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草药学习拾缀

 淄水渔夫 2013-10-13

1、治发黄药:(1)黄芪--三焦簧、流黄汗;(2)茵陈蒿--肝胆黄,属阳黄;(3)贫血的黄

2、杜若:甲状腺

3、治疟(往来寒热、下利):常山、云实

4、泡茶:黄芪、枸杞子、红参

5、榆(钱树)皮:主大小便不通,尤其皮下积水。

6、白瓜子:冬瓜子,用于热证 入肺止咳去痰,咳嗽中痰带血丝。

7、栝楼根:又名天花粉,生津,从任脉直升喉咙生津,用栝楼实(仁)入肺又主胸痹胸口疼痛。 而葛根生津是生入后项。

8、去痰咳嗽类:

贝母:清热痰;半夏:去寒痰,半夏其实是去寒水,胃外之水(胃内之水用生姜除),

天南星:是攻痰峻剂(位置为喉、胸);

葶苈子:去肺水除肺痰(着重于下气);

桔梗:清肺中淤痰、淤血、脓,是肺中血管破裂。

海蛤:咳嗽上气喘息,但位置仅在喉咙。

旋覆花:主胃气不足胃气上逆,用以下胃气去痰健胃行水,用于热症,与代赭石(降气)和用治胃酸。

射干:主所有热咳积痰,用于肺家热症,如肺结核等。

皂荚:主去喉咙口的浓痰,无论多年的陈痰均能去除,去除后从大便排出。皂荚刺主喉咙塞住。

9、紫苑:苦温,用于肺气不足,呼吸短,肺寒而咳血, 去痰止咳.

10、去水类:

芫花:重上焦积水;大戟:主攻脏腑积水;甘遂:是将水排出体外,三药合方则上吐下泻,加红枣补津。

芫花:位置喉咙以上头部等;

10、败酱:苦平,去大肠(尤其竖向)内痛点(非月经痛)。化腹中脓血,以通为补。

11、代赭石:胃家热  、呕吐;吴茱萸:胃家寒、恶心呕吐; 如胃酸舌黄:代赭石旋复花;胃酸舌白喜热饮,吴茱萸干姜。

12、清虚热类:栀子也清实热、青蒿。

13、去水类:

14、天门冬与麦门冬:前者用于肺热清实热去痰;麦门冬用于清肺虚热,其实是补肺阴。

木香:用于中下焦寒湿,木香行气散郁,食物在胃中不消化或吃坏肚子等。禁忌:虚热、实热均不用。

16、蓝实:又名青黛。用于解乌头中毒,蛇腰,虫蛇咬伤。

17、丹参:①利水;②活血化淤;③安胎。又利水又能化淤,既能化淤又能安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