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起来读书,内经伤寒道德经一起读,刚好六点半左右。
今天复诊癫痫的孩子已经没有症状发作,脑电图从开始的癫痫波到现在连续三个月脑电图已经正常,未见癫痫波。今天复查了血,脑电图,一切还好。
一头痛患者,以两侧为主,怕冷,颈项不适,脉还浮,舌质淡苔白,用了三剂葛根汤后好了。
今天又遇一惊恐障碍的患者,每次发作性的胸闷、惊悸,心率加快,呼吸困难,觉得自己胸口有东西堵着或是压榨在胸口喘不过气来?而惊慌失措打急诊电话或是救护车没有来到就缓解了或是刚到急诊科症状就没有了,如此循环反复发作而感到痛苦不堪,在大医院、综合医院查了心脏造影及所有的检查都未见异常。
1.胸部疼痛或不适
2.胸闷
3.眩晕,不稳感或虚弱
4.濒死感
5.发疯或失控感
6.对环境的不真实、陌生或失去联系感。
7.面红或寒战
8.恶心或腹部紧张
9.麻木或麻刺感
10.心悸或心跳加快
11.气急或窒息感
12.出汗
13.震颤或颤抖
症状常见呼吸系统,神经系统,心脏系统,消化系统为主。
邵氏疏肝调气的经验,现举《邵氏医案》介绍如下。
调和肝脾 木克土化泻,脉沉弦而涩,舌滑脘闷,带下癸涩,姑宜顺气和中。乌药二钱,大腹皮三钱,化龙骨一钱五分,炒青皮八分,茯苓四钱,砂壳一钱五分,芡实三钱,厚朴一钱五分,木蝴蝶五分,新会皮一钱五分,绿萼梅一钱五分,三帖。
罗浩《医经余论》说:“木来克土,犯胃则不能食,犯脾则不能化”。不化故脘闷腹泻带下,方用木蝴蝶、绿萼梅、青皮等疏肝调气,芡实、茯苓、龙骨健脾固涩。
疏肝行气 腹满气滞,脉弦右涩,癸水不调,宜顺气利中。乌药二钱,炒青皮七分,当归一钱五分,制香附一钱五分,生牡蛎四钱,沉香曲一钱五分,川芎七分,玫瑰花五朵,厚朴一钱,鸡内金三钱,菴?子三钱。
张三锡在《医学六要》中指出:芎归入于气药,可愈难已之气疾。该案肝气郁滞,腹满经涩,药用玫瑰花、青皮、川芎、当归等,正本此意。
疏肝活血 癸来腹痛联腰,脉弦,虚体气滞,宜活血疏肝为主。当归三钱,小茴五分拌炒,乌药二钱,川楝子三钱,炒五灵脂三钱,川芎一钱,香附三钱,延胡三钱,玫瑰花五朵,杜仲三钱,炒青皮八分,佩兰叶一钱五分。
周学海在《读医随笔》中说:“和肝者,伸其郁也,开其结也,或行气,或化血”。方中玫瑰花一味就独具上功,一经配伍,更能切中病情。
养血疏肝 癸来腹痛肢痠,按脉两手皆涩,此气阻经隧,当养血理气为主。当归二钱,小茴五分拌炒,杜仲三钱,西琥珀八分,延胡一钱五分,炒白芍一钱五分,丹参三钱,鸡血藤三钱,茯神四钱,佩兰一钱五分,绿萼梅一钱五分,三帖。
肝血不足,流涩气窒。宜养肝之体为本,助肝之用为辅,故在养血活血方中少佐绿萼梅,以疏肝调气。
开郁清火 肝火上郁,右耳失聪,脉涩数,带注腹满,癸水不调,苔滑,宜清少阳为主。苦丁茶一钱五分,制香附三钱,炒青皮八分,白蒺藜三钱去刺,粉丹皮二钱,焦山栀二钱,广郁金三钱,佩兰三钱,甘菊三钱,夏枯草一钱五分,生牡蛎四钱,四帖。
作者按:叶天士《临证指南》谓肝火“若过郁者,宜辛宜凉,乘势达之为妥”。肝经郁火,宜开而兼清,犹炉中灰火,拨而方熄,此即用香附、青皮之所由也。
清肝肃肺 咳动肺,脉弦细,胸胁刺痛,苔色微黄,尤防血溢。紫苑一钱五分,川贝二钱,左金丸八分,炒谷芽四钱,橘红一钱五分,广郁金三钱,丝瓜络三钱,丹皮二钱,丹参三钱,光杏仁三钱,炒栀子三钱,香附一钱五分,四帖。
木附相火,郁则化火刑金,呛咳胁痛,此即李冠仙《知医必辨》所谓的木击金鸣。治当清肝火润肺以行肃降之令,方中入少量香附开郁,使火易清而无血溢之弊。
李冠仙在《知医必辨》中云:“五脏之病,肝气居多,……治病能治肝气,则思过半矣”。观《邵氏医案》,计约215诊次,用疏肝调气药物者,达96诊次之多,可见邵氏临证时对疏肝调气的注重。
邵氏处方以轻灵取胜,常选用川楝子、厚朴、苏梗、甘松等药性平和之品,尤其喜用清疏开郁的绿梅花(38诊次)、玫瑰花(31诊次)、木蝴蝶(14诊次)、佛手花(12诊次)。在用量上他讲究轻取,尤其对那些体轻气清的花类,常用量绿萼梅一钱五分,玫瑰花五朵,佛手花八分,即用木蝴蝶,也不越五分。以轻去实,这是邵氏疏肝调气的最大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