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巴城

 苏迷 2013-10-13
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巴城
用生态链养生态蟹
 
 
  秋黄蟹肥,秋季是吃蟹的最好时机。香辣蟹、清蒸蟹、蟹黄包、花蟹粥……各种美食的诱惑,你还hold住吗?不过说起吃蟹,在昆山绝对不能不提阳澄湖大闸蟹。本期悠游昆山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一下巴城大闸蟹的养殖情况。

  □商报记者 周倩茜

  A

  大闸蟹年产量2200吨左右

  据了解,目前巴城镇渔业水域面积5万多亩,其中大闸蟹养殖面积3.11万亩,占养殖总面积88.8%,养殖户2350户。2012年全镇阳澄湖大闸蟹总产量2500吨左右,总产值2.5亿元,亩均效益达4100多元。水产养殖业已成为全镇农业经济支柱产业。
  不过,由于今年大闸蟹养殖经历了年初低温和7月下旬、8月上旬连续高温,高温时池塘表层水温最高达40℃,底层水温最高达35℃。低温造成大闸蟹吃食晚,高温造成池塘水草腐烂、水质恶化,直接影响了大闸蟹脱壳增重。通过调查,预计今年大闸蟹平均规格在2.9两每只,比去年3.1两降低6.45%。产量亩均在140斤左右,总产量在2200吨左右,比去年减产10%左右。


  B

  五大品蟹场所和交易市场

  为确保阳澄湖大闸蟹产业顺利发展,巴城党委政府从上世纪90年代初成立阳澄湖旅游度假区,开始建设大闸蟹交易市场,并在每年大闸蟹上市时都要举办地方特色浓郁的蟹文化节,目前全镇已建成了巴解路美食一条街、蟹舫苑、渔家灯火、春秋水城、巴城湖五大品蟹场所和大闸蟹交易市场,形成了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休闲农庄、餐饮饭店1300多家,大闸蟹交易码头800多只,吸引当地2万多居民参与经营蟹经济,大闸蟹经济链年产值达30多亿元,是名符其实的“天下第一蟹城”,2004年获得了国家农业部水产学会颁发的“中国阳澄湖蟹故乡”称号。近日,中国渔业协会又授予昆山巴城镇“中国阳澄湖大闸蟹之乡”称号。

  C

  美味背后的生态养殖技术

  在大闸蟹经济发展中,巴城镇十分重视提高生态效益,推进技术创新,强化品牌宣传。
  依托阳澄湖地区独特的资源优势,当地已形成了以河蟹为主套养青虾的养殖模式。但经过多年养殖,精养池塘的养殖环境越来越差,大闸蟹的品质、规格等得不得有效保证。从2008年开始,该镇用4年时间对全镇老鱼塘进行全面清淤和改造,完成改造面积近万亩。同时从2010年开始,结合太湖、阳澄湖水环境治理,启动了阳澄湖周边7800多亩鱼塘的改造工程,工程分三期实施,总投资达1.5亿元,目前一、二期6400亩改造工程已完成,三期工程正在实施中。通过改造,全面推广健康养殖理念、养殖方式和管理技术,优化了池塘的养殖环境,病害发生率明显著下降,增产增效明显,切实提升了全镇水产品的质量。
  该镇积极开展虾蟹科技养殖培训、科技入户工程、新型农民培训工程、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每年开展水产技术培训不少于20期,培训人数不少于2000人次,发放各种水产养殖资料25000余份。积极引进白对虾、青虾(太湖1号)、鳜鱼、黄颡鱼、团头鲂浦江1号、台湾鲷等名特优产品,不断丰富本地区的养殖品种,提高养殖抗风险能力。大力推广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池塘养殖环境调控技术、池塘微孔增氧技术、水产安全用药技术、水产品生产质量安全控制技术等新技术。
  在质量把控上,该镇坚持推行绿色渔业。一是加强无公害生产基地、绿色食品生产全过程的监控,确保产品质量;二是通过培训、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对全镇的水产养殖户宣传推广无公害、绿色生产技术; 三是加强对全镇渔药、饲料经营户的监督管理,从源头抓起,杜绝有毒有害的投入品进入养殖水域。

  D

  通过蟹文化进行招商引资

  巴城镇重点做强大闸蟹产业,突出大闸蟹经济,确立以蟹为主、多品种并举的水产发展战略。不仅注重载体建设,缩短农户与市场、生产和流通的距离,还成立了行业协会,加大对“蟹舫园”、“渔家灯火”、“巴城湖蟹市场”、“春秋水城”、“美食街”等大闸蟹产业平台的管理力度。同时,积极申报“中国驰名商标”,提升“巴城阳澄湖大闸蟹”品牌效应。通过树品牌、严管理,使阳澄湖大闸蟹产业成为特色更明显、品牌更响亮、经营更有序、管理更规范的龙头产业。
  通过深挖蟹文化的产业价值和精神内涵,“阳澄湖美,巴城蟹肥”已经成为华东地区节令经济的“金字招牌”。专程驱车从上海赶来的游客万荣说,“秋季到巴城品蟹,是全家每年一度的‘必修课’”。
  巴城还利用阳澄湖大闸蟹的知名度和环保生态优势,灵活地将大闸蟹文化与地方旅游业和招商引资结合起来,打造“史中老街游、曲中文化游、景中生态游和水中休闲游”等旅游线路,以蟹会友、以蟹兴文、以蟹招商、以蟹创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