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w59n 2013-10-18
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指运用带有直观、形象、感性的图像、符号、数字等象数工具来揭示认知世界的本质规律,通过类比、象征等手段把握认知世界的联系,从而构建宇宙统一模式的思维方式。象数思维将宇宙自然、社会历史、生命人心的规律看成是合一的、相应的、类似的、互动的,借助太极图、阴阳五行、八卦、六十四卦、河图洛书、天干地支等象数符号、图式构建万事万物的宇宙模型,“象数”不是单一的、单纯的人或事物的符号模型,而是涵括了天、地、人即宇宙万事万物的符号模型,具有鲜明的整体性、全息性。象数思维以物象为基础,从意象出发类推事物规律,以“象数”为思维模型解说、推衍、模拟宇宙万物的存在形式、结构形态、运动变化规律,对宇宙、社会、历史、人生、人心、生命……做宏观的、整合的、动态的研究,具有很大的普适性、包容性。象数思维对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生命科学,尤其是对中医学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无论是临床实践还是理论探讨,中医学均离不开“象数”思维。可以说,象数思维涵盖并体现了中医学整体、中和、变易、直觉、虚静、顺势、功用等思维的特点,是中医学思维方法的核心。象数思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表现在藏象、病机、诊断、治则、本草、针灸等各个方面。

   一、象数概说
  “象”原本指万事万物表现出的形象,《周易·系辞上》说:“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象”大体有现象、物象、事象、形象、意象、法象等含义,这些含义大体可分为两个层面,一是符号之象,即人为之象,又称“意象”(包含法象);

二是事物之象,即自然之象,又称“物象”(包含事象、形象、现象)。

   符号之象主要指卦象、爻数、河图、洛书、太极图、阴阳五行、天干地支等,其作用是概括、说明宇宙自然万事万物所表现的状态和特性,模拟、象征、推演宇宙万事万物的运化规律。事物之象指万事万物具体的形象,包括一切实测数量、次序关系。符号之象与事物之象之间有密切关系,符号之象是事物之象的概括形式,事物之象是符号之象所象征、比拟的对象;符号之象来源于事物之象,事物之象表现为符号之象。《周易·系辞下》说:“易者,象也。象也者,象也。”表示取象思维(简称为象思维)。象思维就是一个由“物象”提炼“意象”、再由“意象”反推“物象”的过程。象思维通过取象比类的方式,在思维过程中对被研究对象与已知对象在某些方面相同、相似或相近的属性、规律、特质进行充分关联类比,找出共同的特征、根本的内涵,以“象”为工具进行标志、归类,以达到模拟、领悟、认识客体为目的的方法。象思维带有很大的具体性、直观性和经验性,它以“象”作为中介把握事物的内在本质及与它事物隐含的关联关系,宏观地探讨事物的性质和变化规律,消融主、客观对立产生的割裂看待事物的片面性与孤立性,在认识论上有独到的意义。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二、数
  “数”分为两种,一种是实测的、定量的数,一种是表象的、定性的数。象数思维方法中的“数”侧重于定性表象,这种“数”实际上就是一种特殊的“象”。定性表象的“数”又指“易数”,例如:阳九阴六数、阴阳奇偶数、五行之数、八卦次序数、天地生成数、九宫数、河图数、洛书数、大衍之数、六十花甲数等。数是特殊的象,数将象形式化、简约化,因此也可看作是意象的一种。在各类数中,河图与洛书运用相当广泛。依据南宋朱熹《周易本义》的观点,河图由一至十自然数定位排列而成,洛书由一至九自然数定位排列而成,这种数的排列本身就是一种数形结合之象。河图数来自《周易》天地生成数。《

   周易·系辞》说:“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河图数对应五行,《汉书·五行志》说:“天以一生水,地以二生火,天以三生木,地以四生金,天以五生土。五位皆以五而合,而阴阳易位,故曰妃以五成。然则水之大数六,火七,木八,金九,土十。”河图的排布如下:一与六共宗而居乎北,二与七为朋而居乎南,三与八同道而居乎东,四与九为友而居乎西,五与十相守而居乎中。洛书数来自古代明堂建制,《大戴礼记·明堂》始将九室配以九个数目:“明堂者,古有之也。凡九室。……一二九四,七五三,六一八。”这个数字组合又称为九宫算。汉代徐岳《数术记遗》说:“九宫算,五行参数,犹如循环。”北周甄鸾传注对“九宫”解释说:“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
   河图洛书以数的形式论述了奇偶阴阳二气的变易规律,其中河图五方生成数之差均为“五”,洛书纵横斜三数之和均为“十五”,表现一种对称和合的观念;奇偶数的流行——河图一、三、五、七、九与二、四、六、八、十的交互流行,洛书一、三、九、七与二、四、八、六的反向流行,反映了循环往复、对待统一的观念。我们认为河图洛书是宇宙生命规律的数理模型。数思维就是运数思维n>,即运用“数”进行比类、象征。运数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特殊的取象思维。中医学在藏象、脉诊、本草、处方、针法、灸疗、房中的实践中,即使用具体、直观的计量、定量的“数量”之数,也运用定性、标象的“意象”之数。由于数与象本来就密不可分,故此中医学对“数”的运用更多地具有“以数为象”的特点,正如《素问·五运行大论》总结的那样:“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中医学“数”的运用主要偏向于定性而不是表量。中医理论中一至九天地之至数、五脏、六腑、十二正经、奇经八脉、十二经别、三阴三阳、五运六气、五轮八廓、六yin七情、三部九候、八纲辨证、立方八法、四气五味、五腧穴、八会穴、灵龟八法、九宫八风等,均是运数思维的体现,其数字虽带有量的规定,但主要是为了定性归类,以满足象数思维模型的需要。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三、象与数
   “象”、“数”对称,最早见于《左传·僖公十五年》:“龟,象也;盆,数也。”“象数”一词连用,大约出现在汉代。《易纬·乾坤凿度》说:“八卦变策,象数庶物,老天地限以为则。”
   象与数的统一是象数思维的重要特点。象、数密不可分,象中含数,数中蕴象。《周易》六十四卦每一爻阴爻称六,阳爻称九,爻象中蕴含着数;八卦布列八方,乾一兑二离三震四巽五坎六艮七坤八,八卦中蕴含着数;《易传》中的天数为奇为阳、地数为偶为阴,将数与阴阳之象联系了起来;《尚书·洪范》:“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将数与五行之象联系了起来。宋代象数学各家在河图、洛书与先、后天八卦的配法上所做的努力,都是力图将河洛之数与八卦之象结合在一起。在象数学家眼里,“数”与“象”都是表述事物功能、属性、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符号。

     四、象数思维
   象数思维是象思维和数思维的合称,通过卦爻、阴阳五行、天干地支、河图洛书、太极图以及奇偶数字(例如: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就很好地说明了“一”至“十”自然数的象数涵义:“一,惟初太始,道立于一,造分天地,化成万物。……十,数之具也。一为东西,丨为南北,则中央四方备矣。”)等象数模型来认识宇宙万物的存在方式、变化规律,推演宇宙自然变化大道。象数思维涉及天人之理、万物之理、性命之理等,是中华民族最为古老的、最为实用的、最具生命力的思维方式之一。象数思维方法实际上就是通过象和数进行比类的思维方法。“类”指性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一类事物,《墨经·大取》说:“夫辞以故生,以理长,以类行也……以类行也者,立辞而不明于其类,则必困矣。”“辞”即是语句、命题;“故”是论据、理由、条件;“理”是普遍性规律;“类”是一个名词,指同类事物。“比类”指性状、功能相同或相近的事物,则可归为一“类”,并可依“类”旁推一切万物。《周易·同人·象传》提出“君子以类族辨物”,《周易·系辞上》更是明确提出“方以类聚,物以群分”,“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周易·系辞下》论述八卦的功能是“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即通过“八卦”象数模型把认识主体与认识客体据象归类后结合起来。象数思维既可以把纷纭繁杂的事物通过取象、运数梳理、分析出特定的“类”,统率于固定的象数模型之中,又可以归纳出万事万物统一的、同构的“理”,借助象数模型推测、演绎出同类事物的变化、生成之“理”。这就是“取象运数,比类求理”的方法。先后天八卦图
   象数思维归类的方法不同于西方逻辑归纳法与演绎法,它是归纳与演绎的合一,把纷纭繁杂的事物归为有限的几类,如阴阳、八卦、五行等,是一种归纳法;而依据象数模型去推测同类中其他事物的情况,则又是一种演绎法。“象数”是一个媒介,有双向功能,既有将万事万物纳入自己这个框架的功能,又有以自己这个框架去类推、比拟万事万物的功能。“取象”、“运数”的方法,将看似互不关联的、毫无相通之处的事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起意象与物象、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普遍联系,把原本复杂纷繁、互不连贯的宇宙万物加以整合,使之系统化、简约化。象数思维对中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中医通过类推脉象、面相、声音之象、形体之象、华彩色泽之象等得到藏象、证象,来说明人体内在的脏腑气机和病理变化。中医学通过表现于外、能够被人们直观观察到的“物象”,如:五脏开窍于五官之象、脉象、舌象、声象、针灸感传之象等,比类概括出有限的几种“意象”,如:阴阳之象、五行之象、藏象、证象、六经传变之象、四气五味之象、五运六气之象、九宫八风之象等。中医学通过象数模型取象而得出的概念多为意象性的概念,与现代医学纯抽象概念相比,既包含某种客观的象征含义即理性归类的成分,又渗透着某种主观的感性划分的成分,具有全息性、功能性、形象性、简明性、灵活性等特性.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

  《周易》卦爻文辞看似“文不在词、辞不在意”,实际上每一个字都内涵着始终如一的“爻动数理”;《周易》经传文辞“表面上”是在述说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暗地里”却是在以“二进制数理”的“进退之道”述说着客观世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和人类社会的人文道德义理。
  “易”之本质,源自于远古先民的一种“数理思维”,或曰“数理逻辑思维”。先民们以“数”演“易”,非为后世的“加减乘除”数学方式,而是在“数”的自然增长过程中认识了“数序”的变化,并将其“变化轨迹”作为一种自然的“变化规律”来认识,将“序数”的变化方式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来运用。远古先民倚其一定“数理规则”而进行某种形式的“逻辑思维”,不仅是当时社会的文化需要,而且应该是“先进文化”的运用表现。
   文化初创之时,先民们还不曾拥有今日之“现代形式逻辑”的高深理论,但不能说没有一定形式的“逻辑思维”,尤其是“倚数而行”、“随数而思”的简便“数理思维”。就“易卦”而言,“二进制数理”的一进一退变化情形,正好是阴阳变化、事物发展的形象写照;而倚其“二进制序数”的进退方式,述其“易卦阴阳”的变化规律,这既是一种“数理逻辑思维形式”,也是一种“象数易理思维方式”。尽管易卦的“数理形式”与人们的“逻辑思维”之间的关系,还有待于人们从逻辑学角度去更多地认识易学,搞清楚“卦爻象”与“卦爻辞”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但可以明确的是,只有从“数理思维”角度,才能把握住“易理”的文化本质。无庸置疑,读易者一旦搞清楚了这个“数理逻辑”与“易理思维”之间的关系,也就从根本上搞懂了“先秦易理”。
   当然,“易”不仅仅是“数理形式”,它还要讲“象”,但《系辞传》所言“易者,象也”,容易让人误认为《易》就是象。其实,先秦古人是言象以叙数,只有表数之象才具有《易》之性,唯“象”而“象”非为先秦古人之《易》。从形式上看,《易》是象数之学,有象也有数,但象与数如何关联、有何关系,才是易理的关键所在。在“易卦”中,象由数起,数行象表,象与数是表与里的因果关系。“象数”者,以象表数也。“易”之“数”不是一般的自然之数,而是具有演绎功能(即逻辑推理)的“二进制序数”,所谓“先秦易理”,便是指应用“二进制序数”的进退之道,演绎阴阳变化的动进回蓄之理。因此,“数”是“易”之变化规则,是立“易”之根本、“易道”之内涵;“象”是“数”之表现形式,是辅“易”之手段,“易占”之方式。
   “易”之“象”可分为“阴阳之象”和“卦体之象”。其“阴阳之象”源于数之奇偶,本于“二进制”之数理形式,“易卦”用阴阳二象对万千事物作“定性式”的两分法类象认识,是为了方便用二进制数理的运行方式来演绎事物的阴阳变化规律。其“卦体之象”(主要指三画卦象)虽是一种具象表述,但其用途仍然是以之表示易卦的二进制数理,一个“卦象”就是一个“二进制数式”,人们言其一个“卦象”即是述其一定“卦数”。如言其“山”,便知其是“数一”,言其“水”,便知其是“数二”。只是“易者”言“卦象”非是单纯地言其一个“数”之多少,而是为了以数阐明“爻动数进”之情形,即数之变化、爻之进退,这是“易”与“数”的区别所在。换言之,“易”由“数”表,“数”由“象”表,只有“数”之变化规律、即数理,才可谓之“易”。
   虽然“阴阳之象”和“卦体之象”同为“易象”,但有一个形成的时间先后与运用的空间角度的关系问题。从“象数易”产生的次序来看,远古先民是由“数之奇偶”而至“象之阴阳”,再由“阴阳之象”而至“卦体之象”;从后世人们释《易》、用《易》的角度而言,往往是先由“卦体之象”而至“阴阳之象”,再由“象之阴阳”而至“数之奇偶”。这是两个不同的过程,一是“卦爻文辞”的产生过程,一是“卦爻文辞”的释解过程。“产生”是“系辞述易”,主要是在“易理思维”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认知与判断,是按数理规则阐述大千世界的阴阳变化规律及其主客关系的价值判断;“释解”是“释辞用易”,主要是运用一定“释解方法”对易辞中所含象数易理的阐述,以便从象数易理中找出占卜与义理的判断依据。“象数易”者,以象叙数,以数知易也;故而“象数易”之称名,是后人释易之用语。
由于“述易”与“释易”因其产生的方向次序不同,具有的功用目的不同,因而所用“象法”也不同,“述易”之时用“阴阳之象”,“释易”之时用“卦体之象”。《周易》“经文”是“述易”过程中形成的卦爻文辞,仅就易卦而言,它直接表述爻动数进本身,故《周易》“卦爻辞”压根儿就不讲“卦体之象”,只是将自然社会的方方面面归类于阴阳二象,然后用二进制数理的进退轨迹表述其阴阳二象的运行方式,并对阴爻、阳爻在卦中的运行情况作出“吉凶悔吝”的价值判断,即阳爻依数而行为“吉”,违数而行则“凶”。
   《周易》“传文”中所言“卦体之象”,则是释易过程中形成的用易方法。“卦体之象”主要集中在《说卦传》中,《说卦传》的说卦方法原本也是以数表象,是在原有易数规则基础上,进一步用“阴阳类象”方法衍生出的一种释易“卦体象法”。“占卜”用易之时便是以“卦体之象”叙述其阴阳变动、爻动数进情形,如“春秋筮案”《左·庄22年》解“观之否”云“风为天于土上,山也”,便是言“观”之上体卦为“风”,二阳爻并进巽入六四爻位转其阴为阳,形成“之卦”(否卦)的九四阳爻,于是“本卦”与“之卦”的三个阳爻合并为“乾”之三阳“天”;其“之卦”(否卦)九四阳爻虽处上体卦的底爻位,然也高高居于下体卦的三阴爻之上,此众阴头上之阳乃是“山”之卦体象。
  《彖传》、《大象》也在叙卦表数上用其“卦体象法”,但与后世“占卜”有所不同,所用“卦体象法”在于以象叙数,而后世“占卜”所用“卦体象法”是以象喻义,即以卦象之文义比喻事项、事理。尽管由叙数之爻象到象喻之卦象,是易象发展变化的表现,但后世“占卜”象喻之法毕竟牵强附会,因此,必须分清“系辞述易”与“释辞用易”的不同性质,分清述易之象和用易之象,分清以象叙数和以象喻义,不能混淆“阴阳之象”与“卦体之象”,说到底必须搞清楚“先秦易理”之象与“后世占卜”之象的区别所在。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易传”中既有释易之“卦体象法”,也有用阴阳数理直述(演绎)人文义理之文辞;换言之,“易传”既是释易之文,也是述易之文,不能简单地将“易传”归结为只讲“卦体之象”。事实上,“易传”之义理,只能用“阴阳数理”叙述,“卦体象法”只能释解其“义理文辞”之象数依据。因而,《周易》从“经文”到“传文”,都是“阴阳数理”的叙述,“卦体象法”仅是释解《周易》卦爻文辞之象数依据而已。
   “易”是要讲“象”的,不论是述易之时的“阴阳之象”,还是释易之时的“卦体之象”,但“易”更是要讲变化的,而变化是有规律的,故“易”更要讲其“易道”。所谓“易道”,在先秦时期是有其具体所指的,这就是二进制数理的“进退之道”,即是阴阳变化的数理运行轨迹之道。对于“易道”,道家言其“玄之又玄”,好象不着边际、太抽象,其实仍然是关于阳爻不断动进回蓄的表述,仍然是倚其“二进制数理”对爻动数进、阴阳进退变化的表述。至于“易道”由“具象”而“抽象”、由“形下”而“形上”,是“义理”自身的不断发展问题。因此,离开了“二进制数理”,是不能言其“易道”变化的。
   正因为“述易”和“释易”都与“易象”有关,古人才简单地将“易”释为“象”,但切不可反过来以“象”为“易”而忽略“数”,也不可混淆“阴阳之象”和“卦体之象”的联系与区别,否则是读不懂《周易》卦爻文辞的。后世“占卜易”之“象法”,舍其“数理易道”而“以象喻义”、“以象说事”,甚至“借象发挥”。然而,离开了“数”,只言其“象”,那是本未倒置;没有了“数”,以“象”解“易”,那是缘木求鱼。这个“象数关系”没搞清楚,是自汉以后“占卜易”以“象喻之法”牵强附会释解《周易》卦爻文辞的根本原因。

 

     象数思维管窥

   《周易》在我国古代的科学思维方法,有着持久的魅力。象数思维,是一种特殊思维方式,在思维过程中,离不开卦象和爻象。八卦即八种象。所谓卦者,挂也。挂上一种直观的象,以引起人们的联想与想象,目的是便于论理。《周易》蕴含的象数思维数学。二者各有特点,对于古代民族的传统思维之中。 一、取象比类立象尽意的思维途径

  《周易》所谓的象,有双重意义,一是指卦象,即八卦和六十四卦符号;二是指物象,即八卦所象征的事物,天、地、雷、风、山、泽、水、火。古人认为这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八种基本物质要素。取象比类,就是取八卦的卦象或它们所象征的事物,进行运思,实质上是借某种直观形象作为诱导物,触类旁通引起联想,推导出相关的结论。取象比类的思维过程,好似酿酒,卦象或物象,只是一种酵母。结论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过酿造的酒。它同酵母有根本区别,在取得结论之后,卦象或物象可以完全抛弃。正如王弼所主张的:得意而忘象。由于象有卦象、物象两类,因而取象比类的思维方法也有两种类型。

第一,取卦象以比类的运思方法。

《彖传》、《象传》基本上都是这一类型。取64卦中某一卦象,首先分析它由哪两个经卦所构成,再看内卦同外卦之间的关系,然后结合内外卦所象征的物,根据人们已有的经验、知识进行运思,最后获取触类旁通的思维效果。《彖传》对《益》《泰》、《咸》、《睽》等卦象及其内涵的分析,可作为取卦象以比类的思维典型。上巽下震。巽为风,震为雷。有风雷交作,相互助益之象。《彖传》依此卦象分析,得出的结论是:损上益下,民悦无疆;自上下下,其道大光。这是因卦象表明,风得雷而风势愈猛,雷得风而雷声更烈,二者有相互促进作用。引申到社会上,如损抑上层执政者,使下层民众受益,下民会心悦诚服;上层人物能放下架子深入下层民众之中,体察民情疾苦,则其为政之道会更加光大。王夫之依此卦象,引申到自然界,指出天地万物无时不施,则无时不生,故一芽之类,渐为千章之木;一卵之化,积为吞舟之鱼,均是阴阳二气同长而充周洋溢的结果。他是把风雷相益看作阴阳二气的交互作用。这是他在《周易内传益》中阐述的观点。可见同是依据风雷益的卦象,不同的人可有不同的结论。但所比生的类即一般结论,是大体相同的:若两种力量相互促进,则各自均可受益。

  上坤下乾。坤为地(阴),乾为天(阳)。阴气下降,阳气上升,二气相交故泰。《彖传》依此卦象,类比出三个结论。小往大来,吉,亨。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内阳而外阴,内健而外顺,内君子而外小人,君子道长,小人道消也。小指阴气,大指阳气,小往大来,表示阴阳交通,内阳外阴,内健外顺,都是对卦象中内外卦性质特点的表述。第一结论:天地交而万物通,是说明阴阳二气交通而不受阻碍,则万物会因之而生长通畅、茂盛。是对自然情况而说的。第二结论:上下交而其志同,是将阴阳二气引申为人世间的上下级关系,上层的执政者能与下层民众交往,上情下达,下情上达,定能团结一致,同心协力。第三,将阴阳二气比为君子与小人,则卦象显示君子居内,小人被排斥于外,故君子道长,小人道消。由泰卦得出的比类式的结论,具有鲜明的进步意义。上兑下艮。兑为泽,艮为山。象征山上有泽,上柔而下刚,呈刚柔相感之象。故《彖传》说:咸,感也,柔上而刚下,二气感应以相与。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圣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二气相感的自然现象是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同天地交而万物通的认识一致;二气相感引申到生活经验不同,知识结构有着差异,依据同一卦象,比类而得的结论,往往差别很大。上离下兑。火泽睽。《彖传》依此卦象得出的普遍性结论是:火动而上,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兑为少女,离为中女,故曰:二女同居,不若一阴一阳之可以交感,故曰:其志不同行。王夫之对《彖传》的结论作了解释,他写道:天地清浊异而同生万物;男女刚柔异而共成家道,万物情形各异合而成事物,如水土合而成坯,箸漆合而成弓。天地之化,人物之情,皆可因异而得同。(《周易内传睽》)古之哲人由火泽相睽的卦象,悟出宇宙万物无不对立又统一这一基本法则,充分显示了取象比类思维可以激发出绚丽的智慧火花。《象传》同《彖传》一样,用取象比类思维方法,解释六十四卦的卦象。由简单的卦象,可以得出富有启发性的结论。《剥》、《师》、《升》、《既济》等卦,是很好的例子。上艮下坤。山地剥。《象》曰:山附于地,剥。上以厚下安宅。山在地之上,山日益剥蚀,则地日益充实。诱导出厚下安宅思想。在上的执政者当本着损上益下的原则,抑制上层利益,使下层民众的生活日益丰厚,则可保障社会安定,同时也使自己的统治日益安稳,故曰:厚下安宅。上坤下坎。地水师。《象》曰:地中有水,师。君子以容民畜众。地中有水,表明水与地结合紧密。地有了水则可保熵,水在地中亦可免受蒸发而干涸,显然二者相互有益。古人受此卦象、物象的启发,用以解释寓兵于民的优越性。众,指军队。容民畜众,是说平时藏兵于民,从事生产,战时则募众为师以保国防。

  上坤下巽。坤为地,巽为风亦为木。《象》曰:地中生木,升。君子以顺德,积小以高大。是说君子受地中生木之象的启迪,修身养德当日益前进,要像树木一样,由低小日益高大,一芽之发,渐为千章之木。告诫人们作事当循序渐进,顺其自然,不可拔苗助长,欲速不达。积小以高大的原则,符号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无论对思想家、科学家都是有益的启示。 

   上坎下离。水火既济。《象》曰:水在火上,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水在火上,有两种可能的结局。水势强大,则将火灭掉,反之,火势强大,则将水烧干,前途未卜,故堪忧。古人借此卦象阐发忧患以上可见,《彖传》、《象传》经过取象比类而获得的结论,通俗扼要,言简意赅。古人立象以尽意,微言之中存在深刻义理。学《易》者正是通过取象比类方法,由个别卦象,触类引申,而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予人以深刻教益。

第二,借物象以比类的思维途径。

   因象明理的原则,适用于物象。《周易》卦辞、爻辞,经常借种种日常见闻的物象,启发人们的思维,从而诱导出十分深邃的哲理。《系辞》中引用了不少卦辞、爻辞,连类引申,阐发哲学思想,予人以鲜明印象。《系辞》在引用卦爻辞中的物象时,一般并不涉及卦象,同上述着眼于卦象的卦象比类方法有着区别。两种思维途径可说是异中有同,同中有异。负且乘,致寇至。(解六三)《系辞》阐述道:负也者,小人之事也;乘也者,君子之器也。小人而乘君子之器,盗思夺之矣。这是说小民负担货物而乘着贵族的车子,是很不相称的,极易引起盗贼注意而乘机劫夺。《系辞》进一步提出告诫说:上慢下暴,盗思伐之矣。慢藏诲盗,冶容诲淫。《易》曰:负且乘,致寇至,盗之招也。(《系辞上》第8章)由负且乘这一平常的物象,引申发挥,得出慢藏诲盗,冶容诲淫的精深哲理,充分显示了《周易》取象比类的象数思维的妙用。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否九五)《系辞》阐述其哲理说:子曰:危者,安其位者也;亡者,保其存者也;乱者,有其治者也。是故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逻辑的推理程序从前提中推导而来,而是通过物象比类而来。可是,它的结论又是经得住推敲的,的确与前提中的物象之内涵切合,令人叹服。难怪这种思维方法为中国思想家、科学家喜闻乐见。履霜,坚冰至。(坤初六)古人认为霜乃阴气所凝。阴气初凝为霜,阴气盛则水成冰。履霜,坚冰至,说明足踏薄霜,当思冰天雪地的严冬将至。这一爻辞的物象变化是由霜到冰,表明由秋到冬的天气变化,有着由微到著的量的渐变过程,这一过程是符合自然变化规律的。从哲学上看,表明由霜到冰,量的积累到质的变迁过程,有其必然性,人们应对此必然性有清楚的认识,才能防患于未然,增强预见性。

   以上事例,充分表明无论六十四卦的卦象,还是卦辞爻辞中的物象,都可以成取象比类思维的诱导物。古代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曾利用卦象和物象,连类引申,进行理性思维,终至激发其智慧的闪光。可以毫不夸大地说,取象比类式的演绎思维,是中华民族理论思维的一种特殊方式,是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数千年来,这种思维方式对于科学思维的发展,无疑产生过巨大影响,值得特别重视。 

 

二、运数比类极数通变的思维途径

   古代哲学家和科学家在学习《周易》锻炼理论思维时,除了领会其取象比类方法,还欣赏其运数比类方法。这两种具有东方文化特色的传统思维方法,对于科学家们的科学思维,都发挥过启迪作用。中国传统的科学技术,乐于利用数来整理自己的思想,表述思维的结果,强化思维的结果,很大程度上是受《周易》的影响。

  《周易》的卦辞、爻辞中,不少地方是用数来表达思维,如先甲三日,后甲三日,先庚三日,后庚三日,三人行则损一人,一人行则得其友,七日来复等。卦爻辞用三来表述思想的场合特别多,如有不速之客三人来,归而逋其邑人三百户、王用三驱,失前禽、三日不食、革言三就、田获三品、三年克之、王三锡命等等,共有20余处。这可以说是运数思维的先导。真正将运数比类作为一种思维方法,是从《易传》发源的。《易传》运数比类方法是相当成熟的,采用这种方法运思而获得的思维效果,精湛而深刻。较之《周易》卦爻辞的运数方法大为进步。《易传》用数来表述玄妙的宇宙演化思想,在世界文化史上是不可多见的。它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系辞上》第12章)太极大业(万物),表述了古代宇宙生成图式,反映了东方宇宙生成论的奇妙构想。在中国乃至世界关于宇宙生成论的发展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对中国文化思想有着极深远的影响。

  《易传》运数以描述古代作为神圣典礼的占筮程序,也是十分有趣的。它写道:大衍之数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为二以象两,挂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时,归奇于@①以象闰,五岁再闰,故再@①而后卦。(《系辞上》第9章)这里本来是在运用数字描述筮法,对所谓四营十八变而成卦的操作过程,描述得十分准确、扼要。但又特意将筮法程序同天地、阴阳、三才、四时、再闰等古代的历法问题联系在一起,无非是为了把数神奇化,同时也尽量夸大运数思维的奇妙。《易传》用了一组更加神秘的数,描述《河图》之数同五行生成的关系,令人费解。其云: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系辞上》第9章)这是关系天地之数的第一次表述,汉代易学家郑玄将天数(一、三、五、七、九)地数(二、四、六、八、十)同所谓五行生数(一、二、三、四、五),五行成数(六、七、八、九、十)结合,变成十分神秘的数的组合,指出: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郑玄揭示了《河图》之数同五行生成的奥秘后,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周易》重数,后人力图将数神秘化。在中国传统文化古籍中,重数的确是《周易》的突出特点,关于这一特征,清代易学家陈梦雷在其《周易浅述凡例》中,讲得明白:六经皆言理,独《易》兼言数。《周易》既言理,又言数,这是因为八卦和六十四卦都是象与数紧密结合的。正如陈梦雷所说的:理、数之备,于象可知。知象则理、数在其中(同上)数与象本是不可分的,不应离数而言象,亦不可离象而言数。不过,将数的作用夸大,进一步加以神化,大有人在。某些数学家和哲学家都在有意为之。数学家程大位在其所著《算法统宗》中,竟说数出自《河图》、《洛书》。他说:数者何?其肇自宋代著名哲学家朱熹的影响。朱子曾经说过:如鸿荒之世,天地之间,阴阳之气,虽各有象,然初未尝有数也。至于《河图》之出,五十有五之数,奇偶相生,粲然可见。(引自《河洛精蕴》)人类对数的运用,肯定是很早的,说数起于河图洛书,纯属谬论。为何博学如朱熹也这么说?看来他是过分相信古籍,受了圣人思想的束缚。《系辞》说过,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一部《周易》之所以具有探赜索隐,钩深致远的神奇功用,足以弥纶天地之道。(《系辞上》第4章)归根结蒂在其具有与数相结合的象,故曰:《易》者,象也。(《系辞下》第3章)把数的作用说得神乎其神的邵雍,这位先天易学的创始人,反对《左传》所谓物生 而后有象,象而后有滋,滋而后有数。(僖公15年)的正确观点,别出心裁创立新说:神生数,数生象,象生器。(《皇极经世》)把神秘的数看作宇宙万物的元始。邵雍建立了易学中的数学体系,影响深远。尽管古人把《周易》中的数神秘化,人们还是力图剥去数的神秘外衣,还其本来面目。通过数去揭示宇宙万物运动变化的规律性,阴阳数度之学,在古代从来受人重视。《易》学的妙用在探求宇宙万物的变化,正如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指出的:《易》著天地、阴阳、四时、五行,故长于变。讲变,必须十分注重数,这是很自然的。《周易》揭示天地之数、大衍之数、乾坤策数,等等,无非教人要善于极数通变。《易》学通过数所揭示的某些自然医学、养生所利用,有不少引人注目的事例。略举如下:(一)历法运数以表示四季变化的节律。人们为了探索、掌握自然变化的规律,以便于人事活动,与天地合其德,与四时合其序,真正做到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文言》)就要通过精确的数学计算,揭示四时阴阳变化之大数。《礼记月令》写道:凡举大事,毋逆。必顺其时,慎因其类。《周髀算经》认为:四季昼夜长短均有节度,二至、二分就是节度的标志。至者,极也,言阴阳气数消长之极也。夏至昼极长,冬至夜极长,各为59刻。分者,半也,谓阴阳气数中分于此也,春分、秋分,昼夜均 等,各长50刻。十二消息卦,以卦象标示十二月阴阳消长的象征数列。十一月一阳五阴(复卦),十二月二阳四阴(临卦),正月三阳三阴(泰卦),四月六阳(乾卦);五月一阴五阳②卦),六月二阴四阳(遁卦),七月三阴三阳(否卦),十月六阴(坤卦),这种用卦象之数标示四时阴阳消长节律,是我国历法的特征,将抽象原则转换为直观形象,有利于历法知识的普及。 (二)乐律运数以规范律吕损益的程序。我国向称礼乐之邦,十分注重音乐,对乐律深有研究。战国时期已发明六律与六吕之间的损益相生关系。《吕氏春秋》指出:乐生于度量。律管的长短之数,可确定五音的调。阐发三分损益原理,定黄钟管长九寸,为阳律,三分损一,下生林钟,长六寸,为阴吕。林钟三分益一,上生太簇,长八寸,为阳律,太簇三分损一,下生南吕,长五又三分之一寸,为阴吕。律吕展转相生,而求律管长度的演算程序是十分繁复的。汉代易学家建立所谓纳音法,以乾坤二卦十二爻,代表十二律,保证这种演算程序有条不紊。明代著名乐律学家朱载③指出:不明乎数,不足以语象;不明乎象,不足以语数。是故欲明律历之学,必以象数为先。(《律历融通序》)(三)医学运数以比类藏象之特征。中医学十分注重量的规定。《灵枢经水》指出:八尺之士,皮肉在此,外可度量切循而得之,其死可解剖而视之,若藏之坚脆,府之大小,谷之多少,脉之长短,血之清浊,气之多少,皆有大数。(《素问金匮真言论》)用《周易》五行生成之数(七、八、五、九、六)比类藏象之特征:青色通于肝,味酸,类木,其数八;赤色通于心,味苦,类火,其数七;黄色通于脾,味甘,类土,其数五;白色通于肺,味辛,类金,其数九;黑色通于肾,味咸,类水,其数六。今天看来,七、八、五、九、六等数,同五藏的关系实很牵强,但在古代熟悉易数的人眼里,它蕴含着众多信息,作为五藏属性的代号,更利于概括其间生克制化的微妙关系,有以简御繁的思维效用。难怪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充分肯定象数之学对古代科技发展的重要性:象数之学,大者为历法、为乐律,至其他有质有形之物,有度有数之事,无不耐以为用,用之无不尽妙极妙者。(《泰西水法》)《系辞》简明的极数通变原则,是对古代科技思想的概括和总结,它在天文、历法、乐律、兵法、医学等方面的运用,有待深入研究,运数之妙在利于科学思维的规范化、程序化。易学传统中的象数思维方法,是古人用以锻炼理性思维能力行之有效的方法。它同形式逻辑思维方法不同,不只提供一种思维形式,同时诱导思维内容,是思维内容与思维形式巧妙结合的一种奇特方式。这一象数思维方法,是中华民族理性思维的产物,古代先哲智慧的结晶,但在理性思维中包含着不少非理性的因素,存在着机械论、循环论、直观主义、超自然科学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莱布尼兹称赞《易图》为现存科学的最古纪念物;冯友兰先生称《周易》哲学为宇宙代数学,这些称誉都是中肯的,毫不过分。

 

      易之理数象占管窥

   我国古代文化典籍中,首推《易经》被历代读书人研治最多。孔子晚年研《易》,“韦编三绝”,帛书《要》中记载:“夫子老而好《易》,居则在席,行则在橐。那么孔子对《易》的心得体会如何呢?子曰:“《易》,我后其祝卜矣,我观其德义耳也。幽赞而不达乎数,明数而不达乎德,又仁者而义行之耳。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后世之士疑丘者,或以《易》乎,吾求其德而已,吾与史巫同途而殊归者也。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祝巫卜筮其后乎!”此段文字多被引用,而解释却语焉不详。通过这段文字,笔者对孔子的认识可谓“更上一层楼”。

   表面看来,孔子于《易》,是重义理而轻象数的。然品读再三,方知真味。先师何尝有半点贬损象数而抬高义理的意思在!请试析之。

   “赞而不达于数,则其为之巫。”可见,在孔子时代,巫同现在江湖术士者流已十分相象,只知死记硬背现成的词句,夸夸其谈,信口开河,而对于《易》之“用(数)”却并不知晓。“数而不达于德,则其为之史。”史作为专职研《易》的人员,对于《易》之“用(数)”自然是了如指掌,然而对于《易》之“体(德)”却并不了解。因此孔子说“史巫之筮,乡之而未也,好之而非也。”既有“史巫之筮”,必然会有孔子之筮。“幽赞而达乎数,明数而达乎德”,正是孔子之筮的特色。所以帛书《衷》篇孔子说“无德而占,则《易》亦不当。……疑(拟)德占之,则《易》可用矣。”因而无德之小人祭祀焉求福,故德行而寡也,卜筮焉求吉,故仁义而希也。君子则不然,“君子德行焉求福,故祭祀而寡也,仁义焉求吉,故卜筮而希也。”君子与天地同心,不任用智数以求福吉,自然寡于祭祀,希于卜筮。显然,小人以祝卜为《易》之本而以德义为《易》之末,君子则以德义为《易》之体而以祝卜为《易》之用。史巫于《易》,本末倒置,孔子则正本清源,拨乱反正,因此孔子于《易》,先“观其德义”而“后其祝卜”。所谓本末一体,体用一脉,这正是《易》之本然。可见孔子并不曾将《易》之义理与象数分割开来。子赣曰:“夫子方信其筮乎?”孔子对于此问,并未直接回答说信与不信,而是用事实来回答。“吾百占而七十当,唯周梁山之占也,方必从其多者而已矣。”(帛书《要》)孔子既然把卜筮列为“圣人四道”之一,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卜筮“决嫌疑,定犹与”的功能,应该是很自然的事。

   于《易》,只讲义理,不讲象数,固失孔子之法。然而另有“犹抱琵琶半遮面”者。清杭辛斋《易学笔谈》说:“余姚黄氏易学象数论,其排斥河洛先天及皇极经世诸说最力,为毛西河、胡柬樵诸氏之先驱。实则皆梨州先生违心之论焉,盖先生非不知象数者,少壮之时,泛滥百家于阴阳禽遁等学,实有心得。至晚年学成而名亦日高,恐平日之研求术数,近于小道,足为盛明之累。故撰此书,极力排斥,以存大儒之身矣。”此论可谓鞭辟入里。如果梨州先生得见帛书《要》篇,不知作何想法。
如果有人认为只从义理一方面来解《易》,便可做到“洁静精微而不贼”,以致认为自己属于“深于易者也”之列,是极其可笑的。
自读帛书《要》篇之后,方知孔子历史地位的形成,绝非政治炒作,实由其自身所必致。“至圣”之称,真正名副其实。

二 
   干支纪时法,的确是古人的一项伟大发明创造。在无限的时间序列里,根据“五星连珠”的天象确定了第一个甲子日后,接下来,乙丑、丙寅、丁卯、戊辰以至癸亥,便可无限循环下去。如此,即把时间纳入了六十甲子的框架内。茫茫宇宙,何处为始?何处为终?如果借用数学上的坐标系来表征这一观念的话,也许更便于我们说明问题。我们知道,坐标系左右皆可无限延伸,如果把甲子日确定为原点,那么可得出如下图示:
辛酉 壬戌 癸亥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写道:“在这里,零点不仅和表示某一正数或负数的任何点同样重要,而且比所有这些点更重要得多,它是所有这些点所依存,所有这些点与之有关系,所有这些点由之决定的一点。在许多情况下,它甚至可以任意选定,但是一经选定,它就始终是全部运算的中心点。”可见,甲子日选在哪一个日出日落的时段内无关紧要,重要的是我们的先哲确实根据天象规定了第一个甲子日或曰时间的起始点。从而年月日时就都可以用干支来表示了,这就为各种预测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易者,象也,象也者,像也。”读邵雍《四时二十四气图》可知,冬至一阳来复之后,阳爻由上爻渐次下移。如,复
▅▅ ▅▅
▅▅ ▅▅
▅▅ ▅▅
▅▅ ▅▅
▅▅ ▅▅
▅▅▅▅▅

▅▅▅▅▅
▅▅ ▅▅
▅▅ ▅▅
▅▅ ▅▅
▅▅ ▅▅
▅▅▅▅▅
l 屯
▅▅ ▅▅
▅▅▅▅▅
▅▅ ▅▅
▅▅ ▅▅
▅▅ ▅▅
▅▅▅▅▅

l 益 震 噬嗑 随 无妄 明夷 贲 既济 家人 丰 离 革 同人 临 损 节 中孚 归妹 睽 兑 泰 大畜 需 小畜大壮大有夬,直至乾
▅▅▅▅▅
▅▅▅▅▅
▅▅▅▅▅
▅▅▅▅▅
▅▅▅▅▅
▅▅▅▅▅

至此阳爻运动完成,
夏至一阴复生之后,阴爻由上至下渐次移行,如姤
▅▅▅▅▅
▅▅▅▅▅
▅▅▅▅▅
▅▅▅▅▅
▅▅▅▅▅
▅▅ ▅▅
大过 鼎 恒 巽 井 蛊 升 讼 困 未济 解 涣 坎 蒙师遁至此阴爻运动完成,“一阴一阳之谓道”,此道便是宇宙间万事万物发生、发展、灭亡的规律,而邵雍观人观物皆不离于六十四卦的原因,正在这里。
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认为,数是一切事物的本质,这显然是错误的观点。马克思因此讽刺毕氏为“宇宙的统计学家”。那么,数究竟是什么?对此,邵雍早已给我们做出了答案。他说:“数者何也?道之运也,理之会也,阴阳之度也,万物之纪也,明于幽而验于明,藏于微而显于管,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由此看来,数不是别的,数是一切事物运动的本质。
果我们把六十四卦与数的二进制结合起来理解,也许会更直观一些。将阴爻(— —)设定为“0”,阳爻(——)设定为“1”自下爻而上爻,六十四卦可以改写为如下形式,如水火既济:
▅▅ ▅▅ 0 * 20 = 0
▅▅▅▅▅ 1 *21 = 2
▅▅ ▅▅ 0* 22 = 0
▅▅▅▅ 1* 23 = 8
▅▅ ▅▅ 0 * 24 = 0
▅▅▅▅▅ 1 * 25 = 32
0 * 20 + 1 * 21 + 0 * 22 + 1 * 23 + 0 * 24 + 1 * 25 = 42

   其他卦可以类推,每一卦所对应的自然数值如下:其他卦数可自行推出。
   由上可见,无论是六十四卦之间还是一卦各爻之间,数的增减变化是显而易见的。邵雍说:“夫易之数,由逆而成。”《易说卦》曰:“数往者顺,知来者逆。”由此看来,未有之卦,未生之数,均可逆而知之。那么,未来之事自然可以逆而知晓。


   在易学发展史上,西周、西汉、北宋三个历史时期均对易学作出了创造性的贡献,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在《连山易》、《归藏易》的基础上,西周的易学家创立了以《周易》命名,流传至今的六十四卦体系。可以想见,西周时代易文化会有多么繁荣。到了西汉,京房在孟喜、焦延寿等前人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将六十甲子和易卦结合在一起,即我们所已熟知的“六爻纳甲法”。及至北宋,邵雍更以其超前绝后的宇宙胸怀,寓理于数,将“易与天地准”的玄理,借助数的形式展现出来。这正如现代天文学借助各种探测器了解茫茫宇宙一样,若无探测器,空想宇宙多么浩大,终将无法知道这种浩大的景象究竟如何。其实,庄子《逍遥游》的时空视域已经足够广大了,然而这一视域亦只不过是宇宙中的一粒尘埃罢了。邵子于易,我们业已无言。

“极数知来之谓占”,兹引数例于下:
1 《国语周语下》记载:“成公之归也,吾闻之晋之筮之也,遇乾之否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
因乾卦辞有“元亨利贞”、否卦辞有“否云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之语。再据乾与否两卦卦象(即乾下卦三阳爻变否下卦三阴爻),故断语曰:“配而不终,君三出焉。”
2 乙丑年辛巳月丁酉日丁未时占得《乾》之《离》卦:
《乾》之九五“飞龙在天,利见大人”,而下兆有“见龙在田”,统思卦象,乾健化离,“出涕沱若,戚嗟若,吉”,“黄离,元吉”。复以六亲法,卦中多者取来情,唯此印绶爻多,即知来者占求官也。……易辞本吉,但甲寅财动伤文书,壬申兄动有阻,直待午火官生辰土印绶年可求。(《火珠林》)
3 未月甲辰日卜何日有大雨,得小过之革卦:

断曰:日辰辰土父母爻为用神,发动,月建帮之,又值土主用事,其辰土旺莫胜言,得雨决不小也。但不宜化卯木旬空,化卯木回头克。虽有申金化酉金进神克木救土,而卯木旬空,空则谓之畏避,避金之克,致辰土父爻终成病于卯木也。必至甲寅旬乙卯日卯木出空值日,谓之出头难避,戌土暗动助金克之,而卯木已受金克不能为害辰土,必待甲寅旬乙卯日有雨也。至期竟无,过立秋辛酉日申时方雨。应于立秋后酉日者何也?明现申化酉即申月酉日也,卯木出旬值日到底被克不尽,交申月克之,酉日又冲之,方始得雨。予因此卦学问又进一层矣。(清王洪绪《卜筮正宗》)
由上三例可见,西汉以前的筮例仅仅完成了易占的一半而已。因古例仅判断事情的吉凶而无法判断事情的应期。随着易占的发展演变,则不但有事之吉凶,也有事之应期了。那么是不是将六十甲子纳入易卦之中,就可以将占断准确率提高呢?并非如此。由例三可见,占断是极不容易的事情。测不准的原因何在?刘大钧先生在《纳甲筮法》中已有确论,认为古人发明得这套运算机制尚存在有诸多缺陷。但据此全盘否定《易》之占恐怕也未必是一个学者所应持有得态度吧。尚秉和先生说:“占即与辞象脱离,沿至今日,虽然世上略识字的人,亦都能作了,而缙绅遂鄙视之,以为不足称道。岂知纳甲的深奥,就是缙绅至老也不能穷尽其术。而管辂、郭景纯且恃可以参天地、穷鬼神,怎能够轻易视之呢?”在缙绅看来,占卦者之所以能够获得一定得准确率,是由于长期的经验积累,运用社会体验、心里揣测、语言技巧、直觉或灵感判断而致。对此,本文姑且引用邵雍的一首诗表明对易占的看法,即:吉凶只在面前决,祸福无劳日后知。从此敢开天地口,非是老夫爱吟诗。(引自《火珠林》)试想,如果吉凶祸福之占断结论是靠欺骗得来,“圣人作易何用”,孔子“百占而七十当”之语将作何解释。
马克思曾经认为“八卦”——中国人的直线——禁锢了人的思维。马克思之所以有此观点,也许同他最终没能学会中文有关。在马克思看来,中文是世界上最难懂的一种文字,何况“八卦”又是中国人最难懂的一门学问呢!
《易·系辞上》说:“是故君子居则观其象而玩其辞,动则观其变而玩其占,是以自天祐之吉无不利。”岂虚言哉!
明朝杨向春的一段话,值得今人玩味。杨氏在《皇极经世心易发微》中写道:“易书虽为卜筮而作,而义理未尝不该。苟专于卜筮以求易,则得其形而下者遗其形而上者,殆非体用一原,显微无间之道矣。苟专于义理以求易,则无以定天下之吉凶,决天下之得失,岂圣人所谓无大过而吉凶与民同患之意哉!”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易之理数象占本为一体,厚义理而薄象数,无疑是错误的做法。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阴阳思维管窥

   世无阴阳,圣人立阴阳以类万物之情。世无五行,达者言五行以明万方之象。故阴阳五行者皆假名也。先贤立言,旨在望后学能因指得月,得意忘言。不然亦是徒增故事,枉添败厥。夫太极动而生阴阳。阴阳动静而生万物。然何谓太极?太极因何而动?此万化之源,生身之本,非亲证不能明。诸君其有意乎。生生死死转辗轮回,皆唯此一动。释迦曰:无明缘行,此也。此一动,即钦安所谓真阳,此物即阴即阳,即精即气。内经所谓欲以精气血津液营卫以为一气者,此也。医家所言阳者,即此真阳升达之象;所言阴者,即此真阳敛藏之象。故又有阴阳一体之论。经云:阴盛则阳虚。真阳敛藏有余,致升达不足。阳盛则阴虚。真阳升达有余,致敛藏不足。后天水谷进,而知识开。七情妄动,真阳难藏。故有持河间,丹溪之说者药尚苦寒,味法滋阴,以安藏真阳。孰不知,五味饮食,后天之本,皆籍此真阳之升动。今时之人,厚味频纳,尾闾注流,一线微阳难敌硕肤之阴。如再频服阴寒之品,一线危阳生机何在?孰重孰轻,孰急孰缓,望君切自斟酌。诊病之余,草草成文。不周之处,还望指摘。大家好,最近一段时间比较忙,可能要忙要元旦以后,所以有时候讲课就不能按时,请大家原谅。今天我想就中医的问题与大家讨论讨论,聊一聊。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大家有什么问题可以提一下,我就大家提出的问题给大家讲解一下,这堂课没有什么主题。对中医有什么比较有疑问的地方也可以拿出来讲一讲,但是最好不要问一些具体的病例。大家都是来学中医的,怎么学中医?怎么学好中医呢?这个需要反复强调、反复贯彻、反复进行的道路。很多人在这个认识方面产生了偏差,所以在学医的路上就会产生障碍。而我只能说就我对中医方面的认识,对大家抛砖引玉,给大家指出相对正确的一条道路。其实没有什么正确的道路,就是实事求事,法天地。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而我们学医就是要真正地了解什么是道,什么是自然之道,什么是天道、地道,把这些了解透彻了以后,然后再对应我们人身的发展变化。学中医最主要的是什么?学中医最主要是搞通两个字:阴阳。这两个字你不理解,中医你永远入不了门,不管你是什么国家级十大名老中医,不管你是火神派老祖师爷,都不行,这两个字不理解,始终你都是门外汉,虽然你可能会看好一大批病人,但是你真正遇见问题的时候,而且真正教授的时候,会害了一批人。所以我们过去古人说:“不懂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是错”,学习了肮脏经络的知道后,学习了简单的立法、组方、药物就可以看病了,但是这里面很多都是经验,经验是怎么来的,就是一些朦胧的知识概念,他们不足以指导治者的行为。“不知十二经络,开口举手便错,不明五运六气,读尽方书无济”,所以大家要对五运六气有个了解。五运六气不是说简单的内经讲的天地五运六气的变化,而你要明白什么是五运,什么是六气,对五运六气的实质进行真正的了解。你看有人问问题:阴阳应象大论,治本必求与本,本于何?你问这个问题一点意义都没有。本于何?本于阴阳呀,本于何,查色按脉先别阴阳。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今天给大家讲什么?阴阳,需要靠大家真正的去理解,功夫境界不到,没办法跟你们说。这个世界间物质百态纷杂,能够提到阴阳层面上,就是一种高度概括,一种归纳的角度来理解的。你要理解这种高度的概括,你就要有相应的思想的境界,就象世间百态万物,我们人对应的是什么?对应是千般万念的念头,这种念头对应着世界的万物,所以知识越多修道越难,知识越多对真正学医的路也将必然会坎坷,这是为什么?念头越多,观念越多,没有办法把这观念整个贯穿越来,整个融化掉,缺乏这种能力。而我们今天讲的学医就要学这种能力。为什么毛主度曾经说,知识越多越反动呢?不是反动,是知识多了,障碍就多,有时真正智者的话他听不懂,还自以为是。所以智者查同,愚者查异。对于万物来说,它们都有共通之处,找到共通之处,就是所谓智者应该做到的。但得本不愁末,把这个物质的本抓住了,本于什么?本于阴阳,事物阴阳的要脉抓住了以后,然后再理解万物的时候,这时就会顺理成章。学医之道,虚静为宝。现在这个时代,我们平常人要想达到这种虚静的状态,是不容易的。这需要每天的锻炼,在处理问题时的锻炼。虚静不是指你打坐的那两个小时,闭闭眼,感觉你好象静,而是你处在百般繁忙之中,还有是内外焦灼时对事物的处理,这种情感的执著以后,你还能处于这种虚静的状态。就是说对自己的内心有长久的观察,这是一个功夫,这不是说我打坐闭没闭眼,我就能怎么的,很多打坐的人功夫再好,他也不容易有虚静的功夫。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但是能打坐,能两个腿往起一盘,能闭一闭眼,总比就光说不练的还是要强。所以初步的功夫是什么?初步的功夫就是静界。怎么样虚静呢?就是抛开自己的分别意识。我们人自从生下来以后,一念坐胎,产生了精气,慢慢发展,然后五脏六腑日渐长成,这时第一步形成我见,有我存在,有这一点意识,开始分别万物,由这一点分别,产生了内外、你我他,然后是来去、上下,种种的,有前有后,就会分别前好后好,有左有右,就会分别是左边有利还是右边有利,都是因为我见。原来是站在很大的角度来看问题,现在是局限在一点来进行较量。学医者从心态上来讲,必须要处在虚静的状态,虚静的状态不是你闭没闭眼,造那么一点点虚静,而是要揽阔四海揽阔天地,这种虚空般的胸怀。宽域汪汪,这种表面的气质。如果没有对自己全身心的观察,对自己习气、性格进行透彻的反醒的话,就会避免不了执著胶着在某些观念和某些事物上。而造成一叶障目,不见群体的现象。我们谈到阴阳,就象过去讲的一样,明朝一位禅师坐在河边,叫传止和尚吧,有一位当官问:师父啊,你每天坐在这都看见什么了?他说我在看船。问,每天有几条船呀?答,只看到两条船,一条过来一条去。一样,我们观心观的是什么?就是念头的来往,只有两个念头,一个念头来,一个念头往。这就是告诉你们,你们什么时候观心的时候,观到这种状况,脑子里只有两个念头,一个念头来,一个念头往,你们有消息了,观心的功夫初步就有突破了,你们能有这个功夫话,如果再学医,就不简单了。天地万物,在你脑子里,只是一来一往,心态非常清净的把它映射出来。如果自己脑子里妄念纷飞,杂乱无边的话,你怎么去取类比象,怎么去寂然不动感而随知,而去知,怎么知?都不是真知,都是知识点互相攀缘,这个怎么说,那个怎么说,我应该怎么说,好象这么说也对??,都没有用,这都不是真正的知识,自己骗自己而已,即使看好再多的病,也丝毫没有干涉。所以说,中医学的就是真知。什么是真知?由心而化的东西,对阴阳的理解,是自己修证到,自己见到,自己真正彻悟理解到了,对万事万物的取类比象也是自己感应到的,这才行。如果没有这一点的话,你可以相似的知道,相似的理解,试着去观,试着去定,试着体会别人说,这也可以,只能相似,不明智慧,你能这样也好。所以说本来就没有悟性,也没有阴阳,这阴阳只是借口,只是因为有了观念,有了自己的本位,所以发现有来有去。对于阴阳实质上的理解,我们看内经,内经上说什么?阴阳者,天地之道也,生杀之本始,万物之纲纪,血气之男女??等等,这都没有用,你把这些话记住,一点意思都没有,全是废话,你明白了以后,黄帝内经大半部全是废话,它是建立在对阴阳和物理的理解的基础上,然后不断的延伸阐释出来的。你明白了以后,根据它的阐释你看,你自然而然就理解了,要不然很多东西你跟着念,学些相似的东西,为什么呢?你的眼睛没睁开,人家告诉你这条路应该怎么走,你跟他摸过去,如果你突然摔个跟头的话,你会想这个人可能告诉你告诉错了,但是你不明白他真正的意思。这个五行是怎么产生的,为什么讲五行呢?这也是个问题,我们人处在地球上,中国人处在北半球这个位置上,由于地球自转和与太阳公转产生的旋转,然后是磁场的互相的影响就产生现在我们中国大地上的五行的关系。大家去看我们往水池里倒水,他的旋转的方向是一定的,大家都知道可能是受地球磁场的影响。现我们中医五行的变化为什么是阴阳之道路呢,为什么左为阳。右为阴呢?是不是,为什么左升右降呢,于这一点有非常大的关系。在于我们中医上讲的的为什么南方属火北方属水,为什么东升西降,这一点天地日月共同引起来的现象,所以说五行并不是虚幻的,阴阳并不是虚幻的,都有实质内容的,处在中国的角度,由于地理位置影响,地步五行。东西南北方向,不同的气象,指定五行的变化,相反有人在澳大利亚,左右手阴阳于中国人恰好相反,他的五行之气也恰好恰好把它倒过来,移形换位,地心、太阳地球互相影响的关系不一样,相对应我们考虑跟月亮的关系也会产生一些差别。古人就是观察到这一些非常质朴的自然界的道理,把他们归结为五行阴阳然后得出天地之道,得出万物之道,然后才有老子所说的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们现在呢学习医学,学习医道,学习医术你不要来找我,我这里没有医术。这是要从这个角度来再来一点点领会古人所说的这个道理,再来去学他们有人说五六天合是什么东西,五六天合指的是数,天行六气,地步五行的话,五六天合天地之气,然后是对人产生的影响。一甲子为一周期,所有六十为一周,产生的变化,对于五行阴阳呢我就简单的讲到这。六气是因为地气上升于天产生六气,五行因为天气下降于地得到五行,所以五行六气都是因为天地之气交融相互交映然后对我们人产生的影响,所以产生五行六气的变化,五六三十,再分阴阳。这事物一定是这样,三十为一周期以后再分阴阳,一分为阴一分为阳,而产生六十为一周期。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我今天讲的都是一些中医的基础理论,就是说对大家进行论病不做回答,中医药发展的话关键在于这些基础理论的钻研和琢磨,而不在于具体的病症方药上面去变化。这个我以后慢慢会讲的,因为在这方面我也在学习、琢磨,在前进、领会。有人问:“治湿有温阳去湿,有中药去湿,有清热去湿,有的效果好”,问问题就不能这么问,既然学了六经气化之后就应该知道,脾土不治,脾土不治的话就会出现阳土的木土的不足,因为有湿所以木土不多,这个时候有湿邪的话,一般五行之性的话,盛则克其所胜,土盛制水,是不是,制什么水,以中焦是阴土盛而不是阳土盛,己土盛而不是戊土盛,己土盛的话必然克的是阳水,必然克的是水中一点真阳,而不是去克阴水,己土剩了只会是助阴,阴土盛了是克的阳水,导致肾中一点真阳没有办法避藏,这个时候有的就会知道所谓的相火外泄,所谓的湿热弥漫,然后还有一点就是说湿土盛了以后会导致克其所胜。这个时候有时候就会导致所谓的相火外泄,所谓的湿热弥漫。然后还有一点就是湿热胜就会导致的,“克其所胜,侮其所不胜”。侮其所不胜是什么?风木要疏导啊。侮其所不胜,肝木不能克伐己土,侮的是什么?侮的是甲木,这就是阴阳之间的相互制约。于是,病的时候是阴气克阳,治疗的时候是反过来,用阳气治阴。这也是我们人类在天地间生活的状态,阴阳五行变化必然的道理。病的时候,返还,还丹的过程,都是用阳物性去压制阴物性,然后导致阳气在回五行之中,五行传次。这就是你自己的问题了,因为你需要再好好的去看它们具体的差别。首先要明理,明理了之后再做事。理事相合,才是真正的道理。再一个就是,不要一上来就是湿,很多病人都是有湿。这个水寒土湿的十之八九都是水寒土湿。怎么去治,怎么从脉法上把它把握出来,类比出来?这个需要去取类比象,不是那么简单。不是那么简单的去看,如何是湿症,然后又是化热。相火离位以后,治法就是让相火归位。温病学派就不懂得这点,所以温病学派永远背离医道。可以说温病学派连医道的边都不沾,它永远都是背离正确的治疗,而用简单的医术来调理人的身体。或好或不好,时中时不中。当然了,老百姓是非常无知的,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正确的,他们只知道暂时能活就好了,暂时好像也能挺过来了,用完抗生素之后他们觉得救了自己一命,同样用完寒凉派以后他们也会感恩戴德。但真正的道理是什么呢?我们要心里明白,不要去急功近利。这一时代就是这样,要自己有自己的定位,就像诗经里说的一样,“风雨如晦,鸡鸣不已”,这个时代太乱七八糟了。在那片风雨如晦,天昏地暗,见不到一丝日月,分不清白天还是黑夜,只有公鸡在早上该打鸣的时候还是打鸣,该司晨的时候还是司晨。所以说真正的君子,真正的有道之士,在这个时候自己该做什么还是做什么,不以外物为移,这就叫君子有所为。我们学医也是这样,我们不求短效,我们也不求病人感恩。我们要知道的就是这里面真正的道理,真正的原因,事实是怎么样的。这也是一种做学问的态度。所以说,中医方面,真正的医道要振兴还是有待时日的。像有的中医说的,医道要振兴可能看不见了。他就根本不懂中医怎么能看见医道要振兴呢?从洛书的道理来说,大家回去我建议把河图洛书好好看一下,黄元御的思想完全脱胎于河洛之图,这是医学的正脉。以后抽时间我会把河洛之书再讲一遍。最近可能比较忙,朋友的邀请吧,准备把思路整理一下写一本书,当然也有关于河洛的问题。不过写东西也是很费劲的,思路的一个整理和提高,不断的思索和阐述的过程之中,自己也对自己以前讲的东西,所学所知,有了一个更明了的看法。简单的来说吧,对中医,要知道脏腑经络的生成运行,然后呢,外物天地日月运行与人体之间的相互感应,经络流注也是这样,你不能简单的揪着一两点,看着子午流注,唉呦,什么时候到肺经,什么时候到肝经,把这些问题都归结在那儿。这样的话你偶尔归结对了,你就得意,偶尔归结不对,你又失落,得失之中恰生烦恼,这样的话没有给别人治病反而给自己添病。所以对中医这个医学的了解。我觉得医道吧,医道之学还会在昌盛起来,这一次昌盛有可能超出仲景甚至黄帝内经的范围,因为真正的医道它从来没有跟中国真正的文化,就是说中国禅宗,中国道家,佛家,真正的智慧融合一体绽放出来,这就是它的缺陷所在,没有扎根于这种土壤之内,就很难长成苍天大树,这么几千年下来,盘根错节,已经是千疮百孔。所以古人说,始皇烧书而书存。秦始皇一把火把百家的东西都烧掉,真正的知识是不会灭亡的,我们中国人的知识不是说是能从书本上继承下来的,他真正是一种精神,他是道,天地之道。如果那几本书能继承下来的话,那就不叫道了。之所以把百家知识都废掉,就是因为知识界整个思潮太纷杂了,已经没有办法管理,这时候快刀斩乱麻,就像毛主席进行文化大革命一样。所以我们不要以一种小家子气来看,唉呦,珍本医书丢失了,谁谁谁宝贵的经验又丧失了,怎么怎么的。固然可惜,但是这么一小点东西又能起到多大的作用呢,所以医道的兴与衰就算多上几万本珍本古籍医书,有用吗?关键我们这些人学医的这种态度,这种出发点,这种出发心,出发心对了,地下一切免谈,自己就上路了。前几天看了南怀瑾先生的讲座,南怀瑾先生就说啊,“我回来了又看到了几十年没见的老朋友,这些朋友呢,几十年没见还是一样啊,一点点都没有变化,举手投足还是那样,还是那些习气,还是那些烦恼。”这就是对自己没有真正的观察,真正一个人对自己反省,“天行健,君子自强以不喜”,“一日三省吾身”,是不是?过去古人说“夕惕若”,晚上回来要对白天的事情反省,对自己的心态,对自己处理事情每时每刻的状态要进行去观察,但这种观察,不是说我这就对,我这就不对,不是这样的。而是能自己“观照”自己,知道自己处于一种紧急的状态了,所以急躁,马上放松下来,能够回到平时的状态,能够回到你打坐时候的状态,能够回到你真正心情感到舒畅超脱的那种状态,时时刻刻这样观照的话,习气就会转化。所以说,南先生看了这些老朋友之后,对他们来说只有四个字叫“变本加厉”,“这个人活了一辈子,越活到老,什么都没学到,只是习气加重了,欲望加重了,然后是诸多的烦恼加重了,变本加厉”。知识懂得多了,障碍更大了。所以为什么年纪大了,没办法学东西了,不是年纪大了的问题,而是说年纪大了,他们就更无法反观反省自己,我现在也在每天反省自己,一跟你们讲课的时候,我的这种语气我的状态,我的心情这都在“观照”之中,这种心情是不是和我平常不讲课的时候,坐在那儿一个人舒舒服服躺在那里睡觉的时候,是不是一样呢?如果不一样就不对了,那就要放松下来,为什么不一样。“夫道者,须臾不可离也;可离,非道也。”你这个状态发生变化,有起落,也有问题。你白天是这个样子,晚上睡觉的时候在梦里又变成另外一个人,另外一种心态,另外一种状态,那这又不对了。所以说,在不断的“观照”之中。初期光照,没有方法,只是在用意去收摄,等到观察了一整子以后,有个着力点了,然后有个落脚之处了,这时候再继续,就好像牧童路中放牛,开始牛不听话,最后牛听话了以后,就可以把牛栓在一棵树上了,然后再放牛呢,牛已经听话了,就可以赶着它了,心态也是这样,等到时候真正达到放牛这个境界了,就可以随意叫它,然后出入了。这个也没有次第,这是在观心运动之中慢慢知道。为什么我强调这些呢,强调这些了,你的心灵才能慢慢宁静,你这个心才能成为真正的照天照地的一面明镜,这个时候你才能透彻的观察事物,才能够取类比象。如果你想你这个镜子锈迹斑斑啊,满布污浊,你怎么样观察万物,你怎么样取类比象。所以说中医是唯心的,外物都是这样,百千世界万物,只要你心中不存一物就没有一物,你心中映见一物就是有一物。这个时候你才能达到中国古人所说的气,什么叫吞吐山河,什么叫气贯长虹,全都是以一心为主的。有人说:“医生必须要有医术啊,医生必须治病这是现实的要求。”你既然当了大夫,你必须要有医术,但得本不愁末,但我现在讲的不是医术,你有了这个东西以后还愁医术吗,你就可以非常恰如其分的分析各种术各种道。总是以一种非常急促的目光来看待问题,而没有对中医整个进行一个非常负责任的,对自己负责任,对自己做人和整个学医负责任的,这样的一种态度和理解,你怎么去心静?不妨碍你读书,不妨碍你接受别人的小术,接受别人的治病之道,只是你这个心态,学医是你最根本的东西。你最根本的东西都丢了,你再去搞医术,无源之水,你此术应用以此病,换了时间换了位置,里面有东西变化以后,你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以后你这个方法流传下来不是害人吗?所以我们学东西,不要教他现成的,就象吕洞宾一样,吕洞宾看到一个比较虔诚学道的人每天都对他膜拜,然后是虔诚的膜拜,吕洞宾对他说:“看你这么虔诚我就送你一点资粮吧。”然后用点金术给他点了一块金子,然后那人看了以后说:“不要。”那吕洞宾就问,“那你要什么?”那人说“我要你这个指头。”呵呵,你说这个人贪心吗,你才给我点了一块金子,我用你这个指头可以到处点金子。大家退而求其次,你不学吕洞宾,你学这个贪心的人也好。学医呀学什么东西,一定要有足够大的贪心,要不然的话,得少为足,气量太小的话成就肯定有限。就像我们说的什么叫菩萨,菩萨就要大心众生,什么叫大心,欲望大胸怀也大,所求的也大,这叫大心众生。就像我们古人一样人只分两种人:大人和小人。局量小的叫小人,局量大的叫大人。我们学医就是要追求,就是要做大医。大医做不成,沦落下来了,只能做个小名医,但是你要明白,你要是求医术的话,求不好的话,沦落下来也就是个江湖医生。所以说学医是对自已有交待,学医不是为了治病,学医也不是为了慈悲病人,是为了慈悲自已。行行好吧,自已满心的疑惑,满脑子的烦恼,慈悲慈悲自已,把自已这些东西搞明白,别叫自已继续烦恼下去,继续愚昧无知下去。跟别人没关系。古之学者为已,今之学者为人。现代的人,写东西啊,学东西啊,都是为别人。唉,所以唠唠叨叨地就跟大家讲了这么些。南怀谨先生说,好话呢,都不好听;好听的呢,都是骗人的话。这需要大家具有鉴别的意识。就像有的人跑到我这里来问,治糖尿病用什么方子?我说有糖尿病没有方,他说,到底怎么治?用什么方用什么药?我说这个没法给你讲。大家只有以这条道路来学医的话,我们见面才是同道。是同道的话才会有共同语言。这个时候,才能够怎么样互相去用自已的思维去感应这种病的变化,感应天地万物的变化,然后理清自已的这种状态、这种修行,然后,说话的时候才能口径一致。你说的我能听懂,我说的你也有够感应,就这样。要不然有时候说出来了以后,我说的是这个东西,你理解的可能是另外的。但我今天说的是基础。医学呢,一方面是医道,另一方面又是医术。只是但得本不愁末,得到这个本以后,中医才能够真正的兴盛起来。才会,就像我们古人说的,有一个做学问的人,别人问他说,你现在到什么地步了,还看什么书啊?他说我什么书都不看了,我就坐在这里。叫坐道日进。这种话,古人书中也经常出现。就如说我们学医学,你不需要再看书,你也不需要再去看病,你自然而然就会提高。由于你时时刻刻再感应外在的变化,感应天地的变化,感应自已的变化。这些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你每天就会越来越亲切,越来越与天地合为一体。这个时候你自然对养生之道也越来越明了。然后呢,对身体的变化,对经络的变化也越来越敏感。这叫坐道日进。我们现在所要学的,就是如何坐道。这个时候你再来看书,无非像儿戏一般,嗯,怎么样,怎么回事?非常放松地去分析。就像有人说的,就是晃晃眼睛而已。不是像现在有的同学,哎呀,这本书好方子呀,恨不得一头扎进去。这个方子当成宝贝一样弄回家好好琢磨,嚼他十遍八遍的。当然了,这也是一种刻苦学习的精神。但这只是初级的状态。真正的东西不在书本里面,不在外面,在你自已的心里。当然这话说起来太老套了。对于学佛的人来说,(使人自心为心)的话,很少有人能感应。刚才,有同学说,心静了,则相火完全归位。这不是这么讲的。我们的五脏藏五神,五神里头有一个叫意,其它的是魂魄精神。只有意是主动的分别意识。我们由于意不能安藏导致神气的浮越。所以呢怎么样是清静呢,不去分别:我们眼睛看到一个鲜花,心里不觉得馨香美好;看见残破败落的局面,不觉得萧凉悲观,去厕所看见污秽的东西呢,不觉得恶心厌恶。看见美好的东西,不觉得有亲近、摄取的欲望。这个时候就是一种平常心态,就是一种定力。我们把握住这个心态的话,就叫无分别,这个是修道的第一步。但它还不对,只能初步给大家讲一下,大家知道这样以后叫清静。所以得到了这个以后,脾主意,脾为阴脏,意一定要藏,阴主收藏,阴气不收藏怎么办?已土不收藏,湿土就会四泄,就会外散,外散了以后克伐的就是壬水。为什么古人说,九宫八卦不离壬呢?关键在于保护这一点壬水,肾中一点真阳,坎中一点真火,所以说要收敛已土。而收摄已土呢,作为我们修炼过程中一样,而且作为我们医生来说,为了制约已土,我们可以燥戊土,燥戊土可以达到收藏已土的作用。燥戊土以制癸水,癸水弱了以后,壬水自然就强了。已土主升,藏而后升,已土不得升了以后,导致壬水也不能升。戊土主降,戊土降了以后,癸水才能收藏,这叫土克水。癸水收藏了以后,坎中的一点真阳才能密布。坎中真阳不能(密布)了以后,则能导致相火离位,相火离位了以后,则会产生人体很多种变化。我们对于这种变化一定要知道他是怎么产生的,七情忧扰是因为肝气郁结,是因为木气不达,水寒土湿这是必然的。

易理本质,象数思维(专辑)

所以说,黄芽天魂这是一个大法。在这个大法的基础上,我们要知道寒热阴阳的偏重,然后来调理,叫原火归位。所以在临床上你看很多种病,又怕热,又汗出,又能吃。一个方子下去以后,没了。怕冷了,见凉东西跟见了仇人一样,这就叫相火归位。所以已土不能升你就要升,癸水不能藏你就要藏,所以附子理中汤,四逆汤,这个是可以作为人养生保健久服的一种药。只要你看对了的话,它是可以长服的。有人问有没有养生的药,有啊,附子理中丸。有人说过用阳药会不会激发精化为气,然后导致精气亏耗的这种状态?这就看人了,你如果长期吃这药,你又不能够守已,不能让自已的意识去安分,肯定不行啊。这边不断地用阳去克阴,这边阴气又不断地耗散,这是一种内耗。虽然这样,这还不失为一种方法,这还是一条较为正确的治疗道路。因为现在的处于世间俗世的人们,你不可能要求他们处于一种平静的状态。现在国家领导人就这个素质,他不能够领导社会风气转为一种平静和谐安祥的状态,人民的心情状态每日还处于一种盲目挣扎、争斗的状态。大家不是去追求这个就是去追求那个。白天忙碌了一天,晚上偶尔休闲下来,还想听听五乐五音。而且享受美味的时候又不知道节制,追逐快乐的时候不知道收敛。所以这个社会风气,这种理念不纠正的话,中医永远不能进步。我们要做的是从根本上来纠正。而不做,怎么样,去侍候他们这些人。所以你看有些人,觉得自已有点钱,觉得自已有点势,就说,你把我什么什么给我解决好就行了,怎么怎么样。这种病人来了,我是不会给他们看的。他自已的习气都治不好,自已的习气又摆在那儿,药物治疗也是徒然。不会对他身体有任何作用。融会贯通、游刃有余这句话,我还做不到。我只是对自已的内心,稍微有所了知而矣,对阴阳五行有了一个简单的认知。而这种认知的,是不依外物的,是不依黄帝、歧伯、仲景等等等等,是自已的真知。有了这些以后,用这些去看病,用这些去领悟疾病的变化之道。所认我跟大家说,我学医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很多时间,没有在看医书,看医书只是偶尔的一刹那,看过的东西,到时候自已会去融会惯通,把它们全部理解掉。我不会在脑子里行成任何一个自已所知所学的医学上障碍。有了这个知识,不断地,就像磨刀不误砍柴功啊,这个东西,你有了一分,一放大了就是十分百分的效果。所以说,落到实处是最关键的。黄帝内经、老子、仲景,总归是先行的遗迹,他是他你是你,你真正学到自已身上,学到最后,你与先贤先圣恢恢乎心心相映,你知道他们是什么东西,你知道你理解的这个东西跟他们是一模一样。你能肯定你学的绝对是正确的,跟先贤先圣领悟的是同此一物,初步就是这个。但你这个是要经得起自已的考验的。当然这也是问题。初步是要这样,然后再去考证它。当然了,有了这个以后,当然对于医学来说的话,还是一钱不值的。到底来说,医学还是自成体系。这时候你还得去学内经,还得去学仲景,但是这时候你去学的话,就不一样了。就像一个明眼人,大家一看,就能顺理成章的接受阴阳五行的道理、六经传化的次第。为什么发于阳者七日愈,发于阴者六日愈,自然而然的你就能接受。然后对很多问题你就有自己的思索能力,为什么是这样,你就会自己去思索。这叫正思维,而不是你一开始学习时的那个思维,那叫比量思维。为什么呢?这个人说个这个,那个人说个那个,拿两个东西进行比较,跟你了不相涉,很多东西还是别人的,这个不叫学习。这个叫作做考据、做考证。最可恨的是考古学家,做考据的,他们对知识界没有任何贡献,只能淆乱视听。就像天桥看卖把式的,虽然看过很多卖把式的,但他自己真正有没有功夫?没有。他也可能从旁敲侧击中知道,这个可能练的好,那个可能差一些,但对里面的东西他是全然不知。更有甚者,国家上上下下,提出来,想让西医的乱七八糟的东西来证明中医,这个就不用说了。这股潮流会过去的,会一去不复返的。这些中西医结合的大夫,也会被潮流彻底的抛弃。学医吧,最开始还是要博览群书的。我刚才给大家讲的道理,你要是觉得可行的话,你就去实践中做。关于内心修证、修行方面,是非常深的一门学问。说到这里,有很多东西就不好说了,因为牵扯到各家的人我是非。很多的佛家、道家,他们对这里的理解都是有分歧的。就像学中医的,有温病派,有火神派。所以,如何去澈明其中的道理,就要有一个正确的知见。这个知见是怎么来的?是你自己修证来的。不要以为跟了某某法师,就等于念佛了,就等于什么什么了。为什么念佛?念佛能成佛吗?为什么能成佛?佛是什么样?学道者就要弄个清清楚楚,对自己有个交代。学医也一样。我现在学医只是想对自己有个交代,我觉得对自己还是交代不过去,所以还是要学。直到我自己觉得对自己有个交代了,那时候就放心了。“心中的一钩去掉,一体众生,众生一体”,你又在玩这些文字游戏,真是无聊。这些文字游戏,毫无实意,对学知识一点帮助都没有。我看见这个字就没有这个字。这个心字可以这么写,也可以倒过来写,只要大家认可它就是一个“心”。这个世界间,我们为什么看见树木、楼房、街道等等,这是众生的共业。大家共同认识、共同认可、共同显现出来了,叫共业。你能超脱这个共业,你就能看到别人所看不到的,感觉到别人感觉不到的。但是既生斯世,既然生在这个世界上,共业习气还是非常深重的。超越了这个,有时候就会有种种神通变化表现出来。今天就阴阳,讲了些与医学关系不太大的东西。只是想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人阐明一下,我们医学是非常博大的,它可以有很深的内涵,不要不它看得非常简单浮浅。我们学医是为了做学问,是要整个身心去体会,这是要终其一生来做的,而不是时做时不做,当作你们吃饭的营生,不是这样的。只有终其一生,把它当成一生的东西去体会,去研究,你才可能研究出来。我跟你们说,人是不分悟性的,只要你用全身心的力量去做,都是大根大器,都会最终成就。不像遇见个老和尚,“他有根器,他没根器,这个根器浅,这个根器深。”完全在你,关键在于你自己的发心。学习心态正确了,这时候你的道理马上就会宽敞。心态不正确,心态迎取,想得到一个什么东西,想怎么怎么样。所以我跟你们说,平时我们作人,我们说话,尽量诚直一些,想什么说什么。你可以不说,但你要说,你要做,你要想,最好直白,最好直截了当。这样你内心也就会诚直。你不会骗自己,你看病的时候,你感应事物的时候,你也不会骗自己。这样,你才有一颗诚直的心,有一颗正直的心,那么正面镜子也不会欺骗你。心态迂曲最终想学成医道,那绝不可能,就像煮沙成饭。即使活上几大劫,活上几万年连医道的边都沾不上,因为他本身带着有色的眼镜。你可能想,我的镜子扭曲,那我戴个有色的眼镜,用来弥补一下。那是越涂越乱。大医精诚,要求我们有一颗至诚的心,有一颗真诚的心来应对事物,我们会感受到阴阳的变化,我们会深刻地了解到五行的变化原来是这么直截了当。以一种坦直的心态来应对周围的事情,白天来处理工作方面的事情,晚上睡觉去如此的思维,那么你学医的道路就会坦荡的多。所以过去很多人说,学医首重德性。什么叫首重德性?德性不对,你出不来的。这不像武侠小说说的,有的人功夫非常高,但心境非常迎取歹毒,没有这回事。这是他们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关于我今天讲的五行阴阳大家还有什么问题,我再做一下解答。元旦前可能还会讲几次,只是不会常来了。等元旦后,我书稿基本写完了以后,到时候再给大家继续讲《四圣心源》和《神农本草》,我们一起讨论讨论。可能讲解的方法和思维和以前就有所差别,因为每个人都在进步之中。有人问,脱发的病机是什么?发为血之余。头上这几根草要长好,一定要水分够,萧杀之气不能太足。所以金气不降的话,五行之气,盛则现,和则不现。如果五行金气盛的话,金气就会凸显出来,天下就会行秋令,欲降不得降。所以你要看,燥气是不是一气独盛,肺气是不是郁住了。另外呢,发为血之余,你精血之气是不是足。要看看是逐渐的脱发,还是天生发质就不好,是先天肾气亏虚,还是后天脾胃的问题。这里面就需要你去辨一下。

 

      《周易》“时”的哲学管窥

    被冠之以群经之首的《周易》,是中华民族古代智慧的结晶,它凝聚了中国古代哲人们对宇宙人生的思索,孕育了丰富的中华民族文化,诚可谓大道之源。《周易》的思想博大精深。  

  《四库全书经部易序》说:易道广大,无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以及方外之炉火它蕴涵着丰富变化的哲理,透过神秘的占筮外衣,焕发出具有强大历史穿透力的魅力。《周易》对机变的考察,集中体现于其对时的探讨上。时是《周易》中一个极其重要的观念,历代治易者无不给予充分重视,从不同的角度予以阐发。北宋著名易学家程颐在《二程遗书》(卷十九)中指出:看《易》且要知时。而《周易》正是围绕着对时的探讨,形成了自己的理论,有的学者把《周易》的这种独具特色的哲学品格概括为时的哲学。本文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上,就《周易》之时的哲学意蕴作进一步探讨。《周易》之时不能仅仅理解为一个线形的时间流,更不能理解为一种平面化或决定化的所谓客观规律,它有着更为深刻和充满玄机的内涵,表征的是一种整体的背景或曰境遇。《周易》把整个宇宙纳入时的视野中来考察,则宇宙只是一个大化流行的过程,而这一境遇就是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方式,即一种生存形态的时机化方式。在《周易》看来,天地之间固有不易之常理常道,但一切具体事物都处在不断的变化中。天地之道不易,天地之化日新,天地间的一切具体事物都是一种当下性的境遇性存在,处在不断的流变之中。同时,宇宙人生无不蕴涵着未来变化发展的可能性,《周易》正是通过对当下的宇宙人生及其未来流变的境遇的揭示,以明大易之时,以便明时适变,为人调整自己的行为提供依据。在宇宙大化流行中,作为主体的人如何调整自己,对境遇作出适当的回应,以提高人生的品质,正是《周易》时的哲学关注的核心。《周易》创造了一套由物而象、以象体道的独特的思维方式,这种取象体道的思维方式,把对象作为活动着的整体,并把它置于相互关联的流变系统中加以把握。通过对宇宙人生整体上的考察,总结出宇宙万物变化的情境理论,以象数的方式来透显这一时机化境遇的几微发动。象是易透显义理的特殊方式,《周易》的思想正是通过象表现出来的,故《系辞》说:易也者,象也。变化的义理正是寓于象中。而象有两种:一为卦象,即六十四卦所象征的情境,每一卦都通过对某个或某类事物的描述,以表征宇宙整体动态性的系统过程之一面;其二为爻象,由阴爻(--)和阳爻()两种符号及其位次来表示卦中各爻所象征的某事物的某一状态,从初始到穷极,各不相同。易之时,即易所勾勒的境遇,由于卦的更替和爻的变化而构成了一个流变不已的宇宙大境遇。首先从各卦来看,六十四卦的每一卦,都各自象征着某一事物在特定情境中的产生、发展和变化,六十四卦即为六十四种具体的情境。如乾卦纯由阳爻构成,象征天,喻示刚健气质的动变;坤卦纯由阴爻构成,象征地,喻示柔顺气质的动变,说明在阴阳两种势力的交融中,宇宙整体呈现为动态性的系统过程。乾、坤两卦在《周易》中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如《系辞上传》所言: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现矣。乾坤既成,天地剖判,形成了宇宙万物变化的最大的境遇,同时也构成了万物存在与变化的条件,即乾坤成列,则易立乎其中矣。乾坤毁则无以见易。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乾上坤下构成一个具有特定结构的宇宙整体,万物在其间存在和变化,这是宇宙人生最大的时。乾、坤两卦之外的其余六十二卦也各自体现着不同事物的不同变化状态。从屯卦到未济卦,《周易》向我们概括展示了六十二种时。屯卦象征初生,喻示事物草创之际艰难发展的情况。从屯卦结构来看,下卦为震为动,上卦为坎为险,是动而遇险之象。蒙卦象征蒙昧,喻示事物蒙稚之时启蒙发智的通理。而事物的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所以《周易》中泰、否并举,损、益相随。泰卦象征通泰,经文云:泰,小往大来,吉亨。因为泰卦下体为乾,上体为坤,乾为天为阳,坤为地为阴,阳气上升,阴气下降,阴阳相交则是天地交而万物通也,上下交而其志同也,彖由自然而推及人事。但是无平不陂,无往不复,泰卦九三爻辞已透出由泰变否的预兆了,序卦:泰者,泰也,物不可以终泰也,故受之以否。否卦阳上阴下,阴阳相背,是阴阳不交、天地闭塞而万物不生之象。因为天地不交而万物不通也,上下不交而天下无邦也,所以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小往大来。但是,否卦卦象之中,并不总是坎坷,逆境之中又有转机,故上九爻辞曰:倾否,先否后喜;否终则倾,何可长也。泰、否两卦说明,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顺境之中又会有麻烦,逆境之中也会有偶顺之时,顺境与逆境之间的转换不是机械的,其中有着微妙的几兆。#p#分页标题#e#从乾、坤开辟,到既济和未济,事物经过了各种波折,终于获得成功。朱熹《周易本义》云:既济,事之既成也。既济卦开显的是一种大功告成的情境。但是,如果此时不能慎终如始,则会初吉终乱,所以君子以思患而预防之。既济只是事物发展的一个过程,而不是终点。《周易》认为,流变是永无止境的,随着旧过程的终结,新的过程就会产生,故不以既济卦终,而以未济卦终,正如序卦说:物不可以穷也,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序卦讲:未济,亨。它认为只要慎始慎终,未济能够向既济的方向发展,所以未济也言亨。如果说既济之亨是已然之亨,那么未济之亨就是未然之亨。要实现这个未然之亨,需要具备各种条件,更需主观努力。可见,《周易》以未济卦终,并未简单地将六十四卦教条化为封闭的真理体系,而是以一种开放的心胸面对一个敞开的境遇化世界。《周易》共列举了六十四卦,分别表征六十四种具体的境遇,六十四种时。每一卦都不是各自抽象孤立的,它总是从与其他各卦的相互联系中,象征和透显出整个宇宙人生的大境遇。这个境遇既承载着过去,又涵摄着现在,孕育着未来。《周易》用太极喻示这一境遇: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喻示一种最广大的境遇,从两仪、四象到八卦直至天地万物存在的根本方式都是大极。从《周易》哲学看,自然界是与人生息息相关的处境,人天整体和谐、相互感通而构成一个性情宇宙。这就使得对这个变化无限而又不完全外在于人的宇宙的把握必须一个人主观地投入和感受,具有随机性、不可思议性,故只能体悟,而任何概念化的和分析性的思维方式都具有其局限性。《系辞》引子曰书不尽言,言不尽意,指出《周易》这种时机化的智慧无法用语言表达穷尽。接着设问:然而圣人之意,其不可见乎?那么,圣人的体悟就不能表达了吗?显然不是,《周易》还创造了自己的一套独特的方式来辅助语言透显天机。圣人立象以尽意,设卦以尽情伪,说明圣人将观照宇宙人生境遇所得的体悟通过立象和设卦的意向化的象征方式透显出来。圣人立象设卦的目的,是为了透显宇宙的境遇。《系辞》中说:是故象,圣人有以见天下之赜,以拟诸其形容,象其物宜,是故谓之象。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刚柔相推而生变化。是故吉凶者,失得之象也;悔吝者,忧虞之象也。总之,对《周易》的卦爻象和卦爻辞,都不能作凝固化的理解,而应以其为线索去想像它所开显的这个根本的境遇。易之为书也不可远,为道也屡迁。变动不居,周流六虚,上下无常,刚柔相易,不可为典要,惟变所适。《系辞下传》的这段话,正说明了这个意思。《周易》的每卦都有六爻结合而成。各爻根据阴、阳性质的不同,分别用九、六表示。卦的构成,自下而上,最下爻的位置称作初,顺序而上,为二、三、四、五,最上爻的位置称作上。各爻分别代表了事物在特定的时(卦时)中的某一具体发展阶段。一般说来,初位象征事物的发端、萌芽,主于潜藏勿用;二位象征事物崭露头角,主于适当进取;三位象征事物功业小成,主于慎行防凶;四位象征事物新进高层,主于警惕审时;五位象征事物圆满成功,主于处盛戒盈;上位象征事物发展终尽,主于穷极必反。但是,在各个卦中,由于各爻阴阳性质的不同和位次的差异,又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特殊变化情状。例如阳爻居于阳位(初、三、五),阴爻居于阴位(二、四、上)则是当位,即得其恰当的位置,否则,就是不当位。一般而言,当位象征着合乎当时的具体情境,多能得吉;不当位则多凶。又如得中,《周易》称每卦的二、五位为中,爻位如果处于此两位,则谓得中。而如果阳爻居于阳位五,阴爻居于阴位二,则是中正,是对境遇的最为恰当的回应,尤具善美的发展前途。《周易》爻辞中多有关于吉凶悔吝休咎的判断,但是往往又不下定论,意在指导人们对时给予恰当的回应,以趋吉避凶。可见,《周易》之时不是一种静止不变的状态的接续,时固然是大化流行中某一阶段的状态,但这种状态不是既定的,它既是过去各种可能性的整合,又蕴涵了未来流变的各种可能性,又会因为天地或人为因素的变化而变动,甚至会导致整个变化方向的逆转,如由吉变凶或由凶变吉。《周易》之时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去凝固宇宙人生,而是把它活化在活泼机变的境遇之中。这从其命运观中也可看出来。命,即人的存在,总是处于某些具体的时,即各种具体的境遇中,这就决定了人生中有些东西是人本身无法左右的;但是,这些具体的境遇总是由各种因素构成的(周易用六爻来象征),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自身的态度和行为,正是由于人的存在,才与各种事物发生关系,这种关系把人的存在和事物的存在融合成一个整体的境遇,而这个境遇中任何一个因素的变化都会引起整个境遇的相关变化。这样,人与事物的相关就不再简单地表现为一个决定与被决定的线形联系,而具有了全面撑开的相互影响的在场的品格。把命放在运中来考察,命就不再是一个简单抽象的概念或理念,而具有了鲜活的现实意义和价值;把运放在命上考察,就能直面人的生存的局限。命固然有定,但在不同境遇下又可以有所变化(运);运固然在不断地流变,但是其中又有定(命)。不离命言运,不离运言命,这种定与变的交织与统一,正是《周易》乃至中国哲学的独具特色的命运观。一方面,人的存在的本性(命)就在于它存在的过程(遇)中;另一方面,存在的人所为之存在的命总是我的命而非其他。命和运往返曲折地牵连出一个人与天地(世界)共处的境遇,演绎出中国古代哲学的命运交响曲。《周易》的这一命运观,实际上摧毁了此前流行的命定论。这样,《周易》就把,命纳入了运中,摒弃了人惟命是从的局面,赋予了人在命运中的积极主动的地位,高扬了人文的意义,而这正是易之所以能成为大道之源的根本原因。《周易》对时变哲学的探讨,目的是为人生提供一种指导,以提高生命的品质。正如王弼所说,卦以明时,爻以适变[1],就是要通过卦爻象及卦爻辞来理解宇宙人生不断变化的道理几。《系辞下传》说:几者,动之微,吉凶之先见者也。几就是宇宙大境遇的开显,就是吉凶的预兆,而知几才能随机应变,变通趋时。知几,其神乎君子见机而作,不俟终日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作为主体的人,应趋时而作,根据境遇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动,不可逆时而行。知几就是这样一种活动,它使人摆脱一切现成的既定状态,而进入一个机变和充满灵性的世界,从而成为顶天立地的人,进而与天地构成三才。#p#分页标题#e#社会要顺应大易之时,就要革故鼎新。《彖传革》说: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大矣哉。除旧布新,与时俱进,是顺天应人的恰当举措,故《周易》在《系辞下传》中又说:《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顺应境遇的生生不息动向,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就会赢得各种有利的条件,必将取得成功。人生要顺应大易之时,就要自强不息。《周易》通过对变易的深入探讨,考察当下宇宙人生的情状及其未来流变,根本目的是指导人生。《大象传》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其实,任何真正的哲学无不以解决人生诸问题为最高宗旨,特别是中国哲学,怎样安顿人的生命,历来是其关注的焦点。《周易》指导人既要在形上的精神领域里提升人的精神生命之境界,又能直面现实人生,做出适当回应,使人德业俱进,生命充实完满。《文言传》说:君子进德修业,欲及时也。顺应境遇之势而行,有利于君子进德修业。君子自强不息的努力方向主要有两个:一方面要涵养道德,不断提升自己内在的道德素养;另一方面要建功立业,实现自我,造福社会。即使在非常不利的时机下,《周易》也强调君子要坚持自己的操守,并发挥自己的才智努力改变这种局面,以便蓄势待发,这样才能做到如《彖传艮》中所说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止的目的仍在于行,暂时的止是为了更好地行,因为整个境遇都在生生不息,不利的境遇只会是暂时的。生生不息的大易之时,就是要促使人在现实的环境下不断努力,开创社会人生的美好局面。《周易》的这一时的哲学思想在后来逐渐为各家所吸纳和发展,成为孕育中国文化的重要源头,并融入中华民族的基本精神中,陶铸了我们民族的性格。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周易》之时所揭示的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精神,构成了我们民族精神的基础,是激励中华民族奋发向上、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传统文化管窥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易儒释道四位一体,一派无所不包的大文化气象。心理学本土化,惟有面对中国传统文化这样一个重大课题,别无它途可寻。——题记
   心理学的本土化是历史的必然。正如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经过本土化运作形成中国佛教。现代心理学从哲学中脱胎之后,作为现代科学的一个学科从西方传入中国,完全需要经过本土化运作形成中国心理学。据此,弗洛伊德的心理分析学尤其需要有一个本土化、中国化和民族化的过程。华人心理分析学正是心理分析学本土化的创造性产儿。
    于是,我们追问,中华民族文化究竟是什么,究竟应到如何表述?传统的提法无非是“儒释道三位一体”。然而,我们发现,春秋战国之后形成的儒释道诸学百家争鸣的学术局面,完全是在黄老之学和周易的基础之上形成与发展起来的。
    让我们首先从道家讲起。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始祖,史学家总是以黄老并称,老庄具列。这里讲的黄,就是黄帝;老,就是老子;庄,是庄子。《淮南子·修务训》云:“世俗之人,多贵古而贱今,故为道家,皆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能入说。”司马迁著《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载:“先序今而上至黄帝,学者所共术,大并世盛衰。”意思是说,黄帝乃中国历史上公认的文化共祖,故道家哲学的创始人上溯到黄帝。这种说法,不无道理,但并非一定是史实。倘若此类说法果然成立,那么中国的一切学派均应上溯到黄帝,然而像儒家或佛家并非如是。除了老子的学说上至黄帝之外,像《内经》也上至黄帝,均透露着道家学说的学术特色,与黄帝文化确实一脉相承,从这里可以得到佐证。
   先秦春秋时代,道乃为诸子百家所共同尊崇,是故儒释道一家尚未显著分化。汉唐以降,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佛与道家屈居于非主流文化地位。至于历朝历代内用黄老外示儒术的事实,说明道家与佛家虽屈居非主流地位,却在中国社会各个领域发生实质性地广泛影响。
   至此,让我们继续追问,儒释道诸学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我们知道,老子哲学是中国文化的根基,它洋溢着素朴的唯物论和生动的辩证法。黄老哲学,在治国为政领域的发展,对儒家学说发生重大影响,孔子主动拜老聃为师,曾问礼于老子,问道于老子。儒家学说在与道家学说的对立统一过程中发展起来。道家倡扬依法自然,无为而治;儒家则强调社会规范,仁义道德。然而,历朝历代,内用黄老,外示儒术,可证儒道同源,相生相克,互为表里,推动中国社会历史和谐发展。黄老之学在医学领域的发展,影响到《黄帝内经》,讲求阴阳五行,迎随补泄,辨证施治。道家学说在军事领域的发展,影响到历史上诸如《孙子兵法》之类众多的军事学说。道家学说在宗教领域的发展,被道教尊为经典,形成中国风格的人文宗教。佛教传入中国的当时,同样将菩提译为“道”,和尚称为“道士”。佛教吸收了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禅宗教派。黄老哲学的发展,在魏晋时期出现魏晋玄学。所谓三玄之学,即指周易,老子,庄子。本来是儒者以道解儒,却发展成儒释道三家交游谈玄之风。黄老之学在民间文化的影响不容低估,民间把老子融入神话传说,甚至尊老子为“太上老君”。
   道家哲学可以上溯到黄帝,上溯到周易,包括伏羲八卦和文王八卦。周易并不是一个学派,并不像儒释道诸学那样形成各自的学派;周易是中国古代文化的渊源,周易究其本质实为中国古代最原始的哲学巨著。春秋战国及其之后形成的诸子百家,包括儒家、佛家、道家诸学,无不是在周易的基础之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他们无不将周易作为本门的经典,儒家尤其如此。于是,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史上出现“易儒释道四位一体”的大文化格局与辉煌盛况:易冠其首,儒踞主体,释道张开两翼焉。这就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大格局,大趋势,大气象。
   华人心理分析作为心理学和心理分析学本土化的创造性成果,正是在这样的中华民族悠久的大文化背景下面铸造而成的。

 

    周易象数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影响

 象数思维方式是易学的基本思维方式,是中华思维方式的元点和代表,它不仅决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面貌、特性和走向,而且决定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审美意识及风俗习惯;不仅渗透到最深层面的民族心理结构,而且渗透到外显层面的实用操作技术;不仅影响了中国传统的哲学社会科学,而且影响了中国传统的自然科学各学科。

象数思维方式具有以下特征,并在各自层面影响着中华传统文化。

一、整体性特征——重整体和合,轻个体分析

  整体观念是《周易》最重要的观念之一。《周易》卦爻是一个整体,八卦、六十四卦为两级全息系统。八卦是阴阳二爻三维组合体,六十四卦是阴阳二爻六维组合体。后者六个爻位上二爻为天道、下二爻为地道、中二爻为人道,天地人三才融为一体。卦爻符号模型是事物呈现运动模式,筮法数字模型是事物潜在运动模式,对天地的推演、时间的发展、宇宙阴阳规律的变化作整体模拟,对万事万物的生成、分类、变化、运动作系统描述。六十四卦模式以“六爻”、“六位”关系为基础,以时、位、中、比、应、乘等为原则和标准,给人们提供一个从时间、空间、条件、关系全方位分析问题、认识事物的思维方法。

易道的“一阴一阳”既说明人与自然具有对立性,也说明其具有和谐性、统一性。“刚柔相推而生变化”表示对立面的相互推移、相互转化与相互依存。《易传》提出“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认为不同事物只要同类就可相互感应、相互吸引,如水流湿、火就燥、云从龙、风从虎。反映了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的整体观念。《易传》将“保合太和”看成是“易”的最高理想境界。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的相互对立与和谐、感应与交流被《周易》有机地统一起来,成为《周易》的基本思维理念,开创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整体思维特征。

历代象数学家通过取象思维大大强化了这一特征。汉易象数学家发明的卦气说、爻辰说将天文、物候、节气、时令等要素纳入卦中,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八宫说、纳甲说将阴阳五行、天干地支、人伦等级、月体盈亏等视为一体;乾坤升降、卦变说以卦为本位,通过卦的化生变化,建立起事物之间的普遍联系。宋易象数派通过河洛图式、先天易图式构建世界的整体模式,将天时、地理、动植物、人体、器官、道德伦理、社会制度、历史演变等等统统纳入其中,以说明宇宙万事万物之间是一个相互影响、普遍联系的整体;周敦颐的太极图式将宇宙“太极”与人伦“人极”相联系,从太极—阴阳—五行—万物的宇宙生成论角度,把天地人有机地统一起来,组成一个“太极”整体和谐系统。

象数学家在解《易》中,所采用的取象、取数的方法,正是反映整体思维的特征。卦象、物象作为独立的个体,看似互不关连的,《说卦传》及象数学家把它们有机地联系在一起,建立起卦象与物象、物象与物象之间的普遍联系,把原本复杂纷繁、互不连贯的宇宙万物加以整合,使之简约化、系统化。

象数学家还对整体观思想作过深刻的阐述。如邵雍在《观物外篇》中以“万”与“一”说明万物合则为一体,分则为万物:

十分为百,百分为千,千为分万,犹根之有干,干之有枝,枝之有叶,愈大则愈少,愈细则愈繁,合之斯为一,衍之斯为万。

认为万事万物是逐层分化而来,个体事物的发展是从单纯到复杂,没有止境的,它们之间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犹如根—干—枝—叶,只是“合”与“衍”的区别,所谓“合一衍万”,即是整体思维的反映。

清代方以智提出“细统”说,认为整个宇宙是一个大系统:

有质者皆地,而所以然者皆天,同时皆备,同时浑沦,此统本末也,幽明大小皆交汁为一者也。五行七曜,五方六矩,两端交摄,相制相生,定盘推盘,有几可研,此细本末也。统在细中,有统统,有细统,有统细,有细细,差别不明,则无以开物成务,而释疑辨惑者无从征焉。(《周易时论合编·系辞上》)

认为天地是一个“同时皆备,同时浑沦”的整体,一切大小本末事物都在它的统摄之下,即“统本末”;这一整体的各部分存在差别,又存在相交、相生、相制、相转换的联系,此即“细本末”。整体不脱离个体部分而存在,整体有“统统”和“细统”之别,部分又有“统细”、“细细”之别。在统一的整体中,事物的层次总是统中有细,细中有统,“统”与“细”相互蕴涵。

整体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各层面影响极为深远。就《周易》整体太和观与儒道两家的整体和谐观相比而言,儒家强调“中庸”,偏向于将自然人化;道家强调“混沌”、“素朴”,偏向于将人自然化。而《易》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等感应、对等交流,又不抹煞各自的对立、独立的特性。《周易》“太极”是阴阳整体对待和谐的最高概念,也是象数思维的理性提炼(宋明以后的阴阳鱼“太极图”是太极观的形象写照)。只是在后世的发展中,《易》整体和谐的一面被强化,而独立、对待的一面被弱化。董仲舒强调“大一统”思想,经后代统治者的大力宣传,“大一统”思维方式成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主干。随着大一统思维的不断深化,“太极”被视为至尊的“一”,世界万物起源于“一”,全国定于一尊,就是皇帝,这种思维方式在调和矛盾、巩固民族团结、稳定国家政治、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并促进统一、防止并结束分裂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同时民众的斗争性、独立性被遏制,迎合或促成了封建君主专制,形成了一元化政治结构。

整体、求同的思维偏向,重视主体作用,对问题的探讨往往从内因、主体出发,只求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适应、协调、缺乏对外部世界的改造、发展。形成内向、忍让、依赖的民族性格,如安分守己,逆来顺受、保守退让、模棱两可,缺乏独立、竞争、果断、直率。只求“随大流”,个性、主体意志被削弱甚至泯灭。

就对传统科技的影响而言,在中医学中表现最为突出。中医素有“人体小宇宙,宇宙大人体”之认识。作为中医理论圭臬的《黄帝内经》不仅将人体内脏看成是一个有机的整体,而且将人与宇宙自然看成是一个相互感应、相互影响的大系统。其“五运六气”说认为气候的变化及人所处的地理环境对人体的健康和疾病有重大影响。《内经》提出的藏象学说、病因病机学说、诊断辨证学说等无一不是建立在以阴阳五行为代表的整体思维模式基础之上。另如王充《论衡》依整体观感应论解释磁石引针,张衡在易学感应论启发下发明候风地动仪,等等。当然整体性思维也给科技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那就是在关注整体、关系的同时、往往忽视对个体、局部、构成元素的细节、深层的研究,致使分析科学不够发达。

上述影响虽不仅仅是《周易》及其象数学派所造成的,但象数整体思维尤其是阴阳五行观念却是其重要的深层原因之一。

二、功能性特征——重功能关系,轻形体结构

  所谓“功能”,指物体外部表现出来的性能和作用。功能原则是《易传》提出来的。《系辞传》在论爻位的功能时用了“功”字,(《系辞传下》曰:“二与四同功而异位”、“三与五同功而异位”。)又称为“德行”。《说卦传》从功能原则出发,论述八卦所象征的八大自然物,乾天为刚健不息,坤地为顺天而行,震雷为振动,巽风为散入,坎水为陷险,离火为灼丽,艮山为静止,兑泽为喜悦。义理学派依此阐发义理,一般不论及物理。象数学派依此研究事物之理、研究事物动态属性及其相互关系。汉代象数学派将五行引入易学,以五行解说卦爻象与卦爻辞。“五行”亦由一个实体概念转变为一个功能概念,水、火、木、金、土分别表示润下、炎上、曲直、从革、稼穑五种功能群。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法则也就是功能群之间的关系原则。汉象数学家一经将卦爻与五行相结合,则使战国邹衍阴阳五行学说得以发展,也使功能性原则更加系统地得以贯彻。

功能是可以感知的、外现的,象数学派的取象即是依此原则。如离有炎上、外照的功能,所以火、日、电等皆归为离“类”,离即是这一组功能群(“类”)的代称。八卦可视为八组功能群。如虞翻解释蒙卦象辞“山下出泉,蒙。君子以果行育德”曰:“艮为山,震为出,坎泉流出,故山下出泉。君子谓二,艮为果,震为行,育养也。二至上有颐养象,故以果行育德也。蒙卦为上艮下坎,下互卦为震,虞氏以艮为山,又为果;以震为出,又为行,为育养。主要是从功能出发的,艮有静止功能,故为山、为果;震有运动功能,故为出,为行,为育养。

  历代象数学派所依据的象数模型实际上是一种动态功能模型,无论是取象方法还是取数方法,都是以动态、功能的一致性为条件的。只要功能相同,即使是结构不同、形态不同也可归为同类。这种思维观念对中国文化尤其是科学技术影响深远。

中国传统医学以表示行为功能的动态形象为本位,以形体器官和物质结构为辅从,将人体生理、病理的一切“象”都归属为阴阳两大类。中医五脏六腑、十二经络都是依据功能、动态思想建构的。如“左肝右肺”,显然与实体结构不符,但却与肝主升、肺主降的属性相符,也与河洛八卦左为震木为肝、右为兑金为肺的功能模型相符。

中国古天文四象二十八宿的排列、星移斗转的周期,古地理分野坐标系统,历法物候阴阳变化节律,古乐律律吕损益的法则,等等,都是遵循易学象数的动态、功能模型。

象数功能模型的代表是阴阳五行模型。阴阳五行不仅是中国古代自然观的核心,也是传统科技的理论基础和理想框架。从汉代开始的哲学家和科学家都以阴阳五行之气为七大元素(“阴阳五行”被周敦颐《太极图说》称为“二五之精”。)并以此解释世界的形成及其物质结构。古代天文学、气象学、化学、物理学、地质学、医学等均受其影响。如开古化学先河的炼丹术典籍《周易参同契》即依铅汞和水火的性能说明丹药的炼养与形成,称汞性为阳,铅性为阴,汞遇火而升华,铅遇火流为液体,二物融合为一体,即“覆冒阴阳之道”。说明阴阳五行七种元素各有自己的功能,天地万物因禀受其性能的程度不同而显现为千差万别的事物。铅禀受阴水的性能而为铅,汞禀受阳火的性能而为汞。两者的化合又产生新的物体即丹药,此为“性情自然”。中医对人体的考查则完全是建构在阴阳五行功能模型之上的(拙文《论中医思维及其走向》、《生命的“二体三用”模型》对此作了探讨,分别载《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1996年第4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年第1期。)就脏象学说而言,五脏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中肝为木、肺为金、心为火、肾为水、脾为土,其中心肺为阳,脾肾为阴,心为阳中之阳,肾为阴中之阴。(《内经》对五脏配阴阳说法不一,主要记载见《素问》的《金匮真言论》、《六节藏象论》,《灵枢·九针十二原》以及《甲乙经》、《太素》、《类经》等。)依据五行功能建立了五脏六腑之间的生克、制化、乘侮、胜复的联系,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病理状况,并决定药物和针灸治疗。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医生命科学就是以阴阳五行为基础的人体功能学。

  作为物理学家的方以智依据阴阳五行功能原则研究物质现象及变化规律。认为天地万物由阴阳五行之气所构成,物质现象的变化是由于各自所禀受的五行之气所构成,物质现象的变化是由于各自秉受的五气功能相互作用的结果,并指出中国的五行说优于西方气、土、水、火的“四大”说。(参见方以智《周易时论合编·图象几表·两间质约》、《物理小识》中的《气论》、《四行五行》等篇。)

  功能性原则是我国古代自然观核心,由于象数学家、科学家(不少象数学家又是著名的科学家)的努力,终于形成了我国以功能论、气论为特征的传统科学体系。从而与西方原子结构论科学传统大有异趣象数思维重动态、重功能的倾向,又导致轻结构、轻静态的偏差,致使中华文化形成重道轻器、重神轻形的基本格局。对中国科技造成的负面影响则是实证、实测科学不发达,分析科学不发达。

三、形象性特征——重感性形象,轻抽象本质

  《周易·系辞传》提出“设卦观象”“立象尽意”的原则,并说明“观象制器”的方法。“象”是《周易》最重要的范畴,它既指卦象,又指物象,物象中既有有形状可见的“形”(或称为“器”——“形而下者谓之器”),又有无形状可见但却可以感受的“象”。卦象、可见之物象与可感之物象,可统称为“形象”。如上文所述,此形象不同于艺术活动中的形象,不带情感色彩;此形象思维也不同于艺术形象思维,不是以事物形象为思维放射源。如“观象制器”即认为古代圣人发明器物是依据卦象的结果,卦象成了思维的放射源。卦象还是“尽意”、“类情”的出发点。《说卦传》在八卦之形象下类推出各种相关的物象。

 在象数学家看来,卦象、物象是统一的双重形象。在解《易》过程中,首先从形象出发,企图建立起卦爻象与物象之间的必然联系,以证明卦爻辞完全是从物象出发的,是对卦爻象的说明。如象数学家解释谦卦象辞“谦,亨。天道下济而光明,地道卑而上行,天道亏盈而益谦,地道变盈而流谦,鬼神害盈而福谦,人道恶盈而为谦”:

  艮,山;坤,地。山至高,地至卑,以至高下至卑,故曰谦也。(《九家易》注)

  乾来之坤,故下济。阴去为离,阳来成坎,日月之象,故光明也。(荀爽注)

  若日中则昊,月满则亏。损有余以补不足,天之道也。(崔憬注)

  坤为鬼害,乾为神福,故鬼神害盈而福谦也……乾为好,为人,坤为恶也,故

  人道恶盈。从上之三,故好谦矣。(虞翻注)

以上注释均见唐代李鼎祚《周易集解·谦》。从这些解释中可看出“象”的重要作用。谦卦由下坤下艮组成,象数学家从该卦中分化出乾卦(坤的旁通卦)、坎卦(谦的下互卦)、离卦(坎的旁通卦),这样一共就得到五个卦象,然后从这五个卦象中得到了山、地、天、日、月、水、鬼、神等物象,再从这些物象中引申出高卑,下济、光明、盈亏、好恶等功能意义。这样一来经传文就得到解释了。

宋代象数学家同样也是从“象”出发,但此时的“象”主要指河图洛书、先天图、太极图等“图象”。这些“图象”被用来阐述宇宙万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象”是一种直观的、感性的、经验的综合体。从现象出发、从现象出发探讨事物规律、重视现象,也是中国文化及科技的特色之一。古代科学家提出了观察、测验自然现象的方法。如沈括在《梦溪笔谈·象数》中提出“测验”说,李时珍《本草纲目》提出“采视”、“试验”说,张介宾《类经附翼·医易义》提出“验象”说,方以智《物理小识》提出“质测”、“通几”说。可见“象”是中国科技思维的出发点和研究对象。《黄帝内经》不仅有《六节藏象论》、《阴阳应象大论》等以“象”命名的专论,而且最重要的是“象”是其反映内脏本质的外部征象和建构人体生命理论的重要方法。中医理论的核心是“藏象”学说,“象”即现象,“藏”即藏于胸腔内的内在器官,“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张介宾《类经·藏象第二》)。藏象学说即是基于内在形质而通过观察外部征象来研究人体的生理、病理活动规律及其内外环境相互联系的理论。此外中医的诊断学说、辨证学说、病因病机学说等均离不开“象”,以至有人称中医为“唯象医学”。

由于过分强调形象、现象的作用,因而在汉、宋时代对事物本质及结构的研究就显得相对薄弱。这种局面到了明代才开始有所改观。明代科学家将程朱的“格物穷理”引向探讨“物理”的道路。以观察物象为“穷理”的前提,以探求物理为“格物”的目的。开始注重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构成方式和变化规律。

  以形象作为思维过程媒介的形象思维,由于它不脱离整体形象去认识事物,关注事物与事物之间的横向的联系,因而展现的是宇宙万物的整体。虽然不能说中国传统科学是不研究本质规律的直观、经验科学,但重视形象经验,重视横向联系,忽略形体结构,忽略纵向探讨,却是中国传统科学的总体特色。这与功能性、整体性特征又是一致的。“形象”往往是功能的、动态的、整体的表象。综合地看,中国传统科学是一种重视形象、功能、整体而轻视本质、结构、分析的科学。

四、变易性特征——重循环变易,轻创新求异

  变易是《周易》的最基本观念。“周”、“易”二字可理解为“周环、循环”与“变化、运动”。《周易》可看成是专论宇宙万物周环变易规律的著作。六十四卦是一个从乾、坤开始到既济、未济结束的变易周期。“未济”表示下一个变易周期的开始。如此运动变化,循环不已。

  《周易》文字系统在对卦爻符号的解释中,明确提出周环变易的观点,如《易经》泰卦九三爻辞:“无平不陂,无往不复。”复卦卦辞:“反复其道,七日来复。”《易传》则反复强调:“一阖一辟谓之变,往来不穷谓之通。”“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变动不居,周流六虚。”《系辞传》还列举日月往来、寒暑往来的例子,说明“往者屈也,来者信(伸)也。屈信(伸)相感而利生焉”。《易传》将六十四卦的变易规律归结为阴阳二元相反、相对、相摩、相荡的交互作用,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命题。

  象数学派通过“卦变”说强化了这一观念。汉易象数学发明了之卦、升降、旁通、往来消息、互体等卦变体例。如虞翻卦变说,以乾坤父母卦变为六子卦,以十二消息卦变为五十二杂卦。后者分为一阴一阳、二阴二阳、三阴三阳、四阴四阳各类,每类的其他卦皆是该类消息卦爻象互易的结果,其体例皆以阴阳两爻互易,主变动者止于一爻。就卦变图而言,有代表性的还有李之才卦变图、朱熹卦变图、俞琰卦变图,而以俞氏卦变图最为合理,此图以乾、坤、离、坎四卦居中,由乾坤两卦上下升降而变出其余六十卦。乾卦一阴生至五阴生的过程即是坤卦一阳生至五阳生的过程。一卦六爻,一阳则五阴,五阴则一阳,余可类推。

  卦变说将卦象看成一个相互变化、相互生成的序列,启发人们从变化角度掌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过程。卦变说还告诉人们物极则反、循环往复的道理。在十二消息卦中,阳爻生长(阴爻消退)到极点时就会走向反面,即阴爻开始生长(阳爻消退),而到阴爻生长到极点时,又转向阳爻的生长。如此循环不已。

  变易观及循环周期观对中国科技影响重大。仅就象数学家的科学成就而言,汉易中的卦气说,以六十四卦阴阳爻象的相互变易过程说明一年节气、物候的变化周期。其中以十二消息卦代表十二个月,从复卦十一月阳生,到乾卦四月阳气极盛,转为卦五月一阴生,至坤卦十月阴气全盛。说明一年寒暖(阴阳)二气的交相推移过程。邵雍反对天体永恒不变说,依先天六十四卦运行规律,表达天体运行的周期观念进而描述宇宙万物生灭成毁的循环周期。张介宾以易学变易观解释中医原理,认为人体脏腑经络功能按五行生克法则构成一循环过程,而且生克互相包涵,构成各器官的动态平衡。方以智《物理小识》认为气、声、风、光、形,都可以转化。气是本原,“气”本身是“不坏”的,气旋转则为风、振动则为声、聚发则为光、凝固则为形,彼此之间“相互转应”,无始无终。

循环变易观将物质看成是动态可变的,变化的形式是盈虚消长循环往复的,变化的根源是阴阳两种对立性能的相互作用。这种观点对整个宇宙宏观世界来说是基本合理的,整个宇宙存在永恒的大循环,而各种物体也存在暂时的小循环。这种循环是以阴阳象数的对立转化为基础的,包含着不断变化、“革故鼎新”的进步思想。同时也增强了中华文化前后承接的亲和力和稳定性。其负面影响是过分强调了循环,轻视创新发展,将循环看成是运动的唯一形式而看不见其他形式(如直线形式、非升降形式等)。缺乏历史进化发展观念,从某种程度上维持了封建社会的统治秩序(如三纲、五常的永恒性)。致使中化民族沿袭因循、模仿、重复的习惯思路,缺乏创造、创新精神,缺乏应有的活力,缺乏否定意识,造成了社会发展的缓慢,甚至倒退。

  易学象数思维对中化文化的影响是深层次的,也是复杂的。如何整饬、修正象数思维的偏差,是中华文化“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中医象数思维与原始思维

  原始思维是以意象为基本要素,以主体、对象 和观念的三维混同为其特殊机制,在感性直观的基 础上,主要以自我体验的模式释解外部客观世界,并通过类比互渗、联想与想象将意象整合为一种有序的整体系统的一种思维方式,具有表象性、意象性、具体性、集体性、拟人性、神秘性、潜逻辑性等特征。众所周知,象数思维是《周易》特有的一种思维方式,它主要通过事物之间“象”和“数”的联系来解释客观世界此事物与彼事物的联系。中医学在总结医疗实践经验,建构理论体系时,明显地受到了《周易》象数思维的影响 [ 1 ] 。在这种思维方式中, “象”与“数”本身就是统一的, “数”中有“象”, “象”中含“数”,二者可以相互转换。这种象数相关的思想,应是对原始观念的一种承传。在原始时代,人类还不能把数从所数的事物中抽象出来;在文明时代之初的相当长的一段时期中,抽象的数的观念虽然已经形成,但人们往往还是习惯于把数跟与这些数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来理解它的意义,正如布留尔所说: “每当他想到作为数的数时,他就必然把它与那些属于这些数的、而且由于同样神秘的互渗而正是属于这一个数的什么神秘的性质和意义一起来想象。数及其名称同是这些互渗的媒介。” [2 ] 在他们看来,物质世界必然表现为某种数,物与数 之间具有内在的联系, 因而只要是相同的数, 其“象”也相同,其所代表的物质也必然具有内在的联系。特别是十以内的常数,在战国秦汉时代,已经与一些基本物质之间形成了较为固定的联系模式,或者说构成了集体表象。如一,代表天,或被认为是生成天地的“太一”: 二,象征天地或阴阳、乾坤,或以序数代表地;三,象征天地人,或代表人:四,象 征四时; 五, 象征五行、五音等; 六,象征六律或六气;七,象征七曜或七星;八,代表八风或八方: 九,代表九州、九野或九天:十,代表十日等等。中医理论的建构,也常常借用象数原始思维的方式。如《灵枢? 邪客》论述人体的形态结构说:“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天有日月,人有两目。地有九州,人有九窍。天有风雨,人有喜怒。天有雷电,人有音声。天有四时,人有四肢。天有五音,人有五脏。天有六律,人有六腑。天有冬夏,人有寒热。天有十日,人有手十指。辰有十二,人有足十指,茎垂以应之;女子不足二节,以抱人形。天有阴阳,人有夫妻。岁有三百六十五日,人有三百六十节。地有高山,人有肩膝。地有深谷, 人有腋月国 。地有十二经水,人有十二经脉。地有泉脉,人有卫 气。地有草 艹 冥,人有毫毛。天有昼夜, 人有卧起。天有列星,人有牙齿。地有小山,人有小节。地有 山石,人有高骨。地有林木,人有募筋。地有聚邑,人有月肉。岁有十二月,人有十二节。地有四时 不生草,人有无子。此人与天地相应者也。”不仅《内经》有此认识,与《内经》同时代的著作也有论述。如《淮南子? 精神训》说:“夫精神者,所受于天也,而形体者,所禀于地也。故曰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故头之圆也象天,足之方也象地。天有四时、五行、九解(当指九天) 、三百六十六日,人亦有四肢、五脏、九窍、三百六十六节。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气,肝为风, 肾为雨, 脾为雷, 以与天地相参也, 而心为之主。 是故耳目者,日月也;血气者,风雨也。”其中既有 通过“数”来联系的, 也有的是据“象”而联系的。《淮南子? 地形训》尚对人类以及动物的胚胎发育采用象数来解释:“天一地二人三,三三而九。九九八十一,一主日,日数十,日主人,人故十月而生。八九七十二,二主偶,偶以承奇,奇主辰,辰主月,月主马,马故十二月而生。七九六十三, 三主斗, 斗主犬,犬故三月而生。六九五十四,四主时,时主彘,彘故四月而生。五九四十五,五主音,音主猿,猿故五月而生。四九三十六,六主律,律主麋鹿,麋鹿故六月而生。三九二十七,七主星,星主虎,虎故七月而生。二九十八,八主风,风主虫,虫故八月而化。”这里通过一连串的联系, 把多种动物的孕育期与“九”之数联系起来,而“九”之数又是由“天一地二人三”之“三”的自乘获得的。这样一来,各种动物的孕育期似乎都与天、地、人联系在一起了。其目的是想通过数的变化来说明各种动物胚胎的孕育周期是由数所象征的大自然的联系感应来决定的, 最终是为了说明人类十月而生规律和天地万物同一,是天人合一观的另一种体现。李约瑟认为这种理论富有浓厚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的气味,也许可以称之为“象数学”的发展” [ 3 ] 。另外, 《内经》认为“天地之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 《素问? 三部九候论》) ,并以此来说明有关诊断、治疗乃至针具的制作等问题。如《素问? 三部九候论》论三部九候诊法云:“一者天, 二者地,三者人,因而三之,三三者九,以应九野。故人有三部, 部有三候,以决死生,以处百病,以调虚实,而除邪 疾……三部者, 各有天, 各有地,各有人。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 为九野, 九野为九脏。故神脏五, 形脏四,合为九脏。”这里“三”以及它的自乘积“九”作为模式数字,即蕴涵着原始宇宙观和原始哲学观念,诊法的三部九候以及人体九脏的构成,通过数的中介,而达到 与天地人以及九野的统一。同时,“九”作为“天地之至数”,也获得极大的神秘性,诚如汉代王逸《九 辨章句》所云:“九者,阳之数,道之纲纪也。故天有九星,以正机衡;地有九州,以成万邦;人有九窍,以通精明。”《内经》并运用十以内的常数与一些基本事物之间的固定联系模式,作为论理的依据,如《素问? 针解》论“九针上应天地四时阴阳”说:“夫一天、二地、三人、四时、五音、六律、七星、八风、九野,身形亦应之。针各有所宜,故曰九针。人皮应天,人肉应地,人脉应人,人筋应时,人声应音,人阴阳合气应律,人齿面目应星,人出入气应风,人九窍三百六十五络应野。故一针皮, 二针肉, 三针脉, 四针筋,五针骨,六针调阴阳,七针益精,八针除风,九针通九窍,除三百六十五节气,此之谓各有所主也。” 《灵枢? 九针论》则进一步论述说: “九针者,天地之大数也,始于一而终于九。故曰一以法天,二以法地,三以法人,四以法时,五以法音,六以法律,七以法星,八以法风,九以法野……夫圣人之起,天地之数也,一而九之,故以立九野。九而九之,九九八十一,以起黄钟数焉。以针应数也,一者,天也;天者,阳也;五脏以应天者肺,肺者,五脏六腑之盖也;皮者,肺之合也,人之阳也。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令无得深入而阳气出。二者,地也;人之所以应土者,肉也。故为之治针,必其身而员其末,令无得伤肉分,伤则气得竭。三者,人也; 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故为之治针,必大其身而员 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 以致其气, 令邪气出。四者,时也;时者,四时八风之客于经络之中,为瘤病者也。故为之治针,必其身而锋其末,令可以泻热出血而痼病竭。五者,音也;音者,冬夏之分,分于子午,阴与阳别,寒与热争,两气相搏,合为痈脓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其末如剑锋,可以取大脓。六者,律也;律者,调阴阳四时而合十二经脉,虚邪客于经络而为暴痹者也。故为之治针,必令尖如毫,且员且锐,中身微大,以取暴气。七者,星也;星者,人之七窍,邪之所客于经而为痛痹,舍于经络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蚊虻喙,静以徐往,微以久留,正气因之,真邪俱往,出针而养者也。八者,风也;风者, 人之股肱八节也。八止之虚风, 八风伤人,内舍于骨解腰脊节腠理之间,为深痹也。故为 之治针, 必长其身, 锋其末,可以取深邪远痹。九者,野也;野者,人之节解皮肤之间也。淫邪流溢于身,如风水之状,而溜不能过于机关大节者也。故为之治针,令尖如挺,其锋微员,以取大气之不能过于关节者也。”上述论述,充分反映了以数为中介的原始思维的特点。象数思维中以“象”为中介的模式,又常常与巫 术思维中的“相似律”、“接触律”有关。这种思维逻辑认为,某种物品被人服食、佩带、涂敷之后,该物品固有的性状、特征、功能,也将一起转移或传染到人的身上。如《淮南子? 地形训》云: “土地各以其类生人。是故山气多男,泽气多女;障气多喑,风气多 聋;林气多癃, 木气多伛; 岸下气多肿, 石气多力,险阻气多瘿,暑气多夭,寒气多寿;谷气多痹,邱气多狂,衍气多仁,陵气多贪;轻土多利,重土多迟;清水音小,浊水音大,湍水人轻,迟水人重;中土多圣人。皆象其气,皆应其类……是故坚土人刚,弱土人肥(当作‘脆’) ,垆土人大,沙土人细,息土人美, 牦土人丑。食水者善游能寒,食土者无心而慧,食 木者多力而,食草者善走而愚,食叶者有丝而蛾,食肉者勇敢而悍,食气者神明而寿,食谷者知慧而夭。”这里主要论述居住环境、饮食对人的体质和健康状况以及动物特性的影响,其中具有强烈的联想或象征色彩,基本上出于以简单表面类比为原则的原始思维。这种观念也促使原始人借助外物来增强自己的力量,或借以消除疾病,或禳解被认为将遭受的祸殃。这个原理直接导致了采用药物治病和食物禁忌行为的产生。如《本草纲目》卷五十一引刘完素云: “鼠善穿而用以治疮瘘者,因其性而为 用也。”引《肘后》云:“治鼠瘘核肿,或已溃出脓血者,取猫肉如常作羹,空心食之,云补传之法也。”而且记载猫的头骨、脑、眼睛、舌、皮毛、屎等都可用于治疗鼠瘘瘰疬,其取意于猫能制鼠。鸬鹚有时口含幼雏, 《本草纲目》卷四十七引《本草拾遗》误以为: “此鸟胎生,从口出,如兔吐儿,故产妇执之易生。”《医心方》卷七引《千金方》和《本草拾遗》认为,龟鳖之头和蜗牛之身很容易缩入甲壳中,于是被用来治疗脱肛。卷二十三引《小品方》,将首尾完整的蛇蜕盛于绢囊绕在产妇的腰以上以防止难产,是因为蛇蜕皮的现象与胎儿从母体中生出来的现象相似。上述用药治病之法,均反映了原始药物得以被人采用的最基本的动机。在一定的条件下采集加工的药物将赋予跟这些条件相关的功能,既是巫术思维的一个原则,也是传统医药学的一个原则。列维? 布留尔指出: 在原始人看来, “药物的疗效通常都决定于许多条件”,药物的采集“必须是一定的人,在一定的时刻,念着一定的咒语,借助一定的工具,逢一定的月相, 等等;不如此, 药将无效” [ 4 ] 。如《本草纲目》卷五载:治疗妇女无子,于立春日“夫妇各饮雨水一杯, 还房有孕,盖亦取其资始发育万物之义也”。又《本草纲目》卷五引孙思邈云:“江水流泉远涉,顺势归海,不逆上流,用以治头,必归于下。”《内经》半夏秫 米汤, “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 《灵枢? 邪客》) 。汤液醪醴的制作, “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 《素问? 汤液醪醴论》)。其意均与此相似。后世医家并将这种观点应用于对植物根块不同部位功效的认识, 如《本草纲目》卷一引张元素说:“凡药根之在土中者,中半以上,气脉之上行也,以生苗者为根;中半以下,气脉之下行也,以入土者为梢。病在中焦与上焦者用根,在下焦者用梢,根升梢降。人之身半以上,天之阳也,用头;中焦用身;身半以下,地之阴也,用梢。乃述类象形者也。”由此可以说明,古人通过基本上并不科学的联想推理而尝试采用种种被认为有作用的药物和治疗手段,然后经过一代代人的医疗实践的检验而总结出确有疗效的药物和医方,这恐怕是医药起源和发展的基本途径。

 

   《黄帝内经》象数思维模式

   本文在总结人类一般思维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黄帝内经》思维模式形成的社会、文化背景进行了分析,说明《黄帝内经》思维模式的产生不能脱离人类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与《黄帝内经》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知识总量积累、民族文化结构等密切相关。阴阳家是活跃于战国末期比较有影响的学术流派,代表人物是齐国稷下学者邹衍,从谈天到论人是其最主要的学术观点。虽然其代表著作没有被完整地保存下来,但是其学术观点和学术思想却散见于《吕氏春秋》、《论六家要旨》、《淮南子》《春秋繁露》等各家的著作当中,表明阴阳家的学术主张为各家所吸收和利用。作为医家之宗的《黄帝内经》同样吸收了阴阳家的一部分学术观点,如应同论思想、顺天守时观点和对事物进行横向归类的方法,在《黄帝内经》中被普遍吸收和利用,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的基本观点,并作为一种基本的思维模式论述医学道理,建构了四时五藏阴阳的基本医学模式。《易经》号称群经之首,在中国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易经》的基础是八卦,分别代表八类象征性事物,实属远古初民观察、领悟和推测事物未来趋势的一种方法。《易传》在解释《易经》时初步提出了一套象数原理,以取象、运数为思维方法对事物和现象进行推衍,并从象数两个方面揭示事物变化的法则。“参伍以变,错综其数。通其变,遂成天下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全面概括了《周易》的象数思维、变异思维、相成思维的基本原理。象数思维体系的基本符号是阴爻和阳爻,基本概念是阴阳,《黄帝内经》直接将阴阳思维作为自己的主要思维模式,用以说明和解释人身及天地自然之理,并借助其变异思维和相成思维原理构建了整体衡动的思维模式。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术流派之一,其肇端于老子及其所著的《道德经》,是以“道”为其学说宗旨的学派。其主要观点是道气论、无为观以及辩证思维。《黄帝内经》中的天人观、生命观、养生观、疾病观等,无不显示着浓厚的道家色彩,其中反复出现的“道”、“一”、“虚”、“静”等字,似仍保持着老庄之学的原义,并为《黄帝内经》构建了“道气合一”的思维模式;其“自然无为”因顺自然的思想为《黄帝内经》顺势思维提供了思路;尤其是辩证法思想直接指导《黄帝内经》构建了自己辩证思维体系。儒家是以孔子为宗师的学派,至战国时期已发展成一个影响较大的“显学”。其中庸观、重礼治思想在中国哲学和文化史中始终占有重要的地位。儒与医研究的主体都是人,只不过儒研究的是人的社会属性,医研究的是人的自然属性。《黄帝内经》全面继承和接受了儒家的中庸思想,直接提出:“和本曰和”的中庸思想主张,形成了以阴阳平衡为代表的中和思维模式。儒家重礼治思想的实质是等级思想,《内经》不仅直接将社会的官职用于说明人体不同脏腑的作用而提出了十二官理论,并且在解释和说明人体生命现象时还充分体现了层次性原理。九宫图是秦汉时期的九宫占术收入到《灵枢·九宫八风》中的九宫模式数图,很显然是古人遗留而保存在《黄帝内经》中的内容。九宫图及其数字的排列顺序与洛书完全一致。图中确定了九宫的名称,再把九宫格与后天八卦、节气、方位、数结合。以中宫(太一即北极星)为核心,观察气象变化以预测疾病,提出九宫八风的理论。通过对九宫图所示内容的理解可以明确其对《黄帝内经》数思维模式建构的重大作用。另外《黄帝内经》受惠施,公孙龙名家名实思想的影响,认为天地之气化生万物的名称,要根据其形态来命名,故提出“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名家的名实又有“在形象之内”与“在形象之外”的区别,名家的这种超乎形象的思维应该是《黄帝内经》“夫大则无外,小则无内。”形上思维的本源之一。以孙武、吴起、孙膑为代表的兵家对《黄帝内经》思维模式也产生一定的影响,其中以自然无穷变化说明兵法之无常道,以及避实就虚的军事思想都直接引入到医学领域,提出“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兵法》曰:无迎逢逢之气,无击堂堂之阵。刺法日:无刺熇熇之热,无刺漉漉之汗,无刺浑浑之脉,无刺病与脉相逆者。”作为确立治则治法的一种基本思维模式无疑是受到兵家的启迪和影响。象思维模式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导思维模式,也是《黄帝内经》的主导思维模式。文中归纳了象以及象思维的含义,明确了象思维具有形象直观性、功能动态性、模糊整体性、多维多样性等特点,其采用的基本方法是观象、取象、意象、想象、联想等。《黄帝内经》应用古代阴阳、五行观念构建了自己的理论体系,自然也就全面继承了阴阳五行的取象性,并运用这种思维模式认识和推演与人体生命相关的所有事物和现象,从而建立了具有自身学科特点的以象为推演和说理工具的学术体系。如在阴阳模式下不仅提出了一阴一阳和太少思维模式,还创建了具有自身特点的三阴三阳模式,以及阴阳藏象模式。在五行模式下不仅全面接受了五行归类方法和五行生克的基本模式,同时创建了能够反映医学特点的制化胜复模式,特别是依据阴阳五行理论模式建立起来的藏象体系和经络体系,均是在对天地自然之“象”和社会人身之“象”观察和认知的前提下,运用远取诸物,类比人身;近取诸身,“司外揣内”或“司内揣外”的方式完成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黄帝内经》理论体系的构建是在象思维模式下完成的。数思维模式是运用具有特定意义的“数”进行类比推衍的一种固定的程式。数不仅用于表示事物的量,而且在中国古代的先贤那里也为数赋予了特定的含义,并与某些事物的“象”相对应。因此,这里说的数思维不是纯粹数学意义上的运算思维,而是代表了某种事物,并与其他事物相关联的一种思维形式,从本质上说是对事物认识的另一种思维形式。《黄帝内经》对数的使用也相当的普遍,即使用具体直观计量、定量的“数量”之数,也使用定性、标象的“运衍”之数。而作为一种思维模式则主要使用的是标象的定性之数。文中归纳了数及其数思维的含义,并提出“数”在古代还有一种特殊的表示法,即干支代数法。明确了数思维具有规定性、取象性、定量性、系统性等特点;其采用的方法主要是运数法、序数法、计量法、指代法等。本文对《黄帝内经》的数进行了全面的梳理,认为“数”是《黄帝内经》的重要内容,特别是十以内的数,已经与某些事物间形成了固定的联系模式,用以作为数思维的基本论据。本人将其归纳为单一数思维和复合数思维两种模式。单一数思维中道气合一模式,反映了一元论思想,即“一”在中国文化中是万物之本,万象之根,在《黄帝内经》中体现了万物的本原、原始、数之始,并包含在道、气、太一等概念中。二元对待模式体现了“二”与“两”相通,表示对偶、对立等。七星七政,“七”在《黄帝内经》中主要作为序数词和数量词而出现。八方八正,“八”主要指四正四隅八个方位,八方所来之风即八风,《黄帝内经》用八风作为病因归类的方式,对风进行细化,并专设九宫八风篇,演绎了八风伤人的结果,目的在于强调躲避虚风的重要性。九宫九野,“九野”为九州之分野,或九宫之位,《黄帝内经》认为九野又与人身相应,“九”表示极之意,如“九气”、“九州”、“九针”、“九藏”等,至九则终。复合数思维又可分为相重复合数和相关复合数。复合数是由某些具有固定联系的事物相对应的两个数字,或自身相重的两个数组成,在长期反复的应用中,逐渐形成了若干种比较稳定的数字结构的组合模式。本人将其归纳为相重复合数和相关复合数两类。相重复合数具有“基数模式数”的特点,反映了该类数具有明显的偶合作用,两数相重也体现了该数至极,极则比反,复返于本的思想,这是古人对事物由浅入深、由深而浅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基本方法。《黄帝内经》中的相重复合数包括三三、五五、六六、七七、八八、九九等,就其数学意义均是其自乘的一种表示方法,其运数意义则均蕴含在其基数“五”、“六”、“七”、“八”、“九”,以及运算结果“二十五”、“三十六”、“四十九”、“六十四”、“八十一”数的意义当中。相关复合数是根据某些具有固定联系事物之间的对应关系,并结合为相对稳定的数字结构二组合的一种模式,《黄帝内经》中包括三五相参、四五相应、五六相合、七八相属等。文中对《黄帝内经》中数思维所涉及到的有关自然现象、人体结构、生命活动、疾病发生、病理变化、诊断、治疗等内容进行了全面整理与分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