道之涩。有石膏、桑叶之清,有人参、甘草之补以健运中焦,益气通便。且肺与大肠相表里,桑杏相配,宣降肺气,亦利于肠道之通达,诸药合用,有补、有滋、有润、有清,便秘确系津亏液涸所致者,证机相合,方药适当。临床创制了清燥救肺益母汤、清燥救肺苏子汤、清燥救肺止泻汤等。

喻昌曰:消渴之患,常始于微而成于著,始于胃而极于肺肾。对消渴的病机,喻氏在阴虚内热的基础上又独重中焦气虚,清燥救肺汤,有润肺、益胃、滋肾之品,有生津止渴之法,有清热润燥之药,又有甘草、人参补益中焦气虚之物。治消渴法赅备,与喻氏消渴病机正合,且方中桑叶更具降糖之功。对于三消病证的临床运用,全国名老中医郭子光教授在应用本方时结合消渴病机,或加大清热之力,或加大滋养之功,或加大益气之力,灵活运用,创制清燥救肺三参汤、清燥救肺汤二黄汤和清燥救肺桑荷汤治疗消渴,疗效显著。

【临床荟萃】

喻氏创制的清燥救肺汤,上承经旨,下启后学,治燥的思路与组方配伍方法,开启后世治燥法门。结合现代临床应用,因燥所伤,气阴两亏之病证,皆可化裁应用。

1.内科

1)咳嗽:焦树德常用此方随证加减,治疗秋季无雨而流行的外感咳嗽。此病多为感受秋燥之邪所致,其特点是干咳无痰,口鼻干燥,喉痒音嗄,甚可痰中带血,口渴脉涩或虚数。常用清燥救肺汤加百部9g,生藕节30g,白及69g,炒苏子9g,川贝母69g,苓贝秋梨膏2匙(分冲),治疗肺结核咳嗽久久不愈,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者。如有低热,可在原方基础上加秦艽1018g,地骨皮912g,白薇9g,百部9g。盗汗严重者可再加煅龙牡各30g(先煎)。

2)肺癌: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多年来被应用于对抗恶性肿瘤的治疗当中,但其辐射损伤往往使其治疗中断或治疗后影响生存质量,严重者使患者反复感染,肺功能减退,肺纤维化、肺硬变、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中医认为放射线属“火热毒邪”,放疗过程中往往存在火热伤阴,肺热叶焦,表现为肺阴虚的证候,且癌症病人多表现为气血两虚的表现,正合清燥救肺汤病机。沈伟生等人以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32例放射性肺炎患者,取得良好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组,其临床症状及胸片表现显著改善。

3)咳、痰、喘、嗽:《金匮要略》肺痿篇谓“其人咳,咳吐浊唾涎沫”,对于何为沫,历来医家多以痰概言沫。而喻氏认为沫乃因肺燥所伤而致沫,非痰也。印会河教授亦认为“白沫不能与泡沫痰混为一谈,泡沫痰总是有痰的,白沫是小白沫子”。此为肺燥伤阴,宜清肺润燥。印老对肺炎、肺结核、老慢支临床现咳痰喘嗽而因燥所致者,凡是病中以咳喘吐白沫不爽为主症的,选此方加减化裁,疗效显著。此外对于鼻炎、咽炎、干眼症及以干涩为见证的五官科病证,皆可选取本方化裁应用。

4)重症肌无力: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神经肌肉突触乙酰胆碱传递障碍引起的以受累横纹肌显著无力和极易疲劳为主要表现得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辨证属中医痿证范畴,临床治疗多采用激素冲击治疗及维持治疗,多易出现感染,而又以肺部感染为多见,临床多表现为肺阴虚证候,吴少东采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既针对重症肌无力肺脾气虚、气阴两虚之本,又针对痰热阻肺之标,标本兼治,既能有效治疗肺部感染,又能延缓重症肌无力危象的发生,亦符合“治痿独取阳明”的原则。

5)干燥综合征:干燥综合征是一种炎症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多发于女性,属中医学燥证范畴,临床辨证多属肺热阴伤,肺热阴伤,治节无权,不能通调水道,布散津液,则见皮肤黏膜干燥,陈一峰等人选用清燥救肺汤合大黄蜃虫丸治疗26例干燥综合征显效14例,有效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88.5%。

2.皮肤科

清燥救肺汤为治疗燥热伤肺的主要方剂,有清宣燥热与养阴润肺之功,方中诸药相合,燥邪得宣,气阴得复,则肺主皮毛之功正常发挥,肌肤得以濡养,瘙痒自除,刘复兴选用清燥救肺汤加减,治疗气阴两伤之银屑病、多形性日光性皮炎伴红皮症、单纯性皮肤瘙痒症等多种皮肤病疗效显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