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个农民和他的彩色水稻

 自然之恋 2013-10-15


杨启是绥化的一个农民,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农民,他和他的水稻产业园以及他开发经营的双启大米产业成为当地推进农业现代化的范本之一。

这个农民不简单

沿着庆北绥水利灌区一路走去,走到北林区双河镇斗胜村,道边几栋平房,大门上写着“双启”稻米产业园,室内展示着各种颜色的水稻种子,和加工好的、带有各种包装的大米。这里的主人就是北林区双河镇斗胜村农民杨启。

50多岁的杨启面相憨厚中透着精明。他给我们的名片上写的是:绥化市双启米业有限公司、绥化市双启种业有限公司、绥化市双启水稻研究所、双启水稻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总经理(所长)。他说,他名下拥有1个水稻研究所、1个种子经销公司、1000亩水稻品种试验田、上万亩优质稻种植基地;一家米业公司、还有1家农机专业合作社……实现从种子培育到种植、收购、加工、销售一条龙。

“我这也是一个产业链。”杨启很自豪的说。

杨启的家乡是绥化市北林区,这是我省水稻主产区之一。年轻时杨启承包10多亩水稻,但因种子一般,产量一般,销售一般。自然收入也一般。

种粮不挣钱,上个世纪90年代,他七借八凑了10多万元,当上了贩粮人。几年打拼,挣了几百万元。

2002年,杨启回家种水稻,并陆续建起水稻研究所、种业有限公司、双启米业公司、水稻种植合作社、农机合作社、米业经销处、种业经销处、国家级水稻科技园区、国家绿色食品水稻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国家水稻节水示范基地、双启水稻科技园、休闲科普示范园。

彩色的链条

杨启明白,好米出自好种。于是,他很早就办起了水稻研究所,高薪聘请省内外的水稻育种专家,到处引进开发水稻新品种。10年来,属于他自主研发出的水稻新品种有十余个,有的品种亩产高达1500斤。其中双启3号、金寒稻1号成为杨启推广的主打品种,彩色稻米填补国内稻米生产的空白。

杨启说,夜里自己站在水稻田边,听水稻拔节的响声,有种心醉的感觉!

到了秋天,杨启的1000亩标准化水稻良种试验田种植的“红稻”、“黑稻”、“有机稻”、“降糖稻”等196个水稻品种五彩纷呈,各色各样的水稻,让大地成了一幅绚丽的彩色画卷。

最得意的降糖稻

杨启最得意的作品还属降糖稻。

一次,朋友从日本带回几株稻秧,说那里种得特多,据说这种米中含有一种特别物质,能增强人体胰岛素分泌进而降糖,是糖尿病人的首选食品。杨启如获至宝,第一年试种,不仅米香,口感还好,送给一些糖尿病人吃,他们说:确实不错!

拿到市场上,这种降糖稻米卖到了50元一斤。彩色大米,每斤也卖到50元,还供不应求。

一个人能种的地毕竟有限。于是,杨启成立了水稻种植合作社,以研究所和种子公司的名义与周边的农民水稻种植户签订合同:种他推荐的水稻品种,到了秋天,杨启以每公斤高出市场价0.2元优先收购。到现在,和杨启合作的农户达到500多户,优质水稻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

如今,以双启米业为龙头的双启水稻种植合作社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面积达3000多亩,年加工绿色、有机、降糖、彩色高端大米5万吨。

杨启的水稻产业链一点点放大。每年初,附近的农民来询问杨启今年种啥品种,就连到建三江种稻的都讨教他。除了绥化,双启水稻良种不但畅销哈尔滨市方正、通河、木兰等县,还远销建三江等水稻主产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