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小懒猫920 2013-10-19

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2012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特别报道

来源:好大夫在线 2012-10-17 17:36:17

    2012 年10 月11~14日,第二十三届长城国际心脏病学会议在北京举行。本届长城会除了分享2012年心血管领域的最新进展外,交叉学科的融合亦是本届大会的亮点。本届大会增设了多场跨学科对话,内容设置涵盖心内科与内分泌、精神科、康复医学科等关联学科。10月13日长城会上,内分泌与心血管名家云集,众专家围绕心内科病人的糖尿病早期筛查及血糖管理展开了讨论,探寻心血管病人的“降糖之路”。

 

Pioneer研究:我国心内科糖尿病漏诊超10%

 

    糖尿病是冠心病再发冠脉事件的主要危险因素,显著增加了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心血管事件占到了糖尿病患者死亡原因的65%--75%。然而令人遗憾的是,在心内科住院病人中,糖尿病的知晓率和控制率均不理想。

 

    301医院心内科陈韵岱教授牵头在全国10家医院开展Pioneer研究——心内科血糖管理示范项目。陈教授介绍,截至目前,研究总筛查人数6209例,预约OGTT患者2571例,实际检查OGTT患者1692例,其中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者占11.26%。我国心内科糖尿病存在大量漏诊的情况。

 

血糖控制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部分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艺红副教授在会上解读了《心血管内科糖代谢异常早期筛查及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孙教授强调,血糖控制是冠心病管理的重要部分,合并糖代谢异常的心血管病患者血糖管理的关键在于早发现和早干预。糖尿病高危人群应积极接受筛查。

 

    心内科糖尿病高危人群有:1.年龄≥45岁;2.体重超重,腰围男性≥85厘米,女性≥80厘米;或BMI指数≥24kg/㎡;3.有糖尿病家族史;4.曾被诊断为IGR(葡萄糖调节异常);5女性曾有妊娠期糖尿病史。

 

    孙教授指出,《共识》建议合理利用简易OGTT(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将其作用心内科早期发现糖代谢异常的主要筛查手段。高危糖耐量异常人群在生活方式干预基础上必要时予药物治疗。

 

降糖治疗可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301医院内分泌科母义明教授在会上与大家分享了心血管病人如何合理选择降糖药物。母义明教授在会上指出,规范的降糖治疗可使心血管获益,显著降低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其中非致死性心梗的风险可降低17%,冠心病的风险降低15%,脑卒中的风险降低了7%。

 

    母义明教授同时提到,心血管患者应选择合适的口服降糖药物,在降糖治疗过程中应关注如下几点:1.口服降糖药长期应用后能否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2.我国糖尿病患者多以餐后血糖升高为主,应根据患者血糖谱情况选择降糖药;3.在血糖监测中,关注血糖峰值的同时也应该关注血糖波动,因为血糖波动也可能是独立的心血管风险因素。

 

心血管病人降糖应选择对心脏有益的药物 避免低血糖

 

    对于心内科病人的降糖问题,心内科专家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北京协和医院心内科副主任严晓伟教授在会上表示: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人降糖之路比普通糖尿病人更难走。心血管病人降糖时应注意两点:

 

    首先在选择口服降糖药物时选择对心脏有益(或至少无不利影响)的降糖药物。应充分考虑药物自身特点,包括降糖效果,药物副反应,降糖外的获益等,选择可减少长期并发症、安全性较好的药物;

 

    其次,这类病人应重点关注血糖波动情况,避免口服降糖药物的低血糖反应。严晓伟教授表示,这类病人一次严重的低血糖可显著增加心肌梗死的风险,严重的可造成病人猝死。一次严重低血糖带来的危害可能会抵消一生维持血糖在正常水平所带来的益处。严教授最后也指出,虽然低血糖后果严重,但只要选择正确的药物,使用正确的方法服用,就可减小低血糖发生的风险。在口服降糖药物中,二甲双胍单药低血糖发生率低,但联用其他药物低血糖风险可能较高。而阿卡波糖无论联合还是单用都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

 

    最后,与会专家一致强调,不管是心血管病还是糖尿病,早发现早治疗是关键。合理的、个性化的治疗加上长期管理,才能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包括心血管病和糖尿病在内的慢性病患者才能迎来春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