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浅月琉璃 2013-10-14

苏州园林甲江南

文/田螺姑娘(苏州)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如今的苏州城,一派现代气象。走在熙来攘往的观前街,哪里还有一丝清寂?穿梭于干将路,还有几人记得起那刀光剑影的传说?(干将莫邪夫妇以铸造名剑而扬名。)江南古城的独特韵致,如今还能到哪里寻找?然而,当你不经意折入小巷,越走越深,越走越窄,迂回曲折间,突然就会有一座深宅大院静立在你面前,让你禁不住一脚踏入,坠入她的幽深里。像这样一看便知有来历的院子,在苏州保存着不少,这自然就是闻名遐迩的苏州园林。

 

现今,因仰慕苏州园林的美名前来观瞻的人自是络绎不绝,而苏州园林或许更需要一颗懂她的心而不是一堆喧闹的人和一堆赞美的话。尽管她的幽深已静默了千百年,这又何妨我们与她相知相惜,对她用心用情呢?

 

内敛而圆通,含蓄而丰盈,风来月去,苏州园林的景致流露着万千风流佳韵,怎不叫人一见倾心,再顾销魂呢?【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她总是院墙高筑,门庭虚掩。墙外的世界匆匆太匆匆,墙内的世界有是怎样一番光景?探身进门,你或许看见一道窄门,门后留着条路,深入她的内心。蜿蜒小路的一边还是墙,墙上开一排漏窗。窗那边绿荫浓密,有亭欲飞的景象隐约可见;再走几步,又见奇石峥嵘一角,箬竹斜横几枝;再疾步向前,漏窗上竟有蝴蝶翩然滴翠,定晴一看才知是墙那边几片枫叶探进了漏窗。就这样走走停停,停停走走,不知不觉又一拐弯,一处庭院豁然眼前。庭前有溪,溪下有桥,过桥是山,山间有路,拾级而行,忽上忽下。眼中所见,远近高低,各有丰姿:以石见山,以树见林,以桥凌波,以亭驾云。庭内更是琳琅满目,门上的雕花,墙上的字画,几案上的盆景,边侧的落地钟。绕过屏风出后门,院廊下蛇行几步,见一门洞框下如画一景,当你入画后蓦然回首,方觉刚才也在画中。几番出画入画,你就会觉得眼中所见似曾相识又别有意趣,原来你已绕园一周,开始第二轮循环了。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就这样,高墙隔而不断,引人入胜,让你领悟内敛中的圆通;小径曲而不塞,渐行渐深,让你领略含蓄中的丰盈。


人意天成的苏州园林是对自然的提炼,造园取法于自然。因地制宜,方能因借自然的神来之笔,令一园成趣。在苏州尽得造化之妙的当属沧浪亭。此园山水原本姿色平平,正因巧借园外葑溪之水,临水而建,园景水景相映成辉,因此平添了一分柔媚。而路有曲折,石有参差,藤有屈伸,树有疏密,也是顺其自然,于细微处得真趣。然而,虽是取法自然,又绝非自然的简单模仿。如果沧浪亭不在布局上精心安排,有怎能借自然风光入园呢?而苏州园林细节上的点点滴滴,无不精雕细琢。路有曲折但不是没有方向。曲径使游程变长,空间变大,令所通之处更悠远,令人更加神往;石有参差,但不是胡堆乱砌,以石叠山,就在似像非像之间,横看成峰侧成岭,仿佛天上流云变幻莫测。这奇石假山,绝非仅仅是天然造化,而是人意幻化而成。藤在屈伸中守分寸:老藤凌空,枯枝向苍天,屈曲遒劲;新藤攀墙,嫩绿点朱阁,轻曼舒卷。树在疏密间循章法:乔木孤种,灌木丛植,出墙只要稀疏几枝,绕屋则需葱茏一片。再看那竹青倚粉墙,落红坠白石,几蓬衰草拥丑石二三,小轩窗前闻菊,吴王靠边听荷,谁知其中究竟有几分天意,又有几分人意?【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也许是天生丽质,才使苏州园林得以粉黛巧施;也许是粉黛巧施,才点化出苏州园林的天生丽质。也许这才是真正的浑然天成。

漫步虚静中有灵动的园中,不由会想何谓虚静?虚静是思想的高远还是内心的清透?虚静可观可触可观可听吗?虚静就是老宅内几案如旧,古琴闲设吗?虚静就是高楼上暮色渐侵,无人凭栏吗?抑或是一池清圆,有梨树悄立,花开无语?还是双门斑驳,对斜阳余照,春色紧锁?那么何谓灵动?灵动是思绪在飘飞还是心灵在跳跃?是灵动将虚静消解还是虚静将灵动包容?灵动就是老宅内,几缕清风拂过古琴吗?灵动就是高楼上,风铃琮铛,待月来听吗?抑或是鱼翔浅底,泛起涟漪如波,花瓣轻舞,飘入波心即逝?还是门里墙外,蜂来蝶去,化入春色无踪影?

正看虚静中那几许灵动轻点,不知不觉又沉浸于清雅中那微抹的几分迷醉。【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有芭蕉一碧,亭亭玉立。倩影袅娜上粉墙,巷口小风一吹,便轻轻起舞,是飞天还是奔月,难解其意。粉粉一截墙,虚虚一朵影,徐徐一阵风,就让这水水一株芭蕉脱俗欲仙,如真似幻。这只是苏州园林里随处可见的角落小景。那整个园林又是何等景象呢?在粉墙的映衬下,青石更嶙峋了,竹枝更纤柔了,柳烟更飘逸了,青枫叶尖透出了点点绛红;新绿更嫩了,浓绿更沉了,桃红更秀气了,菊黄更宁静了,明艳的茶花清丽了,洁白的玉兰笼着紫气。粉墙还须黛瓦配。黑白须分明,清雅方脱俗。而在那阶上窗下,屋角檐底,路边墙际,园中景物都会留下浅影,留下妩媚。而最让人迷醉的还是水中的倒影。一泓清池,将亭台楼阁,嘉树繁花尽收其中。而实物的凝重质感在水中溶化,沉浊气息被水清洗。水中一世界,比玉更清,比琉璃更润,浮动在粼粼波光中。波心偶尔一动,水中世界便化成幻彩一片。尔后,一个清明世界又渐渐隐现出来。有影不能无风。风吹影动,便是活影。风还令幽竹疏狂,青松长啸,暗香远送。有风自有情,是为风情。有风破云,云去月来,是为风月。试想溶溶月光下,看幽竹疏狂,听青松长啸,闻暗香远来,真是风月更兼风情,怎不叫人心清而又神醉呢?此情此景中,如见蝴蝶凝立,定要怀疑是自己在梦中变的,蝴蝶见我,会不会怀疑我也是她在梦中所变?


苏州园林的美,叫人分不清是藏是露,是天然还是人意,是静是动,是虚是实。但我们一定感受到,这份美就在庭院深深深几许的探幽中生根,就在小园香径独徘徊的疏朗中发芽,就在静观小筑俩不厌的意会中绽放。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无香处闻香,有香处闻韵,清雅中的迷醉,龙舞蛇行,苏州园林的对匾题刻透露着冰雪玲珑巧思,更叫人回味无尽,浮想联翩。

简淡素静的小馆,名曰清香。馆内植桂树几株,每到金风吹凉,便有清香四溢。院内对联“月中有客曾分种,世上无花敢斗香”,叫人望月而思:此树原是月中之树,此香岂非天上之香?无论四季如何更替,只要见此对联,便闻一缕清香天上来。更有闻木樨香轩“桂花香动万山秋”的题句,让置身丛丛桂树中的你不由感慨:是因为桂树如阵,才会香得如此凝重,如此沉静,居然让万山秋色动容,更何况那看花之人呢?只消一句提点,就让那一片凝香沉入你的魂梦中。园中各处自有其香,即使花事已了,也能透过字里行间而见一斑。欲面水闲看“门前流水带花香”,可临“荷风四面亭”、“藕香榭”、“远香堂”;欲拾级远眺“香雪空蒙月转廊”,可登“暗香疏影楼”、“香雪云蔚亭”;野游,可小憩“秫香馆”,静养,则独坐“闻妙香室”。如果说一种香就是一种捉摸不定的心情,那么每一朵花都是一段淡出记忆的心事。幸亏园中的点睛之笔,让我们体味每一种情绪,为我们留住所有的花事,我们才懂得于无香处闻香,于有香处闻韵,于无声处听声,有声出听意。【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再看“听雨轩”外芭蕉临窗,“留听阁”边残荷留池。即使风和日丽,也能听到春雨的绵密、夏雨的酣畅、秋雨的萧瑟、冬雨的清冽。“风篁类长笛,流水当鸣琴”,即使奏者无心,也能听到如丝如缕、如玉如珠、如泣如诉、如飞如舞的旋律。风起风止,“听松风处”“一亭秋月啸松风”匾额常在;花开花落,“听香深处”“花光四照,水石俱香”题跋犹新;船行船住,“听橹楼”内,一梦低回,听乌蓬几艘似有还无。虽说声音来去无踪,稍纵即逝,但文字能让它且行且留,有姿有色,绕梁不绝。我们才得以于无声处听声,于有声出听意。

在苏州园林里,构成苏州园林艺术的这些亭台楼阁等实物,除了它们本身的审美价值以外,它们最大的价值还在于扩大空间,创造意境,使人产生一种富于哲理的感受。如王羲之《兰亭序》中所写亭子予人的感受:“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日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这是通过对亭的视觉感应所产生的感性的意境美感。通过对这种感性的领悟,使他联想出一种理性的深刻的哲理的人生感和历史感:“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王勃的《滕王阁序》中在写了“山原旷其盈视,川泽盱其骇瞩”,“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油。”等一系列对滕王阁的感性的视觉美感后,紧接着,他从中产生了联想,认为在这种意境的美感里,包含了一种深刻哲学道理:“天高地廻,觉宇宙之无穷,兴尽悲来,识盈虚之有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通过“街远山,吞长江,浩浩荡荡,横无际涯。朝辉夕阴,气象万千。”这种对岳阳楼的感性的意境美感的认知,最后得以升华,变成了理性的哲理的深刻的历史感与人生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在苏州园林里,除分景、隔景、借景外,还有框景、镜景、映景等。利用门洞漏窗框景;苏州怡园的面壁亭,因处境逼仄,挂一面大镜子,将对面的假山和螺鬓亭收入镜内,扩大了境界,这是镜借,也就是镜景;在园中凿筑水池,倒映周边景色,这是映景,也叫映借。
山穷水尽处,一折而豁然开朗,此为虚中有实;沿墙设门而实则不通处,映以竹石芭蕉,此为实中有虚。【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园林中亭台楼阁、套室回廊,磊石叠山、造势筑池,小中见大、大中见小,实中有虚、虚中有实,或藏或露、或深或浅,曲折迂回、步移景迁,分、隔、借景等一切手法,都是为了营造一种物我交融的艺术意境,使人在欣赏丰富的美的感受之余,更能悟出某种感性认知以外的深层次的诗意的哲理的感受。

再看园中景致纵然如画,但要观者神形皆入画中,还须一双诗意的眼睛。聊数暮春几点残红仅剩,回眸处,“竹外一枝轩”匾额高悬。再定睛,匾额下方一月洞,正引得门洞那边纤纤玉竹跃跃欲试,其中一枝仿佛窈窕探身,欲出竹外,为小轩平添几分生趣。而“放眼亭”教人极目远望,那一片片芍药牡丹、桃李松柳,自然织得如锦似绣,流光溢彩。流连于“涵青亭”、“浮翠阁”、“闹红一舸”,咀嚼着“墙外青山横黛色”、“拥翠”的题刻,我们发现平日里熟视无睹的颜色居然是活的色彩,它们或涵、或浮、或闹、或横、或拥,一种色彩就是一个动态小景,一种色彩就是一种鲜明个性。过“兰雪堂”,依稀中看不清堂前是凋兰是残雪;坐“倚红亭”,迷离中看长堤又疑似卧虹;及“一梯云”,混沌里一会儿踩着流云,一会儿蹬着滑石。而“蝶欲试花犹护粉,莺初学啭尚羞簧”却教人看得细致;“苍松翠竹真佳客,明月清风是故人”却教人看得分明;“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却叫人看得真切;“美人无凡骨,顾影清溪曲,绝世不受怜,披香在空谷;三友松竹梅,寒唱自古今,炎凉终不易,不似世人心”却叫人看得深刻。园中的字字句句,赋予了我们诗意的眼睛,它让我们在定睛时入微,放眼后出神,它让我们在熟视中惊艳,又让我们在朦胧中识真趣,在通透中系真心。【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有时,那只字片句竟会一直点到心里,让人心如静水,如风舞,如泉涌。临深潭,即见“志清意远”;居陋室,便可“茗杯瞑起味,书卷静中缘”;论万物,只求“白云恰意,清泉洗心”。此时的心一如静水,在深处流淌。“闲吟亭”边一任心绪闲庭信步,“待霜亭”外欲乘风,共万类霜天竞自由,“舒啸亭”里洒脱无凭,乘天地之正以游无穷。此时的心,悠然如云,飘然如仙,又好象一阵风舞过长天。在水一方,伊人无觅,恰留“吾爱”一亭。人已去,爱还在吗?爱只需感觉无需求证吗?爱一个人和爱满园的花有什么不同吗?爱如水中秋色,深深浅浅、浓浓淡淡都让人动心吗?石几如扇,石凳二三,上悬“与谁同坐轩”。茫茫人海中,此时能与谁同坐?此生又与谁同坐?那人在眼前还是在天边?那人能和我明月同看,清风共听吗?此时,忽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那是心泉在涌动。【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那点入人心的字句和我们的心意是那么契合,那么妥贴。原来我们心中早已留下了远古的印记。难怪我们的闻香听音,我们的诗眼看景,我们的心潮起伏,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如果不是这样,我们就不会在“兰雪堂”前想起李白的“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我们也不会望“远香堂”吟周敦颐的“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正是因为心中的印记那么深,我们宁可相信“闻妙香室”里杜甫曾“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沧浪亭”曾有过屈原渔夫“沧浪之水清兮”的对白,“香雪云蔚亭”里苏轼也曾“花间置酒清香发,争挽长条落香雪”;一景“闹红一舸”就是一曲姜夔的《念奴娇》,一座“玲珑馆”就是一首苏舜钦的“月光穿竹翠玲珑”,一阁“山水间”就是一篇欧阳修《醉翁亭记》;受月池边有过李商隐的落寞:“池光不受月,野气欲沉山”,有过李白的小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也有过张若虚的感慨:“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过“舒啸亭”,犹唱“归去来兮”,忽已至“缘溪行”,见桃花林芳草鲜美,落英缤纷,原来这就是陶渊明的桃花源。

契合于心的,有远古的情怀,也有远古的哲思。“汲古得修绠”是来自“短绠不可汲深渊之泉”的告诫。荀子的告诫总是在清浅中透着深意,在严整中透着雄浑。“得真亭”下,我们也象荀子一样用清透的目光看“松柏经隆冬而不凋,蒙霜雪而不变”,与荀子“共得其真”。荡“不系之舟”,我们怎能不忆庄子?那个思想之翼如垂天之云的庄子,那个思想之境如蝴蝶一梦的庄子,那个思想之界在无穷无际的庄子?那个连辨证都奇幻,连迷思都瑰丽的庄子。如今集虚斋里一片空透,这是不是庄子留下的一个心斋?立雪堂前可有慧可立雪拜师?问梅阁中可听马祖问梅?指柏轩里可见从谂指柏?在一层禅意的笼罩下,我们仿佛感觉到禅僧在一问一答中智斗机锋,在思辨的空灵中暗藏玄机。【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园林里字字珠玑,点出了诗意、词境、文韵,也点出了儒风、道骨、禅机。它让我们在“读书去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的品味中,让我们在“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的神交中,寻到了自己的心迹,也倾听到了古人内心的吟唱,触摸到了古人思想的脉动。

美可以有形,亦可无形。这种无形的美飞舞在闻香问梅、待云听雨的遐想中,奔流在风月无价、山水有情的感怀中,凝结在集虚观静、通幽入胜的哲思中。个中美妙,直教人一咏三叹,欲罢不能。

园林与诗词歌赋及绘画艺术是相关联的,它们的共同点是情与景的统一。这与西方园林有着根本的差异。西方园林中多见于天人不一的情与景的相互对立,而苏州古典园林即通过亭台楼阁景墙园门漏窗假山水池园路等等一系列人文景观,采取虚实相生,分景隔景借景等手法,合理地布置空间创造空间扩大空间,利用声影光香等虚景,使游人于有限中充分体味无限,领悟宇宙历史人生等等深刻的哲理。

诗歌、绘画的意境借助于语言或线条、色彩的构成,而园林的意境是由实物构成的。苏州园林正是通过这种构成,使游客能在眼前有限的物象里仿佛接触到了外界的大自然,从而丰富了人们视觉以外的美感享受。如园林中常见的亭的运用,苏轼有诗曰:“惟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戴醇士:“群山郁苍,群木荟蔚,空亭翼然,吐纳云气。”张宣:“石滑岩前雨,泉香树杪风,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袁枚在描写“飞泉亭”以外的水声松声鸟声与吟咏声并奏时的“天籁人籁合同而化”等等。这些诗句说明,亭是实物,但亭的特点是空,空是虚,即有气的流动,用老子的美学思想来解释——因“道”而生“气”,因“气”而生“象”,因有了气的流动,就能吸收和聚集无限空间的景色给人以丰富的感受。【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古典园林可当之无愧地理直气壮地称之为艺术环境。然而,艺术是没有衡量标准的,尽管艺术家们孜孜不倦地追求完美,最终还是到达不了自己的目标,因为他们追求的是一种无尽止的目标。假如真有标准的、完美的艺术品,就不会周而复始地一代代地无端生出许多艺术家来,因为人们只需不断地复制这件标准的、完美的艺术品就行了,何需这些艺术家们煞费苦心地去白白浪费许多时间与精力!也正因为这种原因,在我们今天看来,苏州园林虽说可称之为艺术环境,却也不例外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不足。苏州园林追求天人合一,即自然与人的完美统一,但却忽略了人类自身的能力与自我表现,缺少了西方人镇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宣言与霸气;尽管中国人遵循孔孟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思想,但历代统治者及文人士大夫们因走不出自己的生活圈子,故不可能尽善尽美地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如:谈到山水,人们习惯把它与“风水”联系起来,从而捆绑自己,无法施展;因中国人感性多于理性,如:面对一块太湖石,他们会吟出一大堆像“骨耸云岩瘦,风穿玉窦空”等等之类的诗句来,并以此自我陶醉自我炫耀,正是这种追求意境的享乐的心理驱使,因而他们只注意园林艺术中的趣味性,却忽略了某些应有的实用性与功能性如泳池等;还有,中国人太注重传统及权威,因而在雕塑艺术上几乎千篇一律地尽是龙凤狮虎及鬼神之类地落于俗套。【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当然,我在这里所说的苏州园林艺术中的美中不足,仅代表我的一家之言。其实,有些不足之处也正是它的亮点——正因为苏州园林里没有西方人镇服自然改造自然的霸气,使得游园的人能够在有限的人为空间里感悟到无限的宇宙空间,所谓“一峰则太华千寻,一勺则江湖万里”就是这个意思,能让人通过眼前的景物徒然生出许多联想许多情感来;因感性多于理性,趣味性多于功能性,使得苏州古典园林较西方园林更能使人深刻地感悟自然,直接进入一种忘我的状态,从而获得身心愉悦;至于雕塑艺术的雷同,即更能代表并体现民族特色,突显民族文化与民族精神。

苏州古典园林,是人与自然的亲密无间的交流,是极富艺术美感与哲理的人文景观,是诗意的园林,是立体的画卷,是思想的结晶!是“天籁人籁合同而化”!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苏州的古典园林每一座都是一部精美的诗章。
这时,你将忘记自己是在一个有限的园子里,
还是在一个无限的艺术世界之中。

宋代的沧浪亭,元代的狮子林,明代的拙政园,清代的留园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艺圃 艺圃,地处金、阊二门间的文衙弄。园景开朗,风格质朴
,较多地保存了建园初期的格局。有其较高的历史与艺术价值。

狮子林 狮子林始建于元至正二年(1342年),
高僧天如禅师为纪念其师中峰禅师特建“菩提正宗寺”,
后称“狮林寺”。因寺园中湖石多似狮子形状,
且中峰禅师原住在天目山狮子岩,
还因为佛经中有“狮子座”的意义,而易名为“狮子林”。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拙政园拙政园是我国“四大名园”之一。
1961年3月4日国务院
颁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中,
属于园林方面的有四处:
拙政园、留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文?摄影:田螺姑娘(苏州)
【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抒情散文】苏州园林甲江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