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其实是“少林功夫学天下”

 天下小粮仓 2013-10-18

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其实是“少林功夫学天下”

少林武术进入兴盛期,确切可考者,是在明代。最初只有棍术知名,程宗猷生活在明末,据他在《少林棍法阐宗》一书中讲,当时,少林寺的拳术“犹未盛传于海内”。而且如前所述,即便是棍术,少林寺自家所习也已没落,须赖名将俞大猷传授。此外,明末文人王士性游嵩山,曾看到寺中有僧人“为猴击者”。猴拳也不是少林寺自有的武术,抗倭名将戚继光的《纪效新书》中早有关于猴拳的记载。这些史料,一方面说明少林武术根本不是起源于禅宗信仰,而是自外界不断引入;另一方面,也说明所谓“天下功夫出少林”,并非史实,相反,实际上可谓“少林功夫学天下”。

戚继光所著《纪效新书》。该书中记载了许多明朝中晚期民间盛行武术种类,但到清代,这些武术多被附会给了少林寺。

1998年出版的《中国武术百科全书》中,载有许多少林拳法的名称。像什么“少林八卦拳”——“按八卦相生之数,暗藏先天无极之象”;少林十三抓——“由龙行、蛇变、凤展、猴灵、虎坐、豹头、马蹄、鹤嘴、鹰抓、牛抵、兔轻、燕抄、鸡蹬等十三趟仿生动作而成”;“少林五行柔术”——“模拟蛇、虎、龙、鹤、豹五种动物形象”;“少林五行八法拳”——“包括龙、虎、豹、鹤、蛇五种拳法和内功,主张练功修心”;……从这类稀奇古怪的名目中不难看出,这些拳种所附会的五行、八卦、象形一类的“文化虎皮”,没有一张是真正属于“禅宗”的。显然,这些稀奇古怪的拳种,乃少林寺学自外界,而非外界学自少林寺。只不过到了清末民初之际,因洪门等反清复明的秘密组织,其宣传著作,多以少林寺为附会(如《少林宗法》,实乃反清宣传材料),更捏造出“火烧少林寺”一类传说,在徒众中口口相传,以致少林寺名声鼎盛,后出之拳种及后世之武师,遂多愿自承“少林门下”,所以衍化出“天下功夫出少林”这样一种假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