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布氏杆菌病为什么难治愈?——内蒙古地方病研究所布病专家?多继诚

 昵称11664394 2013-10-14

布氏杆菌病为什么难治愈?——内蒙古地方病研究所布病专家 多继诚

(2012-04-22 20:30:15)
标签:

健康

分类: 布病专家

布氏菌病为什么难治愈                              
   众多全国各地医务工作者,布病患者来电来信询问布病为什么难治愈?布病能不能治愈?我分几个问题来答复,如下:
一、西药治疗布氏菌病为什么疗效不好,复发率高。
    抗菌素是治疗布病的首选药物,疗效是肯定的。“抗菌素近期疗效治愈率达50%左右,但复发率较高,有的可达到70%左右”。(《布鲁氏菌病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
    布病难治愈主要原因是:
    1.布氏菌寄生与细胞内,药物不易起作用是布病难治疗的主要原因之一。因为布氏菌存在细胞内。不易为药物所杀灭,故布病疗程长,而且容易复发,为了提高疗效,防止耐药性和减少复发,在治疗时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我在几十年在布氏菌病研究和临床中,根据不同菌型,不同临床表现,摸索出针对性强的西药治疗方案疗效很好。但是单用西药治疗布氏菌病,无论使用何种抗菌药物,仍然解决不了复发和转入慢性期的问题。
    2.布氏菌病难治疗还有一个耐药性的问题。由于在饲养家畜(牛、羊、猪等)时,给家畜用了大量抗菌素,使布氏菌在牲畜体内就产生了耐药性,有了耐药性的布氏菌进入人体后,用同类抗菌素治疗则疗效不佳。我在临床中采用中药为主(即我几十年科研成果:布病1号水丸和布病2号水丸),加以抗菌素辅助治疗,疗效很满意。       
    3.治疗是治疗不规范疗程不够的问题。70年代后期到80年代后期。布氏菌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很好的控制,布氏菌病是近年才在国内各地出现,各地医务工作者对布病不太熟悉,未能规范用药治疗。其中有的人急功近利,用不能治疗布病的抗菌素加大量激素输液治疗,当时是退热了,体征消失了,但体内布氏菌没有杀灭,一但停药,布氏菌则大量繁殖,卷土从来,更加难以治疗。
   治疗布病必须规范用药,按疗程用药才能更好地治愈布病。
二、慢性布病为什么更难治疗。
   
慢性布病的治疗一直是个世界难题。慢性布病的治疗比急性期更为困难。                                                    
    1.慢性布病临床症状不典型,诊断很困难,需要有较丰富的布病临床经验。
    2.慢性布病的病程长,病情复杂,而且病情顽固。
    3.慢性布病用抗菌素治疗远不如急性期布病那样明显,更容易复发。
    好在中国有中医中药,我在几十年布氏菌病科研和临床中研究的专治布病的布病1号水丸和布病2号水丸,对治疗各种布病有特效,在根据临床症状不同辅助于西药,都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中西药结合是治疗布病的最佳方案。

                                     内蒙古地方病研究所布病专家  多继诚(我国著名布病专家)

原文地址:http://duojicheng.blog.sohu.com/entry/

 

布鲁氏杆菌病-----发病机制
   病菌自皮肤或粘膜侵入人体,随淋巴液达淋巴结,被吞噬细胞吞噬。如吞噬细胞未能将菌杀灭,则细菌在胞内生长繁殖,形成局部原发病灶。此阶段有人称为淋巴源性迁徙阶段,相当于潜伏期。细菌在吞噬细胞内大量繁殖导致吞噬细胞破裂,随之大量细菌进入淋巴液和血循环形成菌血症。在血液里细菌又被血流中的吞噬细胞吞噬,并随血流带至全身,在肝、脾、淋巴结、骨髓等处的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繁殖,形成多发性病灶。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血症。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内毒素在致病理损伤,临床症状方面目前认为起着重要作用。机体免疫功能正常,通过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清除病菌而获痊愈。如果免疫功能不健全。或感染的菌量大、毒力强,则部分细菌逃脱免疫,又可被吞噬细胞吞噬带入各组织器官形成新感染灶,有人称为多发性病灶阶段。经一定时期后,感染灶的细菌生长繁殖再次入血,导致疾病复发。组织病理损伤广泛。临床表现也就多样化。如此反复成为慢性感染。

 

布鲁氏杆菌病病理生理
   本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细菌和毒素繁殖成为原发病灶。当大量病原菌冲破淋巴屏障进入血流则成为菌血症。在血流中生长繁殖的布氏菌,受机体多
种免疫因素作用,如CD4和CD8细胞及其所产生的细胞因子α干扰素、细胞溶解素等,使菌体破坏释放出内毒素和其他物质,导致毒血症的出现。部分病原菌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后可在其中繁殖,并随血流播散至全身各部位(主要是肝、脾、骨髓和肾等处)进一步繁殖,引起组织细胞的变形、坏

死。病原菌可以多次进入血流引起临床症状反复加重;当病灶部位的T淋巴细胞被细菌致敏并再次接触抗原后能释放细胞因子,趋化和激活巨噬细胞聚集于布氏菌周围,不断吞噬和杀灭布氏菌,形成包裹感染灶的肉牙肿,被巨噬细胞清除的布氏菌可以寄生于单核—巨噬细胞内,在一定情况下大量繁殖,并再次冲破所寄生细胞,引起复发。
        本病所累及的组织器官很广泛,但以单核—巨噬细胞系统、骨关节系统、神经系统等常见。初期为衍性渗出,组织细胞变形、坏死。亚急性和慢
性期为组织细胞增生,肝、脾脏、淋巴结等处能增殖性结节和肉牙肿。慢性期部分病人肉牙组织发生纤维硬化性变,临床则出现后遗症。

 

      布鲁氏杆菌病,简称布病,最早称为步鲁氏杆菌病,是人畜共患的国家乙类传染病。其病菌可以通过皮肤、粘膜的直接接触、经消化道食入或呼吸道吸入感染人类。布病症状因人而异,既象感冒,又象风湿。大部分病人下午发烧、夜间出汗、全身乏力、关节肿胀、器官呈游走性疼痛,因此俗称懒汉病。在初感染半年之内为急性期,只要及时治疗、按疗程服药,治愈机率很高一旦进入慢性期,其病菌将跟随患者终身。


布氏杆菌为细小的短杆状或球杆状,不产生芽胞,兰氏染色阴性的杆菌。布氏杆菌对热敏感,70℃10分钟即可死亡;阳光直射1小时死亡;在腐败病料中迅速失去活力;一般常用消毒药都能很快将其杀死。现代医学如此发达,而博士、专家、教授却对此病菌束手无策、无能为力,悲哀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